车万育著、齐白石绘画的《声律启蒙》是古代让 孩童学习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云 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 虫。”从单字到双字对,从三、五、七字到十一字对 ,诗词声调和谐、郎朗上口,读来如同唱歌。这本诗 词入门小书内容广泛,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之余 ,还融入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车万育(1632—1705),字舆三,号鹤田,又号敏州,湖南邵阳人。康熙二年(1663)考中举人,康熙三年中进士,当选庶吉士(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担任户部给事中(官名)。曾任岳麓书院山长(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 车万育学识渊博,其著作有《历代君臣交儆录》100卷、《奏疏》10卷、《集李诗》8卷、《集杜诗》8卷及《集唐诗》16卷。还有《春秋易简读余集》《祈寿诗草》《怀园杂著》各若干卷以及《声律启蒙》2卷等。《邵阳车氏一家集》中的《东都谏集》收入了他的古体诗、集唐诗、集杜诗、集李诗,共381首,文15篇。 车万育的著作《声律启蒙》是我国声律类书的代表作,是家喻户晓的儿童启蒙之书,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曾经响彻了两个世纪。但是,在前面提到的几种集子中,他的《声律启蒙》却没有被列入其中,各地方志中也未提及。 近年来发现,车万育的《声律启蒙》其实是元代祝明《声律发蒙》一书的翻版。车万育在祝书的基础上做了润色修改,后经湘潭人夏大观注释、衡山聂铣敏重订。这可能正是车氏未将此书列入自己书目的原因。尽管如此,仍不能抹杀车万育在中国楹联(对联)史上的地位。
上卷
一 东
二 冬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鱼
七 虞
八 齐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删
下卷
一 先
二 萧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阳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盐
十五 咸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色古香的文化场景中,与书中的文字一同呼吸,一同感受。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景物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腻和生动。无论是描绘自然风光,还是刻画人物情感,都充满了画面感,仿佛我亲眼所见,亲身所感。这种强大的感染力,让我能够完全投入到书中的世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而且,书中对声音的描绘,也极其传神,仿佛真的能听到书中所描述的潺潺流水声、鸟儿的鸣叫声,甚至是微风拂过的声音。这种对声音的精准捕捉,也让我对语言的听觉美有了更深的认识。总而言之,《声律启蒙》是一本能够让你“听得见”、“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书,它用文字的力量,为你构建了一个丰富而立体的精神世界。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拿到《声律启蒙》的时候,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的这类启蒙读物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甚至是生搬硬套。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之后,才发现这本书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是那种硬塞知识的书,而是通过一种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点点地将内容渗透到读者的脑海里。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自带音乐的节奏感,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我发现自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很多词语和句式,而且它们都非常优美、典雅,比那些现代白话文的堆砌要耐人寻味得多。举个例子,书里的一些对仗句,不仅仅是词语的简单组合,更包含了作者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这种“意境”的营造,是很难得的。而且,它在编排上也很有匠心,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我常常在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跟着书中的节奏哼唱起来,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品味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历史的余韵。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以来都对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触及我灵魂深处,并且能够让我沉浸其中,细细品味的读物,《声律启蒙》可以说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它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规则,更是一种古人对世界的观察方式,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以及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我发现,书中的许多描述,都蕴含着一种深深的哲学思考,虽然它并没有直接的哲学论述,但通过对事物细致入微的描绘,以及对词语意境的营造,让我得以窥见古人的人生智慧。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比那些生硬的说教要有效得多。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陷入沉思,思考书中所描绘的景象,以及它所传达的意境。这种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感到非常受益。它让我明白,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
评分在我看来,《声律启蒙》最令人赞叹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现出的那种“智慧的光芒”。这本书并没有提供直接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引导性的文字,激发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它就像是一位高明的引导者,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点亮一盏灯,但却让你自己去选择前行的方向。我喜欢它那种开放性的解读空间,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心境下阅读,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种“留白”的处理,恰恰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让我明白,知识的学习,并非是死记硬背,而是需要主动的参与和思考。我常常会在读完一个章节后,尝试着去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看看书中的道理是否同样适用。这种学以致用的过程,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智者,它给予的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启迪你思考的智慧。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人的兴趣,培养人的潜能。《声律启蒙》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采用枯燥的说教方式,而是通过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方式,将知识融入其中。我发现,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耍”,在“探索”。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常常会在读完之后,尝试着去模仿书中的句式,来创作自己的诗句。这个过程,让我对语言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我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加自信。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学习,如何去热爱学习。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并且让我一步步地,主动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评分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声律启蒙》带给我的感受,那一定是“惊喜”。我从未想过,一本启蒙读物,竟然能够如此的深刻,如此的富有艺术性。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仿佛找到了失落的宝藏。这本书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规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世界的热爱。它让我明白,即使是最简单的文字,也可以组合出最美的诗篇。我喜欢它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每一个字句的打磨,都充满了匠心。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让我肃然起敬。总而言之,《声律启蒙》是一本让我惊喜连连的书,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更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评分这本《声律启蒙》我拿到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期间断断续续地翻阅,最近终于有了一些比较成型的感受,想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相当有吸引力,我拿到的是一个比较素雅的版本,封面采用的是一种古朴的纸质,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整体的色调也比较沉静,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但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风格,反而让它透出一股子“大家闺秀”般的沉静和内敛。打开书页,纸张的厚度也刚刚好,不会太薄以至于透影,也不会太厚显得笨重,印刷的字体清晰工整,排版也十分合理,阅读起来不会有压迫感。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之处的处理,比如页眉页脚的设计,一些小巧的插画,虽然不起眼,但却能感受到出版方在整体呈现上的用心。拿到这样一本精心制作的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也更激发了我深入阅读的兴趣。我总觉得,一本好的书,从它的外在就能窥见其内在的价值,而《声律启蒙》无疑给了我这样的第一印象,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粗制滥造的书籍,随随便便就出个版本,而是在纸墨之间,传递着一种对文化和阅读的尊重。这种仪式感,对于一个真心爱书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它不会疾言厉色地指责你的不足,也不会高高在上地灌输理论,而是用最温和、最亲切的方式,引导你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殿堂。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游戏感”。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玩一个有趣的文字游戏,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新的关卡,需要你去探索和发现。它没有枯燥的理论分析,也没有冗长的学术论述,而是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例子,将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我曾经为一些比较晦涩的语言现象感到头疼,但在这本书里,我发现它们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仿佛一个个隐藏的宝藏,等着我去挖掘。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会感到疲惫或枯燥。我甚至会主动地去寻找书中提到的典故和出处,这让我对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它能够轻易地打开你对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之门,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满满的知识。
评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本“跨越时空”的奇妙旅程。《声律启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扇门,通过这扇门,我能够与古人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我惊讶于古人对语言的精妙运用,以及他们观察世界独特的视角。书中那些优美的对仗和韵律,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我常常会想象,在遥远的古代,是否也有像我一样,捧着这本书,感受着文字的魅力的人。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它也让我意识到,虽然时代在变,但人类对美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却是永恒不变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我得以窥见古人的智慧,也让我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了更深的认同感。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字本身有着特殊情结的人,总觉得文字是承载思想和情感的载体,而《声律启蒙》恰恰满足了我对文字美学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艺术的熏陶。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停下来,反复品味那些精妙的词句,感受它们在音韵上的和谐,在意义上的深邃。这本书的语言,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宝石,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且,它所展现的对仗和押韵的技巧,更是让我惊叹不已。这些技巧并非简单的机械组合,而是与内容紧密结合,相互映衬,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如行云流水,又如珠圆玉润,充满了生命力。我常常会尝试着模仿书中的句式,来造一些自己的句子,虽然远不及书中的精妙,但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也让我对语言的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识字,更是教我如何去“玩转”文字,如何用文字来表达更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