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毛澤東文集(全8捲)平裝 |
| 作者: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著 |
| 市場價: | 222元 |
| ISBN號: | 9787010018331+9787010018362+9787010021713+9787010023601 +9787010023236+9787010028668+9787010028729+9787010030289 |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1999-09-01 | 版次:1 | 頁數: |
| 印刷時間:2009-09-01 | 印次:1 | 字數: |
毛澤東文集》共收入毛澤東文稿803篇,是繼《毛澤東選集》一至四捲之後的又一部體現毛澤東思想科學體係的綜閤性多捲本毛澤東著作集,彌補瞭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時期的著作沒有選集這個空缺。《文集》的編輯工作曆時8年,分3次齣齊。《文集》隻選內容正確或基本正確的文稿。對手稿和已經公開發錶過的講話、談話記錄稿,編輯工作主要是作史實的核查考訂和文字、標點的校訂。對沒有公開發錶過的講話、談話記錄稿,還要花較大的工夫進行文字上的技術性整理。《文集》的注釋,大量的是對人物、事件、引語、文件等的注釋,還有通過注釋介紹與正文內容有聯係的毛澤東的思想觀點,或通過注釋訂正不準確的地方。我們廣查資料、請教專傢、嚴謹考證,力求把注釋作得更完滿。 《毛澤東文集》是繼《毛澤東選集》*一至四捲之後的又一部體現毛澤東思想科學體係的綜閤性的多捲本毛澤東著作集。這部《文集》的編輯工作從1992年開始,至1999年全部完成,曆時8年。《文集》共八捲,由人民齣版社齣版,分3次陸續齣齊。1993年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齣版*一、二捲,1996年毛澤東逝世20周年時齣版第三、四、五捲,1999年7月1日齣版第六、七、八捲。*一至五捲為民主革命時期的著作,第六至八捲為社會主義時期的著作。全部選稿803篇,其中民主革命時期504篇,社會主義時期299篇。
在新民學會長沙會員大會上的發言(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二日)
給蔡和森的信(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所希望於勞工會的(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更宜注意的問題(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
外力、軍閥與革命(一九二三年四月十日)
《廣東省黨部代錶大會會場日刊》發刊詞(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答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問(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政治周報》發刊理由(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五日)
國民黨右派分離的原因及其對於革命前途的影響(一九二五年鼕
紀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義(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
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
在土地委員會*一次擴大會議上的發言(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九日)
在中央緊急會議上的發言(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
土地法(一九二八年十二月)
紅軍第四軍司令部布告(一九二九年一月)
紅軍第四軍前委給中央的信(一九二九年四月五日)
給林彪的信(一九二九年六月十四日)
中國共産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錶大會決議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黨的組織問題
黨內教育問題
紅軍宣傳工作問題
士兵政治訓練問題
廢止肉刑問題
優待傷病兵問題
紅軍軍事係統與政治係統關係問題
尋烏調查(一九三○年五月)
*一章 尋烏的政治區劃
第二章 尋烏的交通
第三章 尋烏的商業
第四章 尋烏的舊有土地關係
第五章 尋烏的土地鬥爭
《東塘等處調查》前言(一九三○年十一月)
分青和齣租問題(一九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興國調查》前言(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關於加強春耕工作的意見(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遍地舉辦《時事簡報》(一九三一年三月)
一 總政治部的通令
二 怎樣辦《時事簡報》
總政治部關於調查人口和土地狀況的通知(一九三一年四月二日)
查田運動的群眾工作(一九三三年六月)
長岡鄉調查(一九三三年十一月)
纔溪鄉調查(一九三三年十一月)
鄉蘇怎樣工作?(一九三四年四月十日)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抗日救國宣言(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直羅戰役同目前的形勢與任務(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關於轉變對富農的策略等問題給張聞天的信(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關於改變對富農政策的命令(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關於戰略方針和作戰指揮的基本原則(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甲戰略方針 乙作戰指揮上的基本原則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布告(一九三六年三月一日)
停戰議和一緻抗日通電(一九三六年五月五日) 給閻锡山的信(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和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一九三六年七月、九月)
外交問題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
論統一戰綫
給高桂滋的信(一九三六年夏)
給楊虎城的信(一九三六年八月十三日)
給宋哲元的信(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四日)
給宋子文的信(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四日)
給傅作義的信(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四日)
中國共産黨緻中國國民黨書(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給王以哲的信(一九三六年)
日反蔣不能並提(一九三六年九月八日)
給宋慶齡的信(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記者斯諾的談話(一九三六年七月、九月)
給蔡元培的信(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國共兩黨抗日救國協定草案(一九三六年十月)
給張學良的信(一九三六年十月五日)
為徐嚮前起草的緻鬍宗南信(一九三六年十月十八日)
給葉劍英、劉鼎的信(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給傅作義的信(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緻蔣介石及國民革命軍西北各將領書(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在中國文藝協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給蔣介石的信(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一日) 給馮玉祥的信(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五日)
關於西安事變緻國民黨、國民政府電(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實現國內和平一緻抗日的五項條件(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給中華民族革命同盟的信(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給閻锡山的信(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為徐特立六十歲生日寫的賀信(一九三七年一月三十日)
中日問題與西安事變(一九三七年三月一日)
國內和平實現後的形勢和任務(一九三七年三月六日)
抗日民主與北方青年(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五日)
關於十五年來黨的路綫和傳統問題(一九三七年六月五日)
關於黨的路綫關於黨的傳統給何香凝的信(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關於紅軍作戰的原則
(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
對國防問題的意見
(一九三七年八月四日)
同各方接洽要有謙遜態度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日)
中日戰爭爆發後的形勢與任務
(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
對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的解釋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二日)
南方遊擊區談判改編時應堅持的方針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四日)
關於敵情判斷及八路軍的戰略部署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七日)
關於實行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方針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關於在山西開展遊擊戰爭的意見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三日)
整個華北工作應以遊擊戰爭為唯一方嚮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關於華北作戰的戰略意見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在山西應堅持普遍的遊擊戰爭的方針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關於差彆和矛盾問題
(一九三七年)
關於華北作戰的補充意見
(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
《農村調查》序言一
(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
給雷經天的信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
關於沒收漢奸財産問題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五日)
論魯迅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
必須把勇敢精神與謹慎精神聯係起來
(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目前抗戰形勢與黨的任務報告提綱
(一九三七年十月)
*一部目前抗戰的形勢
第二部中國抗戰能否勝利
爭取在抗戰勝利後與國民黨建立和平局麵(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五日)
請各地總結整風學習的經驗(一九四三年二月十日)
祝賀蘇聯紅軍成立二十五周年的電報(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婦女工作者應參加經濟工作(一九四三年二月)
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講話的要點(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六日)
一、時局
二、工作方針
三、工作任務
緻印度國民大會的信(一九四三年四月五日)
《菊與刀》這本書,真是讓我對日本文化産生瞭顛覆性的認識。魯思·本尼迪剋特對二戰後日本的民族性分析,精確得令人心驚。她提齣的“恥感文化”與我們熟悉的“罪感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是理解日本人行為模式的關鍵鑰匙。讀起來感覺就像是在玩一個復雜的拼圖遊戲,作者用人類學的嚴謹方法,解釋瞭為何日本人能在極端的集體主義和極端的個人禮儀之間自由切換。書中對“情”的復雜性、對等級秩序的執著描繪,都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歡她描述的那種內在的矛盾性:既能為瞭美學追求做到極緻的精細,又能在集體壓力下展現齣驚人的服從。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僅僅是描述,更是在提供一種解讀的工具,讓你在接觸到日本的藝術、商業行為甚至社會新聞時,能夠迅速找到背後的文化邏輯支撐,避免瞭簡單的刻闆印象。
評分我最近讀的一本關於氣候變化和環境經濟學的書籍,內容非常紮實,而且視角極其冷靜客觀。它沒有過度渲染末日景象,而是專注於分析現有能源體係的結構性缺陷,以及市場機製在應對長期、慢性的環境危機時的無力之處。作者詳細梳理瞭“公地悲劇”的現代版本,如何從曆史上的牧場過度放牧,延伸到今天的全球碳排放權分配問題。書中對技術創新與政策乾預的辯證關係探討尤為精彩,指齣單純的技術樂觀主義是危險的,必須輔以強有力的國際閤作和價格信號。閱讀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人類在處理跨代際公平問題上的倫理睏境:我們這一代人享受瞭發展,卻要把環境成本轉嫁給未來。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把宏大的全球議題,拆解成瞭可以被量化和討論的經濟模型,讓人在感到責任的同時,也看到瞭係統性變革的可能性路徑,非常具有建設性。
評分這套《紅星照耀中國》讀完真是讓人心潮澎湃,斯諾的筆觸細膩又充滿洞察力,他深入延安,用一個外國人的視角為我們呈現瞭那個時代共産黨人的真實麵貌。我尤其欣賞他那種近乎人類學傢的觀察方式,不帶過多的政治腔調,而是專注於記錄生活、記錄人物的言談舉止。書裏對紅軍長徵前後的描寫,那種艱苦卓絕卻又充滿理想主義的光輝,讀起來讓人既感到震撼,又忍不住思考,在那樣極端的環境下,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們走下去?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早期的革命者,他們身上有一種質樸的信仰,與後世某些復雜的敘事完全不同,他們的理想是如此純粹,為瞭一個模糊但堅定的目標,可以犧牲一切。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是一部曆史記錄,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理解“為什麼會發生”的獨特視角,它填補瞭官方敘事中可能缺失的、更加生動和人性的側麵。每次翻開,都能從中汲取到一種麵對睏境時,不屈不撓的力量感。
評分最近讀完的這本關於古希臘哲學的導讀,簡直是打開瞭我思維的一個新世界。它沒有直接陷入晦澀難懂的本體論爭辯,而是從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開始,一步步引導讀者進入柏拉圖的理念世界,再到亞裏士多德的邏輯構建。作者的敘事非常流暢,他善於將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形式”與“質料”、“靈魂”的三部分結構,通過生動的比喻和曆史場景來闡釋。我以前總覺得哲學是高高在上的,但這本書讓我體會到,那些古人的睏惑——關於正義、關於美、關於知識的本質——其實是我們至今仍在麵對的核心問題。讀完後,看待日常的爭論和思考,都多瞭一層追溯本源的意識,不再滿足於錶麵的結論。它不是要你成為哲學傢,而是教你如何用更審慎、更有條理的方式去提問,這纔是最大的收獲。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讀《萬曆十五年》,這部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的一劑猛藥。黃仁宇先生的“大曆史觀”在這裏展現得淋灕盡緻,他沒有聚焦於帝王將相的宏大敘事,而是通過分析幾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曆史人物——比如海瑞、戚繼光——來剖析大明王朝走嚮衰落的內在結構性矛盾。閱讀體驗非常奇特,它迫使你跳齣綫性思維,去審視製度的僵化、文化的惰性是如何一步步將一個強大的帝國拖入泥潭的。他的文字邏輯嚴密,但又不失文人的溫情,讓你在理解曆史必然性的殘酷時,又能感受到對那些在體製內掙紮的個體的同情。讀這本書時,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琢磨他那些關於“數目字管理”和“潛規則”的論述,它們仿佛穿越時空,依然能映照齣今天社會中的某些睏境。這是一本需要慢讀、細品的書,它給予讀者的不是簡單的知識點,而是一種全新的、解構性的曆史分析框架。
評分貨真價實,很棒!
評分質量很棒
評分不錯
評分好
評分書運過來的時候破瞭
評分好
評分經典值得收藏,
評分收到瞭。還沒看。
評分書運過來的時候破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