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的特色
??? 深度学习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16章,分为理论与实践应用两部分,同时介绍5种深度学习主流平台的特性与应用,*后给出了深度学习的前沿进展介绍,另附带47种相关网络模型的实现代码。本书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内容系统全面
??? 全书16章,覆盖了深度学习当前出现的诸多经典框架或模型,分为两个部分。*部分系统地从数据、模型、优化目标函数和求解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深度学习的理论及算法,等
第1章 深度学习基础??? 1
●
●1.1 数学基础??? 2
●
●1.1.1 矩阵论??? 2
●
●1.1.2 概率论??? 3
●
●1.1.3 优化分析??? 5
●
●1.1.4 框架分析??? 6
●
●1.2 稀疏表示??? 8
●
●1.2.1 稀疏表示初步??? 8
●
●1.2.2 稀疏模型 20
●
●1.2.3 稀疏认知学习、计算与识别的范式??? 24
●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深度神经网络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它已成为人工智能2.0的主要组成部分。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深度神经网络基本理论、算法及应用。全书共十六章,分为两个部分;靠前部分(靠前章到第十章)系统论述了理论及算法,包括深度前馈神经网络、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堆栈神经网络、深度递归神经网络、深度生成网络、深度融合网络等;第二部分(第十一章到第十五章)论述了常用的深度学习平台,以及在高光谱图像、自然图像、SAR与极化SAR影像等领域的应用;第十六章为总结与展望,给出了深度学习发展的历史图、前沿方及近期新进展。每章都附有相关阅读材料及仿真代码,以便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钻研探索。焦李成,男,1959年10月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靠前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担任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会审专家、国家博士后管理委会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监事、IET西安分会,IEEE西安分会奖励委员会、IEEE 计算智能学会西安chapter。主要研究领域为非线性信号与图像处理,自然计算和智能信息处理,发表专著10余部,在靠前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等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专业性和深度。从目录上看,它涵盖了深度学习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优化”和“识别”这两个主题,被放在了显著的位置,足见其重要性。我一直认为,深度学习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识别能力,但这种能力背后离不开精妙的优化算法。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两个方面,对我来说极具吸引力。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关于“优化”的章节,例如梯度下降的各种变种,如Adam、RMSprop等,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优缺点?在“识别”方面,我希望能够看到不同识别任务(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的经典模型和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及它们在具体场景下的优化策略。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能够帮助我搭建起一个扎实的深度学习理论基础,并指导我如何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识别效果。
评分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深度学习研究助理,正在努力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我的导师推荐了这本书,并说它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上都做得相当不错。我仔细翻阅了目录,发现它对深度学习的原理阐述得非常透彻,并且对如何进行模型优化和提升识别精度有着详细的介绍。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识别”技术的部分,因为我目前的研究方向就涉及到复杂的模式识别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目前主流的识别算法,比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同时,“优化”这个词也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因为在实际研究中,模型的性能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地优化模型,提高其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是我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这本书的内容,我相信会为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非常喜欢,深邃的蓝色背景,辅以抽象的金色线条勾勒出神经网络的结构,给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智慧的感觉。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不错,厚实而富有弹性,散发着淡淡的书香,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阅。我平时对人工智能领域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深度学习,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让我感到非常着迷。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深入浅出讲解复杂概念的书籍,希望能够理解其背后的原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应用层面。这本书的标题《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听起来就非常有深度,"优化"和"识别"这两个词汇准确地概括了深度学习的核心任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理论阐述,并辅以丰富的实例,帮助我理解如何对模型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提升其识别能力。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穿越深度学习的迷宫,让我对这个充满挑战又令人兴奋的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名对机器学习应用情有独钟的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识别任务,从图像识别到语音识别,再到自然语言处理。虽然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深度学习框架和模型,但总觉得在性能优化和准确率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本书的标题《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正是我当前最迫切的需求。《优化》这个词,让我看到了提升模型效率和效果的希望。《识别》则直接点明了我工作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如何进行数据预处理,如何有效地调整超参数,以及如何应对过拟合和欠拟合等常见问题。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或者伪代码,让我能够快速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解决我目前遇到的难题。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仿佛在和我进行一场深入的学术交流。他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将深度学习中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他用“神经网络像人脑一样学习”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我对这个复杂的技术产生了直观的理解。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深度学习的书籍,但往往会因为概念过于晦涩而感到困惑,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公式和术语,而是从基础原理出发,层层递进,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构建起对深度学习的认知框架。特别是关于“优化”的部分,我一直觉得这是深度学习中最具挑战性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如何找到最优的模型参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如何设计出更有效的损失函数和优化器,这些都是我迫切想了解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我认为会非常宝贵,它不仅能指导我如何“训练”模型,更能帮助我理解“为何”要那样训练,从而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评分一般般,纯粹参考用的
评分书已经收到了,质量挺好的。
评分不错
评分书中提供的基于5种平台实现的47种深度网络代码,在书中根本找不到,请问作者在哪可以找到,基于5种平台实现的47种深度网络代码。
评分印刷不错,覆盖面全
评分深度学习领域很新的一本书了,知识面很完整,印刷很好,有彩色页。
评分书不错,不过封皮有点破损
评分学习中,应该是好书一本
评分书不错,不过封皮有点破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