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周易应用经验学
:28.00元
作者:秦伦诗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2040916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易学博览:周易应用经验学》是研究《周易》应用的专业科学著作。作者通过总结多年应用经验,撷取各家之精华,将博大精深的《易经》理论,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明论述,引导读者跨进易学应用之门,掌握断卦技巧,提高应用能力。全书共十一章。内容如下:《启蒙篇》,着重介绍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八卦即六十四卦的应用方法。《时间篇》,介绍江湖上秘而不传的“流年赶月”法。《装卦篇》,阐述简要的装卦方法。《解要篇》,解释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释古篇》,诠解深奥的古语歌诀。《诀窍篇》,阐明断卦各种因素的经验。《实断篇》,重点介绍实际断卦的操作方法。《论述篇》,分门别类地阐述卦中的若干疑难问题。《实例篇》,剖析各种实际卦例。《寄语篇》,告诫预测师在断卦中应遵循的原则方法。
目录
序
大道至真(序二)
自序
章启蒙篇
节阴阳学说
第二节五行学说
1.五行生克关系
2.五行生克的规律
3.八卦与五行关系
4.五行与十二宫
5.五行旺相休囚死
第三节天干
1.天干配五行方位
2.天干配四季
第四节地支
1.地支与五行
2.地支与方位
3.地支与四季
4.地支与六合
5.地支与三合
6.地支与六冲
7.地支与相刑
8.地支与月建
9.地支与月破
10.地支与时辰
11.地支与生肖
12.地支与旬空
第五节六爻与八卦
1.什么是六爻
2.何为八卦
3.何为复卦
4.内卦与外卦
5.看卦的顺序
6.八卦取象
第六节八卦与六十四卦
第七节六十四卦名称
第八节六十四卦排列
第九节星煞
1.贵人
2.驿马
第二章时间篇
节传统时间推排法
1.年干支推排法
2.月于支推排法
3.日干支推排法
4.时干支推排法
第二节阴阳历时间速算秘法
1.阴历日干支速算方法秘传
2.阳历日干支速算方法秘传
第三节公式时间速算法
1.干支序和干支互换公式
2.年干支公式速算法(阴历)
3.月干支公式速算法(阴历)
4.日干支公式速算法(阴历)
5.时干支公式速算法
第三章装卦篇
节装卦方法
1.纳甲装卦法
2.安世应
3.安六亲
4.安六神
5.查卦身
6.六十四卦纳甲装卦全图
第二节断卦基础知识
1.用神
2.原神、忌神、仇神
3.飞神、伏神
4.进神、退神
第四章解要篇
节断卦须知
……
第五章释古篇
第六章词解篇
第七章断卦篇
第八章实断篇
第九章论述篇
第十章实例篇
第十一章寄语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版式设计和装订质量来看,出版方确实下了大手笔,纸张的选取是哑光而非反光的铜版纸,长时间阅读眼睛非常舒适,完全没有一般廉价印刷品带来的视觉疲劳感。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易学符号的图示化处理,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清晰度。所有的卦象图例都使用了清晰的线条和对比鲜明的颜色区分阴阳,这对于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易学书籍在图表展示上粗糙随意,导致初学者在对照文本和图形时常常感到困惑,这本书则完美地避免了这一点。此外,书中附带的索引做得极为详尽,我能迅速定位到特定卦象或特定概念的讨论页码,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和交叉参考的学习者来说,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总而言之,这本书在“产品力”的打造上是全方位的优秀,从外在的物理质量到内在的知识结构,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严肃对待的匠人精神,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并反复研读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干净利落,没有一句废话,却又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读起来让人心神宁静,仿佛被某种古老的秩序感所包裹。与其他晦涩难懂的古籍注释不同,作者在阐释那些关键术语时,总能找到一个非常现代且贴切的比喻。例如,对于“中正”的理解,作者没有用枯燥的道德说教,而是将其比喻为“网络带宽的合理分配”,强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核心信息不被噪音干扰的重要性。这种跨时代的类比,极大地消弭了知识的代沟。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全书的最后部分,系统性地建立了一套“自我校准机制”。他并没有要求读者盲目信奉书中的所有推演,而是提供了一套审视自身学习成果、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论。这体现了作者高度的学术自信和对读者的尊重——真正的智慧是用来启发思考的,而不是用来灌输信仰的。这种鼓励独立思考的教学态度,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古朴的色调,仿佛一下子就能把你拉入那个充满智慧与玄妙的古代世界。拿到手里,那种厚实感和纸张的质感都透着一股“正版”的良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言部分的处理,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腔,而是非常平易近人地阐述了学习《周易》的初衷和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价值。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对传统文化既好奇又畏惧的初学者来说,这种恰到好处的引导至关重要。书中对于基础符号的解释,不是简单地罗列乾坤坎离,而是结合了大量的日常生活实例,比如一个商业决策的起伏,一次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将抽象的卦象具体化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只是对照着书中对“时位”的讲解,回顾了过去半年我工作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发现其中的对应关系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绝不是一本陈旧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充满生命力的工具书,教你如何将古老的智慧,当作指南针,在迷雾重重的现代生活中找到方向。那种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让原本高不可攀的易学,变得触手可及,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去实践和验证。
评分我必须指出,这本书在案例的选取上,体现了极高的水平和广阔的视野。很多传统的易学书籍案例都局限于古代的田园生活或简单的婚丧嫁娶,缺乏与现代复杂社会结构的对应性。然而,这本书中的应用案例,涉及了跨国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高科技初创企业的市场切入点选择,甚至还有对复杂公共政策实施效果的预判。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决策疲劳”的案例分析,作者用一个特定的卦象组合,精确地描述了一个高强度管理者在连续高压决策后,思维惯性如何导致判断失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预测未来”,更是对人类心理和决策机制的深刻洞察。它让我意识到,《周易》的应用,本质上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剖析和提前预判。读完这个案例,我立刻反思了自己前段时间处理一个棘手问题时的心路历程,发现书中描述的“阴影位”恰恰是我当时思维盲区所在。这种“照镜子”一般的阅读体验,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远超出了“算命”的范畴,上升到了管理哲学的高度。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逻辑简直可以用“丝滑”来形容,它巧妙地避开了许多易学书籍中常见的陷阱——要么过于偏重理论的艰涩推演,让人望而却步;要么沦为纯粹的占卜口诀,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这本书显然是站在一个“应用者”的角度来构建知识体系的。作者在讲解“变爻”的推演时,特别加入了一个章节,名为“情境模拟与动态修正”。我特别喜欢这种叙事结构,它不是一次性抛出所有结论,而是模拟了一个真实的情境,然后一步步展示:当初始的判断A出现后,遇到外部因素B的干扰,卦象如何随之微妙地变化,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应对策略。这种动态的、可交互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是书中对于“时空交错”影响的分析,让我对“变”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事情从来不是静止的,任何一个预测都必须考虑到时间维度上的多重叠加效应。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前辈对弈,他不是直接告诉我棋路,而是教我如何审视棋盘上的每一个“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