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没有经卷的宗教:日本神道
:28.00元
作者:刘立善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01
ISBN:9787227028345
字数:130000
页码:1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神道教通称神道,它是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是日本文化的根源,它对日本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神道作为日本国民独有的宗教信仰,宛如一条源源不竭的文化河流,在时代气候的影响下,时而泛滥成灾,时而温顺,流淌在日本民族精神的底层,左右着日本人对面对自我,人类,自然、社会所秉持的自我感觉。
二十一世纪的中日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层化,我们需要对日本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阅读本书有助于中国读者客观地了解日本人的心灵世界。
目录
自序
神道的起源
神道的萌发及其发展
“神道”的出典
日本的“造化三神”
夫妻神伊邪那歧命与伊邪那美命
“根国”的主神素盏呜尊
国土经营神大国主命
日本皇祖先天照大神
“天孙”琼琼杵尊下凡
高天原神话
神道的流派与变迁
朴素的古神道
神佛融合的两部神道
“本地垂迹”中的山王神道
反“本地垂迹”的伊势神道
根叶花果混映的吉田神道
儒学神道的选驱吉川神道
朱子学融合的垂加神道
国学呼唤的复古神道
明治维新后的神道
神道的政治实践
神佛分离运动
国家神道的形成
国家神道的恶性膨胀
日本在海外创建的神社
国家神道的瓦解
教派神道十三派暼
神道的特质
政治上的神国观
哲学上的现实观
伦理上的明净观
频繁换装的偶人
神道中的神宫和神社
……
神道中的祭祀
神道与艺术
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神道
神道的现在与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者的话
作者介绍
刘立善,辽宁省大连市人,留日同本文学博士,东北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本白桦派与中国作家》(专著)、《日本文学的伦理意识》(专著)、《爱是恣意夺取——有岛武郎文艺思想选辑》(译著)、《日本昭和史的后证人张学良》(译著)、《芥川龙之介全集》(合译)、《
文摘
序言
这次偶然的机会翻开这本书,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日本心灵世界的窗户。我一直对日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都是一些表面化的符号,比如和服、寿司、武士道精神之类的。然而,我对支撑这些文化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精神根源,却知之甚少。特别是“神道”这个概念,它常常被提及,但具体是什么,又如何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一直是个谜。这本书的副标题——“日本神道”,让我眼前一亮。我知道,日本的神道教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宗教”概念有所不同,它没有统一的教主,没有系统的教义,更没有煌煌巨著的经卷。那么,它究竟是如何维系着日本社会,又是如何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神道世界,去了解那些祭祀的仪式,去感受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古老传说和民间习俗背后的信仰力量。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时,一种久违的好奇心油然而生。我一直对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核有着强烈的探究欲,而日本,这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岛国,其文化总是吸引着我。虽然我曾接触过一些关于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书籍,也对其中的一些艺术形式和生活哲学有所了解,但对于其最根本的信仰体系,却始终感觉隔了一层纱。特别是“神道”这个词,它不像佛教那样有清晰的佛陀和经文,也不像基督教那样有明确的神和教义。它更像是一种弥漫在日本空气中的一种感知,一种对自然、对祖先、对生命的敬畏。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把钥匙,打开我通往这种独特信仰的大门,让我能够理解,在一个没有大型宗教典籍的情况下,日本人是如何去认知世界,如何去与自然和谐共处,又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践行他们的信仰。我期待从中了解那些构成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石,那些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力量。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豁然开朗”。长期以来,我对日本文化中的许多现象都感到困惑,比如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感,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那种似乎与生俱来的“匠人精神”。我总觉得,这些特质的背后,一定有着某种更深层次的精神根源,而这种根源,很可能就与他们的信仰体系息息相关。然而,一提到宗教,我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拥有庞大教义体系、经典著作的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所以,“神道”这个概念,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谜团。它听起来如此独特,又如此难以捉摸,尤其是在“没有经卷”这个限定下,更加激发了我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我渴望理解,在没有权威文本的指导下,日本人是如何形成对神灵的感知,如何构建他们与自然、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祭祀、节日和各种仪式,来维系这种古老的信仰。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能够借此窥探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解那些塑造了他们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隐秘力量。
评分这本《没有经卷的宗教:日本神道》的书名,简直太能勾起人的好奇心了!我一直对那些不依赖于文字经典,而是更多地根植于生活实践和自然崇拜的信仰体系非常着迷。想想看,在一个没有固定教条、没有宏大教义体系的情况下,一种信仰如何能够传承千年,并且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结构?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问题。日本的神道,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带着神秘色彩的存在。它似乎无处不在,又似乎捉摸不定,就像日本的四季一样,变化万千却又有着内在的规律。我曾经在旅行中,也曾参观过一些小巧而充满灵气的神社,感受过那种宁静肃穆的氛围,但始终无法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意义。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深入探索的希望。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被称为“神”的存在,究竟是什么?人们是如何与它们沟通和连接的?又是什么样的哲学,让这种“没有经卷的宗教”能够如此深远地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甚至审美情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素雅的墨色晕染,搭配上古朴的字体,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气息。我一直对亚洲的哲学和宗教思潮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没有清晰教义体系,更多地根植于生活本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信仰形式。读过一些关于佛教和道教的书籍,它们虽然也都充满了智慧,但总归有明确的经典和教条作为支撑。而“神道”这个词,在我脑海中一直是一个模糊而充满魅力的存在,它似乎更像是一种弥漫在日本文化肌理中的呼吸,一种与山川河流、四季更迭同频的生活方式。我很好奇,在没有大型宗教典籍的指导下,日本人是如何构建和传承他们的信仰的?那些遍布日本各地,形态各异的神社,它们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故事和理念?本书的书名就恰如其分地勾勒出了这种神秘感,它暗示着一种更为纯粹,也更为贴近日常的宗教形态,让人不禁想深入其中,去探寻那种不被文字束缚的精神内核,去感受那种源自土地和生命本身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