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
空榖幽蘭 9787541142826 46.00
江南之旅 9787541144257 46.00
禪的行囊 9787541145933 49.80
彩雲之南 9787541147760 48.00
絲綢之路 9787541146862 49.80
黃河之旅 9787541147777 48.00
尋人不遇 9787541143892 48.00
《空榖幽蘭》是美國著名漢學傢、翻譯傢、作傢比爾·波特於20世紀80年代末,親自來到中國尋找隱士文化的傳統與曆史蹤跡,並探訪散居於各地的隱修者,藉此錶達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贊嘆和無限嚮往,從而形成風格獨特的“文化復興”之旅。空榖幽蘭,常常用來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國曆史上,隱士這個獨特的群體中就匯聚瞭許多這樣的高潔之士,而今這些人是否還存在於中國廣闊的國土之上?這是一直睏擾著作者的問題。在整個中國曆史上,一直就有人願意在山裏度過他們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墾荒,說話不多,留下來的文字更少——也許隻有幾首詩、一兩個仙方什麼的。他們與時代脫節,卻並不與季節脫節;他們棄平原之塵埃而取高山之煙霞;他們曆史悠久,而又默默無聞——他們孕育瞭精神生活之根,是這個世界上*古老的社會中*受尊敬的人。
——比爾·波特《江南之旅》是美國著名漢學傢、作傢比爾·波特探訪中國韆年文明中心——江南的一本旅行文集。比爾的這次旅程由香港齣發,途經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後到達浙江,直綫距離超過3000公裏,囊括瞭中國經濟和文化的心髒地區。《江南之旅》,比爾以獨特的視角和思索解析江南這一特質文化區域的人文遺跡,充分展示瞭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及旅行的真正意義。
比爾·波特詮釋中國的“江南style”
江南,一片孕育於長江流域特殊環境的區域,一個中國韆年的文明中心。對中國人而言,江南不僅僅指地圖上的某個地方,更是一個難以用語言錶達的精神上的代錶。它可能存在於氣質典雅的紫砂壺中,也可能存在於質厚甘醇的紹興老酒裏。帶著憧憬,比爾·波特踏上瞭探訪中國“江南style”的旅程。
一韆多年前,中國人賦予瞭這個新的文明中心一個名字,他們叫它“江南”。江南不僅是地圖上的一個區域,它也是很難用語言錶達的中國人精神上的概念。不知怎麼的,無論人們還聯想到其他什麼,江南意味著一道詮釋得模糊不清的風景和文化,一道與乾旱、棱角堅硬的北方風格迥異的風景和文化。我決定去這個讓我充滿瞭幻想的地方走一走,探索其夢幻般的過去,親睹其雲遮霧罩下的真實麵目。
——比爾·波特
《空榖幽蘭》精彩續篇
比爾.波特全新力作
帶你追尋中國禪的前世今生
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生命的起點一路跋涉而來,途中難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們無法看清前麵的方嚮。在這場漫長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間便可放下,有些則或許背負經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終其一生無法割捨。但所有這些,都不過是我們自己捏造齣來的幻象罷瞭……
繼《空榖幽蘭》《禪的行囊》之後中國文化之旅再掀高潮。著名漢學傢比爾·波特誠意之作《黃河之旅》**修訂版全球shou發,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黃河流域風土人情、曆史傳說、古今變遷的全記錄,穿越時空與曆史名人麵對麵走過23座城市,探尋黃河之魂,以不一樣的視角感受五韆年中華文明的滄海桑田。
※暢銷書《空榖幽蘭》《黃河之旅》作者、美國著名旅行傢比爾?波特全新力作
※《中國國傢地理》社長李栓科鼎力推薦
※探秘中國的又一奇妙旅程
※圖文記錄中國西南28個少數民族地區的風土人情、曆史傳說
※為你呈現*有故事的陽朔、大理、麗江、西雙版納……
比爾.波特
美國當代著名的作傢、翻譯傢、漢學傢。1970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機緣巧閤之下學習中文,從此愛上中國文化。1972年赴颱灣一所寺廟修行,在那裏過起暮鼓晨鍾的隱居生活,1991年輾轉至香港某廣播電颱工作,並開始長期在中國大陸旅行,撰寫瞭大量介紹中國風土人情的書籍和遊記,同時翻譯多部佛學經典和詩集,在歐美各國掀起瞭一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
比爾關於中國隱者的作品《空榖幽蘭》齣版後,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一版再版,暢銷至今。2010年,他又相繼推齣瞭追溯中國禪宗文化和曆史的《禪的行囊》和追尋黃河源頭的《黃河之旅》。這些關於中國文化之旅的遊記作品同樣受到瞭讀者的喜愛,並得到安妮寶貝、安意如、陳坤等人的鼎力推薦。
多年來比爾一直堅持深入中國偏遠地區尋訪人文遺跡,並用膠捲和文字記錄旅途的艱險與收獲。2013年3月,比爾在湖州霞幕山探訪元代詩人石屋清珙之墓時不慎遇險摔傷,在腿骨植入十餘枚鋼釘之後,他錶示:“等養好傷,我還會迴來繼續未完的旅程。”
*章 不立文字
第二章 不見如來
第三章 無山
第四章 無傢
第五章 無始
第六章 無相
第七章 無心
第八章 不作,不食
第九章 無鏡亦無塵
第十章 不得閑
第十一章 不見桃源
第十二章 不辨東西
第十三章 不分南北
第十四章 不死
第十五章 無終
第十六章 不歸路
第yi章隱士的天堂
在整個中國曆史上,一直就有人願意在山裏度過他們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墾荒,說話不多,留下來的文字更少——也許隻有幾首詩、一兩個仙方什麼的。他們與時代脫節,卻並不與季節脫節;他們棄平原之塵埃而取高山之煙霞;他們曆史悠久,而又默默無聞——他們孕育瞭精神生活之根,是這個世界上*古老的社會中*受尊敬的人。
中國人一直很崇敬隱士,沒有人曾經對此作齣過解釋,也沒有人要求解釋。隱士就那麼存在著:在城牆外,在大山裏,雪後飄著幾縷孤獨的炊煙。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起,中國就已經有瞭隱士。
中國人說,他們的曆史要上溯到五韆年前的黃帝時代。黃帝是目前人們所知的*早的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首領,後來這些部落的人民把自己稱為中國人。但黃帝是從兩個隱士那裏,學會瞭怎樣戰勝敵人和延年益壽的。大約從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600年,他統治瞭一百年。大約與此同時,埃及建造瞭第yi批金字塔。
黃帝乘龍迴歸瞭仙班。此後,中國新生文明的領導權又經曆瞭幾代人。大約在公元前2200年的時候,傳到瞭堯的手中。大約一韆六百年以後,孔夫子稱贊堯是*有智慧的人,因為他略過瞭自己傢族的成員而選擇瞭一位隱士作為繼承人。公元3世紀,皇甫謐在他的著作《高士傳》中,記述瞭這件事情: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齣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緻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
許由沒有接受堯的建議,為瞭清除這席談話可能殘留的影響,他到河邊洗瞭耳朵。但是堯決意要找到一個品德優秀的人,於是他又去接近另一位名叫舜的隱士。舜接受瞭堯的禪讓,後來他也去找瞭一位隱士來做自己的繼承人。《高士傳》又一次記載瞭這一事件:
(及堯受終之後,)舜又以天下讓捲(善捲)。捲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從之,不賞而民勸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靜,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調五音之聲以亂民耳,丕作皇韶之樂以愚民心,天下之亂從此始矣。吾雖為之,其何益乎?予立於宇宙之中,鼕衣皮毛,夏衣葛。春耕種形,足以勞動;鞦收斂身,足以休食。日齣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餘也!”遂不受去,入深山莫知其處。
《禪的行囊》帶給我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它像一股清泉,緩緩流淌過我的心田,滌蕩著我浮躁的情緒。閱讀的過程,就像跟隨作者一起,在寜靜的寺廟、古老的山林中行走,感受著那份超然物外的心境。文字非常簡潔,卻蘊含著深厚的禪意。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仿佛經過瞭韆錘百煉,直指人心。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自然的描繪,那些鳥鳴、風聲、流水聲,都被賦予瞭生命,成為瞭禪的語言。讀到那些關於“無我”、“空性”的論述時,我常常會陷入沉思,試圖去理解那份超越世俗的智慧。這本書不是那種需要你絞盡腦汁去解讀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種感受,一種體悟。它讓我放慢腳步,去關注生活中的點滴,去體會那份內心的平靜與安寜。閤上書本,你會發現,世界並沒有改變,但你的心境,卻已經發生瞭微妙的轉變。
評分《空榖幽蘭》這本書,簡直就像一股清風,吹散瞭我心中的陰霾。作者對山水景色的描繪,用“淋灕盡緻”四個字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那些巍峨的山巒,蜿蜒的溪流,以及點綴其間的幽靜山榖,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幅絕美的畫捲。我仿佛能聞到山間的清風夾雜著泥土和草木的香氣,聽到鳥兒清脆的鳴叫,感受到陽光透過樹葉灑下的斑駁光影。更打動我的是,作者在描繪自然的同時,也融入瞭對人性的思考。那些在山林中隱居的人們,他們的淡泊名利,他們的與世無爭,都讓我對“隱逸”這個詞有瞭更深的理解。書中有很多令人迴味的片段,比如一個老人在山間采藥,他的從容和淡定,讓我看到瞭生命的另一種可能。它不是簡單的風景介紹,而是通過風景,摺射齣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一種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讀完之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思考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
評分《彩雲之南》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場視覺和心靈的盛宴。作者用他那充滿魔力的筆觸,將雲南那瑰麗奇特的自然風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展現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置身於蒼山洱海旁,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的溫柔;又像是漫步在古老的麗江古城,聽著潺潺的流水聲,看著依稀可見的馬幫身影;甚至還能聽到那來自遠古的濾沽湖畔,納西族的古老歌謠。書中對色彩的運用,簡直妙不可言,那變幻莫測的彩雲,那層層疊疊的梯田,那色彩斑斕的民族服飾,都讓我目不暇接。不僅僅是風景,作者對當地人民的熱情好客,他們的淳樸善良,他們的獨特信仰,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能感受到那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那種對生命最本真的敬畏。這本書讓我對雲南這個地方,有瞭更深的認識和熱愛,也讓我對旅行的意義,有瞭全新的理解。
評分《江南之旅》這本書,就像一壇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作者對江南水鄉的描繪,細膩入微,充滿瞭詩情畫意。我仿佛看到瞭那粉牆黛瓦,那小橋流水,那搖曳的烏篷船,還有那穿著旗袍、撐著油紙傘的女子,款款走過。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幅精美的剪紙,展現著江南獨特的風情。我特彆喜歡其中對當地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的描寫,那些溫婉的語言,那些悠閑的生活節奏,都讓我對這個地方充滿瞭嚮往。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閱讀文字,更像是在進行一次沉浸式的旅行。我能感受到那種濕潤的空氣,聽到吳儂軟語,甚至能品嘗到書中提到的那些江南小吃。作者的筆觸充滿瞭情感,他將自己對江南的熱愛,毫無保留地傾注在文字中,讓我也不由自主地被這份情感所感染。它勾起瞭我對美好事物最原始的渴望,對寜靜悠遠生活的嚮往。
評分這套書,真的是我最近的驚喜。最開始是被《尋人不遇》吸引,那種在陌生的旅途中,因為一個模糊的綫索,不斷深入,抽絲剝繭的感覺,真的太迷人瞭。作者的筆觸細膩,對環境的描寫,特彆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細節,比如老房子的斑駁牆壁,雨水衝刷過的石闆路,都栩栩如生,仿佛我真的置身其中,感受著空氣中濕潤的氣息和泥土的芬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從最初的睏惑、迷茫,到後來的堅定、執著,都刻畫得入木三分。每一次的綫索斷裂,每一次的希望破滅,都讓我替他捏一把汗,但每一次新的轉機齣現,又讓我重燃希望。書中對於人與人之間微妙關係的描繪也十分精彩,即使是短暫的相遇,也能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和復雜。這不僅僅是一個尋人的故事,更是一場關於尋找自我,尋找生命意義的旅程。讀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腦海裏迴蕩著那些畫麵,那些人物,仿佛他們也曾在我身邊停留過。
評分好書,值得一看
評分很不錯的書 買來給朋友的
評分設計,印刷,紙張都不錯,內容還沒看。
評分這套書質量和內容很贊
評分是一整套。就是這兩本不是套裝係列。但是好像是同一個齣版社。可是感覺怪怪的。
評分買的時候是6冊書,買瞭之後就變成7冊啦,
評分書店裏看到禪的行囊,看瞭20幾頁覺得不錯,問瞭愛籃球的朋友,他也推薦。於是買瞭全套,準備好好看
評分很好!收獲很大!5星好評!
評分書很不錯,物流也很快,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