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伤寒论针灸配穴+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 中医师承学堂临床套装3本

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伤寒论针灸配穴+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 中医师承学堂临床套装3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单玉堂,单志华 著
图书标签:
  • 针灸
  • 中医
  • 伤寒论
  • 子午流注
  • 灵龟八法
  • 配穴
  • 临床
  • 中医师承
  • 单玉堂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34696
商品编码:1326172688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临床家书系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06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7月1日)

丛书名: 中医临床家书系

平装: 24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13234698, 9787513234696

条形码: 9787513234696

商品尺寸: 23.4 x 16.4 x 1.6 cm

商品重量: 322 g


《单玉堂伤寒论针灸配穴》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6月1日)

丛书名: 中医师承学堂·中医临床家书系

平装: 207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3233071, 7513233071

条形码: 9787513233071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1.4 cm

商品重量: 358 g


《单玉堂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4月1日)

丛书名: 中医临床家书系

平装: 35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3240192

条形码: 9787513240192

商品尺寸: 23.8 x 17 x 2.4 cm

商品重量: 558 g

内容简介

《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是著名针灸学家单玉堂先生系统完整地阐述“针灸配穴”的学术专著。书中联系历代前贤宝贵的配穴经验与作者六十年的医疗、教学实践体会,全面论述了针灸配穴的“五纲二十五则”。作者认为辨证取穴、循经取穴与按时取穴交相辉映,因而逐一列专章专节加以论述,体现出作者一贯的脏腑、经络、气化三者一体的学术思想,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展示出丰富的配穴思路与针刺手法。书中还介绍了按时取穴医案20则,更将作者总结的8条对危重症针刺救急的宝贵经验贡献出来。所以《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既具有探微索奥的理论视野,又颇切合临床实用,符合《伤寒论》“乃活人之书”的宗旨。


《单玉堂伤寒论针灸配穴》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两章,一是联系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扼要论述了运针配穴法则与临证运用,一是从脏腑、经络、气化三者一体的角度,对六经为病及主治做了概述和探讨。第三章属后一部分,乃依《伤寒论》六经名篇的顺序,对原文380节逐节进行编排与论述,以突出“辨证论治”的精神为原则,努力使理、法、方、穴(药)通贯一体。用针配穴多本经络的逆顺起止,由实践体验所得,尤其强调穴与穴之间的配合,以求得作用机理上的联系和统一,而非单纯的一个穴位问题。浅析一项,力求简明贯通,本着探讨的态度提出看法,不欲泛引诸家,令人无所适从。


《单玉堂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是我国现代针灸学家、著名子午流注专家单玉堂先生全面系统论述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按时取穴的一部学术专著。上篇系统论述了子午流注的源流,子午流注与五运六气的关系,五运六气干支体系述要,子午流注的概念、组成与临床应用等。下篇着重介绍灵龟八法的源流、概念、组成与临床应用。并分别收录单老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医隶。补篇介绍了飞腾八法的原理、组成与临床应用,更列专章介绍单老临床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绘图标明其独到的补泻经验。

目录

《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

引言 

第一章伤寒六经为病与配穴主治概要 

第一节太阳为病与配穴主治概要 

第二节阳明为病与配穴主治概要 

第三节少阳为病与配穴主治概要 

第四节太阴为病与配穴主治概要 

第五节少阴为病与配穴主治概要 

第六节厥阴为病与配穴主治概要 

第二章经络学说指导针灸配穴 

第一节针灸配穴的意义 

第二节针灸配穴的原则 

第三节论针刺得气与补泻手法 

一、针刺得气的意义 

二、针刺补泻手法 

第三章针灸配穴五纲二十五则 

第一节按照体表部位对应关系配穴 

一、局部与邻近配穴法 

二、远道配穴法 

三、同肢相合配穴法 

四、上下肢相应配穴法 

五、左右配穴法 

六、对症治疗配穴法 

七、内外呼应配穴法 

八、前后深浅配穴法 

第二节按照经络循行特点配穴 

一、背部中枢与远隔部位配穴法 

二、表里原络配穴法 

三、标本根结配穴法 

四、气街四海配穴法 

五、起止穴对应配穴法 

六、交会穴配穴法 

第三节按照脏腑功能特性配穴 

一、俞穴募穴配穴法 

二、募合俞原配穴法 

三、“门”“海”配穴法 

四、八会穴配穴法 

五、十六郄穴配穴法 

六、郄会对应配穴法 

第四节按照五行相生规律配穴 

一、本经补泻配穴法 

二、刚柔相济配穴法 

三、“泻南补北”配穴法 

四、各经循环相生配穴法 

第五节按照危重症救急准则针刺配穴 

第四章经络学说与针灸配穴大法 

第一节经络与辨证取穴 

一、六经辨证不能撇开经络 

二、分经别络“辨病脉证” 

三、针灸配穴辨病因 

四、针灸配穴辨病位 

五、针灸配穴辨病性 

六、腧穴的双向性与特异性 

第二节经络与循经取穴 

一、本经取穴法 

二、异经取穴法 

三、多经取穴法 

四、十五络穴运用法 

五、举例眩晕证治看循经取穴 

第三节经络与脏腑病证配穴 

一、肺与大肠脏、腑、经脉病证配穴 

二、脾与胃脏、腑、经脉病证配穴 

三、心与小肠脏、腑、经脉病证配穴 

四、肾与膀胱脏、腑、经脉病证配穴 

五、心包与三焦脏、腑、经脉病证配穴 

六、肝与胆脏、腑、经脉病证配穴 

第五章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按时取穴 

第一节子午流注针法的概念、组成 

一、子午流注的概念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第二节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 

一、纳甲法 

二、纳子法 

第三节“井经荥合输纳规律”的发现 

一、“井经荥合输纳规律”理论根据 

二、“井经荥合俞纳规律”演化图解 

三、“井经荥合俞纳规律”推算常规表 

四、子午流注临床十大操作规律 

五、子午流注环周补充图 

第四节灵龟八法的概念、组成与临床应用 

一、灵龟八法的几个概念 

二、灵龟八法的组成 

三、灵龟八法的临床应用 

四、灵龟八法六十甲子日时开穴数字表 

第五节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的联合应用 

一、八法与纳甲原穴配合 

二、八法与纳甲井穴配合 

三、八法与纳子法配合 

四、八法与纳甲五输穴主病配穴 

五、八法与纳甲纳穴配合 

六、八法与纳甲阴交阳、阳交阴配穴 

七、八法与纳甲合日互用配穴 

八、八法与纳甲返本还原配穴 

九、八法与纳甲时穴病穴配合 

十、八法与纳甲闭变开穴配合 

第六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医案举例 

一、子午流注医案 

二、灵龟八法医案 

三、按时取穴治疗流感效果对照 

…… 

第六章经脉的循行意义与病候治要 

第七章《伤寒论》针灸条文的综合分析 

第八章伤寒六经辨证针灸配穴提要 

主要参考书目


《单玉堂伤寒论针灸配穴》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针灸配穴 

第一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二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三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二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针灸配穴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针灸配穴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针灸配穴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针灸配穴 

第六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针灸配穴 

附一针灸经穴五脏补泻图 

附二方证配穴索引


《单玉堂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

导言单氏流注要则简介

一、谨度病端,与时相应

二、闭时开穴,顺应天度

三、补泻应手,疗效卓著

四、单老治验病例

后记

上篇子午流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子午流注源流

第二节子午流注与五运六气的关系

一、天文背景

二、天干五运

三、地支六气

四、“天门地户”解

第三节五运六气干支体系述要

一、天千化合五运

二、地支化合六气

三、地支相冲相生

第二章子午流注的概念与组成

第一节子午流注的概念

一、子午代表地支

二、子午代表阴阳

三、子午代表时间

四、子午代表寒热

五、子午代表经脉

第二节子午流注的干支配属

一、干支配阴阳

二、天干配五行

三、地支配五行

四、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

五、天干五行配合十二经

六、天干五行配合五输穴

第三节子午流注的组成

一、十二经与天干配合

二、十二经与地支配合

三、干支阴阳属性与时间对应

四、五输穴与五行的关系

五、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第三章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纳甲法

一、纳甲法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

二、《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解析

第二节纳子法

一、纳子法临床应用的几种开穴法

二、十二经补母泻子取穴诠释

第三节养子时刻注穴法

第四节子午流注开穴干支原理探讨

一、从甲日戌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二、从乙日酉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三、从丙日申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四、从丁日未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五、从戊日午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六、从己日巳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七、从庚日辰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八、从辛日卯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九、从壬日寅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十、从癸日亥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第四章“井经荥合输纳规律”的发现

第一节“井经荥合输纳规律”理论根据

第二节“井经荥合输纳规律”演化图解

第三节“井经荥合输纳规律”推算常规表

第四节子午流注临床十大操作规律

一、子母相生、互相促进规律

二、相反相成、矛盾统一规律

三、阴阳相贯、刚柔相济规律

四、脏腑相连、表里相通规律

五、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纳包络规律

六、闭穴变开穴规律

七、阴阳相贯、同气相求规律

八、阳经遇输过原、阴经以输代原规律

九、时穴配合病穴规律

十、生长毁灭、质量互变规律

附一子午流注环周补充图

附二子午流注的重要表格补充

附三子午流注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五章子午流注五输穴理论探讨

第一节五输穴的概念与内涵

一、五输穴的基本概念

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

三、五输穴起于四肢末端之理

第二节中医经典关于五输穴的论述

一、经典论述

二、应用原则

三、五输穴主病

第三节脏腑病候五输穴运用规律

一、井荥输原经合歌

二、临证应用举要

三、脏腑病候五输穴运用规律

附井穴补泻的变通

……

第六章五输穴流注开穴与配穴

第七章子午流注医案举例

下篇灵龟八法

第八章灵龟八法源流与概念综述

第九章灵龟八法的组成与临床应用

第十章灵龟八法医案举例

补篇飞腾八法与针刺补泻

第十一章飞腾八法原理、组合及应用

第十二章针刺补泻经验点滴

主要参考书目


《岐黄医影:经典针灸要义与临床应用精粹》 本书集结了中国数千年针灸智慧的精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为中医针灸爱好者、初学者乃至资深从业者奉献了一套系统而实用的学习指南。我们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针灸理论的核心,并将其与具体的疾病治疗紧密结合,力求在字里行间传递出中医“取之有道,用之有效”的精髓。 第一部分:穴位的智慧——通达经络,调和气血 本部分以“通俗讲话”的叙事方式,带领读者走进针灸的世界。我们摒弃了繁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从穴位本身的意义、定位、主治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 穴位初探: 详细介绍了奇经八脉、十二正经等主要经络的循行、生理功能,以及与各脏腑的联系。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文并茂的展示,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个穴位在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独特定位和作用。例如,讲解“合谷穴”时,我们会从其“合”与“谷”的字面意义出发,阐述其在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位置,以及其“止痛如神”的广泛应用,并结合生动的医案故事,让读者深刻体会到穴位名称背后的哲学思想和临床疗效。 经典配穴解析: 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详细讲解了辨证施治的原则,以及如何根据病症的性质、病位、病程等因素,选取最恰当的穴位进行配伍。我们强调“君臣佐使”的配穴理念,并为每一个经典的配穴方案提供详尽的解释,说明为何这样配穴能够达到最佳疗效。例如,在讲解“头痛”的治疗时,我们会从风寒、风热、肝阳上亢、痰湿阻滞等不同证型出发,推荐不同的穴位组合,并分析每个穴位在方剂中的作用,如“风池”、“太阳”之于驱散外邪,如“太冲”、“行间”之于平肝潜阳,如“足三里”、“中脘”之于健脾化湿。 取穴辨证: 强调用针灸治疗的根本在于辨证,而取穴是实现辨证的重要环节。本部分将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准确判断病症的寒热虚实、表里深浅,从而选择最适合的穴位。我们会列举大量实例,展示经验丰富的医者如何在不同的临床情境下,灵活运用辨证思维指导取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法精要: 除了穴位本身,针灸的疗效还与操作手法息息相关。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各种常用针刺手法,如提插法、捻转法、徐进法等,并讲解不同手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会涵盖艾灸、拔罐等其他针灸疗法的基本操作,让读者掌握全面的针灸技能。 第二部分:伤寒脉络:针灸的辨证之法 伤寒学说是中医的基石之一,其理论体系对针灸临床有着深远的影响。本部分将聚焦于伤寒学说与针灸配穴的结合,为读者提供一套更为精深的治疗思路。 伤寒六经与针灸: 详细阐述伤寒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病理变化,以及各经在人体脏腑、经络系统中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如何根据伤寒六经的辨证结果,选取相应的经络穴位进行治疗。例如,对于太阳伤寒表证,我们会重点推荐太阳经上的穴位,如“大椎”、“肺俞”、“太阳”等,并解释其解表散寒的机理。 病机与穴位: 结合伤寒论中的具体病证,如“伤寒头痛”、“伤寒咳嗽”、“伤寒呕吐”等,深入分析其病机,并据此推荐相应的针灸配穴方案。我们会清晰地展示,为何某个穴位能够针对特定的病机产生治疗作用,从而让读者理解针灸治疗的内在逻辑。 方证相应: 借鉴伤寒论中“方证相应”的理念,在本部分中,我们将强调针灸“穴证相应”的重要性。详细讲解如何根据病症的特点,选择能够直接针对病症“症”的穴位,而不是仅仅拘泥于经络的归属。 经典方剂与针灸结合: 探讨如何将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与针灸疗法相结合,形成更为完善的治疗体系。例如,在讲解“桂枝汤”的运用时,我们会提示与之相对应的针灸穴位,并说明针灸如何辅助方剂发挥更佳疗效。 第三部分:时辰的奥秘: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针灸的疗效与施针的时间密切相关,这便是“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所阐述的核心思想。本部分将带领读者探索这一充满智慧的时间医学。 子午流注导论: 详细介绍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包括天干地支、十二时辰、十二经络的流注顺序及其相符关系。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表和口诀,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各经络在一天中的“值班”时间。 流注配穴法: 讲解如何根据人体经络在不同时辰的盛衰,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例如,在讲解“肺经”时,我们会指出其子午流注的“丑时”(凌晨1点至3点),并推荐在此时间段针刺肺经穴位,以助益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灵龟八法详解: 深入阐述灵龟八法的原理,包括“八穴”的选取,以及与“开穴”、“闭穴”概念的联系。本部分将指导读者如何运用灵龟八法,在特定的时间点选取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扶正祛邪”、“开鬼门”、“关鬼门”等特殊治疗目的。 临床应用举例: 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展示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在实际治疗中的应用。我们会详细分析每个案例的辨证过程、时间选择、穴位配伍以及最终的疗效,让读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时间医学的独特魅力。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 语言简洁明快,避免专业术语的过度堆砌,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理解。 理论与实践结合: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紧密联系临床实践,提供大量实用性的配穴方案和治疗经验。 循序渐进: 从基础穴位讲解,到伤寒辨证,再到时间医学,层层递进,帮助读者逐步掌握针灸的奥秘。 图文并茂: 配以精美的穴位图、经络图,以及清晰的插画,直观展示穴位位置和操作手法,提高学习效率。 医案精选: 穿插经典医案,生动展示针灸治疗的实际效果,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谁适合阅读本书: 对中医针灸感兴趣的初学者。 希望系统学习针灸理论与实践的中医学生。 寻求拓展临床思路、提升针灸疗效的在职中医师。 希望通过针灸养生保健的广大读者。 《岐黄医影:经典针灸要义与临床应用精粹》不仅是一本针灸书籍,更是一扇通往中华传统医学宝库的窗口。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针灸的博大精深,掌握更加精湛的针灸技艺,为传承和发展中医针灸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这部分的内容,我只能用“醍醐灌顶”来形容。之前对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时间”和“穴位”的关联上,觉得它是一个神秘而又难以捉摸的理论。但通过这本讲稿,我才真正体会到其背后深刻的医学哲学和临床价值。作者的讲解非常系统,从最基本的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实际应用。特别是关于“流注”这个概念,书中将其与人体的生命节律、自然气候变化紧密结合,让我看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针灸学中的体现。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时间段,选择最适合的穴位进行治疗,以及这些穴位在一天内为何会有不同的疗效。这种精细化的治疗思路,让我觉得中医针灸的博大精深,远远超出了我之前的想象。这本书对于想要提升针灸疗效,追求更精准治疗的同道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作为一名在中医学习道路上摸索的学徒,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及时雨”和“定心丸”。我一直为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而苦恼,常常感到迷茫。单玉堂老师的《通俗讲话》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从何处着手,如何去理解和记忆那些繁杂的穴位。《伤寒论针灸配穴》则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看到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并非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是可以通过针灸这一工具,将古人的智慧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则让我看到了中医在时间医学上的精妙之处,那种“天人相应”的治疗理念,让我对针灸的疗效有了更深的期待。这三本书的内容环环相扣,从基础的配穴,到经典理论的应用,再到时间的精妙调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临床针灸学习体系,极大地增强了我学好针灸的信心。

评分

《伤寒论针灸配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中医经典的一扇新大门。一直以来,我对《伤寒论》的理解仅停留在文字层面,总觉得它离临床实践太遥远,直到这本书的出现。我之前尝试过很多关于《伤寒论》的解读,但往往都是围绕着汤方展开,而这本书的视角则完全不同,它将针灸作为解读《伤寒论》的钥匙,这个思路实在太巧妙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伤寒方与针灸穴位一一对应,而是深入探讨了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原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与之契合的针灸配穴体系。我感觉自己好像跟着作者一起,在古代的医案中穿梭,用针灸去“诊断”和“治疗”那些复杂的寒湿病症。书中的图文并茂,对于理解经络循行和穴位定位非常有帮助,而且作者对每一个配穴的思路都解释得非常清楚,让你知道为什么这个穴位能够解决那个病症。读完之后,我对《伤寒论》的理解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了更加鲜活的临床意义。

评分

这套书的厚度着实让人惊艳,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满满的都是知识的重量。我一直对针灸这门古老而神奇的技艺充满了兴趣,但苦于许多教材太过晦涩难懂,常常望而却步。这次偶然看到了这套书,书名就显得格外亲切,《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这个名字瞬间吸引了我,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娓娓道来,没有高高在上的理论,只有深入浅出的讲解。翻开书页,果不其然,那些复杂的穴位和配伍,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形象,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跃然纸上的生命活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通俗讲话”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罗列穴位,更是将临床经验和辨证思路融入其中,让你在学习配穴的同时,也能理解为何要这样配,这对于初学者建立扎实的临床思维至关重要。我尝试着对照书中的讲解,去理解一些常见的病症,比如头痛、失眠等,书中的配穴方案既经典又实用,让我看到了针灸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巨大潜力。

评分

我尤其欣赏这套书在“临床”二字上的体现。很多中医书籍,虽然理论扎实,但读起来总感觉与实际看病、给病人治疗有一层隔阂。但这套书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它就像把我们直接带进了诊室。尤其是《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里面大量的案例和经验分享,让我仿佛亲临其境,看到老中医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然后运用针灸来解决一个个具体病症的。它不是那种死板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人味”和“烟火气”。《伤寒论针灸配穴》则让我看到了如何将古老的经方思想,通过针灸的手段,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而《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更是将时间这个隐性的因素,转化为可操作的临床手段,这对于追求更佳疗效的临床医生来说,绝对是极其宝贵的指导。读完这套书,我感觉自己对针灸的认识,从“知道”变成了“能用”,从“理论”走向了“实践”,收获非常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