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 | ||
| 定价 | 69.00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连达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16 | |
| 字数 | 322000 | |
| ISBN编码 | 9787302470366 | |
| 重量 | ||
山西省现在保存着全国约70%的明以前大木构建筑,各类形式的古建筑保有量更是高居全国之冠,晋南地区唐、五代、宋、金、元等早期古建筑不胜枚举,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更是数量极为庞大,被誉为“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本书按地域划分,以绘画和游记的形式将晋东南、晋南的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展现给读者,同时也记录了众多古民居的现状,希望唤起更多读者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保护。
第*章 古建山水入画境:浊漳河谷越千年 / 001
01 辛安原起寺 / 002
02 王曲天台庵 / 004
03 实会大云院 / 006
04 车当佛头寺 / 008
05 阳高淳化寺 / 010
06 侯壁回龙寺和夏禹神祠 / 011
07 石城龙门寺 / 013
第二章 郊野楼台话沧桑:长治高平浅寻访 / 019
01 看寺正觉寺 / 020
02 东呈古佛堂 / 021
03 南宋孟家高楼 / 025
04 南宋玉皇观 / 027
05 北宋玉皇庙 / 032
06 神农清化寺 / 033
07 伯方仙翁庙 / 035
08 王报二郎庙 / 038
09 野川关帝庙 / 040
10 米山定林寺 / 042
11 河东甘露庵 / 045
12 建宁济渎庙 / 050
13 西李门二仙庙 / 054
14 郭家庄崇明寺 / 055
15 双泉永乐寺 / 057
16 双泉迎祥观 / 059
第三章 石勒旧迹今安在:走马观花探陵川 / 061
01 礼义崔府君庙 / 062
02 礼义北吉祥寺 / 064
03 平川南吉祥寺 / 067
04 陵川崇安寺 / 069
05 西溪二仙庙 / 071
06 西溪龙王庙 / 074
07 附城陵邑会馆 / 077
第四章 苍茫太行觅仙踪:凤栖高台古泽州 / 081
01 府城关帝庙 / 082
02 府城玉皇庙 / 087
03 小南二仙庙 / 092
04 青莲寺 / 095
05 下川汤帝庙 / 099
06 南石店吕祖坛 / 101
07 怀覃会馆 / 103
08 景德桥 / 105
09 西街玉皇庙 / 106
10 冶底岱庙 / 109
11 坪上汤帝庙 / 113
12 周村东岳庙 / 114
13 辛壁成汤庙 / 117
14 七干汤王庙 / 119
15 马村关帝庙 / 121
16 河底成汤庙 / 122
17 史村东岳庙 / 125
第五章 庙堂民居无穷尽:沁河两岸任徜徉 / 127
01 刘西崔府君庙 / 128
02 阳陵寿圣寺琉璃塔 / 131
03 羊泉汤帝庙 / 133
04 中寨成汤大庙 / 136
05 泽城汤帝庙 / 138
06 封头汤帝庙 / 140
07 下交汤帝庙 / 141
08 武安惠济寺 / 143
09 嘉峰古镇 / 144
10 李庄二郎庙 / 149
11 郭壁古村落 / 150
12 窦庄古村落 / 154
13 坪上石牌坊 / 160
14 木亭城隍庙 / 164
15 上阁龙岩寺 / 165
第六章 千年尧都有遗韵:如醉如痴游临汾 / 169
01 曹公四圣宫 / 170
02 西闫汤帝庙 / 172
03 翼城双牌楼 / 174
04 中卫玉皇楼 / 179
05 曲沃四牌楼 / 181
06 感应寺塔 / 183
07 曲村大悲院 / 186
08 东羊后土庙 / 188
09 东涧北魁星楼 / 190
10 魏村牛王庙 / 192
11 洪洞关爷楼 / 194
12 洪洞钟楼寺 / 196
13 辛南娲皇庙 / 198
14 霍泉分水亭 / 200
15 广胜寺 / 202
16 霍州鼓楼 / 208
17 霍州署大堂 / 210
18 退沙文昌阁和钟楼 / 212
19 下乐坪关帝庙 / 216
20 下老张湾古墓 / 220
21 隰县小西天 / 225
22 隰县鼓楼 / 229
第七章 城乡人文底蕴重:晋国故都古绛州 / 231
01 绛州三楼 / 232
02 绛州署大堂 / 235
03 绛州文庙 / 238
04 光村福胜寺 / 240
05 光村玉皇庙 / 246
06 北苏村寿圣寺 / 249
07 北杜坞钟楼 / 250
08 西庄魁星阁 / 252
09 三泉药王阁 / 255
10 东陀节孝坊 / 256
11 光马白台寺 / 259
12 闫家庄魁星阁 / 261
13 阳王稷益庙 / 263
第八章 巍峨堂皇览河东:关帝故里走运城 / 267
01 解州关帝庙 / 269
02 常平关帝庙 / 277
03 运城关王庙 / 282
04 运城池神庙 / 284
05 芮城永乐宫 / 286
06 芮城广仁王庙 / 292
07 芮城寿圣寺塔 / 294
08 芮城城隍庙 / 296
09 芮城清凉寺 / 298
10 万荣飞云楼 / 300
11 万荣秋风楼 / 303
12 河津樊村玄帝庙 / 307
跋 / 314
翻开《寻访山西古庙》,我立刻被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吸引,尤其是“建筑史与建筑文化”、“宗教建筑”、“皇家建筑”这些词汇,预示着这是一本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著作。我一直对古建筑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矗立千年的古庙,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古建筑资源尤为丰富,而晋东南和晋南更是精华所在。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山西古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比如唐宋时期建筑的浑厚,明清时期建筑的精巧,以及它们在结构、斗拱、屋顶、装饰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这些建筑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吸收、融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山西风格。在“宗教建筑”方面,我希望作者能够超越简单的介绍,深入剖析不同宗教建筑的特点,比如佛教寺庙的坛场布局、佛教造像的象征意义,以及道教宫观的神秘氛围和神祇殿堂的设置。我希望能够了解到,这些建筑如何体现了古代人民的信仰世界和精神追求。而“皇家建筑”的出现,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皇家寺庙,它们在建筑规模、材料选择、装饰风格上,与民间寺庙有何不同?它们是否更能彰显皇家的威严和对宗教的掌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山西古庙的窗口,我渴望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感悟。
评分拿到这本《寻访山西古庙》,我首先就被它的内容分类所吸引,特别是“建筑史与建筑文化”、“宗教建筑”和“皇家建筑”这些标签,让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系统和深入的书籍。我一直对古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那些充满故事的古庙。山西,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古建筑的宝库,而晋东南和晋南更是我一直想去探索的区域。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份详尽的“寻访指南”,不仅仅是告诉我去哪里,更能告诉我到了那里,我应该看些什么,理解些什么。例如,在“建筑史与建筑文化”这个部分,我期待看到作者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山西古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比如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材料运用、装饰手法等等。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为什么某个时期的建筑是那个样子,它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于“宗教建筑”,我更希望看到它不仅仅是对庙宇的物理描述,而是能够深入挖掘其作为宗教场所的特殊性,比如坛场设置、壁画雕塑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如何与宗教教义相结合。而“皇家建筑”的出现,则让我更加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一些皇家寺庙,它们在建筑规制、工艺技术上与民间建筑有哪些不同?是否会展现出皇家建筑的尊贵与宏伟?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系统性研究山西古庙的可能性,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评分我一直对山西这片土地有着莫名的情结,总觉得那里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本书《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正好触碰到了我的兴趣点。我一直觉得,古庙是了解一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绝佳窗口,它们见证了王朝的兴衰,也承载了人们的信仰。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寻访”这些古庙的。是仅仅列举一些知名的寺庙,还是会发掘一些鲜为人知的瑰宝?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但建筑本身却极具价值的古庙。我对“建筑史与建筑文化”的部分非常感兴趣,我希望作者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梳理出山西古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比如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明清时期的建筑演变等等。同时,“宗教建筑”的解读,我希望不仅仅是介绍庙宇的宗教功能,更能深入分析其宗教符号、坛场布局等,这些如何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而“皇家建筑”这个关键词,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曾经辉煌的宫殿寺庙,它们在建筑尺度、装饰风格上,是否与民间建筑有显著的区别?这本书会不会揭示一些皇家建筑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宗教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对山西古庙的求知欲,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那些古老的建筑故事。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这本书时,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标题中的“寻访”二字,就充满了探索未知、发现历史的魅力。而“建筑史与建筑文化”、“宗教建筑”、“皇家建筑”这些分类,更是让我意识到这本书并非只是简单的图文展示,而是包含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解读。我一直对中国的古建筑充满敬意,特别是那些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的古庙。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实体,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拥有着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古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些隐藏在晋东南和晋南大地上的古老寺庙,让我能够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感受到它们独特的建筑魅力。我特别期待“建筑史与建筑文化”部分,能够为我系统地梳理出山西古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发展的,例如,从唐代的雄浑到宋代的秀丽,再到明清的精巧,这些风格的演变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迁和文化思潮?同时,对于“宗教建筑”的解读,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探讨不同宗教在建筑上的表现形式,比如佛教寺庙的严谨布局、道教宫观的神秘氛围,以及一些民间信仰建筑的特色。我希望能了解到,这些建筑如何体现了古人的精神世界和信仰寄托。而“皇家建筑”的加入,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神秘感,我好奇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曾经服务于皇家的寺庙,它们在建筑规制、用材、装饰等方面,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够彰显皇家的尊贵与威严?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深入了解山西古庙的可能性,我渴望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灵感。
评分这本《寻访山西古庙》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古朴的色彩搭配上精美的建筑插图,瞬间就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我一直对古建筑充满兴趣,尤其偏爱那些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庙宇,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信仰与精神的寄托。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关于山西的古老传说,以及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庄严殿宇。晋东南和晋南,这两个区域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古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无数令人惊叹的古迹。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这些古庙的建筑风格、建造工艺,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宗教文化和历史故事。尤其是“建筑史与建筑文化”这一部分,这正是我最想探索的,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特点,比如斗拱的精巧,屋顶的飞檐,以及石雕木刻的精湛技艺。同时,对于“宗教建筑”的解读,我期待它能超越单纯的介绍,能够触及到不同宗教在建筑上的融合与演变,以及这些建筑如何体现当时人们的信仰模式和社会结构。而“皇家建筑”的出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否意味着书中会涉及到一些曾被皇家垂青的寺庙,它们的建筑规制和艺术成就又将如何与民间的宗教建筑区分开来?“古建筑”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可能性,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历经沧桑却依然巍峨屹立的建筑灵魂。
评分《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古朴的色彩和精美的插图,让我立刻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那些古老的庙宇,怀有深厚的感情。它们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古建筑的丰富程度和艺术价值,一直让我心生向往。而这本书聚焦于晋东南和晋南这两个区域,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探索山西古庙的绝佳机会。我特别关注“建筑史与建筑文化”这个部分,我希望它能为我揭示山西古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轨迹,比如建筑风格的特点、建造技艺的创新,以及这些建筑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审美观念。我希望能从宏观上理解山西古建筑的整体风貌。同时,我对“宗教建筑”的解读也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详细介绍不同宗教在建筑上的特色,例如佛教寺庙的庄严与静谧,道教宫观的神秘与灵动,以及一些民间信仰建筑的独特之处。我希望能够了解到,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古代人民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皇家建筑”这个关键词,更是让我对本书的内容有了更广阔的想象。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曾经受到皇家青睐的寺庙,它们在建筑规制、装饰艺术上,是否比普通寺庙更加宏伟、精美,又是否蕴含着特殊的皇家象征意义?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性、深入性地了解山西古庙的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它,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建筑瑰宝。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而“建筑史与建筑文化”、“宗教建筑”、“皇家建筑”等分类更是让我确信这是一本内容丰富且具有学术价值的书籍。我一直对古建筑,尤其是承载着深厚历史和宗教文化底蕴的古庙,有着浓厚的兴趣。山西,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座古建筑的宝库,而晋东南和晋南更是其中的精华所在。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梳理出山西古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例如,从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等多个维度,展现出其演变过程。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是如何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的。同时,对于“宗教建筑”的解读,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宗教在建筑上的体现,比如佛教寺庙的宏伟布局,道教宫观的道法自然,以及一些民间信仰建筑的独特性。我希望能够从中感受到,这些建筑是如何与人们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又是如何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信仰文化。而“皇家建筑”的提及,更是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好奇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曾为皇家服务的寺庙,它们在建筑形制、工艺技术、装饰艺术上,是否比普通寺庙更为讲究,又有哪些独特的皇家象征意义?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深入了解山西古庙的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探索那些古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寻访山西古庙》纯属偶然,但拿到手后,发现内容比我预期的要丰富得多,尤其是在建筑文化的层面。我一直觉得,古建筑不仅仅是石头和木头的堆砌,它们是凝固的历史,是活着的文化。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是如何紧密相连的。比如,书中在介绍某个寺庙时,不仅仅是罗列了它的年代和规模,更深入地挖掘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如何体现在建筑本身的构造和装饰上。这一点非常吸引我,因为很多介绍性的书籍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而这本书似乎更注重深度的解读。我特别关注“宗教建筑”的部分,我想了解不同宗教,比如佛教、道教,甚至是一些民间信仰,是如何在建筑风格上形成各自的特色,又如何在长期的发展中相互影响、融合的。这对于理解中国多元的宗教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皇家建筑”的加入,也让我对本书的视野有了新的认识。我一直很好奇,皇家建筑在设计、用材、装饰等方面,与普通宗教建筑有哪些区别?它们是否更加宏伟壮观,是否带有更多的象征意义?这本书能否解释清楚这些细微之处,让我对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这是我非常期待的。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走进山西古庙的殿堂,去感受那份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建筑文化。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就足够吸引人了,特别是“建筑史与建筑文化”、“宗教建筑”、“皇家建筑”等关键词,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册,而是一本具有深度研究价值的书。我一直对古建筑,尤其是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庙宇充满好奇。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古建筑的丰富程度和艺术价值自然不言而喻。我特别想了解的是,书中是如何将“建筑史”与“建筑文化”相结合的。是仅仅介绍建筑的年代和风格,还是会更深入地剖析建筑的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经济、宗教以及审美观念?我希望能够从中读出建筑的“灵魂”,而不仅仅是“形体”。在“宗教建筑”方面,我期待看到作者能够细致地解读不同宗教在建筑上的体现,比如佛教寺庙的布局、道教宫观的特点,以及民间信仰的建筑形式。我希望能够了解到,这些建筑是如何与人们的信仰活动紧密结合的,它们在宗教传播和教义阐释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而“皇家建筑”这个概念,更是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很好奇,那些曾为皇室服务或带有皇家印记的寺庙,在建筑规制、艺术风格上是否与普通寺庙有显著的不同?它们是否更能体现出皇权的威严和等级制度?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山西古庙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的渴望。
评分我一直觉得,山西的古建筑,尤其是古庙,就像一本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和解读。这本书《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种探索的愿望。我被书中“建筑史与建筑文化”的组合所吸引,这表明作者并非只关注建筑的“形”,更深入地挖掘了建筑的“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山西古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脉络,例如,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有何差异?是更趋于雄浑还是秀丽?材料的运用和工艺的技术又有着怎样的进步和演变?我希望能够理解这些建筑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吸收、融合,最终形成山西独有的建筑特色。同时,“宗教建筑”是这本书的核心之一,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宗教建筑的特点,比如佛教寺庙的庄严与宁静,道教宫观的神秘与灵动,以及一些地方性民间信仰建筑的独特之处。我希望能够了解到,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人们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载体。而“皇家建筑”的提及,更是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够解释清楚,皇家建筑在寺庙建设中的地位和特点,以及它们如何体现出皇家的威仪和对宗教的态度。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山西古庙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