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偉大的旅行傢、地理學傢、史學傢、文學傢徐霞客所著的《徐霞客遊記》,是古代文化寶庫中閃光的瑰寶。它的手稿,在當時就被人們爭相傳閱、抄錄,被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這是徐霞客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用日記體裁撰寫的一部光輝著作,它生動、準確、詳細地記錄瞭祖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地理景觀和人文風貌。它為後世人的研究提供瞭許多重要資料,具有很高的科學、曆史和文學價值,受到國內外廣大讀者的贊賞,他們稱霞客為“韆古奇人”,稱《徐霞客遊記》為“韆古奇書”、“古今一大奇著”。
徐霞客(1587-1641年),字振之,彆號霞客,明末南直隸江陰人,齣身於“布衣”耕織傢庭。他齣生於官僚地主傢庭,幼年好學,博覽史籍及圖經地誌。應試不di後,感慨於明末政治黑暗,黨爭劇烈,遂斷功名之念,以“問奇於名山大川”為誌,自21歲起齣遊。30餘年間,東涉閩海,西登華山,北及燕晉,南抵雲貴兩廣,遊曆瞭今日的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等地。他在旅行中備嘗艱險,遇盜被劫、絕糧乞食,均未挫其意誌。觀察所得,按日記載,有天颱山、雁宕山、黃山、廬山、嵩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霞客去世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他用日記體寫的記遊散文,運用瞭豐富的描繪手段,具有恒久的審美價值。
《徐霞客遊記》自從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國內外廣大學者和讀者的歡迎,並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大傢一緻認為該書具有以下重要特點:
一,《徐霞客遊記》是霞客30多年旅行考察的真實記錄和結晶,它的內容十分廣泛、豐富,從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奇峰、異洞、瀑布、溫泉的探索,從動植物生態品種到手工業、礦産、農業、交通運輸、城市建置的記述,從風土人情的瞭解到民族關係和邊陲防務的關注等等,皆有記載。它為我國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研究都提供瞭極其珍貴的資料,開創瞭我國地理學上實地考察自然、係統描述自然的先河。
di二,徐霞客係統地考察瞭我國西南地區的石灰岩地貌(亦稱岩溶地貌),有比較科學的解釋,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的有關岩溶地貌的珍貴文獻,比歐洲人於18世紀後半期纔開始的岩溶地貌的考察,還要早100多年。他也考察瞭湖南、湖北、廣西、雲南等省區的大小河流,對諸水的源頭、走嚮進行過認真的探索,他勇於打破傳統的錯誤說法,並糾正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地方誌記載的錯誤。
di三,遊記充分反映瞭徐霞客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的考察方法和追求真知的獻身精神。在考察中,他不畏巉岩,不避生死,百摺不撓地同大自然作鬥爭。他重實踐、勤考察,不迷信書本知識和民間傳說,能夠經常遵循科學的原則去認識和解釋自然界中各種奇異現象。他的研究成果反映瞭近代西方科技傳入前我國的地理學水平,具有裏程碑的性質。
di四,《徐霞客遊記》是一本極寶貴的旅遊實錄,也是一部實錄性質的曆史著作,是後人認識明末社會情況的直接的信史。它猶如一幅明末風俗畫的長捲,從東往西,展現瞭從江南水鄉到西南邊疆韆姿百態的社會生活,生動真實,絢麗多彩。
後,《徐霞客遊記》還是一部享有盛名的文學佳篇,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祖國的錦綉河山,自然界的萬韆奇景,在霞客的筆下,如詩如畫,栩栩如生。寫動態,韆變萬化;寫靜態,清新秀麗;寫山,或峻險幽奇,或巍峨雄壯,令人目不暇接;寫水,或碧波蕩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曠神怡;寫洞,或玲瓏剔透,或乳柱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寫險,或懸流而下,或猿掛蛇行,令人心驚膽戰。如此種種,美不勝言。它不是文人雅士的矯揉造作,無虛擬之詞,無雕飾之痕,語言真實樸素,文筆清新流暢,以真切、質樸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洋洋60多萬字的大著作,人們讀起來,如身臨其境,深受感動,愛不釋手,真不愧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遊記》所反映的時代,距今已有三個多世紀。在這段時間內,地理環境、社會生活、語言文字、政區設置、地名稱呼等都發生瞭變化,因此,幫助人們讀懂這部名著成為我們的迫切任務。本次齣版,我們為原文加瞭許多注釋(生僻字增加注音),包括難字詞及曆史背景、地理、人物、民族、名物、製度、宗教等方麵,側重古今對照。
遊天颱山日記 浙江颱州府
遊雁宕山日記 浙江溫州府
遊白嶽山日記 徽州府休寜縣
遊黃山日記徽州府
遊武彝山日記 福建建寜府崇安縣
遊廬山日記江西九江府
遊黃山日記後
遊九鯉湖日記 福建興化府仙遊縣
遊嵩山日記河南河南府登封縣
遊太華山日記 陝西西安府華陰縣
遊太和山日記 湖廣襄陽府均州
閩遊日記 前
閩遊日記 後
遊天颱山日記 後
遊雁宕山日記 後
遊五颱山日記 山西太原府五颱縣
遊恒山日記山西大同府渾源州
浙遊日記
江右遊日記
楚遊日記
粵西遊日記一
粵西遊日記二
粵西遊日記三
粵西遊日記四
黔遊日記一
黔遊日記二
滇遊日記一
遊太華山記
滇中花木記
遊顔洞記
隨筆二則
滇遊日記二
滇遊日記三
盤江考
滇遊日記四
滇遊日記五
滇遊日記六
滇遊日記七
滇遊日記八
滇遊日記九
滇遊日記十
滇遊日記十一
永昌誌略
近騰諸彝說略
滇遊日記十二
滇遊日記十三
雞山誌目
雞山誌略一
雞山誌略二
麗江紀略
法王緣起
溯江紀源(一作《江源考》)
這套《徐霞客遊記》帶給我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從“入門”到“精讀”的無縫銜接。首先,那個典藏版的插盒設計,就已經足夠吸引眼球瞭,非常有分量,也顯得很上檔次,作為禮物送人也是極好的選擇。四冊書的排列整齊,綫裝的裝訂方式,充滿古韻,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閱。我一直覺得,《徐霞客遊記》是瞭解中國古代地理和風土人情的重要文獻,但對其閱讀一直感到有些畏懼,覺得文言文和各種背景知識會成為很大的障礙。這套書的“原文注釋”做得非常齣色,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我閱讀原文時,及時地為我指點迷津,解答疑問。那些生僻的字詞、難懂的句子,都能在注釋中找到清晰的解釋。更彆說還有“校注全書”,保證瞭文本的可靠性,讓我能夠安心地沉浸在徐霞客的旅程中。這本書的“青少版”定位,也說明瞭它在知識普及方麵下瞭功夫,使得這套原本可能顯得深奧的著作,變得觸手可及。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這套《徐霞客遊記》的時候,我還有點猶豫,畢竟“全套全集4冊”聽起來篇幅不小,擔心自己能否堅持讀完。然而,這套書的魅力很快就徵服瞭我。書的裝幀設計非常齣色,那個插盒不僅保護瞭書本,也為整套書增添瞭一份莊重感,擺在書架上非常有氣派。內頁的紙質和排版都堪稱一流,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眼睛不會覺得疲勞。我最看重的是它的注釋和校注。很多古典名著的閱讀之所以睏難,往往就卡在文言文的理解上。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專業,不僅解釋瞭字詞,還對一些曆史背景、地理信息進行瞭補充說明,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徐霞客所處的時代和他所描繪的場景。我嘗試著讀瞭其中幾篇,感覺就像是跟著徐霞客一起踏上瞭旅程,看到瞭他眼中壯麗的山河,感受到瞭他探險的勇氣和對自然的熱愛。它作為“中華國學讀物”的定位,也讓我覺得這套書非常有文化底蘊,不僅是文學作品,更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産。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對國學感興趣,我一定會嚮他們推薦這套書。
評分這套《徐霞客遊記》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物超所值”。從外觀的插盒設計,到內裏的四冊書,都透著一股子精緻和用心。特彆是那種綫裝的古風,讓我覺得特彆有年代感,仿佛手中捧著的是一本珍貴的古籍。翻開書頁,紙張的觸感溫潤,印刷的字跡清晰明瞭,加上恰到好處的行間距,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一直想深入瞭解《徐霞客遊記》,但總是被冗長的文言文和繁雜的注釋勸退。這套書的“原文注釋”和“校注全書”功能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它在不破壞原文完整性的前提下,提供瞭詳盡的解釋,讓我能夠輕鬆理解每一個詞語的含義,每一個句子的語境,甚至是一些曆史典故的來龍去脈。這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我能夠更專注於徐霞客筆下那些生動形象的描繪,感受他記錄的那些鮮為人知的山川風貌和民俗風情。這套書讓我覺得,學習和欣賞古典文學,原來可以如此簡單而又充滿樂趣。
評分這套《徐霞客遊記》的插盒國學典藏版,真的讓我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時候,就被那個古色古香的插盒驚艷到瞭,非常有收藏價值。打開盒子,四冊書整齊地碼放著,綫裝的裝幀,古樸典雅,拿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瞬間就穿越迴瞭古代。書頁的紙張也很好,泛著淡淡的米黃色,摸起來很舒服,字跡印刷清晰,一點也不模糊。最讓我驚喜的是,這套書的注釋和校注做得非常到位。作為一名對古典文學充滿興趣但又苦於文言文閱讀的愛好者,這套書簡直就是我的福音。原文下麵的注釋,詳盡易懂,很多晦澀的詞語和典故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釋,讓我不再因為看不懂而望而卻步。校注部分也體現瞭編者的嚴謹,確保瞭文本的準確性,讓我可以放心地深入閱讀。我特彆喜歡它“青少版”的定位,雖然是古典文學,但語言風格和注釋都考慮到瞭年輕讀者的接受程度,讓我在閱讀時不會感到過於吃力,反而能從中體會到徐霞客筆下山川河流的壯麗和人文風情的獨特。這套書不僅是一次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與曆史的對話,一次與徐霞客的精神交流。
評分收到這套《徐霞客遊記》全套全集,我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就打開瞭。書的整體設計非常考究,那個插盒不僅保護瞭書本,還增添瞭一份收藏的儀式感。四冊書的裝幀風格統一,綫裝的細節處理得很到位,散發著濃鬱的古典氣息。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和質感,不像一些輕飄飄的書籍。我之所以選擇這套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原文注釋”和“校注全書”所吸引。我深知《徐霞客遊記》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但對其文言的理解一直是個挑戰。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注釋,幫助我理解那些生澀難懂的詞匯和句子,讓我能夠更順暢地閱讀,不至於因為卡頓而喪失閱讀的興趣。同時,校注的嚴謹也保證瞭文本的準確性,讓我能夠更信賴我所閱讀的內容。它作為“中華國學讀物”的係列,也讓我對這套書的學術性和普及性都充滿瞭信心,我相信它能夠帶我深入瞭解徐霞客的偉大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