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科幻名著经典系列:水陆两栖人
:18.50元
作者:A·别利亚耶夫;赵斌,李红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810975087
字数:
页码:2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一部书的主题是“改善人类”,使人类具有更强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故事发生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天才的医生萨里瓦多使一个印第安婴儿获得了水陆两栖的生活能力,但是这种改善给主人公带来了灾难,他受到了宗教和世俗的迫害。尽管他具有非凡的能力,但他却不得不远离人类,一个人孤独地在茫茫大海之中艰难生存。
内容提要
《世界科幻名著经典系列:水陆两栖人》讲述医生萨里瓦多给伊赫迪安德尔成功移植了鱼腮,使他成为既有肺,又有腮,既能在陆上生活又能在海洋生活的两栖人。伊赫迪安德尔长的英俊、潇洒,对现实社会一无所知,他与海豚、鱼类为友。但是,作为一个青年,他也以纯洁、胆怯的心灵追求爱情与美,那种充溢人类原初的质朴的爱动人心弦。然而,现实社会的恶势力布下罗网,伸出黑手,他们要把他攫为己有,让他成为捕捞珍珠的佳工具,后要将他置于死地。这位善良、纯洁的两栖人终不得不永远栖息海中,远走他乡。
目录
部
一 “海魔”
二 骑海豚
三 苏里塔的失败
四 萨里瓦多大夫
五 患病的外孙女
六 奇异的花园
七 第三堵墙
八 袭击
九 水陆两栖人
十 伊赫迪安德尔的一天
十一 姑娘和黑汉子
十二 伊赫迪安德尔的仆人
十三 在城市里
十四 在大海里
十五 小小的报复
十六 苏里塔等腻了
十七 不是冤家不碰头
十八 恶战章鱼
十九 化敌为友
第二部
一 途中
二 这就是“海魔”!
三 开足马力
四 不寻常的囚徒
五 被舍弃的“水母号”
六 一艘沉船
第三部
一 新出现的父亲
二 棘手案件
三 天才的疯子
四 被告的话
五 在狱中
六 逃亡
作者介绍
文摘
一“海魔”
这是阿根廷夏季一个闷热的正月之夜。漆黑的天空繁星密布。“水母”号安详地停泊着。夜晚非常宁静,既听不到波浪拍溅的涛声,也听不到索具吱吱呀呀的响声。海洋似乎正在酣睡。
这艘纵帆船的甲板上躺着一些的采珠手。他们被工作和烈日折磨得疲惫不堪,就是在梦中也翻来覆去睡不安生,时而发出一声长叹,时而尖叫几声。他们的手脚不时神经质地抽动几下。也许,他们梦见了自己的大敌——鲨鱼。一连多日顶着无风的酷暑采珠,人都累垮了,干完活后,他们连把划子搬上甲板的气力也没有了。不过,也用不着搬,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会变天。所以夜里就把这些划子往锚链上一系,让它们漂在水面就行了。桅桁没有放倒,索绳也系得马马虎虎,没有收起的三角帆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从船头到艉楼之间的整个儿甲板上到处都是一堆堆的珍珠贝壳和珊瑚石碎片,采珠手潜下海底用的绳索、采集珍珠贝用的粗布袋和空桶也扔得哪儿都是。后桅旁放着一个盛淡水的大桶,桶上用小铁链系着一把铁勺。桶周围的甲板上留下了东一片西一片的黑乎乎水渍。
经常有采珠手爬起来,迷迷糊糊,晃晃悠悠,踩着睡着的人的手脚,东倒西歪地走到水桶跟前。他们连眼也不睁,喝完了一勺水,便一头躺倒,就像喝下的不是水,而是纯酒精。采珠手总是渴得要命:早晨干活前绝不能吃东西,因为人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实在太大,所以,一直到水下看不见为止,他们整天都得空着肚子干活;他们只能临睡前吃东西,而给他们吃的又是咸牛肉。
夜里的是印第安人巴里塔萨。他是“水母”号船主佩德罗·苏里塔船长的亲信助手。
巴里塔萨年轻时曾经是个有名的采珠手:他能够在水下停留90甚至到100秒钟——比普通人要多一倍。
“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教得好,而且我们打小就开始受训练,”巴里塔萨不止一次跟年轻的采珠手讲过。“10来岁时,我爹就把我打发到何赛的单桅船上学手艺。他那儿有12个小学徒。他是这么教我们的:他把一块白石头或者一个贝壳往水里一扔,然后吩咐说:‘潜下去,捞上来!’他扔得一次比一次深。如果你捞不着,好,他就用细麻绳或者鞭子抽一顿,再把你像条小狗似的往水里一扔。‘再潜下去!’他就这样教会了我们潜水。接下去,他就训练我们在水下长时间停留。他这个经验丰富的采珠老手潜到水底,把一只篮子或者一张网绑在锚上。然后我们就潜到水底去把它解开。解不下来你就别往上露头。你要是上来,好,吃一顿鞭子抽或麻绳勒吧。
“他揍起我们来可真不手软。吃得消的人不多。不过,我却成了这一带头号采珠手啦。钱挣得不少哇。”
年纪大了,巴里塔萨就放弃了采珠这一门危险的手艺。他的左脚给鲨鱼的利齿咬成了残废,锚链又刮烂了他的胁部。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开了一家不大的铺子,做开了买卖珍珠、珊瑚、贝壳和海里各种稀罕物件的生意。可是,他在岸上感到无聊,所以还短不了跟着去采珠。老板们都很器重他。没人能比巴里塔萨更熟悉拉普拉塔海湾及其沿岸一带,更清楚哪儿有珍珠贝了。采珠手们也全尊重他。他对雇工老板各投所好,左右逢源。
对于年轻的采珠手他不吝指教,把这门手艺的全部秘诀倾囊而出:怎样屏住呼吸,如何击退鲨鱼的袭击,要是一高兴,还教教他们怎样瞒过老板,把采到的罕见好珠子藏起来。
老板们,也就是船主们,赏识和器重他,还因为他能够万无一失地一眼估定每颗珍珠的价值,并且能把使老板获利的好珍珠迅速拣出来。
因此,老板们都乐意请他当自己的帮手和顾问。
巴里塔萨坐在一只小木桶上,细咂慢品地吸着一支粗大的雪茄。挂在桅杆上的一盏灯笼的光照到他的脸上:这是张阿劳坎人的面孔,长方脸,颧骨不高,鼻梁端正,眼睛又大又漂亮。巴里塔萨的眼皮沉重地耷拉下来,又慢慢地抬起来。他打起盹儿来。不过,即使他的眼睛睡着了,他的耳朵也不会睡。就算他酣然大睡,两只耳朵也十分警觉,一点儿风吹草动也逃不过去。但此刻巴里塔萨听到的只是睡着的人的叹气和嘟囔声。从岸上飘来腐烂的珍珠贝的臭味——让它们在那儿烂是为了更方便地把珍珠取出来:活珍珠母的壳可不容易弄开。闻不惯的人会被这股气味熏得恶心欲呕,但巴里塔萨不但不讨厌,还颇觉不坏。对他这个流浪汉、采珠人来说,这股气味一下子就让他回忆起逍遥自在的生活和惊心动魄的海上遇险所给人带来的欢乐和兴奋。
取出珍珠后,大的贝壳又被搬回“水母”号。苏里塔的小算盘打得很精:这些贝壳能卖给制造纽扣的工厂。
巴里塔萨睡着了。很快,雪茄就从无力的手指间掉下来。他的脑袋耷拉到胸前。
就在这时,他的意识感觉到远处海洋上传来一种声音。这声音又响了一次,已经近了。巴里塔萨睁开了眼睛。好像有人在吹号角,接着,似乎有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声音在呼喊“啊!”,而后的喊声高了八度:“啊——啊!”
悦耳的号角声不像刺耳的轮船汽笛,而愉快的喊声更不像溺水者的呼救。这是一种新的,从未听过的声音。巴里塔萨站起身,觉得自己一下子就精神了。他走到船舷边,敏锐地环顾一下海面。没有人。也没有了声音。巴里塔萨用脚踢踢躺在甲板上的一个印第安人,等那人爬起来时,他轻轻说道:
“在喊呢。这恐怕是他……”
……
序言
我必须得提一下这个系列中关于“反乌托邦”主题的那几部作品。它们总是以一种令人不安的平静开场,然后像慢火炖煮一样,慢慢揭示出社会体制下隐藏的巨大压抑和人性的异化。其中一本描绘的未来社会,看似高度有序、物质极大丰富,但个体自由却被压缩到了极致。作者的笔触极其犀利,他通过描绘那些细微的、日常生活中被剥夺的权利——比如选择自己爱人的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自由——来构建出那种令人窒息的控制感。这种对权力边界的深刻剖析,远超出了单纯的科幻范畴,它直接拷问着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阅读这些篇章时,我的心跳总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不得不时常停下来,感受一下窗外的阳光和自由的空气,提醒自己,这些文字描绘的恐怖并非遥不可及。这套书在严肃文学探讨上的深度,绝对值得我们给予最高的赞誉。
评分毋庸置疑,这套“世界科幻名著经典系列”在翻译质量上做得非常出色。我接触过不少翻译版本晦涩难懂的科幻小说,但这里的译者显然是下了苦功的,他们不仅准确传达了原著的科学概念,更重要的是,成功地保留了原作者独特的语感和节奏。比如,有一本关于基因编辑伦理的作品,原著中那种冷峻、客观的科学报告式文风,在译本中被完美地再现,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故事的吸引力。这使得即便是涉及复杂生物学原理的部分,读者也能比较轻松地跟上思路。能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幻大师们的声音统一在一个高质量的阅读体验下,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套书真正做到了“信、达、雅”俱全,让中文读者能够无障碍地领略世界科幻的精华。
评分这套“世界科幻名著经典系列”的封面设计简直太抓眼球了!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你拉进了一个充满未知和想象力的宇宙。我特别喜欢他们对系列整体视觉风格的把控,虽然每本书的主题可能千差万别,但那种统一的、带着一丝复古未来主义的排版,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堆小说的集合,更像是一套珍藏的艺术品。我最近刚翻开其中一本,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时间悖论的故事,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老练,总能在关键时刻抛出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转折。读起来的感觉非常酣畅淋漓,不像有些硬科幻那样充满晦涩的公式,而是将科学概念巧妙地融入到人性冲突和情感纠葛之中。光是看这个系列摆在书架上的样子,就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都提升了一个档次,每次拿起任何一本,都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文化积淀。对于科幻迷来说,这套书的收藏价值和阅读价值都是顶级的,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探索未知边界的朋友们。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这个系列中那本探讨“超级智能”的作品,作者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但又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最让我震撼的是,他描绘的未来社会图景,不是那种简单的机器人统治,而是渗透到社会结构、艺术创作乃至人类情感内核的微妙变化。书中的哲思令人深思:当机器的智慧超越了我们自身,人类的“意义”又该如何重新定义?作者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几位主角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读者。语言的运用非常精妙,既有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又不乏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读到激动人心的部分,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揉揉眼睛,确认自己不是真的置身于那个赛博朋克式的都市洪流之中。可以说,这本书挑战了我对“智能”的固有认知,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心灵洗礼。
评分这个系列里有几本的篇幅相对较短,但其叙事密度和情感冲击力却丝毫不逊色于长篇巨著。我手头这本,讲的是一次对遥远星系文明的首次接触尝试,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一部关于“沟通障碍”的寓言。作者巧妙地避开了传统的星际战争桥段,而是聚焦于语言、感知和理解的根本性差异。读到后面,那种因为无法完全理解对方而产生的近乎绝望的疏离感,让我感同身受。文笔上,它有一种非常古典的、近乎史诗般的庄重感,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精准而有力。它让人反思,即使科技发展到了极致,人与人之间,乃至文明与文明之间的鸿沟,是否永远都难以真正跨越?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的后劲实在太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