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哲学简史 |
| 作者 | 冯友兰 |
| 定价 | 38.00元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215692 |
| 出版日期 | 2013-01-01 |
| 字数 | 228000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16开 |
| 商品重量 | 0.459Kg |
| 内容简介 | |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简介: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融会贯通的讲解。 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 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拥有版权的冯友兰先生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版本。 |
| 作者简介 | |
| 冯友兰 译者:涂又光 |
| 目录 | |
| 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
| 编辑推荐 | |
| ◎2014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在考察北大时表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北京大学出版社拥有版权的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版本!◎在世界各地共有30多种译本,再版20余次,北大版简体中文版年10万册以上,享誉中海内外!◎《中国哲学简史》被誉为东方的“圣经”,让中国人反思当下,找到人生之根;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帮她渡过*困难的时期。本书为冯友兰亲自审定并认可的**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拥有版权!◎季羡林、杨振宁、厉以宁、赵启正、李慎之、易中天、张颐武推荐阅读,世界政要、专家、学者、名流一致推荐的**经典!◎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在20多万字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2014年世界读书日,14所知名大学的校长为大学生们开出了一份推荐书单。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推荐哲学家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北大版),推荐理由是该书“视界高远,参古纳今,化繁为简,脉络分明,对当下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和哲理思维不无裨益”。◎在世界各地共有30多种译本,再版20余次,享誉中海内外!所获荣誉:“全国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教育部“全日制高中新课标”阅读书目教育部“高校师生理论学习”书目广东、重庆、河南、吉林、上海、浙江、辽宁、深圳等省市指定为阅读书目中国大学出版社第十届图书奖畅销书一等奖2011年中国全行业畅销书奖被誉为30年影响中国的图书新书推荐:名创优品:重新定义全球零售业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叙述节奏把控得相当出色,张弛有度,绝非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在介绍那些关键的历史节点和思想巨匠时,作者会适当地放慢笔墨,着重刻画其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突破之处,使得那些人物和理论顿时鲜活起来,不再是刻板的文字符号。而在梳理不同学派之间的继承与批判关系时,叙述的线条又变得愈发紧凑有力,如同棋局的推演,每一步都关乎全局。这种详略得当的处理方式,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既有深入钻研的快感,又不至于因细节的冗余而感到疲倦。它就像一位高明的导游,知道何时该驻足细看美景,何时该加速赶路以保持整体的连贯性,保证了读者的心神始终处于被吸引的状态。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时,展现了一种令人赞叹的洞察力。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像是思想的“翻译家”。作者似乎能够站在现代的立场上,去审视古人的困惑与解答,并以一种既尊重历史原貌又富有现代关怀的视角进行解读。这种多维度的审视,使得那些看似久远的哲学命题,在今日依然能引发强烈的共鸣。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着某个段落反复思索,思考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映射到我们当下的生活困境与价值选择上。这种超越时空的对话感,是这本书最宝贵之处,它证明了真正伟大的思想是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这一点比任何详尽的史料考证都来得震撼人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得非常雅致,北京大学出版社一贯的出品水准果然名不虚传。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的素雅配色,那种沉静中透露着智慧的光芒,让人一下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纸张的质感也挑得极好,触感温润而不失韧性,翻阅起来有一种庄重感,似乎每一次指尖的触碰都是对历史的敬畏。虽然我这次主要关注的是阅读体验本身,但不得不说,好的物理形态能极大地提升阅读的仪式感。它的开本适中,拿在手里既有分量感,又方便携带,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通勤路上翻阅,都显得恰到好处。整体来看,从封面设计到内页排版,都体现了出版社对经典文献应有的尊重和专业性,这是让人非常欣赏的一点。它不是那种花哨的、哗众取宠的装帧,而是内敛而有力量,符合它所承载思想的重量。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但难得的是,这种深厚感并未演化为阅读障碍。作者的遣词造句,精准而富有韵味,每一次的用词选择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既保证了学术上的准确性,又保持了文学作品应有的美感。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宏大的哲学概念时,作者总能找到一个既形象又精准的表达方式,如同在黑夜中点燃了一盏提灯,瞬间照亮了原本模糊不清的路径。读起来,仿佛不是在啃食枯燥的理论,而是在欣赏一篇篇写给思想者的优美散文。这种将学术的严谨与文字的灵动完美结合的能力,使得长时间的阅读也成为一种享受,而非负担,让人不由得对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感到由衷的佩服。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引言部分,就能明显感受到作者行文的严谨与清晰的逻辑脉络。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看似错综复杂、跨越千年的思想流变,梳理得井井有条,如同在迷雾中开辟出一条清晰的隧道。他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善于用平实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进行阐述,使得即便是初涉此道的读者,也能大致把握住各个学派的核心观点和彼此间的辩证关系。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哲学的门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跟随作者的思路,完成了对先秦诸子乃至后世思潮的初步巡礼。那种被引领着,一步步深入理解宏大体系的感觉,非常过瘾,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妙的转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