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哲學簡史 |
| 作者 | 馮友蘭 |
| 定價 | 38.00元 |
| 齣版社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1215692 |
| 齣版日期 | 2013-01-01 |
| 字數 | 228000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大16開 |
| 商品重量 | 0.459Kg |
| 內容簡介 | |
《中國哲學簡史》內容簡介: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以宏觀開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融會貫通的講解。 在有限的篇幅裏融入瞭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麵的理解,融會瞭史與思的智慧結晶,洋溢著人生的智慧與哲人的洞見,寄托著現實的人生關懷。 本書是北京大學齣版社擁有版權的馮友蘭先生親自指導翻譯並認可的*版本。 |
| 作者簡介 | |
| 馮友蘭 譯者:塗又光 |
| 目錄 | |
| 章 中國哲學的精神 |
| 編輯推薦 | |
| ◎2014年五四青年節,*總書記在考察北大時錶示,推進中國改革發展,實現現代化,需要哲學精神指引,需要曆史鏡鑒啓迪,需要文學力量推動。◎北京大學齣版社擁有版權的馮友蘭親自指導翻譯並認可的**版本!◎在世界各地共有30多種譯本,再版20餘次,北大版簡體中文版年10萬冊以上,享譽中海內外!◎《中國哲學簡史》被譽為東方的“聖經”,讓中國人反思當下,找到人生之根;被韓國首位女總統樸槿惠奉為生命燈塔,幫她渡過*睏難的時期。本書為馮友蘭親自審定並認可的**譯本,北京大學齣版社擁有版權!◎季羨林、楊振寜、厲以寜、趙啓正、李慎之、易中天、張頤武推薦閱讀,世界政要、專傢、學者、名流一緻推薦的**經典!◎20世紀中國一代哲人馮友蘭畢生的經典代錶作!在20多萬字的篇幅裏融入瞭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麵的理解,融會瞭史與思的智慧結晶,洋溢著人生的智慧與哲人的洞見!◎2014年世界讀書日,14所知名大學的校長為大學生們開齣瞭一份推薦書單。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推薦哲學傢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北大版),推薦理由是該書“視界高遠,參古納今,化繁為簡,脈絡分明,對當下大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和哲理思維不無裨益”。◎在世界各地共有30多種譯本,再版20餘次,享譽中海內外!所獲榮譽:“全國大學生必讀的100本書”之一教育部“全日製高中新課標”閱讀書目教育部“高校師生理論學習”書目廣東、重慶、河南、吉林、上海、浙江、遼寜、深圳等省市指定為閱讀書目中國大學齣版社第十屆圖書奬暢銷書一等奬2011年中國全行業暢銷書奬被譽為30年影響中國的圖書新書推薦:名創優品:重新定義全球零售業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敘述節奏把控得相當齣色,張弛有度,絕非平鋪直敘的流水賬。在介紹那些關鍵的曆史節點和思想巨匠時,作者會適當地放慢筆墨,著重刻畫其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突破之處,使得那些人物和理論頓時鮮活起來,不再是刻闆的文字符號。而在梳理不同學派之間的繼承與批判關係時,敘述的綫條又變得愈發緊湊有力,如同棋局的推演,每一步都關乎全局。這種詳略得當的處理方式,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既有深入鑽研的快感,又不至於因細節的冗餘而感到疲倦。它就像一位高明的導遊,知道何時該駐足細看美景,何時該加速趕路以保持整體的連貫性,保證瞭讀者的心神始終處於被吸引的狀態。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極其深厚,但難得的是,這種深厚感並未演化為閱讀障礙。作者的遣詞造句,精準而富有韻味,每一次的用詞選擇都仿佛經過深思熟慮,既保證瞭學術上的準確性,又保持瞭文學作品應有的美感。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宏大的哲學概念時,作者總能找到一個既形象又精準的錶達方式,如同在黑夜中點燃瞭一盞提燈,瞬間照亮瞭原本模糊不清的路徑。讀起來,仿佛不是在啃食枯燥的理論,而是在欣賞一篇篇寫給思想者的優美散文。這種將學術的嚴謹與文字的靈動完美結閤的能力,使得長時間的閱讀也成為一種享受,而非負擔,讓人不由得對其深厚的文化素養感到由衷的佩服。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得非常雅緻,北京大學齣版社一貫的齣品水準果然名不虛傳。拿到手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封麵的素雅配色,那種沉靜中透露著智慧的光芒,讓人一下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底蘊。紙張的質感也挑得極好,觸感溫潤而不失韌性,翻閱起來有一種莊重感,似乎每一次指尖的觸碰都是對曆史的敬畏。雖然我這次主要關注的是閱讀體驗本身,但不得不說,好的物理形態能極大地提升閱讀的儀式感。它的開本適中,拿在手裏既有分量感,又方便攜帶,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通勤路上翻閱,都顯得恰到好處。整體來看,從封麵設計到內頁排版,都體現瞭齣版社對經典文獻應有的尊重和專業性,這是讓人非常欣賞的一點。它不是那種花哨的、嘩眾取寵的裝幀,而是內斂而有力量,符閤它所承載思想的重量。
評分初讀這本書的引言部分,就能明顯感受到作者行文的嚴謹與清晰的邏輯脈絡。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看似錯綜復雜、跨越韆年的思想流變,梳理得井井有條,如同在迷霧中開闢齣一條清晰的隧道。他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堆砌晦澀的術語,而是善於用平實而富有哲理的語言進行闡述,使得即便是初涉此道的讀者,也能大緻把握住各個學派的核心觀點和彼此間的辯證關係。這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哲學的門檻,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跟隨作者的思路,完成瞭對先秦諸子乃至後世思潮的初步巡禮。那種被引領著,一步步深入理解宏大體係的感覺,非常過癮,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下去,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妙的轉摺。
評分這本書在處理跨越時空的思想碰撞時,展現瞭一種令人贊嘆的洞察力。它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者,更像是思想的“翻譯傢”。作者似乎能夠站在現代的立場上,去審視古人的睏惑與解答,並以一種既尊重曆史原貌又富有現代關懷的視角進行解讀。這種多維度的審視,使得那些看似久遠的哲學命題,在今日依然能引發強烈的共鳴。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著某個段落反復思索,思考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映射到我們當下的生活睏境與價值選擇上。這種超越時空的對話感,是這本書最寶貴之處,它證明瞭真正偉大的思想是具有永恒生命力的,這一點比任何詳盡的史料考證都來得震撼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