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作 者:劉增輝 著 著作 定 價:79 齣 版 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頁 數:296 裝 幀:平裝 ISBN:9787121317972 ●第1章 MyBatis入門1
●1.1 MyBatis簡介2
●1.2 創建Maven項目3
●1.3 簡單配置讓MyBatis跑起來7
●1.3.1 準備數據庫8
●1.3.2 配置MyBatis8
●1.3.3 創建實體類和Mapper.xml文件10
●1.3.4 配置Log4j以便查看MyBatis操作數據庫的過程11
●1.3.5 編寫測試代碼讓MyBatis跑起來12
●1.4 本章小結14
●第2章 MyBatis XML方式的基本用法15
●2.1 一個簡單的權限控製需求16
●2.1.1 創建數據庫錶16
●2.1.2 創建實體類19
●2.2 使用XML方式21
●2.3 select用法23
●2.4 insert用法35
●2.4.1 簡單的insert方法35
●2.4.2 使用JDBC方式返迴主鍵自增的值38
●2.4.3 使用selectKey返迴主鍵的值40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中從一個簡單的MyBatis查詢入手,搭建起學習MyBatis的基礎開發環境。通過全麵的示例代碼和測試講解瞭在MyBatis XML方式和注解方式中進行增、刪、改、查操作的基本用法,介紹瞭動態SQL在不同方麵的應用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很好實踐方案。針對MyBatis不錯映射、存儲過程和類型處理器提供瞭豐富的示例,通過自下而上的方法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MyBatis的不錯用法,同時針對MyBatis的代碼生成器提供瞭詳細的配置介紹。此外,本書還提供瞭緩存配置、插件開發、Spring、Spring Boot集成的詳細內容。很後通過介紹Git和GitHub讓讀者瞭解MyBatis開源項目,通過對MyBatis源碼和測試用例的講解讓讀者更好掌握MyBatis。 劉增輝 著 著作 劉增輝,資曆Java工程師,熱愛技術研究,樂於分享心得,活躍於CSDN和開源中國網站。對MyBatis源碼有著深入研究,同時熱衷於開源項目,在GitHub和開源中國網站上發布瞭多個開源項目,是MyBatis官方推薦的分頁插件PageHelper和通用Mapper的原作者,所發布項目受到瞭數韆人的關注。
《Java後端開發實戰:架構設計、性能優化與高並發處理》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一本麵嚮Java後端開發者的實戰指南,旨在幫助開發者深入理解現代Java後端架構的設計理念、提升應用程序的性能錶現,並掌握處理高並發場景的關鍵技術。全書內容緊密結閤實際項目開發需求,理論與實踐並重,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深入的Java後端技術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現代Java後端架構設計 本部分將聚焦於構建健壯、可擴展、易於維護的Java後端係統。我們將從宏觀視角齣發,探討當前主流的後端架構模式,並深入分析其優缺點及適用場景。 微服務架構的深度解析: 核心理念與優勢: 詳細闡述微服務架構的去中心化、獨立部署、技術異構等核心特徵,以及其在提高開發效率、敏捷性、彈性伸縮等方麵的顯著優勢。 關鍵組件與模式: 深入剖析服務注冊與發現(如Eureka、Nacos)、API網關(如Spring Cloud Gateway、Zuul)、服務間通信(RESTful API、gRPC)、配置中心(如Spring Cloud Config、Apollo)、熔斷降級(如Hystrix、Sentinel)等微服務架構的關鍵技術與設計模式。 服務拆分策略: 提供多種服務拆分的原則和方法,如按業務領域拆分、按功能拆分、按數據域拆分,並結閤實際案例分析如何進行有效的服務邊界劃分。 分布式事務的處理: 探討在微服務環境下,如何應對分布式事務的復雜性。我們將深入講解TCC(Try-Confirm-Cancel)、Saga模式、本地消息錶等解決方案,並分析它們的適用場景與實現細節。 容器化與編排: 介紹Docker在微服務部署中的作用,以及Kubernetes等容器編排技術如何實現微服務的自動化部署、彈性伸縮和故障恢復。 領域驅動設計(DDD)在後端開發中的應用: 核心概念梳理: 詳細解釋DDD中的核心概念,包括領域、子域、限界上下文、聚閤、實體、值對象、領域服務、領域事件等,並強調它們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建模業務。 戰術模式的應用: 結閤代碼示例,演示如何應用DDD的戰術模式,如工廠模式、倉儲模式、領域事件模式等,來構建高內聚、低耦閤的代碼結構。 DDD與微服務結閤: 分析DDD如何為微服務架構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通過DDD來定義清晰的微服務邊界和職責。 事件驅動架構(EDA)的設計與實現: EDA的核心思想: 闡述事件驅動架構的設計理念,強調係統之間通過異步事件進行通信,實現解耦和響應式。 消息隊列的選擇與應用: 對比分析Kafka、RabbitMQ、RocketMQ等主流消息隊列的特性、優缺點,並指導讀者根據業務場景選擇閤適的消息隊列。 事件的發布與訂閱: 詳細講解如何設計和實現事件的發布與訂閱機製,包括事件的定義、序列化、傳輸以及消費者的冪等性處理。 EDA在復雜業務場景下的應用: 探討EDA如何應用於訂單處理、日誌聚閤、數據同步等復雜業務場景,提升係統的響應速度和可擴展性。 CQRS(命令查詢職責分離)模式: 模式解讀與優勢: 深入理解CQRS模式的核心思想,即分離寫操作(命令)和讀操作(查詢),並分析其在提高係統性能、優化數據模型、支持不同存儲策略等方麵的優勢。 實現方式與權衡: 介紹不同的CQRS實現方式,包括簡單的數據庫讀寫分離,以及基於事件溯源的復雜實現。同時,討論CQRS模式引入的復雜性以及何時應該考慮使用。 第二部分:Java後端應用程序性能優化 本部分將深入探討提升Java後端應用程序性能的各種技術和策略,從代碼層麵到係統層麵,幫助讀者打造高效、流暢的服務。 JVM性能調優實戰: 內存模型與垃圾迴收(GC): 詳細解析JVM內存模型(堆、棧、方法區等),深入理解各種垃圾迴收算法(Serial, Parallel, CMS, G1, ZGC, Shenandoah)的工作原理、特點及適用場景。 GC參數配置與調優: 講解常用GC調優參數(如`-Xms`, `-Xmx`, `-XX:NewRatio`, `-XX:MaxGCPauseMillis`等)的含義,並提供一套係統性的GC調優方法論,包括日誌分析、性能監控和參數調整。 內存溢齣與性能瓶頸分析: 掌握使用MAT、VisualVM等工具進行內存溢齣(OOM)分析和性能瓶頸定位的技巧。 代碼層麵的性能優化: 並發編程與綫程池優化: 深入講解Java並發編程模型,包括綫程安全、鎖機製(synchronized, ReentrantLock)、並發工具類(CountDownLatch, Semaphore, CyclicBarrier)等。重點分析綫程池(ThreadPoolExecutor)的配置與調優,包括核心綫程數、最大綫程數、隊列類型、拒絕策略的選擇,以及如何避免綫程池的濫用。 高效的集閤類選擇與使用: 深入剖析Java集閤框架,講解不同集閤類(ArrayList, LinkedList, HashMap, TreeMap, HashSet等)的底層實現、時間復雜度,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最佳實踐。 字符串處理優化: 探討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與String的性能差異,以及更高效的字符串拼接、查找和替換方法。 I/O操作優化: 介紹Java NIO(非阻塞I/O)和Netty等高性能I/O框架,以及如何優化文件讀寫、網絡通信等I/O密集型操作。 數據庫性能優化: SQL優化技巧: 講解SQL語句的優化方法,包括索引的閤理使用、查詢語句的重寫、避免N+1查詢問題、慢查詢的分析與定位。 數據庫連接池優化: 配置和調優Druid、HikariCP等數據庫連接池,包括最大連接數、最小連接數、連接超時、空閑連接檢測等參數。 緩存策略的應用: 引入Redis、Memcached等分布式緩存,講解緩存穿透、緩存擊穿、緩存雪崩等問題及其解決方案,以及緩存更新策略。 讀寫分離與分庫分錶: 介紹數據庫讀寫分離的實現方式,以及當數據量巨大時,如何通過分庫分錶來提升數據庫的讀寫性能和可擴展性。 分布式係統性能考慮: RPC框架性能調優: 針對Dubbo、gRPC等RPC框架,講解其通信協議、序列化方式、連接管理等對性能的影響,以及相關的調優策略。 負載均衡策略: 分析不同負載均衡算法(輪詢、加權輪詢、最少連接、IP哈希等)在分布式係統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負載均衡器。 第三部分:高並發場景下的Java後端開發 本部分將聚焦於應對高並發請求的挑戰,深入講解在海量用戶訪問、密集操作的場景下,如何設計和實現能夠支撐高並發的Java後端係統。 高並發基礎理論: 並發與並行: 清晰區分並發與並行概念,並分析多綫程、多進程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 吞吐量、響應時間、並發用戶數: 理解衡量高並發係統的關鍵指標,以及如何進行性能測試和評估。 異步化與消息隊列的應用: 降低接口耦閤,削峰填榖: 詳細闡述如何利用消息隊列(Kafka, RabbitMQ, RocketMQ)將同步調用轉化為異步處理,有效降低接口間的耦閤度,並實現流量的削峰填榖,應對突發高並發流量。 消息順序性與可靠性: 探討消息隊列在保證消息順序性、防止消息丟失(持久化、ACK機製)、實現精確一次處理(Exactly-Once)等方麵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分布式鎖的實現與選型: 為何需要分布式鎖: 分析在分布式環境下,由於資源共享和並發訪問,為何需要引入分布式鎖來保證數據的一緻性和操作的互斥性。 主流分布式鎖實現: 深入講解基於Redis(SETNX, Redlock算法)、ZooKeeper(Zookeeper分布式鎖)等主流分布式鎖的實現原理、優缺點、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包括鎖的原子性、死鎖、續期等問題。 高性能緩存策略: 緩存一緻性問題: 詳細討論緩存一緻性的挑戰,並深入分析各種解決方案,如寫穿、寫迴、超時剔除、事件驅動更新等。 分布式緩存的架構與實踐: 介紹Redis集群、Sentinel、Twemcache等分布式緩存方案,並結閤實際場景指導如何進行緩存的設計和優化。 高並發係統設計模式: 讀寫分離與分片: 再次強調讀寫分離在分擔數據庫壓力方麵的作用,並引入數據庫分片技術,講解分片的原理、分片鍵的選擇、路由策略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限流與熔斷: 詳細講解令牌桶、漏桶等限流算法,以及Sentinel、Hystrix等框架在服務熔斷、降級、限流方麵的應用,確保係統在高並發下的穩定性。 連接池與綫程池調優: 結閤前述內容,再次強調在海量請求下,對數據庫連接池、HTTP客戶端連接池、以及業務綫程池的精細化調優至關重要。 負載均衡與容錯機製: 負載均衡器的選擇與配置: 深入講解Nginx、HAProxy等負載均衡器的不同調度算法,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流量特徵進行選擇和配置。 故障轉移與災備: 探討如何構建高可用架構,包括服務實例的冗餘、健康檢查、自動故障轉移,以及數據備份和災難恢復策略。 性能測試與壓測工具: JMeter、Gatling等工具的使用: 指導讀者如何使用JMeter、Gatling等主流性能測試工具,進行API接口、係統整體的壓力測試,發現潛在瓶頸。 壓測場景設計: 講解如何根據實際業務場景設計有效的壓測場景,包括並發用戶數、請求速率、業務流程等。 總結 本書緻力於為Java後端開發者提供一套全麵、實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幫助開發者從容應對日益復雜的業務需求和不斷增長的係統壓力。通過對架構設計、性能優化和高並發處理的深入探討,本書將助您成為一名更加優秀、更具競爭力的Java後端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