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财政学 第七版
原价:36.00元
作者:陈共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300149080
字数:535000
页码:346
版次: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除导论外大体分为7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财政学的研究方法,阐述了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属于财政支出部分,阐述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并将财政支出项目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分别进行具体分析。第三部分属于财政收入和税收部分,首先分析财政收入的规模和构成,而后重点分析税收原理、税收的经济效应以及改革理论和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第四部分属于国债部分,阐述国债原理、国债规模、国债的发行与偿还以及国债市场,也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第五部分属于国家预算部分,阐述国家预算有关知识、预算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第六部分属于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部分,阐述财政平衡、财政赤字以及财政政策。第七部分分析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包括国际税收、关税、出口退税、外债和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
目录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四章 经常性支出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十章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一章 我国现行税制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第十四章 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五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作者介绍
陈共,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主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主编财经类课程核心课财政学教材和“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曾撰写(包括参与)出版《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及其风险分析》、《美国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日本财政政策》等10余部专著,出版《陈共文集》。
文摘
序言
坦白讲,我一直觉得财政学是门“硬核”的学科,充满了各种模型和公式,担心自己理解起来会很困难。但《财政学》第七版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会让人望而却步。它在解释一些理论的时候,会非常细致地铺垫,一点点地引出关键的概念,感觉就像在爬一座山,每一步都有落脚点,不会让人感到迷失。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外部性”问题时,用到的关于污染和公共卫生的例子。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为什么市场失灵会在这些领域出现,以及政府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纠正,比如征收污染税或者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这些例子都非常具体,让我能够深刻地理解财政政策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这本书在论述过程中,经常会引用一些经典的研究成果,但它不会照搬照抄,而是会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让你知道这些理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被接受。我记得在读到关于“信息不对称”在财政领域的影响时,作者就引用了几个非常有启发性的案例,让我认识到,在财政决策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如何扭曲资源配置。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财政学,其实就是在学习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理解和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国家经济运行的“百科全书”。我一直以为财政学就是关于钱的,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它其实关乎着我们社会方方面面。它在阐述“财政政策”时,不仅仅讲了扩张和紧缩,还深入分析了政策背后的逻辑、目标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让我认识到,每一个财政决策都可能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最欣赏的是,它在介绍“政府的收入来源”时,不仅仅列举了税收,还探讨了国有资产经营、发行国债等多种形式,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优劣势。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以及这些资金的流向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而且,在探讨“财政与市场”的关系时,这本书做得非常出色,它既肯定了市场的效率,也指出了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记得它在讲解“公共产品”的供给时,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东西需要政府来提供。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好,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解读,让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对财政学有基本认识的“半专业人士”。
评分这本《财政学》第七版,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小忐忑的,毕竟财政学这玩意儿听起来就挺枯燥的,数字、政策、理论,感觉离我的日常生活有点远。但翻开第一页,那种沉重的学术感并没有扑面而来,反而是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感。书中的例子非常贴近现实,不是那种脱离实际的空谈。比如在讲到税收的累进性时,作者竟然用了我们小区里不同家庭的收入水平来类比,瞬间就觉得那些抽象的税率公式变得生动起来,好像就在身边一样。而且,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一些复杂的理论时,会引用大量的历史案例和国际比较。你知道吗,当我读到书中关于公共物品供给的章节,看到作者详细阐述了为什么高速公路、国防这样的东西是政府必须介入的,而且还列举了不同国家在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上的差异,我才真正理解了“公共”这两个字的含义,以及它对我们社会运行有多么重要。书里的图表也设计得非常清晰,不是那种密密麻麻让人眼花缭乱的。我经常一边看文字,一边对照着图表,感觉知识点一下就串联起来了。尤其是关于财政赤字和国债的那部分,本来觉得会很难懂,但书里用了一个家庭的收支来打比方,把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解读得通俗易懂,真的让我豁然开朗。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教材,而是一个非常耐心、并且知识渊博的朋友,在一点一点地向你讲解这个看似遥远却又息息相关的领域。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为我这种“浅尝辄止”的学习者量身定做的。一开始我还担心,财政学这么庞大的学科,会不会看到后面就越来越吃力,跟不上节奏。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财政,为什么需要财政,然后层层递进,引入更复杂的理论。我最欣赏的是,它在每个章节的结尾都会有小结和思考题,而且这些题目都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而是鼓励你去分析、去评论。我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书里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财政部长,你会选择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你的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下就把我代入了角色,让我开始思考政策背后的逻辑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书本上的结论。而且,这本书在引用学术观点时,也很有分寸感,不会一股脑地堆砌参考文献,而是巧妙地将不同的学派观点融入到论述中,让你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不同的声音和思想。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它在讲到“税收公平”的时候,不仅讨论了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还引用了大量关于税收征管效率的实际案例,让我明白,理论上的公平,在现实中落实起来有多少挑战。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财政学不仅仅是在积累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分析经济现象、理解政府行为的能力。
评分这本《财政学》第七版,对我来说,简直是一次“醍醐灌顶”的学习体验。我一直以来对财政学的印象都比较模糊,觉得它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用一种非常平实、但又充满洞察力的语言,将财政学的核心概念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公共支出”的论述。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公共支出,比如教育、医疗、国防等等,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影响。书中列举的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政府在这些领域扮演的角色,以及财政资金是如何被使用的。而且,这本书在探讨“财政收入”的时候,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它详细介绍了各种税收的类型、特点以及征收过程,让我对“税收”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是每月工资被扣掉的一部分,而是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分析“税收负担”的分配时,引入了很多关于不同收入群体、不同行业所承担的税负差异的讨论,让我开始思考税收公平性的重要性。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透镜,帮助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财政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和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