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图书,已被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总销量突破1000万册!
“思维导图”这一21世纪全球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学习、掌握和使用。
目前,新加坡已将思维导图全面引进全国的中小学教育中。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专聘东尼·博赞为客座教授, 讲授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
微软、IBM、甲骨文、迪士尼、通用汽车、强生、3M、摩根大通、汇丰、高盛、伦敦警察厅等,正在使用东尼·博赞的学习方法,并将思维导图加入到员工的培训之中。
全球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大型组织、跨国集团、知名院校,都在教授和使用思维导图,以这一工具来训练人们的高级思维方式,开发拓展大脑无穷潜力,提升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的效率!
本次全新修订东尼·博赞经典、核心的五本“思维导图”系列。系列采用全彩色、精装,加入全新修订内容,包括:特别由东尼·博赞本人更新了为国际培训课程全新研发和改进的一系列实用训练实例、众多从未披露的精美思维导图、写给中国读者的亲笔信等,全新改版,重装上市。经典中的经典,非常适合收藏及赠送友人。
精装全彩典藏版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全5本)包括:
《思维导图》 《启动大脑》 《超级记忆》 《快速阅读》 《博赞学习技巧》
“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是一套在全世界销量高达千万册的畅销图书。系列包括: 《思维导图》 《启动大脑》 《超级记忆》 《快速阅读》 《博赞学习技巧》共5本。
思维导图系列介绍方法包括“思维导图”方法、“照相式记忆”阅读,博赞有机学习技巧(BOST)专题等。是东尼·博赞在学习技巧、脑力、学习后回忆、发散性思维、专注力、多维记忆工具和思维导图等领域40多年经验的总结。包括记忆人名、数字、日期、表格,以及演讲、文章、诗歌,甚至一整本书的方法。
结合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等科学,将发散性思维与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为“大脑瑞士军刀”。
思维导图一经出现,即在全球教育界和商界刮起了一场风暴。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3亿人在使用它,并从中受益。提供了大量实用练习、颇具启发性的图片,以及演示这种技巧的原创性思维导图。作为 精装全彩典藏版,特别由东尼·博赞本人更新了为国际培训课程全新研发和改进的一系列实用训练实例以及很多从未披露的思维导图。
东尼·博赞,1942年出生于伦敦,1964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英语语言学、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学位。
·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超级作家,已出版100多部专著及合著,“思维导图”系列图书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销量突破1000万册。
·全球的公众媒体人物,在英国和国际电视台出现的累计时间超过1000个小时。拥有超过3亿的观众和听众。
·1991年,与雷蒙德·基恩共同创立世界记忆锦标赛。
·世界脑力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称为“世界大脑先生”。
★“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大限度地实现创新。”
——比尔·盖茨
★“在波音公司使用思维导图,是质量优化方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方案为波音公司节约了一千多万美元的费用。”
——迈克·斯坦利(波音公司)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对大脑的开发贡献,就同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对理解整个宇宙所做出的贡献一样伟大。”
——《泰晤士报》
★“我运用了《超级记忆》中的法则和技巧才赢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活用此书将会极大提升你的记忆能力,增强思考和想象力并终创造人生!”
——多米尼克·奥布莱恩(八届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代表作《如何通过考试》)
★“我通过东尼·博赞这本书中明晰而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学会了速读术。该书是成功速读的经典指南。”
——安琼·琼斯
第1章 神奇的大脑
第2章 制作笔记和记笔记
第3章 发散性思维
序言 ⅩⅢ
引言 ⅩⅤ
第一部分 人脑的无限能量和潜力
第4章 思维导图定义
第5章 使用词汇
第6章 使用图像
第7章 图像和词汇的结合
第8章 思维导图操作手册
第9章 思维导图艺术
第二部分 欢迎进入思维导图世界
第10章 用于记忆
第11章 用于创造性思维
第12章 用于决策
第13章 用于组织他人观点(记笔记)
第三部分 思维导图的基本应用
第14章 用于自我分析
第15章 用于写日记
第16章 用于提高学习技巧
第17章 用于会议
第18章 用于演讲
第19章 用于经营管理
第四部分 思维导图在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的高级应用
第20章 计算机思维导图
第21章 未来是发散性的
第五部分 思维导图与未来
附录 国际思维节
东尼·博赞
自从20世纪60年代我发明了思维导图之后,它们就被人们当作“思维工具”。它们带我走上了一段神奇的旅程,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希望这本《思维导图》也会为你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
思维导图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2009年在吉隆坡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举行的第14届国际思维会议上,时任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部长穆罕默德·卡利德·诺丁(Datuk Seri Mohamed Khaled Nordin)正式宣布21世纪是大脑的世纪,新千年是大脑的千年。他同时宣布我们已经从农业、商业、信息和知识的时代走向智力的新时代——而思维导图正是智力的“思维工具”。虽然思维导图出现时间不长,但已经有逾2亿次书面引用,逾10亿人通过电视观看过,全球近半人口通过收音机或其他媒介了解过。在阅读《思维导图》时,你将会进行一次彻底的思维革命,事实上,它已经开始转变我们对大脑潜力的看法,改变我们对大脑和多元智能的使用方法。
大学二年级那年,有一天我兴冲冲地来到图书馆,问图书管理员,在哪儿可以找到一本谈论大脑和如何使用大脑的书。她立即指引我去医学图书部!我跟她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要动大脑手术,只是想知道如何使用大脑。她很客气地对我说,没有这样的书。我万分惊奇地离开了图书馆。
跟身边的人一样,我也经历了大学生中常见的“天路历程”:我慢慢地意识到,随着学术著作阅读量不断增多,我们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创造力、记忆力、解决问题能力、分析和写作能力也被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压力下,大脑开始屈服了。跟别人一样,我也体会到,学习所得越来越少,甚至一无所获的情况也与日俱增。越是用功学习,记的笔记越多,我的成绩反而越差!
这两种情况,从逻辑上来说,无论哪一种都会把我引向灾难。如果减少学习时间,我又不能吸收到必要的信息,后果就是我的成绩越来越差;如果更用心地学习,记更多的笔记,花更多的时间,转来转去还是会以失败而告终。我以为,解决办法肯定在智力和思维技巧的使用方法上——因此,我才去了图书馆。
那天,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意识到,找不到所需要的书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件坏事,实际上反倒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没有这类书,那我就碰巧找到了一个冷门,而且这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还是异常重要的。
我开始着手研究,只要是觉得有助于解决下列基本问题的知识领域,我都要研究:
● 怎样知道如何学习?
●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 有哪些佳的记忆技巧?
● 有哪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佳技巧?
● 目前关于快速、有效阅读的好的技巧有哪些?
● 眼下有哪些好的普遍思维技巧?
● 有没有开发新的思维技巧或者一个总体方法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学习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等各类学科,阅读了伟大思想家的笔记和普通科学的资料。我逐渐认识到,如果让人类大脑的各个物理方面与智力技巧彼此协同工作而不是彼此分隔,则其发挥作用的效益和效率都会更高。
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可以产生极为重要和令人满意的结果。例如,只是简单地把词汇和色彩这两种大脑皮层技能合并在一起,就使我记笔记的效果大为改观。在笔记内容上简单地加上两种颜色,就可以把记忆涂色内容的效率提高100%。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使我非常喜欢自己做的事情。
渐渐地,总体的结构出现了,这期间,我开始当辅导老师,权当一种爱好,专教一些被认为是“有学习障碍”“无药可救”“诵读困难”“智力落后”和“问题少年”的小学生。这些所谓的“掉队分子”都很快转变成了好学生,其中一些还一跃成为各自班上的尖子生。有个女孩子,名叫芭芭拉,学校说她的智商是有史以来低的一个。学习了1个月的学习技巧之后,她的智商提高到了160,后以高材生的身份从大学毕业了。帕特是位有特殊天分的美国女孩,她曾被人错误地归入“有学习障碍”之列。在她打破好几项创造力和记忆的纪录之后,她说:“我并不是学习不行,我是被人剥夺了学习的权利!”20世纪70年代早期,人工智能早已到来,我可以买1台IMB电脑,并获得一本1 000页的操作手册。可是,在我们这个假想的文明社会的高级阶段,大家都是带着复杂得令人吃惊的生物电脑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生物电脑比任何已知的电脑还要快1 015倍,但我们的操作手册在哪里?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写一套基于这种研究的丛书:《大脑及其使用百科全书》。我是从1971年开始的,我一边做,一边看到远方露出了更清晰的前景——那就是不断成熟的发散性思维和思维导图理念,以及一个可知的思维世界。随着《思维导图》新版的发行、全球思维导图研究的硕果累累以及近5亿使用者的出现,这一愿景正在实现。
从1970年到1990年,我去往世界各地,为政府、企业、大学以及中小学讲授我的“新宝贝”,并撰写了首版《思维导图》,于1995年出版。
我的梦想之一就是开发出一款思维导图软件,它能像大脑一样在电脑屏幕上创造思维导图。这远比我想象中难。直到2009年春 iMindMap 4.0版发行以后,首款真正的思维导图软件才得以问世——感谢思维导图电脑天才克里斯·格里菲思及其团队的工作。这本新版《思维导图》将首次向你介绍大脑和电脑该如何互连以及两者之间如何互助。
在开发思维导图的初期,我只看到了思维导图在记忆方面的主要用途。然而,我的兄弟巴利与我讨论数月后,我相信,这种技巧同样可以应用在创造性思维方面。
……
《启动大脑》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看到了自己大脑未被开发的巨大潜力。我之前总以为自己的记忆力、学习能力是固定的,没有什么提升空间,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它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激活大脑的潜能。我尝试书中提到的那些“大脑体操”,比如一些专注力训练和小练习,虽然刚开始觉得有点陌生,但坚持下来,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思维变得更敏锐,反应也更快了。以前那些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记住的东西,现在似乎变得轻松许多。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让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来“升级”自己的大脑。它让我对学习和思考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学不会”或者“记不住”,而是“如何更好地学”和“如何更牢固地记”。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超强记忆”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总觉得是那些“特异功能”人士才能拥有的能力。读了《超强记忆》这本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记忆力是可以被科学训练和提升的。这本书并没有讲什么“魔法”,而是通过一系列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建立更强大的记忆联结。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地点法”和“故事法”,发现将枯燥的信息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和故事,真的能让记忆变得轻松而深刻。我试着用这些方法来记忆单词、人名,甚至一些工作中的关键数据,效果都比我以前单纯背诵要好太多了。这本书让我觉得,拥有好记性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通过掌握正确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它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能更好地抓住重要的信息。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知识获取的“神器”!我平时工作需要大量阅读和学习新技能,总是觉得效率不高,信息塞得脑子乱糟糟的。拿到这套“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我最先翻开的是《思维导图》那本。它不仅仅是介绍工具,更是让我明白了思维的本质,如何将复杂的概念、庞大的信息梳理得井井有条。我试着用思维导图来规划项目、总结会议纪要,效果立竿见影。以前那些堆砌起来的文字,现在在我脑子里变成了一张张清晰的“地图”,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遗漏和重复也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充满探索和创造的乐趣。那些原本觉得难以理解的理论,通过思维导图的视觉化呈现,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和记忆。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提升学习效率、理清思路的朋友,特别是学生和职场人士,这套书绝对是你的“学习利器”。
评分《学习技巧》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救星”一样的存在。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考试时也常常会“脑子一片空白”。这本书给了我非常系统和全面的学习方法指导,从如何预习、复习,到如何做笔记、如何考试,几乎涵盖了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它让我明白,学习不是“填鸭式”的记忆,而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我尝试了书中关于“主动回忆”和“间隔重复”的技巧,发现这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以前那些觉得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内化和吸收。这本书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摆脱了盲目学习的困境,让我的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就感。
评分我一直都希望能提高阅读速度,但总是在理解上打折扣,看得快了就容易漏掉细节。直到我读了《快速阅读》这本,我才意识到,原来提高阅读效率不仅仅是“翻书快”。这本书非常系统地讲解了如何摆脱那些阻碍阅读速度的习惯,比如默读、回读等等,并且教授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眼动训练、意群阅读等等。我按照书里的方法练习,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确实有提升,而且关键是,阅读后的理解程度并没有下降,反而因为更专注,对内容的把握更准确了。这让我觉得,原来快速阅读并非是“扫一眼”,而是通过更高效的视觉捕捉和信息处理来实现的。现在,我可以用更少的时间阅读更多的内容,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简直是太重要了。这本书让我告别了“阅读焦虑”,重新找回了阅读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