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9集)
ISBN:9787511875952
原价:38元
作者/编者: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至五庭主办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3-1
编辑推荐:
《刑事审判参考》系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办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刊物,自1999年4月创办以来,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的编辑宗旨,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联系刑事司法实践,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刑事法律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肯定和欢迎。
《刑事审判参考》作为人民法院用以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刊物,由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共同主办,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李少平、南英、黄尔梅副院长和刘学文专委担任副主任。南英副院长担任主编,各刑事审判庭庭长担任副主编。
内容简介:
【指导案例】选择在认定事实、采信证据、适用法律和裁量刑罚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详细阐明裁判理由,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
【立法、司法规范】刊登与刑事司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刑事政策】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人民法院院领导在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讨论的问题等。
【审判实务释疑】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解答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法律适用问题。
【司法理论前沿】摘要刊登近期刑事理论界、实务界研究成果,及时跟踪研究刑事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经验交流】地方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司法规范性文件及其背景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对于某些问题的处理政策和意见等。
【实务探讨】针对刑事司法工作中必须解决的疑难、复杂问题,刊登相关学者与司法人员的研究文章,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
【大案传真】刊登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案件的有关裁判文书,及时传递大要案、热点案件的审判信息。
【疑案争鸣】针对实践中发生的疑难案例,对其中争议问题进行分析,给读者提供参与交流探讨的平台,推动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裁判文书评析】选择典型裁判文书进行评析,展现法官智慧,指出不足,促进裁判文书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书摘:
《刑事审判参考》系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办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刊物,自1999年4月创办以来,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的编辑宗旨,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联系刑事司法实践,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刑事法律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肯定和欢迎。
《刑事审判参考》作为人民法院用以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刊物,由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共同主办,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李少平、南英、黄尔梅副院长和刘学文专委担任副主任。南英副院长担任主编,各刑事审判庭庭长担任副主编。
根据《刑事审判参考》主编会的决定,自2012年始,《刑事审判参考》由原32开改版为特16开。改版后的《刑事审判参考》仍为双月刊,全年共出版六集,设有以下栏目:
【指导案例】选择在认定事实、采信证据、适用法律和裁量刑罚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详细阐明裁判理由,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
【立法、司法规范】刊登与刑事司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刑事政策】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人民法院院领导在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讨论的问题等。
【审判实务释疑】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解答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法律适用问题。
【司法理论前沿】摘要刊登近期刑事理论界、实务界研究成果,
及时跟踪研究刑事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经验交流】地方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司法规范性文件及其背景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对于某些问题的处理政策和意见等。
【实务探讨】针对刑事司法工作中必须解决的疑难、复杂问题,刊登相关学者与司法人员的研究文章,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
【大案传真】刊登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案件的有关裁判文书,及时传递大要案、热点案件的审判信息。
【疑案争鸣】针对实践中发生的疑难案例,对其中争议问题进行分析,给读者提供参与交流探讨的平台,推动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裁判文书评析】选择典型裁判文书进行评析,展现法官智慧,指出不足,促进裁判文书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目录:
【指导案例】
谭永艮非法持有枪支案[第1003号]
——作为情节加重犯适用条件的“情节严重”与缓刑适用条件中的“犯罪情节较轻”在适用时是否相矛盾唐毅张跃
张联新、郑荷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李阿明、何金友生产
有毒、有害食品,王一超等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第1004号]
——“新型地沟油”的司法认定与法律适用王丽萍刘世界
伊特克斯公司、郭书周等侵犯商业秘密案[第1005号]
——如何理解和把握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重大损失”的计算依据、方法及对象刘军华唐震巩一鸣
扎西杰参等故意杀人、非法持有枪支、包庇案[第1006号]
——上诉人在二审期间脱逃,仅有原审被告人在案的,应当如何处理李加玺格桑旺姆
孙连义故意杀人案[第1007号]
——如何把握投毒案件中的证据确实、充分标准以及投毒后造成目标之外他人死亡发生的,如何定性张剑
罗灵伟、蒋鼎非法拘禁案[第1008号]
——无法查清被害人是否存在债务的情况下,如何认定行为人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性质胡尚慧
胡某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第1009号]
——通过非法跟踪他人行踪所获取的公民日常活动信息是否属于公民个人信息以及如何理解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上述信息”“非法获取”以及“情节严重”钟莉范冬明
袁某抢劫、破坏电力设备案[第1010号]
——如何把握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主客观相统一性胡晓明李静然
朱林森等盗窃案[第1011号]
——罪犯在假释期间又犯新罪,数罪并罚时原减刑裁定如何处理庄绪龙
关盛艺盗窃案[第1012号]
——误将非债务人的财物作为债务人的财物加以盗窃的如何定性以及刑事审判中民事纠纷的基础事实严重影响到量刑的是否有必要审查确认林旭群邹海媚
熊海涛盗窃案[第1013号]
——明知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正在盗卖他人或者自己家中财物,仍然上门帮助转移并予以收购的,如何定性蔡智玉董王超
刘继芳贩卖毒品案[第1014号]
——为吸食者代购少量毒品的行为如何定性以及特情引诱情节对毒品犯罪案件的定罪量刑是否具有影响刘世明丛日新牛传勇李静然
骆小林运输毒品案[第1015号]
——对当场查获毒品的案件,被告人拒不认罪的,如何把握有关被告人主观明知的证据要求秦鹏
李培光贪污、挪用公款案[第1016号]
——如何审查认定国家出资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康瑛
周标受贿案[第1017号]
——案发前主动退还贿赂款的行为如何处理以及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意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应当制作何种文书尚晓阳
卫建峰受贿案[第1018号]
——如何认定公司改制后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康瑛
凌吉敏受贿案[第1019号]
——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租房屋,所收取的租金与市场价格的差额是否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谭劲松
刘凯受贿案[第1020号]
——因受贿案发后又主动交代用受贿款向他人行贿事实,使其他贿赂案件得以侦破的,是否构成立功邱学锋庄彬
【立法、司法规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印发《关于规范毒品名称表述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关于规范毒品名称表述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高贵君马岩李静然
《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高贵君马岩方文军曾琳
人民法院
关于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
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工作的办法
【经验交流】
刑事判决说理实务问题探讨
——以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化为视角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实务探讨】
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作为证据使用的同案被告人供述
——以死刑案件办理为重点视角分析刘静坤
对于我这样一个非法律专业人士来说,《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9集)》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且独特的视角,让我得以窥探司法实践的真实图景。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揭示社会深层问题的案例格外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所呈现的案例,往往不是那些耸人听闻的头条新闻,而是那些在繁复的法律条文和证据链条中,一步步走向公正审判的真实轨迹。我会被那些精巧的证据分析所吸引,思考侦查人员是如何层层递进,锁定真凶;我也会惊叹于辩护律师的巧妙辩词,如何从不同的角度为当事人争取权益;更重要的是,我会被那些判决理由所打动,它们清晰地阐述了法律适用的逻辑,也体现了司法公正的原则。这本书就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里面记载着无数关于人性、关于道德、关于法律的精彩篇章。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与公正的对话,一次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体悟。它让我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评分对于我而言,一本好的图书,就像一位沉默却极富智慧的朋友,它能引领你思考,也能开阔你的视野。《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9集)》恰恰就是这样一本令人受益匪浅的书。我并非专业的法律人士,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性善恶的探究却始终是我关注的焦点。这本书以其严谨的案例分析,将一个个鲜活的刑事案件展现在我面前,让我得以窥见司法程序的真实运作。我喜欢它那种不加修饰的真实,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案件都引人深思。我常常会仔细研读那些案情概要,尝试去理解案件发生的背景,分析当事人的动机,以及法律是如何被运用的。有时,我会为那些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的案例而感到惋惜,思考社会应该如何去预防和引导;有时,我也会为那些正义得到伸张的案例而感到欣慰,认识到法律的公正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百态,也让我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让我明白,法律不仅仅是条文,更是守护我们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经历了一场洗礼。我一直觉得,法律案件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人生的片段,是命运的纠葛。而《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9集)》恰恰将这些片段最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没有丝毫的修饰与煽情,只有事实的陈述和法律的裁决。我喜欢它那种纯粹的风格,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饱满的珍珠,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有时甚至令人唏骗的故事。我会在午后最安静的时光,泡上一杯清茶,静静地阅读。看着那些卷宗的细节,分析证据的关联,想象法官们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关键,做出公正的判断。有时,我会因为某个案件的判决而感到释然,为被害者得到应有的公道而欣慰;有时,我又会为被告人的境遇而感到一丝叹息,思考是什么样的环境和选择将他们推向了深渊。这本书不仅仅是法律的案例集,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选择、关于后果的深刻剖析。它教会我,法律的背后,是鲜活的生命,是跌宕起伏的人生。
评分一本厚重的手,翻开扉页,纸张带着些许陈旧却又饱满的触感,瞬间将人拉入了一个严谨的世界。我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善恶始终保持着一份好奇与探究。当翻开《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9集)》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宏大的舞台中央,看着一幕幕真实而又触动人心的戏剧在眼前上演。这里没有虚构的悬念,只有司法机器在冰冷而又公正地运转,将一个个案件的脉络层层剥开。看着那些案情摘要,我仿佛能看到法官们在审阅卷宗时的专注,听到律师们在法庭上的唇枪舌剑,感受到被告人内心的挣扎与悔恨。每一个案例都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也让我们得以窥见法律的深度与广度。我尤其关注那些涉及复杂证据链、疑难认定或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案件,它们往往能够引发我对法律条文背后逻辑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伦理的审视。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用最生动、最真实的案例,一点点地启迪着我的认知,让我更加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则,也让我对正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完一本,总会掩卷沉思许久,那种感觉是久违的,也是极具价值的。
评分我常觉得,理解一个社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理解它的法律是如何运作的。而《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9集)》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这扇通往司法实践的大门。我并没有从头到尾逐字阅读,而是更倾向于挑选那些情节复杂、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我喜欢分析案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法官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案情中找到突破口,最终做出公正的判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它没有虚构的情节,也没有夸张的渲染,只有冰冷的事实和严谨的法律分析。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对法律的严谨和公正有了更深的敬畏。我也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看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看到了法律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维护秩序,伸张正义。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法律读物,更是一部关于社会规则、人性善恶的百科全书,它让我的认知不断地深化,让我对社会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