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 | 作者 | 唐啓華 |
| 定價 | 59.00元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09759332 | 齣版日期 | 2014-07-01 |
| 字數 | 330000 | 頁碼 | 397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這是民國外交史學者唐啓華教授在次世界大戰爆發百年之際,奉獻給讀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手外交檔案,尤其是從“駐比利時使館保存檔案”發現的《陸總長在和會專電》,即巴黎和會中國代錶團收發電原件,重建巴黎和會中國外交曆史,對“北京政府對和會有無準備”“山東交涉失利與日派之關聯”“如何看待中國在和會外交的失敗”等問題做齣瞭新的闡釋。 |
| 作者簡介 | |
| 唐啓華,1955年齣生於基隆,颱中東海大學曆史學係學士、碩士,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國際關係史係博士,曾任颱灣政治大學曆史學係特聘教授,現任東海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兼係主任。著有《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1912~1928)》《北京政府與國際聯盟(1919~1928)》等。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這本書名,讓我感受到一股來自曆史深處的沉重力量。唐啓華先生,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嚴謹治學的氣息。我設想,這本書的寫作,必定是建立在大量的史料考證之上,對那段復雜的曆史進行瞭抽絲剝繭般的梳理。巴黎和會,對於中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摺點,它打破瞭人們對戰勝國地位的美好幻想,也點燃瞭民族主義的熊熊烈火。我期待書中能詳細展現齣中國外交代錶們在和會上的具體活動,他們是如何與列強進行談判,又是如何麵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巨大壓力。書中是否會揭示齣當時中國社會各界對巴黎和會的反應?例如,愛國學生、知識分子、實業傢等等,他們是如何看待和會的結果,又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提齣瞭怎樣的訴求?這本書,很可能不僅僅是關於一次國際會議的記錄,更是關於中國如何在一個不公平的國際體係中,試圖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以及如何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走嚮獨立的探索過程。它可能會讓我們看到,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中國人的堅韌與不屈。
評分僅憑《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這個書名,我便能想象齣其中蘊含的波詭雲譎。唐啓華先生的著作,想必是對中國近代史上這一關鍵時期一次彆具匠心的梳理。巴黎和會,一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世界格局重塑之際召開的盛會,對於飽受列強欺淩的中國而言,本應是收迴失地、爭取平等地位的絕佳機會。然而,曆史的車輪卻將中國推嚮瞭另一條更為艱難的道路。我推測,本書的重點將圍繞著中國代錶團在和會上的外交努力展開,他們是如何試圖通過國際法和道義來爭取國傢的正當權益,而又如何麵對列強之間根深蒂固的利益糾葛和歧視性態度。我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那些曆史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的焦慮、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無奈,以及他們在那個充滿屈辱的時代,所迸發齣的民族精神。這本書,或許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中國在走嚮現代化的道路上,所經曆的那些至關重要的外交博弈,以及由此催生的深刻社會變革。
評分《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現實的警示意義。唐啓華先生的筆觸,我相信會帶領我深入探究那個決定中國命運的時刻。巴黎和會,本該是中國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契機,但事與願違,中國所遭遇的待遇,無疑是那個時代國際秩序不公的縮影。我猜測,本書的敘述將側重於中國外交官們在和會上所經曆的種種挑戰,他們是如何在強權麵前,試圖以理服人,爭取應有的權利,而又如何麵對國內民眾的失望和憤怒。我想象,書中或許會生動地描繪齣,在國際舞颱上,中國代錶們是如何用盡渾身解數,卻又屢屢受挫的場景。這本書,不隻是對曆史事件的客觀陳述,更可能是一種對國傢力量、外交智慧以及民族意誌的深刻反思。它會讓我思考,在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裏,一個國傢如何纔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如何纔能在國際舞颱上贏得尊重。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是《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唐啓華先生撰寫。僅僅從書名來看,就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以及一個國傢在世界舞颱上掙紮求索的身影。巴黎和會,一個承載瞭太多期望又充滿失望的曆史節點,它與中國的關係,更是牽動著每一個關注國傢命運的人的心。我想象著,在那段風雲變幻的歲月裏,中國的代錶們是如何懷揣著滿腔熱血,卻又在國際政治的漩渦中步履維艱。這本書,或許就是對那段屈辱與抗爭、希望與幻滅交織的曆史的一次深刻迴溯。我會好奇,在唐啓華先生的筆下,巴黎和會上的中國身影是怎樣的?那些關鍵的談判桌旁,發生瞭多少不為人知的唇槍舌劍?中國的外交官們,是否在那一刻,真正感受到瞭國傢力量的懸殊,或是看到瞭民族復興的一綫曙光?而“中國外交”這四個字,更是蘊含瞭無數的智慧與無奈。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中國如何試圖維護自己的權益,如何與列強周鏇,如何在一片泥濘中尋找前進的方嚮?這本書,定然會帶領我穿越時空,去親曆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去感受那些在時代洪流中浮沉的中國人物的精神世界。
評分當我看到《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這本書名,腦海中立即浮現齣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巴黎和會,不僅僅是一場戰後瓜分利益的盛宴,更是各國力量對比的清晰寫照。而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卻在這次會議上遭遇瞭前所未有的屈辱——山東問題的處理。這無疑是本書的核心衝突所在,也是最能激發讀者興趣的焦點。唐啓華先生的名字,作為本書的作者,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有瞭更高的期待。他的研究,想必會對這一段曆史進行深入細緻的剖析。我猜測,書中會詳細描繪當時中國外交官們所麵臨的睏境,他們如何在國際場閤為國傢的利益奔走呼號,卻又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阻撓和壓製。這不僅僅是曆史事件的敘述,更是一場關於國傢主權、民族尊嚴的較量。我想象著,書中會充滿瞭各種生動的細節,例如那些充滿智慧的辯論,那些令人扼腕的妥協,以及那些最終導緻瞭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索。這本書,不隻是講述瞭一段曆史,更是在拷問著一個民族的覺醒曆程,它會引發我們對中國近代外交史的深入思考,以及對國傢強大與否的深刻認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