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三册)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1-01 |
| 作者:麦格雷戈 | 译者:余燕 | 开本: 16开 |
| 定价: 108.00 | 页数:0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13313087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 大英博物馆馆长亲自撰写,大英博物馆、BBC 联手打造
★ 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精选100件,展现200万年人类史
★ 历时4年,动员100多名馆员,400余位专家参与
★ BBC播出,创下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
★ 英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 美国版上市第1周即进入《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榜,在榜时间超过4个月
★《星期天泰晤士报》年度历史图书
★《每日电讯报》年度好书
★ 获2011年全英博物馆“艺术基金奖”
★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巨献。——《纽约时报》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一共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
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空前绝后的巨献”。
尼尔·麦格雷戈(Neil MacGregor),大英博物馆馆长,伦敦古文物学会成员,英国著名艺术史学者。
1946年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在牛津大学研修德文与法文,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之后在爱丁堡大学修习法律,1972年取得苏格兰律师执照。1973年在英国首屈一指的艺术史学院考陶德艺术学院研修艺术史。
1975年至1981年,在英国雷丁大学教授艺术与建筑史。1981年至1987年,主编英语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美术及装饰艺术期刊《伯林顿杂志》。 1987年至2002年,主持英国国家美术馆。2002年至今,任大英博物馆馆长。2010年,获英国女王颁赠功绩勋章。
主要作品有《目睹拯救:艺术作品中的基督形象》《大师之作的诞生》《英国绘画》《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等。
序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导言 来自过去的讯息
第一部分 人之所以为人
第二部分 冰河时代后的食与性
第三部分 最早的城市与国家
第四部分 文学与科学的开端
第五部分 旧世界,新势力
第六部分 孔夫子时代的世界
第七部分 帝国缔造者
第八部分 古代享乐,现代香料
第九部分 信仰的兴起
第十部分 丝绸之路及其延伸
第十一部分 宫墙之内:宫廷的秘密
第十二部分 朝圣者、入侵者和商人
第十三部分 地位的象征
第十四部分 与神相见
第十五部分 现代世界的入口
第十六部分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
第十七部分 宽容与褊狭
第十八部分 探索、剥削与启蒙运动
第十九部分 批量生产,大众宣传
第二十部分 我们制造的世界
地图
文物清单
致谢
刚收到这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卷。我一直对历史题材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种能将宏大的历史脉络清晰呈现,同时又不失细节趣味的作品。这套书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其厚重感,精美的装帧和纸质都透露出一种严谨与收藏价值。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试图通过“简史”的方式,提炼出人类文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转折性的事件和文化,让我这个普通读者能够迅速抓住历史的脉络,建立起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认知。
评分随着书页的翻动,我被带入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辉煌时代。这里的叙述并没有停留在政治和军事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哲学、艺术、建筑以及民主制度的萌芽。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雅典城邦的描绘,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如何影响了西方乃至世界的思想进程,以及他们是如何在看似粗糙的石块上建造出帕特农神庙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同样,罗马帝国的扩张、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其对后世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这种将文化、思想与政治权力交织在一起的叙事方式,让我对这两个伟大的文明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这套书最让我赞叹的一点在于,它能够将看似独立且遥远的文明,巧妙地串联起来,展现出人类历史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作者并非将每个文明都孤立地呈现,而是通过贸易、战争、思想传播等多种方式,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例如,书中在介绍拜占庭帝国时,就清晰地说明了它如何继承了罗马的遗产,又如何孕育了东正教和斯拉夫文明。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跳脱出某个单一文明的局限,看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各种文化如何相互渗透、融合,最终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评分阅读《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过程,就像是在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中遨游。书中对早期人类文明的描绘,从石器时代的工具演变到早期农业社会的兴起,都充满了引人入胜的细节。作者没有止步于冷冰冰的年代和地名,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信仰习俗,甚至是通过考古发现来还原那些早已消逝的片段,让我感觉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特别是关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阐述,详细介绍了楔形文字的出现、法律的初步建立,以及那些宏伟的空中花园和神庙,让我对人类文明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后续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评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并没有回避历史上的黑暗面,例如战争、殖民、社会不公等。《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叙述者以一种客观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这些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书中对殖民主义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其对被殖民地区带来的创伤,也反思了其对全球格局的重塑。同时,书中也记录了人类在追求自由、平等、人权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例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这些都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
评分这套书的语言风格也令我十分欣赏。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乏文学的感染力。作者擅长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变得易于理解和消化。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引用的古代文献片段和考古发现的描述,它们让历史仿佛“活”了过来,充满了现场感。即使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宗教、哲学思想,作者也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启迪。
评分总而言之,《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是一套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世界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类文明探索之旅。通过阅读它,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广阔的视野。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并非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塑造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力量。我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反复品读,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
评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在讲述亚洲文明的部分,同样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我一直对东方古国的神秘感到好奇,而书中对中国古代王朝的梳理,从夏商周的青铜文明到秦汉的统一帝国,再到唐宋的盛世繁华,都描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关于丝绸之路的论述,不仅仅是贸易路线的简单介绍,更是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生动写照,让我看到了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书中还对印度文明的宗教哲学、佛教的传播,以及伊斯兰文明的科学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展现了亚洲大陆丰富多彩的文明图景。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书中关于技术革新和科学发现的段落所吸引。无论是古代的冶金术、造纸术,还是近代的印刷术、航海技术,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都如同滚雪球一般,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书中对工业革命的描述,细致地展现了蒸汽机的发明如何改变了生产方式,铁路和轮船如何缩短了时空距离,以及这些技术进步如何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剧烈变革。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和科学家的描写,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力量。
评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出色。全三册的划分,既能保证每一部分的篇幅足够,又能使得整体的逻辑清晰。第一册着重于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第二册则聚焦于中世纪的全球格局和文化交流,第三册则深入探讨了近代和现代的历史进程。这种循序渐进的叙事方式,帮助我逐步建立起对世界历史的理解框架,避免了信息过载而产生的混乱感。每一册都承上启下,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历史的演进轨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