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哲学导论(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定价:26.00元
作者:孙正聿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1-01
ISBN:97873000327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论述哲学本身、引导人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专著性教材,系统探讨了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哲学与常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阐述了哲学的思维方式、生活基础、派别冲突、历史演进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使人们在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的过程中形成哲学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辩正智慧。
目录
章 哲学是什么
一 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二 世界观理论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 世界观与人和世界的关系
四 世界观与认识论
五 世界观与历史观
六 世界观与价值论
第二章 哲学的研究领域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 中国哲学
三 外国哲学
四 逻辑学
五 伦理学
六 美学
七 宗教学
八 科学技术哲学
第三章 哲学与宗教
一 哲学与宗教的“历时态”关系
二 哲学与宗教的“同时态”关系
三 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 哲学与艺术
一 艺术的审美世界与哲学对美的追问
二 人类把握世界的哲学方式与艺术方式
三 艺术的哲学意蕴与哲学的艺术旨趣
四 时代的敏感的神经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五章 哲学与常识
一 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
二 常识的经验性与哲学的超验性
三 常识的表象性与哲学的概念性
四 常识的有限性与哲学的无限性
五 常识的非批判性与哲学的批判性
六 哲学的常识化与常识的哲学化
第六章 哲学与科学
一 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 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三 哲学反思科学的主要内容
四 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
五 当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第七章 本体论的哲学追求
一 “本体”和“本体论
二 存在、解释和价值
三 本体论的解释循环与自我批判
四 现代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第八章 人类性的哲学问题
一 人与世界
二 生活与生存
三 主体与客体
四 小我与大我
五 理想与现实
六 标准与选择
第九章 民族性的哲学特色
一 哲学传统的民族性
二 哲学旨趣的民族性
三 哲学范畴的民族性
第十章 反思性的哲学思维
一 反思的维度
二 反思的思维
三 反思的对象
四 反思的特性
五 前提的反思
六 哲学的知识论立场
第十一章 批判性的哲学本质
一 “清理地基”的工作方式
二 “真”的哲学反思
三 “善”的哲学追问
四 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
第十二章 派别性的哲学论争
一 自然与超自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二 概念与表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三 感性与理性:经验论与唯理论
四 事实与价值: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五 哲学论争的派别性与时代性
第十三章 时代性的哲学理论
一 哲学理论的时代内涵
二 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三 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第十四章 创造性的哲学探索
一 哲学的品格与哲学思维的训练
二 哲学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论的反思方式
三 培养哲学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孙正聿,哲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要代表作有:《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现代教养》、《哲学通论》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系统,真的是体现了出版者对读者的尊重。要知道,导论类的书籍,往往会涉及大量的专业名词和历史背景,如果没有恰当的辅助说明,读者很容易陷入“查字典”的苦役。然而,这本书的脚注处理得非常得体,它们巧妙地穿插在正文旁边,既提供了必要的延伸信息,又不会过多地打断阅读的连贯性。我尤其欣赏它对关键术语的首次出现时所做的加粗和简要解释,这对于构建知识框架非常有帮助。这种细节上的用心,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几乎不需要频繁地中断思路去查阅其他资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和沉浸感,这是对读者时间成本的精妙考量。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它简直是哲学普及读物中的一股清流。完全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腔调,文字里透着一股洞察世事的通透和幽默感。有些地方,作者对于某些哲学家的观点进行点评时,那种带着一丝戏谑却又极其精准的概括,让我忍不住会心一笑。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探讨,变得生动活泼起来。阅读它,就像是和一个学识渊博但又非常接地气的前辈在咖啡馆里聊天,他会用最直白的语言,把那些看似深不可测的概念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让你不仅“知道”了,更“理解”了。这种将严肃学术和平易近人完美融合的能力,是很多同类书籍望尘莫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酣畅淋漓,作者的叙述逻辑简直像精密的瑞士钟表,每一个章节的衔接都自然流畅,让人完全没有那种“掉队”的恐慌感。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接触哲学的朋友来说,这种清晰的结构简直是救命稻草。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形而上学难题,而是非常耐心地,从最基础的认识论和逻辑学入手,层层递进,稳扎稳打。我记得有一次,我被一个概念卡住了好久,翻回去重读了前面几页,突然间,豁然开朗,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简直比喝了一大杯冰镇柠檬水还要痛快。这本书的妙处就在于,它总能在你快要迷失方向的时候,及时抛出一个清晰的路标,让你知道自己正站在哪片思想的疆域里。
评分从内容广度来看,这本书的取舍非常到位,它没有试图面面俱到地囊括所有哲学流派,而是集中火力,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几条最核心的脉络。这种聚焦策略,反而让初学者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哲学地图。它像是为你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你窥见整个哲学殿堂的宏伟轮廓,而不是把你直接扔进迷宫。通过对几个关键历史转折点的深刻剖析,这本书成功地教会了我如何去“提问”,如何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假设。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一种微妙但深刻的转变,看问题不再是非黑即白,而是开始探究背后的结构和前提,这才是哲学导论最大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那种带着微微磨损的封面,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大学时代,仿佛触摸到了一个承载了无数思想碰撞和深夜思索的实体。我拿起它,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文字和排版,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即使是二手书,也没有那种油腻的陈旧感,反而多了一份时间的厚重。每一页都仿佛在低语,诉说着它曾经陪伴过的那些求知若渴的灵魂。我特别喜欢它那种朴实无华的风格,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完全聚焦于内容本身,这对于一本导论性的书籍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品质。它不像那些精装的、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学术巨著,反而更像一个可以随时携带、随时翻阅的可靠伙伴。那种带着岁月痕迹的边角,似乎在无声地告诉我,每一个伟大的思想都是经过反复咀嚼和沉淀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