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在上世紀90年代初投資中國平安,立足點就是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保險為何物,等幾大保險巨頭展現在國人麵前時,高盛已經賺超20倍退齣。美銀、花旗、高盛等對中國銀行業的投資也是異麯同工之妙,於銀行在計劃體製下幾乎破産的時候入股,在盈利見頂、利率市場化加速前夜退齣套現,不到10年,賺超10倍。當然,對於中國經濟體量和潛力而言,保險、銀行仍然難言見頂,但是還能夠期待銀行們快速增長的榮光再現嗎?鋼鐵等産能過剩的夕陽行業無疑是悲催的代錶,企業在此行業生存如逆水行舟,縱使你有齊天纔華,也隻能感嘆迴天無力。寶鋼無論是技術優勢還是管理層,國內鋼企無齣其右,但寶鋼帶給股東的可不是好消息。就像老古話所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不管是職業規劃,還是投資,都應該找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企業,纔能搭上成長快車。當然,不排除在一個緩慢增長,甚至是萎縮的行業中也有企業能夠跑齣來,如華為所在的電信設備行業,但無疑難度要大得多,概率小得多,你能保證你投資的就是華為嗎?相信思科、愛立信等股東最有體會。
評分話又說迴來,選股也並非易事。盡管巴菲特、費雪、林奇、歐奈爾等等大師給齣瞭許多耳熟能詳的標準,但真正能夠選對標的的也是寥若晨星。原因無外乎優勢企業本身寥若晨星,很少很少,中國市場改革後依靠自身競爭優勢跑齣來的,具有全國乃至世界級競爭力的企業屈指可數。美國過去46年曆史中,成長1000倍以上的企業僅7傢,成長388倍以上的僅20傢,而同期上上下下的上市公司總量過萬傢,也就是說選到韆倍牛股的概率不到萬分之七。另外,企業都是有個性的,動態存在的,未來價值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必然和偶然的演進體,拿確定標準來框企業既不閤理又十分睏難,所以大師們的成功故事往往不可復製,難以學習,盡管個個可以說的頭頭是道,但是有幾個能做成功的呢?
評分還沒看
評分 評分還沒看
評分 評分還沒看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