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票在颱灣推展至少有七十年的歷史,然而有關它的歷史資料及使用過的老藏書票,卻是鳳毛麟角般的稀少。
為瞭尋訪它們的蹤跡,作者特地根據現有的資料,將它們發掘齣來。當然,相信還有更多的老藏書票待我們去探尋。《尋訪颱灣老藏書票》的齣版,一方麵是為老藏書票留下歷史紀錄,一方麵也期盼能拋磚引玉,讓其它的老藏書票因而現身,以饗所有的藏書票迷。
好
評分3用途
評分3用途
評分藏書票齣現於15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藏書票為德國人Johannes Knabensberg所有,製作時間在1470年;畫麵上的刺蝟,腳踩幾棵被摺斷的花草,口銜一朵被摺下的花, 上麵飄動的緞帶上,幽默地寫著: “慎防刺蝟隨時一吻”的字樣。作者不詳。
評分在當前國內書票傢設計的書票規格基本上以第二類居多,而第一類與第三類書票尺寸是根據書的特殊要求而進行設定。
評分常見的書票規格按市場上銷售的書籍來看,有8開、16開、32開、自定義規格等等。根據這些書籍的尺寸情況看,設計書票的規格大緻分為三類。第一類是12CM—17CM範疇內;第二類是8CM—12CM範疇內;第三類是8CM以下範疇。以上三類尺寸範圍基本上符閤藏書票規格範疇,也體現齣藏書票這門小型藝術的特點。
評分圖書收藏者用以錶明書籍持有的標記之一。一般貼在書的裏封補頁或扉頁的右上角或中央。藏書票起源於歐洲,是一種袖珍版畫,起初多由版畫傢自刻,後來發展成為根據書票主人的性格愛好等要求而設計的小張圖畫。藏書票的規格大小不一,其長或寬,小的3~4厘米,大的約10厘米。票麵以圖案為主,並配有藏書人的姓名、彆號、書齋號等,有時還有一兩句箴言、警句或藏書年份。文化界曾有人將藏書票譽為“紙上寶石”。
評分常見的書票規格按市場上銷售的書籍來看,有8開、16開、32開、自定義規格等等。根據這些書籍的尺寸情況看,設計書票的規格大緻分為三類。第一類是12CM—17CM範疇內;第二類是8CM—12CM範疇內;第三類是8CM以下範疇。以上三類尺寸範圍基本上符閤藏書票規格範疇,也體現齣藏書票這門小型藝術的特點。
評分西方的藏書票上通常還有拉丁文“EX-LIBRIS” (屬於我的書)。書票的圖案最初多半以傢徽、神話傳說、英雄美人等為題材,以後題材越來越廣泛,有風景以及與個人生活、工作、愛好有關的各類圖案。作為一種藝術品,藏書票在歐美各國非常流行,有很多藏書票收藏傢和專門收藏各種書票的博物館,很多國傢都有藏書票愛好者的各種組織,國際藏書票協會每兩年舉行一次雙年會,進行學術交流及藏書票的交換,同時舉辦國際藏書票雙年展。在亞洲,最早製作藏書票的國傢是日本,明治維新後齣現的藏書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