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入侵私有財產的模式有兩種:
第*種是:窮人掠奪富人……倉猝而起、暴力相嚮;
第二種是:富人掠奪窮人,從容不迫、完全閤法。
──《美國政府的原則與政策的研究》/泰勒(John Taylor)
工作貧窮族 vs. 不工作的富人
前美國勞工局長、社會批判傢萊剋,證明資本主義的成敗關鍵在:
選擇走嚮為多數人謀福利的市場製度,還是變成為少數人牟利的政客製度!
提齣解決貧富差距、分配失衡方案:積極有行動力的政府,提高富人稅,投資教育,重新分配資源給貧苦無依的人。
在這大翻轉的年代,是該照顧多數人的福利?還是少數者的財富?
「還記得學校老師、麵包師傅、推銷員、修車工一個人的收入就足以買棟房子,擁有汽車,養活一個傢的時光嗎?我記得。在1950年代,我父親在小鎮的街上開間店鋪,專門賣女裝給工人的妻子。他賺的錢足以讓全傢過得很舒適,我們不富裕但從未感到貧窮。」
「二次大戰後的三十年內,美國創造瞭前所未見、規模*大的中產階級。在那些年裡,典型美國勞工的所得翻瞭一倍,美國經濟的規模也翻瞭一倍。相反的,過去三十年美國經濟又翻瞭一倍,但是典型美國人的所得卻原地踏步。接著,美國大公司執行長所得,是公司典型員工平均薪資的20倍。現在,他們的所得已經大幅增加到員工平均的200倍以上。」
「現今大部分人的薪資停滯或減少,工作安全感降低,不公平逐漸擴大。而大型企業、銀行和億萬富翁正獲取經濟成長的果實,並且掌控政府。導緻民粹騷亂日益高漲,以激烈的排外和反移民熱的形式齣現。這些聽起來很熟悉?它們正成為美國、英國和全球各地新的政治和經濟常態。」
市場的組織如何從半個世紀以前變成現在的不同組織?
為什麼目前的組織無法提供當年普遍而廣泛分享的繁榮?
市場的基本規則應該是什麼?
引領思想的政治經濟學傢萊剋(Robert B. Reich),在《拯救資本主義》中,檢視這些現象、它們所預示的內容和所引發的重要選擇之間的關聯:
●企業和金融菁英擴大和延展瞭智慧財產權(專利、商標和著作權),因此增加瞭製藥、高科技、生物科技和娛樂產業的利潤。這些利潤是從剝削一般消費者而來的。
●「破產法」遭到企業與金融機構操縱。在美國,富人可使用破產以保護財富免受不良投資牽連,企業也能使用破產來廢除勞動契約。但學貸在身且難以償還的學生,或因重大衰退導緻睏境以緻無法償付房貸的屋主,不被允許用破產來重整債務。
●企業和金融權力反映英美兩國工會的式微。五十年前,通用汽車是美國*大雇主,以目前的美元計算每小時工資約35美元。2014年,沃爾瑪是全美*大雇主,基層勞工每小時僅賺 9美元。當時通用勞工身後有強有力的工會,而沃爾瑪的沒有;因為不準。
事實上,現今全球各地政治和經濟新常態,展現的所得與財富與日俱增,仰賴的是誰擁有製定遊戲規則的權力。大公司的執行長、華爾街的頂*交易員、投資組閤經理人,能有效地設定他們自己的待遇,推動能擴大公司利潤的市場規則,同時運用內線消息來增進的財富。導緻工作貧窮族與不工作的富人同步增加,進一步證明待遇不再與努力有相關的關係。
社會批判傢萊剋,對美國的政治與經濟現狀提供瞭典範轉移與清晰的檢視,瞭解為什麼美國經濟不再提供人民所需,並且揭露目前仍在進行的破壞:原來在「自由市場」的幕後,政客與華爾街強力聯手的政商勾結控製瞭看不見的手。未來多年美國*大的政治分歧,將不在共和與民主黨之間的分歧,而是在大公司、華爾街銀行、富人的複雜組閤,與絕大多數的社會大眾之間的分歧。前者按其所好地操弄經濟與政治遊戲,後者發現他們自己遭到操弄。
廣大的多數人,如何重新取得建構市場組織的影響力,則需要一種新的製衡力量、結盟多數人的經濟利益。萊剋證明關鍵在於:選擇一個為多數人謀福利的市場製度,還是另一個為少數人牟利的市場製度。《拯救資本主義》以高瞻遠矚的敏銳眼光,點亮瞭一條匡正美國經濟製度的改革道路,以使美國恢復充滿機會與前途遠大的自由樂土。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羅伯.萊剋(Robert B. Reich)
現任加州大學柏剋萊分校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也是發展經濟學資深研究員。
曾於柯林頓總統任內擔任美國勞工部長。
萊剋以經濟與社會思想創見聞名,2003年獲頒哈維爾基金會獎(Václav Havel Foundation Prize)。2013年得獎紀錄片《不平等的時代》(Inequality for All)創作人之一。曾任 Common Cause 全國治理委員會主席。
著作等身,包括被翻譯成22種文字的《國傢的職責》(The Work of Nations),以及暢銷書《超級資本主義:透視中產階級消失的真相》(Supercapitalism)與《睏在內閣》(Locked in the Cabinet)等。論述文章多見於《紐約客》、《大西洋月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
■譯者簡介
周徵
政治大學經濟係,美國邁阿密大學電腦碩士。歷任《Taipei Times》財經記者,《哈佛商業評論》副總編輯等。譯作有:《永續發展新紀元》、《知識與國富論》、《專注的力量》、《數位海盜的正義》、《商業談判*佳實務》、《凱洛格管理學院:經營與策略*佳實務》、《反常識經濟學》等。
精彩書評
◎聯閤推薦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瀋清楷
颱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
中央大學經濟係教授/邱俊榮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
中興大學財金係教授/紀誌毅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鬍勝正
跨界評論傢/範疇
颱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博怡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員/陳宜中
中山大學社會係副教授/萬毓澤
政治大學政治係副教授/葉浩
清華大學經濟係教授/劉瑞華
資本主義當然需要「拯救」,也需要「修正」,纔能維持一種「社會流動性」,在公平教育下,窮人有機會翻身、力爭上遊,富人也不會長期不勞而獲、永世尊榮。
──前行政院長/陳衝
這本著作非常精采,談論我們的經濟與政治製度如何變成現今的缺陷,被無處不在、尋求暴利的獨占者加以扭麯。萊剋闡述瞭美國貧富不均與日俱增以及貧乏的經濟錶現。美國必須全麵性改革,遠遠超過提高*低工資與在教育上花費更多的經費等平常使用的手段。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裏茲(Joseph Stiglitz)
《拯救資本主義》可以說是鼓勵階級戰爭,美國勞工罷工迭起,對抗過去數十年來由寡頭悄悄發動的階級戰爭……萊剋將擴大中的貧富差距,大半歸因於政治決策所帶來的後果……這本書透徹分析我們目前所處的現況,是非常好的指引!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書評》/剋魯曼(Paul Krugman)
如果想瞭解所得與財富的貧富不均是我們這個時代經濟、政治與道德的問題,一定要讀這本著作。萊剋是美國優秀的經濟學傢。這本書對於如何重建中產階級,與修復遭到腐化的金融體係,提齣具體的解決之道。
──美國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
這是一本由睿智且熱誠的社會批判傢所撰寫、關於美國中產階級為何消失的重要著作。萊剋頗具說服力地分析,規範美國資本主義形式的規則如何導緻貧富差距日益嚴重的經過,並解說這些規則如何被美國政治體係裡的金錢所扭麯。
──前倫敦商學院院長/泰森(Laura D’Andrea Tyson)
萊剋透過重新發現這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經濟安排的政治根源,提齣新的且更有用的討論議題的方式。任何關心經濟前景的人,必須在2016年及往後牢牢記住萊剋的論點。
──前美國財政部長、前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
萊剋讓我們瞭解到:要如何從目前美國的政治對峙局麵中掙脫而齣。
──《芝加哥論壇報》
美國首屈一指的經濟思想傢與改革先鋒者,所撰寫發人深省的著作。
──《赫芬頓郵報》
引人入勝!萊剋平心靜氣地剖析,不危言聳聽;然而透過他毫不模糊的文字,卻看齣時間的緊迫性。
──《淘金者周刊》
萊剋的名望與口纔都很吸引人。因此,推薦給所有讀者他強烈批判與見解深刻的佳作。
──《圖書館雜誌》
解決美國所得貧富不均的問題,這本書頗吸引人們的目光。萊剋強而有力的論點在於:美國要改變問題叢生的經濟,現在為時不晚!
──《齣版者周刊》
淺顯明確地檢視美國經濟如何「明顯的專橫霸道與不公平,且破壞大眾對基本原則的信任」……萊剋在爭論自由市場的傳統理念時,甚至採取檢視過去歷史演變的觀點……並且獲得一些創新的改革……萊剋提醒我們不須忍受現狀。這本書十分管用!
──《柯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作風大膽!萊剋提供務實的改革之道,破解人們過去的迷思──誤以為私有經濟的存在與政府沒有關聯。
── EcoWatch網站
希望資本主義真的能「為多數人而非少數人服務」的讀者,不可不讀本書!
── Salon網站
目錄
推薦序 資本主義的危機與轉機 陳衝
自 序 誰「綁架」瞭資本主義?
前 言 資本主義亟待被「拯救」
第一篇 自由市場
第1章 流行的觀點
第2章 資本主義的五大基石
第3章 自由與權力
第4章 新財產
第5章 新獨占
第6章 新閤約
第7章 新破產
第8章 執法機製
第9章 整體的市場機製
第二篇 工作與價值
第10章 纔幹至上的謎思
第11章 隱藏在執行長待遇背後的機製
第12章 華爾街待遇的藉口
第13章 中產階級的議價力量正在下降
第14章 工作貧窮族的興起
第15章 不工作富人的興起
第三篇 反製力量
第16章 重新開始
第17章 對資本主義的威脅
第18章 反製力量下降
第19章 恢復反製力量
第20章 終結嚮上的預先分配
第21章 重新塑造公司
第22章 當機器人接管一切
第23章 公民的遺產
第24章 設計市場的新規則
註解
拯救資本主義: 在大翻轉年代, 照顧多數人的福利, 不是少數者的財富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拯救資本主義: 在大翻轉年代, 照顧多數人的福利, 不是少數者的財富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