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名: | 浙江省地形 | ||||||||||||||||||
| 编制出版: | 星球地图出版社 | ||||||||||||||||||
| ISBN: | 9787547110027 | ||||||||||||||||||
| 审图号: | JS(2012)01-146 | ||||||||||||||||||
| 版次: | 2012年10月第1版 | ||||||||||||||||||
| 比例尺: | 1:70万 | ||||||||||||||||||
| 重量: | 0.4KG | ||||||||||||||||||
| 尺寸: | 1.07*0.79m | ||||||||||||||||||
| 语种: | 中文 | ||||||||||||||||||
| 价格: | 200元 | ||||||||||||||||||
这本地图册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的质感,拿在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精品。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色彩的搭配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印刷出来的图案清晰锐利,即便是最细微的线条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反复摩挲。尤其是一些特定主题的地图,比如历史演变图或者文化分布图,信息的密度非常高,但组织得井井有条,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找到重点,这对于系统学习地理知识非常有帮助。我特别欣赏它在图例和注释上的处理,不是那种生硬的文字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到画面之中,既保证了信息量,又维持了整体的美观度。
评分我一直对地图的“可读性”非常看重,很多精美的地图往往因为信息过载而显得晦涩难懂。然而,这本图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巧妙地平衡了详尽与直观。例如,在某一页展示的资源分布图上,它使用了渐变的色阶来表现资源储量的丰富程度,这种视觉语言比单纯的数字罗列要直观得多,几秒钟就能把握大局。再比如,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对比图,用半透明叠加的方式呈现,清晰地展示了边界的变迁,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历史地理学习的效率。对于需要经常查阅、进行学术对比的读者来说,这种设计无疑是极大的便利,省去了许多交叉比对的时间,让阅读体验变得流畅且高效。
评分初次翻阅时,我立刻被它详尽的地理信息深度所震撼。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地图集,更像是一部立体呈现的地理百科全书。它对不同区域的地貌特征的刻画,简直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精度。比如,对于一些山区和高原地带的等高线描绘,那种层峦叠嶂的感觉跃然纸上,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山脉的起伏和壮阔。更难得的是,它在人文地理的展示上也颇具匠心,例如将主要交通网络、工业分布点以及自然保护区以不同的符号和色彩区分开来,使得信息的层级感非常清晰。我发现自己花了好长时间沉浸在对某个具体省份的细致观察中,每一个城市、每一条河流的走向,都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让人对这片土地的肌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套图册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完全达到了可以长期保存的标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体现出的那种“匠人精神”,比如扉页上的题词或者索引的编排,都透露出一种对制图艺术的尊重。它不像是流水线上的批量产品,更像是艺术家精心雕琢的作品。即便是作为陈列品放在书房里,也能立刻提升整个空间的文化气息。每次有人来访,我都会忍不住打开它,向朋友们展示其中某一幅展现了特定气候带或水系分布的地图,那种自豪感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它代表着对知识和精美事物的共同追求。
评分这套图册在地图投影和数据更新方面,似乎也做了大量的努力。我注意到,很多传统地图集难以精确表现的极地或大范围区域的形变控制得非常好,这说明制图者在选择投影方法时是深思熟虑的,而不是套用模板。此外,对比我手中其他几年前的图集,这本图册中的一些新兴城市和基础设施的标注是与时俱进的,这对于需要了解当代中国地理发展脉络的研究者或爱好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一个相对新鲜和可靠的地理参考框架,让人在进行区域规划或者旅行路线设计时,能够基于更准确的现状信息进行判断,这正是地图作为工具的最高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