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图书,已被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总销量突破1000万册!
“思维导图”这一21世纪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学习、掌握和使用。
目前,新加坡已将思维导图全面引进全国的中小学教育中。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专聘东尼·博赞为客座教授, 讲授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
微软、IBM、甲骨文、迪士尼、通用汽车、强生、3M、摩根大通、汇丰、高盛、伦敦警察厅等,正在使用东尼·博赞的学习方法,并将思维导图加入到员工的培训之中。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大型组织、跨国集团、知名院校,都在教授和使用思维导图,以这一工具来训练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发拓展大脑无穷潜力,提升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的效率!
本次新修订东尼·博赞zui经典、zui核心的五本“思维导图”系列。系列采用全彩色、精装,加入新修订内容,包括:特别由东尼·博赞本人更新了为国际培训课程新研发和改进的一系列实用训练实例、众多从未披露的精美思维导图、写给中国读者的笔信等,全新改版,重装上市。经典中的经典,非常适合收藏及赠送友人。
精装全彩典藏版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全5本)包括:
《思维导图》 《启动大脑》 《记忆》 《快速阅读》 《博赞学习技巧》
海报:
“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是一套在全世界销量高达千万册的图书。系列包括: 《思维导图》 《启动大脑》 《记忆》 《快速阅读》 《博赞学习技巧》共5本。
思维导图系列介绍方法包括“思维导图”方法、“照相式记忆”阅读,博赞有机学习技巧(BOST)专题等。是东尼·博赞在学习技巧、脑力、学习后回忆、发散性思维、专注力、多维记忆工具和思维导图等领域40多年经验的总结。包括记忆人名、数字、日期、表格,以及演讲、文章、诗歌,甚至一整本书的方法。
结合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等科学,将发散性思维与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为“大脑瑞士军刀”。
思维导图一经出现,即在教育界和商界刮起了一场风暴。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3亿人在使用它,并从中受益。提供了大量实用练习、颇具启发性的图片,以及演示这种技巧的原创性思维导图。作为 精装全彩典藏版,特别由东尼·博赞本人更新了为国际培训课程全新研发和改进的一系列实用训练实例以及很多从未披露的思维导图。
东尼·博赞,1942年出生于伦敦,1964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英语语言学、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学位。
·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作家,已出版100多部专著及合著,“思维导图”系列图书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销量突破1000万册。
·的公众媒体人物,在英国和国际电视台出现的累计时间超过1000个小时。拥有超过3亿的观众和听众。
·1991年,与雷蒙德·基恩共同创立世界记忆锦标赛。
·世界脑力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称为“世界大脑先生”。
★“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zui大限度地实现创新。”
——比尔·盖茨
★“在波音公司使用思维导图,是质量优化方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方案为波音公司节约了一千多万美元的费用。”
——迈克·斯坦利(波音公司)
★“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对大脑的开发贡献,就同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对理解整个宇宙所做出的贡献一样伟大。”
——《泰晤士报》
★“我运用了《记忆》中的法则和技巧才赢得世界记忆锦标赛。活用此书将会极大提升你的记忆能力,增强思考和想象力并zui终创造人生!”
——多米尼克·奥布莱恩(八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代表作《如何通过考试》)
★“我通过东尼·博赞这本书中明晰而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学会了速读术。该书是成功速读的经典指南。”
——安琼·琼斯
第1章 神奇的大脑
第2章 制作笔记和记笔记
第3章 发散性思维
序言 ⅩⅢ
引言 ⅩⅤ
部分 人脑的无限能量和潜力
第4章 思维导图定义
第5章 使用词汇
第6章 使用图像
第7章 图像和词汇的结合
第8章 思维导图操作手册
第9章 思维导图艺术
第二部分 欢迎进入思维导图世界
第10章 用于记忆
第11章 用于创造性思维
第12章 用于决策
第13章 用于组织他人观点(记笔记)
第三部分 思维导图的基本应用
第14章 用于自我分析
第15章 用于写日记
第16章 用于提高学习技巧
第17章 用于会议
第18章 用于演讲
第19章 用于经营管理
第四部分 思维导图在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的应用
第20章 计算机思维导图
第21章 未来是发散性的
第五部分 思维导图与未来
附录 国际思维节
东尼·博赞
自从20世纪60年代我发明了思维导图之后,它们就被人们当作“zhong极思维工具”。它们带我走上了一段神奇的旅程,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希望这本《思维导图》也会为你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
思维导图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2009年在吉隆坡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举行的第14届国际思维会议上,时任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部长穆罕默德·卡利德·诺丁(Datuk Seri Mohamed Khaled Nordin)正式宣布21世纪是大脑的世纪,新千年是大脑的千年。他同时宣布我们已经从农业、商业、信息和知识的时代走向智力的新时代——而思维导图正是智力的“zhong极思维工具”。虽然思维导图出现时间不长,但已经有逾2亿次书面引用,逾10亿人通过电视观看过,近半人口通过收音机或其他媒介了解过。在阅读《思维导图》时,你将会进行一次彻底的思维革命,事实上,它已经开始转变我们对大脑潜力的看法,改变我们对大脑和多元智能的使用方法。
大学二年级那年,有我兴冲冲地来到图书馆,问图书管理员,在哪儿可以找到一本谈论大脑和如何使用大脑的书。她立即指引我去医学图书部!我跟她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要动大脑手术,只是想知道如何使用大脑。她很客气地对我说,没有这样的书。我万分惊奇地离开了图书馆。
跟身边的人一样,我也经历了大学生中常见的“天路历程”:我慢慢地意识到,随着学术著作阅读量不断增多,我们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创造力、记忆力、解决问题能力、分析和写作能力也被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压力下,大脑开始屈服了。跟别人一样,我也体会到,学习所得越来越少,甚至一无所获的情况也与日俱增。越是用功学习,记的笔记越多,我的成绩反而越差!
这两种情况,从逻辑上来说,无论哪一种都会把我引向灾难。如果减少学习时间,我又不能吸收到必要的信息,后果就是我的成绩越来越差;如果更用心地学习,记更多的笔记,花更多的时间,转来转去还是会以失败而告终。我以为,解决办法肯定在智力和思维技巧的使用方法上——因此,我才去了图书馆。
那天,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意识到,找不到所需要的书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件坏事,实际上反倒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没有这类书,那我就碰巧找到了一个冷门,而且这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还是异常重要的。
我开始着手研究,只要是觉得有助于解决下列基本问题的知识领域,我都要研究:
● 怎样知道如何学习?
●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 有哪些zui佳的记忆技巧?
● 有哪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zui佳技巧?
● 目前关于快速、有效阅读的zui好的技巧有哪些?
● 眼下有哪些zui好的普遍思维技巧?
● 有没有开发新的思维技巧或者一个总体方法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学习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等各类学科,阅读了伟大思想家的笔记和普通科学的资料。我逐渐认识到,如果让人类大脑的各个物理方面与智力技巧彼此协同工作而不是彼此分隔,则其发挥作用的效益和效率都会更高。
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可以产生极为重要和令人满意的结果。例如,只是简单地把词汇和色彩这两种大脑皮层技能合并在一起,就使我记笔记的效果大为改观。在笔记内容上简单地加上两种颜色,就可以把记忆涂色内容的效率提高。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使我非常喜欢自己做的事情。
渐渐地,总体的结构出现了,这期间,我开始当辅导老师,权当一种爱好,专教一些被认为是“有学习障碍”“无药可救”“诵读困难”“智力落后”和“问题少年”的小学生。这些所谓的“掉队分子”都很快转变成了好学生,其中一些还一跃成为各自班上的尖子生。有个女孩子,名叫芭芭拉,学校说她的智商是有史以来zui低的一个。学习了1个月的学习技巧之后,她的智商提高到了160,zui后以高材生的身份从大学毕业了。帕特是位有特殊天分的美国女孩,她曾被人错误地归入“有学习障碍”之列。在她打破好几项创造力和记忆的纪录之后,她说:“我并不是学习不行,我是被人剥夺了学习的权利!”20世纪70年代早期,人工智能早已到来,我可以买1台IMB电脑,并获得一本1 000页的操作手册。可是,在我们这个假想的文明社会的阶段,大家都是带着复杂得令人吃惊的生物电脑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生物电脑比任何已知的电脑还要快1 015倍,但我们的操作手册在哪里?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写一套基于这种研究的丛书:《大脑及其使用百科全书》。我是从1971年开始的,我一边做,一边看到远方露出了更清晰的前景——那就是不断成熟的发散性思维和思维导图理念,以及一个可知的思维世界。随着《思维导图》新版的发行、思维导图研究的硕果累累以及近5亿使用者的出现,这一愿景正在实现。
从1970年到1990年,我去往世界各地,为政府、企业、大学以及中小学讲授我的“新宝贝”,并撰写了首版《思维导图》,于1995年出版。
我的梦想之一就是开发出一款思维导图软件,它能像大脑一样在电脑屏幕上创造思维导图。这远比我想象中难。直到2009年春 iMindMap 4.0版发行以后,真正的思维导图软件才得以问世——感谢思维导图电脑天才克里斯·格里菲思及其团队的工作。这本新版《思维导图》将向你介绍大脑和电脑该如何互连以及两者之间如何互助。
在开发思维导图的初期,我只看到了思维导图在记忆方面的主要用途。然而,我的兄弟巴利与我讨论数月后,我相信,这种技巧同样可以应用在创造性思维方面。
……
序言:
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曾经批评学生,“你不是在思考,而只是有逻辑而已”。因此,我想逻辑并非评估我们思维潜能的标准。大脑实际上有别于一台有逻辑的电脑。
在21世纪,对大脑的正确认识比以往更显重要。我们比以往活得时间更长也更健康,但有时候会忘记,如果不能使头脑健全,活得更长更健康是没有意义的。健全头脑意味着我们的大脑能够活跃运转——有记忆力,高效思考和富于创意——zui终实现个人潜能,而这在不久之前曾受制于出身和身体健康的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某种宿命,从而开创新的人生。
现在我们可以思考一些重大问题,“我该做些什么来改变我的人生?”“这些都有怎样的意义?”我想大脑思维研究的兴起,不仅是因为对如何使人们有更好表现或者甚至拥有更好的记忆力提供解决方案——虽然这些都极受欢迎——而是一些更值得探究的问题,
“什么使得我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和“如何伸展我未被开发的潜能?”
我为东尼·博赞在大脑潜能研究方面的进展而欢呼——他在此领域一直处于前沿已达40多年——我觉得有必要推荐“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思维导图》《记忆》《快速阅读》《博赞学习技巧》和《启动大脑》)这套40多年来一直不衰激励人心的大脑百科全书,读了它你重新认识大脑潜能的思维之旅才刚刚开始。
苏珊·格林菲尔德女男爵
大英帝国二等勋位爵士
福勒里安生理学教授
牛津大学林肯学院研究员
国家荣誉勋位团勋章获得者
我一直对记忆术很感兴趣,总觉得那些能记住大量信息的人简直是“超能力者”。所以,当我在这个书单里看到“记忆术”相关的书籍时,毫不犹豫地就入手了。读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强大的记忆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训练出来的。书中介绍的各种记忆宫殿、联想法、数字编码等技巧,我都尝试运用到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刚开始可能需要一些练习,但一旦掌握了窍门,你会惊奇地发现,背诵单词、记住人名、甚至是复杂的公式,都变得轻而易举。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博赞学习技巧”,这部分内容更是将记忆术、思维导图等融会贯通,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学习框架。它让我明白了如何将不同的学习工具结合起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充满好奇,也尝试过不少方法,但总觉得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指导。这套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从“思维导图”的基础入手,我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知识点可视化,让它们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脉络。这不仅仅是笔记技巧,更是一种思考的训练。接着,“启动大脑”的部分,让我明白如何打破思维的局限,用更开放和创新的视角去看待事物,这对于我理解和吸收新知识至关重要。然后,“记忆术”和“快速阅读”的技巧,则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方法,让我能够更牢固地记住信息,并且更高效地获取信息。尤其是快速阅读,我以前总是觉得阅读速度慢,但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我能够更快地抓住文章的要点,节省了不少时间。最后,“博赞学习技巧”则像一个总纲,将之前所有的技巧融会贯通,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让我知道如何将这些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学习之道。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能力是个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当我看到这套《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丛书》时,我并没有把它仅仅当作一本关于思维导图的书,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全面的“学习力提升宝典”。书中的“启动大脑”部分,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思维模式,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卡住,是因为思维僵化。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如何打破固有的思维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这不仅能帮助我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遇到的难题,还能激发我的创造力。而“记忆术”和“快速阅读”的内容,则为我提供了具体的工具和方法,让我的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和有趣。我开始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比如项目规划、会议记录等,发现效率确实大大提升,而且思路也更加清晰。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我学习路上的“神助攻”!以前总觉得脑子不够用,记东西慢,考试也总觉得力不从心。接触到这套书之后,我的学习方法彻底颠覆了。尤其是关于思维导图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画图,更是一种思考的框架。我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知识点拆解、重组,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现在,无论是课堂笔记、项目规划,还是工作汇报,思维导图都成了我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让我能快速抓住核心信息,理清思路,并且还能激发我更多的联想和创意。更惊喜的是,书中关于“启动大脑”的内容,让我明白了如何打破思维定势,从更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这对于解决实际难题非常有帮助。以前遇到问题,我总是习惯性地往一个方向钻牛角尖,现在学会了“发散思维”,很多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这套书让我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掌握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
评分作为一名经常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和资料的研究者,我一直都在寻找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这套书中的“快速阅读”部分,可以说是我最期待的部分之一,也是让我收获最大的部分。我过去总觉得,要理解得透彻,就必须一字不差地阅读,这样效率自然不高。而书中介绍的跳读、扫读、预测性阅读等技巧,让我大开眼界。我学会了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关键信息,跳过不必要的细节,从而大幅提升了我的阅读速度,同时还能保证对内容的理解。这对我来说简直是革命性的改变。现在,我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消化更多信息,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思考和研究。而且,书中还强调了主动阅读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问、质疑,这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评分值得拥有
评分值得拥有
评分值得拥有
评分值得拥有
评分值得拥有
评分值得拥有
评分值得拥有
评分值得拥有
评分值得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