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

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仕耿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HCNP
  • 路由交换
  • 网络技术
  • 华为
  • 认证
  • 学习指南
  • 网络工程师
  • 通信技术
  • HCNA
  • 网络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少儿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64002
商品编码:16661104269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 作  者:朱仕耿 编著 定  价:139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页  数:708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464002 第1章 路由基础0
1.1 路由的基本概念2
1.1.1 路由的基本概念3
1.1.2 路由表4
1.1.3 路由信息的来源6
1.1.4 路由的优先级7
1.1.5 路由的度量值8
1.2 静态路由9
1.2.1 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9
1.2.2 静态路由配置须知12
1.2.3 默认路由14
1.2.4 浮动静态路由16
1.2.5 案例1:静态路由与BFD联动18
1.2.6 案例2:静态路由与NQA联动21
1.2.7 案例3:A与B互ping的问题24
1.2.8 案例4:静态路由在以太网接口中的写法及路由器的操作26
1.3 动态路由协议及分类28
1.3.1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28
1.3.2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29
1.4 长前缀匹配30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配套华为HCNP-R&S;的学习指导用书,全书共包含14章,内容包括路由基础、RIP、OSPF、IS-IS、路由重分发、路由策略与PBR、BGP、以太网交换、以太网安全、STP、VRRP、组播、MPLS与MPLS VPN、附录:习题答案。通过学习本书,读者不仅能够熟悉HCNP-R&S;中的知识要点,更加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全书内容丰富,书中的每一章不仅安排了介绍理论知识的详细内容,还穿插了丰富的案例,让读者能够快速掌握相关技术或协议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朱仕耿 编著 朱仕耿:1、华为、思科认证资历培训讲师; 2、10年数据网络交付及技术支持经验、数通能力建设经验; 3、熟悉企业网络主流网络模型及解决方案; 4、多年培训产品开发、课件及资料(含多媒体及线上知识库)开发、市场开发经验; 5、拥有大量线上、线下培训认证授课经验、项目实战授课经验; 6、多年数通技术团队、讲师团队管理及赋能经验。
《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 前言 在数字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连接着世界,驱动着创新,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路由和交换作为网络的核心技术,更是构建稳定、高效、可靠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石。无论您是希望深入理解网络工作原理的网络爱好者,还是致力于在IT领域深耕的专业人士,掌握HCNP(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路由与交换的知识体系,都将为您开启一扇通往更广阔职业前景的大门。 本书《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路径,帮助您扎实掌握HCNP路由交换领域的各项核心技术和实践技能。我们深知,技术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理论的积淀、实践的磨练以及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复杂场景的应用,层层递进,确保您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并将其融会贯通。 第一部分:网络基础与路由原理 网络世界的基石——IP地址与子网划分 在深入探讨路由交换的奥秘之前,我们必须先牢固掌握网络通信最基本的语言:IP地址。本书将从IPv4地址的结构、分类(A类、B类、C类、D类、E类)以及公有地址与私有地址的区别入手,详细讲解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原则。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介绍子网划分(Subnetting)这一至关重要的概念。通过子网划分,我们可以将一个大的IP地址块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子网,从而更有效地利用IP地址资源,隔离广播域,提高网络性能。本书将通过大量实例,一步步演示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子网规划和计算,包括计算子网掩码、子网数量、每个子网的可用IP地址范围以及广播地址等。我们将探讨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的应用,以及它如何进一步提升IP地址分配的灵活性和效率。 路由协议的演进与核心机制 路由是网络中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的路径选择过程。本书将首先介绍路由的基本概念,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 随后,我们将深入剖析各类动态路由协议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RIP(路由信息协议):作为最早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我们将回顾其工作原理,包括跳数度量、周期性更新以及可能存在的缺点(如收敛慢、路由环路等),并简要介绍RIPv1和RIPv2的差异。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作为当前主流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的设计理念及其在大型网络中的优势将是本书的重点。我们将详细讲解OSPF的各项概念,包括区域(Area)、路由器角色(DR/BDR)、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SPF(最短路径优先)算法,以及不同区域类型(标准区域、末节区域、存根区域、 NSSA区域)的配置和特点。我们将演示如何规划OSPF区域,配置路由器接口,并分析路由器的邻居状态和路由表信息。 IS-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我们将介绍IS-IS作为另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特点,其与OSPF在某些方面的异同,以及在某些特定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BGP(边界网关协议):作为互联网路由的基石,BGP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我们将深入探讨BGP的协议类型(eBGP和iBGP),AS(自治系统)的概念,以及BGP的路径属性(如AS_PATH, NEXT_HOP, LOCAL_PREF, MED等)。我们将详细讲解BGP路由选择的过程,并演示如何配置BGP对等体,实现与互联网或其他自治系统的路由交互。此外,我们还将介绍BGP的聚合、路由反射器(Route Reflector)和联盟(Confederation)等高级特性,用于解决大规模BGP部署中的挑战。 第二部分:交换技术与VLAN隔离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与二层转发 在数据包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的过程中,路由器负责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路径选择,而交换机则在同一个局域网(LAN)内部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数据转发。本书将详细阐述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MAC地址表(CAM Table)的构建和学习过程,端口模式(Access, Trunk, Hybrid)的配置,以及二层转发的流程。 我们将介绍STP(生成树协议)及其变种(RSTP, MSTP)的核心作用,即防止二层网络中由于环路而导致的广播风暴和MAC地址表震荡,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本书将详细讲解STP的端口角色(Root Port, Designated Port, Blocking Port),端口状态(Blocking, Listening, Learning, Forwarding),以及如何通过配置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和STP参数来优化网络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VLAN(虚拟局域网)的应用与划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安全性和效率,VLAN技术应运而生。本书将详细讲解VLAN的概念,包括其如何通过逻辑划分将一个物理交换机划分成多个独立的广播域。我们将演示如何配置VLAN,包括创建VLAN,将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以及Trunk端口(802.1Q)的工作原理,它允许在同一物理链路上承载多个VLAN的数据。 本书还将探讨VLAN间路由(Inter-VLAN Routing)的实现方式,例如利用三层交换机(Layer 3 Switch)或通过路由器实现。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SVI(Switched Virtual Interface)接口,以及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子接口(Subinterface)来实现VLAN间的高效通信。 第三部分:网络安全与服务质量(QoS) 网络安全基础与访问控制列表(ACL)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应用的多样化,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将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认证、授权和计费(AAA)。 我们将重点讲解ACL(访问控制列表)在网络安全中的关键作用。ACL是一种根据预设规则过滤网络流量的机制,可以用于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限制特定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或者对特定类型的流量进行监控。本书将详细介绍标准的ACL和扩展的ACL,包括它们的配置语法,以及如何根据源IP、目的IP、端口号、协议类型等条件创建灵活的ACL规则。我们将演示如何将ACL应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接口,以实现精细化的流量控制。 服务质量(QoS)的保证与策略 在带宽有限或网络拥塞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关键业务流量(如语音、视频)的传输质量,是网络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书将详细讲解QoS(Quality of Service)的概念,包括其目的和重要性。 我们将介绍QoS的基本机制,例如流量分类(Classification)、标记(Marking)、排队(Queuing)和整形(Shaping)/策略(Policing)。我们将演示如何利用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或IP Precedence等标记机制对流量进行优先级区分。本书还将深入讲解各种拥塞管理和拥塞避免技术,如WRR(Weighted Round Robin)、WFQ(Weighted Fair Queuing)、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等,并介绍如何通过配置QoS策略来优化网络性能,确保关键应用的流畅运行。 第四部分:网络设备配置与故障排除 华为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本书将以华为(HUAWEI)的网络设备为平台,详细讲解其命令行界面(CLI)的操作方法和常用的配置命令。我们将从基础的网络设备初始化,包括配置IP地址、主机名、用户登录方式开始,逐步深入到路由协议、VLAN、ACL、QoS等核心功能的配置。 我们将提供大量的配置示例,涵盖各种场景下的实际操作,例如: 路由器接口配置与IP地址分配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协议(RIP, OSPF, BGP)的配置与验证 交换机端口配置、VLAN划分与Trunk配置 STP(RSTP, MSTP)的配置与验证 ACL的配置与应用 QoS策略的配置与验证 网络故障排除的系统方法 在实际的网络运维中,故障排除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故障排除方法论,帮助您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问题。我们将介绍常用的故障诊断命令和工具,例如: `ping`:测试网络连通性 `tracert`/`traceroute`:追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display`系列命令(如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display interface`, `display vlan`等):查看设备配置和运行状态 `reset`系列命令:重置配置或接口 日志分析:查看系统日志以获取故障线索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故障场景分析,例如路由不通、VLAN通信失败、网络延迟过高等,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具,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语 《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在网络技术学习道路上的忠实伙伴。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帮助您在HCNP路由交换领域取得成功。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旨在帮助您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过硬的实践技能,最终能够独立设计、部署和维护复杂的多厂商网络环境。 我们相信,通过您的努力学习和不断实践,您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网络工程师,为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世界贡献您的力量。祝您在学习旅程中一切顺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架构设计和内容编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更像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武功秘籍”,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HCNP路由交换的精髓。初学者可能会对书中涉及的各种协议和技术感到眼花缭乱,但作者巧妙地将所有内容组织成一个逻辑严谨的整体。从最基础的网络模型和数据传输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各种路由协议的工作机制,再到交换机的高级功能和网络安全,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承接前一个章节,并为后续章节打下基础。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各种协议的配置时,不仅仅给出命令,还会附带详细的解释,说明每一个参数的作用,以及该配置在实际网络中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使得读者在学习配置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配置背后的原理,从而避免“死记硬背”。书中大量的实验案例,更是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作者提供的实验拓扑清晰明了,实验步骤详细准确,让我能够轻松地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亲手搭建和调试,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HSRP和VRRP时,通过实际配置和故障模拟,我深刻理解了它们在提供网关冗余方面的核心作用,以及它们在配置和工作原理上的细微差异。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独特,既有严谨的技术论述,又不乏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总而言之,这本《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学习资料,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网络工程师,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干货满满”且“条理清晰”。对于我这样一个在网络技术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来说,很多概念虽然似曾相识,但作者的深入剖析和独特视角,却让我对这些经典理论有了新的理解。第一部分对二层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从MAC地址的学习机制,到STP协议的收敛过程,再到VLAN划分的优势和实现方式,每一个环节都剖析得入木三分。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花了大量笔墨去解释“为什么”,比如为什么需要STP来防止环路,STP的各个端口角色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职责,以及如何优化STP的配置以提升网络稳定性。这种探究式讲解,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高级实验室,亲手搭建和调试复杂的二层网络。特别是关于MSTP的部分,作者用图解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多个实例的运行原理,让我终于摆脱了过去对MSTP理解的模糊不清。接着,书本将我带入了三层路由的世界,从基础的静态路由配置,到动态路由协议的演进,再到更复杂的策略路由和流量工程,每一个技术点都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被作者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闪耀着智慧光芒的项链。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EIGRP时,对DUAL算法的详尽解释,以及它与OSPF在收敛速度和资源占用上的对比分析。这部分内容,对我理解不同路由协议的优劣势,并根据实际网络需求进行合理选型,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书末的案例分析,更是将二层和三层技术融会贯通,解决了一些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评分

对于从事网络运维工作多年的我来说,很多HCNP级别的技术点都已经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我翻阅这本书,更多的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或者对一些不甚清晰的原理进行深化的契机。《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书中关于BGP协议的章节,对我来说尤其具有价值。作者不仅仅是讲解了BGP的基本属性和路径选择过程,更是深入探讨了MP-BGP、BGP的路由策略以及与IPv6的结合。我过去对于BGP的理解,更多停留在“知道怎么用”的层面,而这本书则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么用”,以及“如何做得更好”。作者在分析BGP的AS_PATH属性时,详细解释了路径属性对路由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AS_PATH来优化路由策略,这对于我规划和管理大型企业网络中的BGP路由,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此外,书中关于QoS(服务质量)的章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从流量分类、标记、整形、限速等多个维度,详细讲解了如何构建一个能够保障关键业务流量的服务质量网络。我尤其赞赏作者在介绍策略路由和流量工程时,将理论与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比如如何利用策略路由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以及如何在互联网出口部署流量工程来优化出口带宽的使用效率。这些章节的内容,直接解决了我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一些痛点,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优化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技术充满了热情,但又苦于缺乏系统的学习指导。《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这本书,无疑是我踏入HCNP领域的“指路明灯”。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浏览了目录,看到了一些我曾经在学校里接触过的基础知识,但又有很多新概念,比如MPLS、VRRP、HSRP等,这些都让我感到既好奇又有些畏惧。然而,当我开始阅读时,这种畏惧感很快就被一种学习的乐趣所取代。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细语,循循善诱。他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命令和参数,而是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网络概念具象化。例如,在讲解NAT时,他用“房东给租客分配门牌号”来比喻公网IP地址的转换,让我瞬间就理解了NAT的精髓。在介绍OSPF的路由更新机制时,作者用“邻居之间互相通报最新路况”来类比,形象地展示了LSA的传播过程。这种“化繁为简”的教学方式,让我能够轻松愉快地掌握那些曾经觉得高深莫测的技术。书中大量的图示和实验配置,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步在模拟器中进行配置和调试,亲身感受到了每一个配置命令带来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在学习VRRP和HSRP时,我通过反复实验,深刻理解了这两个协议在实现网络冗余和高可用性方面的关键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习方法的引导,让我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和实践。

评分

拿到这本《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是既期待又忐忑。期待的是,它作为我进军HCNP路由交换领域的敲门砖,我希望能从中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忐忑的是,我担心内容过于晦涩难懂,或者与实际考试要求脱节。翻开第一页,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目录立刻让我安心了不少。序言部分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为我们勾勒出了HCNP路由交换技术的宏大蓝图,以及掌握这项技能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直接堆砌专业术语,而是从大家都能理解的类比入手,比如将路由器比作信息世界的“交通枢纽”,交换机比作“数据流的指挥官”。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第一章关于TCP/IP模型和OSI模型的讲解,虽然是基础,但作者的阐述逻辑严谨,图文并茂,让我对网络分层模型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尤其是对数据包在各层传输过程中封装和解封装过程的详细描绘,配合生动的图示,让我感觉自己真的能“看见”数据是如何穿越网络的。接下来的章节,更是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各种路由协议,从静态路由到RIP,再到OSPF和BGP,作者都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其工作原理、配置命令以及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场景。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OSPF的部分,作者不仅仅列出了配置命令,还深入分析了OSPF的邻居建立过程、DR/BDR的选举机制,以及LSA的生成和交互。这些细节的处理,对于真正理解OSPF协议至关重要,也让我对构建大型、高可用路由网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接地气,结合了实际网络故障排除的经验,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