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象棋实用残局
定价:17.00元
作者:陈松顺著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1
ISBN:9787562332015
字数:160000
页码:1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标识:20970871
编辑*
本书是一本颇具特色的中国象棋实用残局谱。
残局是象棋对局的收尾阶段,有如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以残局工夫是象棋基本功之一。人们从无数象棋对局中归纳出有胜和规律可循的残棋形势,拟定例胜、例和的着法,称为实用残局,这是学习象棋的人所应细心熟习的。
陈松顺同志棋艺湛深,更有培训青年棋手的多年经验,桃李盈门,本书分别介绍了马类、炮类、兵类、车类和残局在实战中的运用问题,并讲解了冷着与棋谚及实战残局选评和看杀局练心算。
内容提要
本书分别介绍了马类、炮类、兵类、车类和残局在实战中的运用问题,并讲解了冷着与棋谚及实战残局选评和看杀局练心算。本书适合初、中级水平的象棋爱好者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初、中级象棋教材。
目录
原本部分
一、马类(24局)
二、炮类(16局)
三、兵类(11局)
四、车类(19局)
五、残局在实战中的运用问题
增订部分
一、马类(12局)
二、双马双炮类(7局)
三、兵类(2局)
四、车类(15局)
五、残棋的基本杀法
六、棋谚图解
七、实战残局选评
八、看杀局练心算
作者介绍
暂无
文摘
暂无
媒体*
暂无
我特别注意到这本书在“残局类型划分”上的独到之处。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按“子力组合”来划分的过时方法,而是创新性地引入了“控制要点”作为分类标准。例如,将所有残局归纳为“中心控制型”、“底线压力型”和“翼侧牵制型”三大类。这种划分极大地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更具动态性的残局全局观。过去我总是习惯于看眼前的兵和车,而现在,我学会了先判断这个残局的核心矛盾点在哪里,哪一方对关键点的控制更强,从而快速锁定胜负关键。例如,在处理一个“车马对炮兵”的残局时,书上引导我思考的不是如何吃掉对方的兵,而是如何利用马的跳跃性,限制住对方炮的活动范围,一旦理解了这一层,后续的走法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这种宏观视角的构建,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记忆,而是一个不断完善自身棋局分析模型的系统工程,受益匪浅。
评分在实战应用性方面,这本书做得极为出色,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脱离实战的学院派气息。作者非常贴合现代象棋的对局趋势,收录的残局案例大多来源于近十年来的顶尖高手对决,保证了其新颖性和指导价值。更重要的是,对于每一个残局,作者不仅给出了标准解法,还列举了对手可能采取的几种“干扰招法”及其应对策略。这就像是象棋领域的“反作弊指南”,让你在实战中遇到对手出乎意料的走法时,不至于手足无措。我曾带着书中的几个特定“车兵残局”模式去复盘自己的对局,结果发现以往丢掉的几盘棋,都是因为忽略了书里提到的某个关键的“将军位置预判”。这种高度的实战针对性,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耳边随时指导,提醒你关注那些决定胜负的毫厘之间。它的实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铺陈之中,让人感觉每翻一页,技术都在实实在在地增长。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实用”残局教材的预期。作者在构建理论体系时,展现出一种近乎严谨的数学逻辑。他不是简单地堆砌棋谱,而是将看似零散的残局现象,系统地归纳为若干核心原理,比如“先手控制”、“空间压制”和“弃子求和”的边界条件等。我尤其佩服他对“绝杀”和“逼和”之间微妙界限的剖析,那些看似只有一线之差的胜负转换点,被作者用极其简洁的语言和精妙的图示,剖析得入木三分,让人茅塞顿开。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许多过去困扰我的残局难题,一旦套用书中的某个核心概念进行分析,立刻迎刃而解。这种由点及面的学习路径,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残局判断能力,而不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这种结构化的思维训练,对于想要从“会走”提升到“会赢”的进阶棋手来说,是无价之宝。它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了多少个局例,而在于提供了一套思考残局的“操作系统”。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带着一种老派棋手的沉稳和厚道。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去渲染棋局的惊险刺激,作者的文字就像是清晰的棋谱注释一样,直接、准确,直指核心。很多其他象棋书籍在解释复杂局面时,往往会使用大量的修饰语来烘托气氛,反而干扰了读者的理解,而这本书则不然。比如,在讲解一个复杂的“双马对炮”残局时,作者的描述是:“若红方此时选择‘平车’,则黑方可以利用‘隔将’之势,迅速将局势拖入均势;故必须‘进车一步’,紧逼中路……”这种教科书式的精准表述,非常有利于构建清晰的逻辑链条。它仿佛在告诉我,下棋就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应当是冷静且有条理的。对于我这种偏爱逻辑推演而非直觉判断的棋手来说,这种清晰的文字逻辑,是比再多图示都更重要的学习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沉稳的墨绿色为主调,搭配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名字,显得既古典又不失现代感。纸张的选择也很考究,不是那种廉价的、一翻就皱的纸张,而是略带纹理的哑光纸,拿在手里有种踏实的分量感。我特别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拉得很开,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而且,书的整体尺寸设计得非常合理,既方便携带,又保证了棋盘图示的清晰度。我注意到,书中很多关键局面的图解,不仅仅是黑白线条,还巧妙地运用了不同深浅的灰色来区分棋子的攻防状态,这种细微的视觉处理,对于初学者理解复杂的走子意图,简直是神来之笔。更难得的是,书脊的装订工艺看起来非常牢固,即便我经常翻阅查找特定残局,也完全不用担心书会散架。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出出版方对象棋文化和读者体验的尊重,绝非应付了事的产物。每次将它从书架上取下,都会被这种精致感所感染,让人更愿意沉浸到学习的乐趣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