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商品编号:155392 原价:¥29.00 一口价:¥26.10 折扣:90%折 立即节省:¥2.90 《规范》强制性条文由2005版的10条增加为17条。其中第3.2.1条、第3.2.7条、第3.3.1条、第3.3.2条、第4.1.1条、第4.2.2条、第4.2.3条、第4.2.5条、第4.2.10条、第4.2.14条和第4.2.19条为沿用或修改原2005版强制性条文;第3.3.7条、第4.2.8条、第4.2.17条、第4.5.2条、第4.5.4条、第4.5.6条为新增强制性条文。 | ||||||||||||||||||||||||||||||||||||||||||||||||||||||||||||||||||||||||
|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建筑与建筑热工;4.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5. 给水排水;6. 电气;7. 可再生能源应用。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2015年10月1日实施。原《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同时废止。 |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3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9-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1、3.2.7、3.3.1、3.3.2、3.3.7、4.1.1、4.2.2、4.2.3、4.2.5、4.2.8、4.2.10、4.2.14、4.2.17、4.2.19、4.5.2、 4.5.4、4.5.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同时废止。 | ||||||||||||||||||||||||||||||||||||||||||||||||||||||||||||||||||||||||
| 1. 总则 | ||||||||||||||||||||||||||||||||||||||||||||||||||||||||||||||||||||||||
| | ||||||||||||||||||||||||||||||||||||||||||||||||||||||||||||||||||||||||
|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本文简称《规范》)进行全面修订。 《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建立了代表我国公共建筑特点和分布特征的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标准的节能目标; 更新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和冷源能效限值,并按照建筑分类和建筑热工分区分别作出规定; 增加了围护结构权衡判断的前提条件,补充细化了权衡判断过程的输入输出内容和对权衡判断软件的要求; 新增了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有关规定。 | ||||||||||||||||||||||||||||||||||||||||||||||||||||||||||||||||||||||||
| ||||||||||||||||||||||||||||||||||||||||||||||||||||||||||||||||||||||||
我在一家大型建筑设计院担任总工程师,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建筑设计项目,从住宅到超高层,从文化场馆到交通枢纽。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节能设计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次拿到这本“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我感到非常欣喜。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权威的指导,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范和提升设计质量。我仔细地阅读了书中的每一个章节,发现它在技术细节的阐述上非常到位,并且紧密结合了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趋势。特别是在一些新的节能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方面,书中给出了非常详实的指导和建议。这对于我们一线的设计师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设计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项目的节能目标。这本书,就像是为我们设计团队提供了一个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让我对完成更高质量的节能设计项目充满了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生,我深知掌握最新的行业标准的重要性。这次有机会接触到这本关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2015年新版,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在课堂上,老师虽然会提及一些基础的节能概念,但对于如此详尽的规范,我们很难在教材中找到全面的讲解。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阐述了公共建筑在节能设计方面的各项要求,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采光、通风的设计,再到能源系统的优化,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方面。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案例分析的部分,作者通过列举一些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践的。虽然里面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但通过作者的细致讲解,我都能一一理解。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巩固了课堂上的知识,更让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而这本书,无疑将是我未来设计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引。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建筑节能工程师,我见证了中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摸索到如今的规范化,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进步。当我看到这本“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5年新版)”时,我深感欣慰。它代表着中国在建筑节能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地涵盖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各个方面,从宏观的战略到微观的技术,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技术指标的解读,以及对不同建筑类型节能策略的分析。这些内容,不仅对于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者,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将其与我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对比,发现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和建议,都与我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谋而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部行业发展的史书,一部凝聚着无数专家智慧的结晶。
评分我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过不少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在项目前期策划和设计阶段,节能环保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关注领域。以往,我们更多的是参考一些零散的技术资料,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指导。这次接触到这本“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合理,逻辑清晰,让我能够快速找到我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它不仅列举了各项节能要求,更重要的是,它还对这些要求背后的原理和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这对于我们项目团队来说,非常有价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设计,以及这些设计将带来什么样的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会将书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应用到项目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顾问,为我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它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推动项目的节能化改造,也让我们的项目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建筑如何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这本关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书,并被其内容深深吸引。它并非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部关于如何构建绿色、低碳未来的思想集。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条文,更是在探讨一种新的建筑理念,一种以人为本、与环境友好的设计哲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节能策略的分析,从学校、医院到办公楼,每一种建筑都有其独特的节能需求和解决方案。这些内容,让我对城市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更加关注我们身边建筑的节能性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一些身边的建筑,思考它们在节能方面做得如何,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这本书,让我对“建筑”这个概念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它不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地球未来的责任。
评分我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但与此同时,我也深知如何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提升建筑的现代功能和节能性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偶然间,我了解到这本关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书,虽然其核心内容是针对新建建筑,但我认为其中关于建筑围护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原则,对于历史建筑的节能改造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深入研究了书中关于材料选择、保温隔热、以及能源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章节,并试图将这些理念,与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相结合。这本书记载的,是一种对资源的高度尊重,一种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建筑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而节能设计,则是在延续这份文化和历史的同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这本书,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用严谨的逻辑和深邃的洞察,为我指点迷津。
评分收到,我将以读者的口吻,为您撰写10段不包含书籍具体内容的图书评价,每段字数不少于300字,风格和内容差异极大,力求自然真实。 一本关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书,光是听名字,我就知道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但作为一名在建筑设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对这类规范的熟悉程度,就如同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然而,这次拿到这本2015年新版,我的内心还是涌现出了一股莫名的期待,或许是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标准的更新,都凝聚了无数专家学者的心血,是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翻开它,并非是为了寻找某个具体的数值或者图例,更多的是想去感受,这本凝聚着智慧的著作,是如何勾勒出未来公共建筑的节能轮廓的。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虽然不直接告诉你答案,却通过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论述,引导你一步步走向正确的方向。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思考过去的设计理念与当下标准的差异,反思自己在项目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这本书,更像是一次自我审视的契机,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认知,也让我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那些看似枯燥的条文背后,蕴藏的是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我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捧着它,细细品味那些文字,仿佛能看到无数个节能建筑在图纸上拔地而起,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一份绿色,也为我们的地球减轻一份负担。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标准,更是一种理念的传递,一种责任的担当。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拿到这本关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这种类型的书籍,在我看来,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充斥着各种数据和条文,读起来会让人昏昏欲睡。然而,当我真正开始翻阅它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的看法被彻底颠覆了。这本书的设计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死板,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条文的时候,都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图文并茂的解释,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标准,更是在传递一种理念,一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让我明白,节能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法规要求,更是为了创造更健康、更舒适、更环保的生活空间。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被书中一些精彩的论述所打动,作者对环境保护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未来建筑形态的独到见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让我对“公共建筑节能”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术语,而是充满了温情和智慧的实践指南。我会在空闲的时候,反复阅读这本书,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评分最近在研究一个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节能设计这块的要求特别高,听同行推荐了好几本相关的书,最终选择了这本。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它的分量不一般,厚实,沉甸甸的,封面设计虽然简洁,但却透露出一种专业和权威感。我并非是一个对技术细节特别狂热的人,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去理解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要求。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需求。它没有过多的理论铺陈,也没有过于偏向某一具体的技术应用,而是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和全面的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整体思路和关键环节。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在逻辑编排上做得相当出色,从基础概念到具体要求,再到实施细则,层层递进,非常清晰。虽然里面涉及很多专业术语,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也能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大概理解其核心要义。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节能设计,去理解它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我也会时不时地对照手头的项目,思考如何在设计中更好地融入这些节能理念,如何在成本和效果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建筑节能设计的无限可能。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的项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提升建筑的节能性能。在寻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偶然看到了这本关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书。虽然它侧重于新建公共建筑,但书中提出的许多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对于我们改造项目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仔细地阅读了书中关于建筑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方面的论述,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这本书,让我对如何科学地进行节能改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在改造项目中实现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我也会将书中的一些理念,与项目团队的同事进行交流和讨论,希望能够在改造项目中,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本书,就像是在黑暗中为我点亮了一盏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评分好
评分已验证是正版 工作必备品
评分速度还可以。包装到位
评分不错的。物流挺快。好评!好评!
评分书籍确实不错,客服人员太多也非常好,但是汇通快递必须得吐槽一下,整整送了20天还要委托给国通才送到。
评分挺不错的。这家店最便宜
评分正版的,很方便。下次还会再来买。
评分很不错
评分很好,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