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65.0
作者:娄炎 何宁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5-01 上架日期: 201505 征订号:27224
版次:第一版页数:398装帧:平膜勒口开本:小16开 印张:25.500
ISBN:978-7-112-18006-6
本书内容丰富,叙述详尽具体,技术实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可供建筑水利、电力、交通、铁路、环境等部门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对从事规范制定、教学、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的岩土工程人员有着很好的参考作用。
初次接触《地基处理监测技术》这本书,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阅读后却发现它内容丰富,视角独特,让我对地基处理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地基特性以及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的介绍,为理解后续的监测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真正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对监测技术的深度阐述。从各种物理量(如位移、沉降、孔隙水压力、温度等)的监测方法,到非物理量(如声发射、电法、热成像等)的创新应用,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作者还特别强调了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数据来评估地基的处理效果和工程的安全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讨论,这让我看到了监测技术在保障工程安全方面的实际价值。它不仅仅是数据的记录,更是智慧的体现,能够帮助工程师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地基处理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监测。
评分《地基处理监测技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理念上的。在阅读之前,我总觉得地基处理是比较“硬”的工程,是关于材料和结构的堆砌。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背后蕴含的“智慧”和“预见性”。书中对各种监测手段的详细介绍,让我明白了地基处理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时刻关注其“健康状况”。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地基处理方案(如桩基、注浆、排水固结等)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投入使用后,各自的监测重点和技术要求。书中列举了大量实际工程中的监测数据分析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精准的监测数据是如何帮助工程师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从而避免潜在的风险。这种“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在工程领域尤为重要,而本书恰恰是这种理念的有力实践者。它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工程,让原本看似单调的地基处理,变得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也更加安全可靠。
评分坦白说,我在拿到《地基处理监测技术》这本书之前,对“地基处理”这个概念的理解非常模糊,可能仅停留在“把地基弄结实”这个层面。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加固地基,更是关于如何“倾听”地基的声音。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监测仪器,比如位移监测仪、压力计、应力计等等,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表和案例,生动地展示了这些仪器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工作的。我尤其惊讶于书中对数据可视化和三维建模的介绍,这使得原本抽象的地基数据变得直观易懂。作者用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将复杂的技术原理娓娓道来,即便是一些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领略到地基处理监测的魅力。它让我明白了,所谓的“监测”,并非简单的记录,而是一个主动、动态、持续的过程,它贯穿于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地基的稳定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和外部因素而变化,因此,持续的监测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关键。
评分读完《地基处理监测技术》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当前在地基处理这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虽然我不是业内人士,但作为一名对工程安全和城市发展略有关注的普通读者,这本书的内容的确让我大开眼界。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优劣势,这对于理解为何需要进行地基处理,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方案至关重要。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介绍,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从传统的传感器监测,到现代化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测体系,书中对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的流程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些技术不仅能实时反映地基的变形、应力等关键参数,还能在早期预警潜在的风险,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地基监测中应用的章节尤为感兴趣,这似乎预示着未来地基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让我深刻体会到,地基处理绝非简单的“打地基”,而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高度复杂工程。
评分我一直对我们城市建设中那些看不见的“幕后英雄”非常好奇,而《地基处理监测技术》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地基处理这个专业领域的神奇世界。它没有直接谈论如何“处理”地基,而是聚焦于“监测”这一关键环节,这反而让我对整个流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的描述,就像是在讲述一场精密协同的交响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比如物联网、云计算等如何在地基监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让我看到了技术革新如何不断推动着地基处理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工程安全背后那些细致入微、严谨科学的监测体系。它让我明白,一座高楼的稳固,一项重大工程的成功,离不开这些默默付出的监测技术和人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