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iday Wine Companion 2018
作者: James Halliday;
ISBN13: 9781743792933
類型: 平裝(簡裝書)
語種: 英語(English)
齣版日期: 2017-08-03
齣版社: Hardie Grant Books
頁數: 776
重量(剋): 861
尺寸: 23.368 x 15.494 x 4.572 cm
這本《酒伴侶2018》的“個性”非常鮮明,它不像某些歐洲的評級體係那樣高高在上,而是帶著一種澳大利亞人特有的直率和務實。我注意到,對於那些緻力於可持續發展和有機種植的酒莊,即便是它們的産品在某些年份的錶現並非完美,也往往能獲得更高的“潛力分”或“理念分”,這反映齣評審團對於未來釀酒趨勢的認可。我專門找瞭關於西澳瑪格麗特河産區的那幾章來看,那裏對於赤霞珠和梅洛的混釀(Bordeaux Blends)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我記得往年他們對某個特定酒莊的Cabernet Sauvignon的酸度描述,用瞭一個“鉛筆芯”的比喻,非常精準地描繪齣瞭那種骨架感和收斂感。今年,我更關注的是他們對“陳年潛力”的評估是否更加科學化瞭。僅僅靠盲品很難準確判斷一款酒十年後的狀態,所以,我希望看到他們引入瞭更多的實驗室數據,例如pH值、總酸度和殘留糖分的精確記錄,來輔助他們的感官判斷,讓推薦更有底氣。這本書的排版美觀,但更重要的是信息密度極高,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掌握澳大利亞葡萄酒版圖的最新動態,它幾乎是無可替代的工具。
評分這本書,坦白說,拿到手的時候,我其實帶著一種挺復雜的心情。畢竟,每年的《酒伴侶》都是葡萄酒圈子裏的一件大事,大傢都在等著看今年的“風嚮標”到底指嚮哪裏。2018年的這個版本,放在書架上,沉甸甸的,光是看封麵那簡潔的排版,就讓人感受到一種專業和權威的氣場。我第一個迫不及待想翻開的是關於新南威爾士州産區的那些記錄。你知道的,那邊的設拉子(Shiraz)近些年來的崛起勢頭非常迅猛,很多人都在討論,到底哪些酒莊的批次值得長期持有,哪些是曇花一現的“網紅”。我尤其關注瞭他們對於特定年份氣候條件的分析,因為那直接決定瞭葡萄的成熟度和最終的酸度平衡。我記得去年他們對某個特定地區的小年描述得極其到位,直接幫我避開瞭一些踩雷的酒款。今年的報告裏,我希望能看到更細緻的土壤學分析,不僅僅是葡萄品種和産區,而是深入到微氣候對風味化學物質的影響,畢竟,在澳大利亞這樣廣袤的土地上,地塊間的差異纔是真正決定品質的關鍵。翻開目錄,目錄本身的編排邏輯也很有意思,似乎是遵循著某種從宏觀到微觀的深入路徑,這對於新手來說也許略顯燒腦,但對於資深愛好者來說,這恰恰是一種高效的檢索方式。
評分說實話,每次看完這本書,都會産生一種強烈的“采購衝動”。它成功的秘訣可能在於它的“不可預測性”。你可能覺得某個你一直很喜歡的酒莊,因為某一年采摘管理上的疏忽,分數會大幅下滑,但它卻僅僅是微調瞭半個點,這體現瞭評審團的寬容和對長期穩定性的認可。我每年都會花大量時間對比不同年份的同一款酒在書中的評分變化,這就像是追蹤股票K綫圖一樣令人著迷。2018年的版本在設計上還有一個很實用的改進,就是對那些“入門級”或“日常飲用級”葡萄酒的推薦更加清晰化瞭。以前,這些酒款常常被淹沒在那些天價的旗艦酒款之下,但現在,有一個專門的區域,用更輕鬆的語言推薦那些高性價比的日常口糧。這使得這本書的受眾群體一下子擴大瞭,不再隻是那些準備投資陳年佳釀的富裕收藏傢,也包括瞭每一個熱愛葡萄酒的普通消費者。總而言之,它不僅僅是一本評分手冊,更是一份深入瞭解澳大利亞風土人情的文化地圖。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2018年的這個版本在“敘事感”上比前幾版有顯著的提升。以前可能更像是一個冷冰冰的數據庫,但現在,每一款被重點推薦的酒,背後似乎都有瞭一個小小的故事。比如,他們對某個偏遠地區新晉酒莊的描述,從一個幾乎被遺忘的葡萄園,到最終在國際舞颱上嶄露頭角,這種“英雄之旅”的敘事,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讓你覺得手中的不僅僅是一本指南,更是一本行業發展史的縮影。我特彆喜歡它對“混釀哲學”的剖析。澳大利亞的釀酒師們非常擅長在不同品種間找到微妙的平衡點,比如用一小部分老藤歌海娜來增加中段的豐腴感,或者用一點點品麗珠來強化結構。這本書在分析這些“幕後操作”時,用詞非常考究,不像某些評論那樣隻會用“平衡”、“復雜”等套話,而是會具體到“果皮接觸時間”或“新舊橡木桶比例”對最終風味的影響。這對於試圖自己在傢嘗試搭配或學習品鑒的人來說,價值無可估量。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瞭解程度。如果你隻是偶爾在超市買瓶藍標的紅酒,那麼它可能更像一本厚重的字典,你可能會被那些密密麻麻的評分和術語壓得喘不過氣。但對我這種“沉迷者”來說,它簡直就是一份年度藏寶圖。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價格-價值”的探討,它不像有些評論那樣一味地追逐天價酒,而是非常務實地指齣瞭哪些中價位(比如30到60澳元區間)的酒款,提供瞭超越其價位的品質。翻到維多利亞州的地圖冊那一頁,我立刻開始比對去年的記錄,看看哪些酒莊的評分是穩步上升的,哪些是齣現瞭滑坡。尤其是雅拉榖的黑皮諾,那裏的氣候變化對細膩度的影響極大,我期待著看到他們對“精緻感”的量化描述,因為“精緻”這個詞太主觀瞭,需要有紮實的數據支撐。此外,他們的配餐建議也相當有啓發性,不僅僅是推薦牛排或羊肉,而是針對特定酒款的單寜結構和迴味復雜度,給齣瞭更具創意的菜肴組閤,比如某個帶有煙熏感的赤霞珠配上慢燉的野味,這個細節體現瞭編撰者對飲食文化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