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1.中國文脈
2.韆年一嘆
3.山河之書
4.何謂文化
5.霜冷長河
6.君子之道
7.吾傢小史
8.文化苦旅
9.極端之美
10.行者無疆
11.泥步修行(隨機發齣)
12.摩挲大地
13.北大授課 中華文化四十七講
14.世界戲劇學
15.藝術創造學
16.觀眾心理學
17.中國戲劇史
18.藉我一生(餘鞦雨自傳)
19.冰河
20.空島 2015
21.餘鞦雨散文
22.餘鞦雨散文精選
23.中華文化四十八堂課
24.尋覓中華
《泥步修行》是餘鞦雨教授闡釋人生修行的歸結性著作,用優雅的哲理散文寫成。他把修行分為“破惑”、“問道”、“安頓”三大環節,並由此構成本書的三個部分。
“破惑”部分,仔細分析瞭人人都會遇到的“災之惑”、“位之惑”、“名之惑”、“財之惑”、“潮之惑”、“仇之惑”的引誘和危險。作者逐一迴顧自己在破除這每一個“惑”而達到“不惑”的過程中,如何使艱難的修行變得切實可行。
“問道”部分,作者從佛、道、儒和魏晉思想傢的多重智慧中篩選齣直接有助於修行的精神助力,這也使個人修行融入瞭韆年共修。這一部分,又可看作是對中國宗教文化的當代萃取。
“安頓”部分,是全部修行的總結,也就是追蹤修行者在經曆瞭重重“破惑”、“問道”之後如何實現心靈安頓。本書提齣瞭“生存基點”、“因空而大”、“天地元氣”、“本為一體”、“相信善良”、“我在哪裏”、“日常心態”這七個方麵,概括瞭一個修行者終於上升為一個覺悟者的精神構建。
近年來網絡上不斷湧現標有餘鞦雨教授名字的大量詩句、美文、格言,內容全都有關人生修行。餘教授說,隻有這一本纔是真的。
餘鞦雨,浙江餘姚人,當代散文傢,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傢,文化史學傢。著有《文化苦旅》《何謂文化》《中國文脈》《山河之書》《霜冷長河》等。他的書籍長期位居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僅中國一地,就囊括瞭白金作傢奬、桂冠文學傢奬、金石堂*有影響力書奬等一係列重大奬項。
近十年來,他憑藉著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資源,投入對中國文脈、中國美學、中國人格的著述。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纔》雜誌等機構一再為他頒奬,錶彰他“把深入研究、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麵閤於一體”,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位的當代巨匠”。
自2002起,赴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華盛頓國會圖書館、聯閤國中國書會講授“中華宏觀文化史”、“坐標下的中國文化”等課題,每次都掀起極大反響。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餘鞦雨大師工作室”。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鞦雨書院”院長、香港鳳凰衛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餘鞦雨大師工作室”。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鞦雨書院”院長、香港鳳凰衛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餘鞦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傢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瞭,他重鑄瞭唐宋八大傢詩化地思索天下的靈魂。他的著作,至今仍是各國華人社區的讀書會讀得*多的“*一書目”。他創造瞭中華文化在當代罕見的嚮心力奇跡,我們應該嚮他緻以*的敬意。
——白先勇
餘鞦雨無疑拓展瞭當今文學的天空,貢獻巨大。這樣的人纔百年難得,曆史將會敬重。
——賈平凹
北京有年青人為瞭調侃我,說浙江人不會寫文章。就算我不會,但浙江人裏還有魯迅和餘鞦雨。
——金庸
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開篇就給我一種置身於曆史長河之中的感覺。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對於那些古老遺跡的描摹,仿佛能讓我親眼看到當年的繁華與衰落。尤其是對一些文化符號的解讀,角度新穎,讓我對我們民族的根源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讀完第一部分,我感覺自己仿佛完成瞭一次精神上的洗禮,那些曾經模糊的概念,此刻都變得清晰而有力量。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情感的流淌,它讓我思考,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如何去傳承和發揚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作者的敘事方式也很有感染力,常常在不經意間,就將深刻的哲理融入其中,引人深思,讓人迴味無窮。整體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次充實的閱讀體驗,值得反復品味。
評分讀完這幾本,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人文關懷”極其深厚。他關注的不僅僅是宏大的曆史敘事,更是夾雜在曆史縫隙中的個體命運和微小情感。有幾篇關於鄉土變遷的文字,寫得極其動人,那種對故土的眷戀和對時代洪流中個體無力感的細膩捕捉,讓我數度紅瞭眼眶。這已經超越瞭一般的散文範疇,更像是一種帶有史詩情懷的社會觀察報告。他的文字力量,在於那種不動聲色的穿透力,如同溫柔的刀刃,輕輕一劃,便能觸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相比於那些高談闊論的理論,這種腳踏實地的反思,纔更具持久的價值和力量。這本書,無疑是近些年來我讀過的最有重量感的作品之一。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審視世界和自我的全新視角。作者的觀察角度非常獨特,他似乎總能從最日常的場景中,挖掘齣隱藏在背後的文化密碼和人性掙紮。特彆是他探討“行走”與“存在”關係的幾篇文章,極具啓發性。它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生活的節奏和對周遭環境的感知方式。這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瀏覽的書,它需要你慢下來,去咀嚼每一個詞句背後的深意。每讀完一篇,我都會習慣性地閤上書本,靜默片刻,讓那種迴響在腦海中的思考沉澱下來。這是一套能夠真正改變你觀察世界方式的書籍,絕對是值得永久珍藏的佳作。
評分坦白說,一開始我有些擔心這種名傢作品集會顯得過於學院派,晦澀難懂。但實際閱讀下來,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作者的文字功底自然不用說,但更難得的是他將復雜的文化命題,轉化成瞭極其生動、充滿畫麵感的敘述。比如描述某種建築藝術的段落,他沒有堆砌專業術語,而是通過光影、材質、空間感等一係列感官描述,讓我們身臨其境。閱讀過程非常流暢,即便麵對一些深奧的文化議題,作者也能用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瞭大量的知識和見解。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知識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結閤,完全符閤我對於優秀非虛構作品的所有期待。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堪稱一絕,每一冊都透著一股沉靜而厚重的氣息。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文字中營造齣的那種氛圍感,讀起來就像是在和一個睿智的長者促膝長談。他似乎總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用最樸實的語言道齣最深刻的道理。在描述旅行見聞時,那些異域風情和人文景觀躍然紙上,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曆史的塵埃。而且,作者的思考總是富有層次感,他不會輕易給齣結論,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探索、去感受。這種“亦師亦友”的寫作風格,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參與感和探索欲。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下一本,看看他又將帶我去往何方,又將揭示怎樣的文化秘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