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墓志铭

中国古代墓志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俊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墓志铭
  • 中国古代史
  • 历史文化
  • 文物
  • 古籍
  • 考古
  • 民俗
  • 文学
  • 碑刻
  • 墓志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98960
商品编码:17580339724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作  者:王俊 编著 定  价:45 出 版 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页  数:22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4498960 中国古碑与墓葬文化
历代碑文化
碑的起源
先秦刻石的出现
秦代刻石的发展
稀少的西汉碑刻
东汉碑下的繁盛
唐代御碑兴盛
灿烂的宋碑
倡帖轻碑的元代
被冷落的明碑
清代碑学的复兴
第二节碑的分类
功德碑
墓碑
其他类型的碑
第三节中国古代墓葬
坟墓的发展
墓葬的变迁
墓地的选择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墓志铭往往也能反映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情态,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墓志铭》概述了古代墓志铭的起源与发展,并遴选了一些历代有名的铭文,逐篇解读注译,引导读者对这种文体作概观的阅读和了解。 王俊 编著 王俊,男,1970年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1989年服役于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1990至1993年就读于空军大连通信军校。毕业后又先后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在职)。
《中国古代墓志铭》 本书并非一本史书,亦非一本文集,更非一本学术专著。它关乎着历史的碎片,却不刻意描摹宏大的历史画卷;它汇集了文字的精华,却不追求文学的华丽辞藻;它探究着文化的神髓,却不陷入晦涩的理论泥沼。 《中国古代墓志铭》所呈现的,是一种更为贴近生活、更为真切的“人”的故事。在这里,我们没有帝王的豪情万丈,没有名臣的治国之道,没有文豪的锦绣诗篇。我们寻访的是那些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的普通生命,是那些曾经鲜活热烈、或平凡无奇的个体。他们或许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士人,一生清贫却心怀天下;或许是一位慈爱的母亲,用辛勤的汗水哺育儿女;或许是一位勤劳的工匠,用双手雕琢着时代的印记;或许是一位坚韧的女性,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支撑起一个家。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视古代社会生活肌理的窗口。墓志铭,作为一种墓葬的附属物,其文字虽然简短,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它不仅仅是逝者生平的记录,更是亲友对其追思的载体。在那些方寸之间,我们可以看到逝者生前的姓名、籍贯、官职(若有)、婚配、子嗣、享年,甚至是一些重要的事迹,如迁徙、功业、品德、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趣事。这些细枝末节,汇聚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古代社会生活图景。 想象一下,当您翻开本书,或许会遇到一位唐代的小吏,他的墓志铭朴实无华,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官僚体系的运转,以及普通人在其中卑微却又努力的身影。又或许,您会邂逅一位宋代的一位农妇,她的墓誌上记述着她如何与丈夫一同耕作,如何抚养子女,如何面对灾荒,她的坚韧和朴素,会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本书致力于呈现的,是那些被主流史书所忽略的“小人物”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无奈,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群像。通过阅读这些墓志铭,我们可以打破对古代社会的刻板印象,看到一个更为立体、更为多元的过去。 我们不讨论墓志铭的文学价值,不分析其书法艺术,不进行严谨的学术考证。我们只是以一种近乎“倾听”的方式,去感受那些埋藏在地下的声音。这些声音,或许微弱,却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或许平淡,却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中国古代墓志铭》希望成为您与古代中国的一次亲切对话。它不是一本教您知识的书,而是一本引导您去感受、去体悟的书。它不是一本带您去远游的书,而是一本让您在原地就能触碰到历史温度的书。 在这里,您将不会看到冰冷的数字,不会看到抽象的概念,不会看到宏大的理论。您将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以及他(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 如果您厌倦了那些宏大叙事,如果您渴望了解更真实、更有人情味的历史,那么,《中国古代墓志铭》或许是您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是一份来自过去的邀请,邀请您一同走进那些被遗忘的故事,一同感受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情感。 本书没有明确的章节划分,也没有固定的叙事线索。您可以随意翻阅,从任何一个墓志铭开始,让它引领您进入一个未知的古代世界。它就像一座小小的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着您的发现。 它是一份对逝者的告慰,也是一份对生者的提醒。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倾听。即使是那些最平凡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中国古代墓志铭》——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段段沉睡的记忆,一段段触手可及的过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可谓是跌宕起伏,时而让我陷入沉思,时而又让我忍俊不禁。作者在解读墓志铭时,并没有一味地堆砌学术理论,而是将考古发现、文献记载与社会学分析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那些古老的文字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民间信仰和习俗的章节,那些关于祭祀、鬼神、冥婚的记载,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想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迷信和观念。还有一些墓志铭中夹杂的幽默元素,例如对逝者生前某些习惯的调侃,更是出乎我的意料,让我看到了古代人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刻板严肃。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每一个墓志铭都代表着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功过是非,都通过这些文字被铭记,被传承。

评分

评价四: 坦白说,起初我带着一种略微功利的心态来阅读这本书,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可以应用于我论文研究的素材。然而,阅读的过程却让我渐渐偏离了最初的轨迹,完全沉浸在了历史的魅力之中。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叙述条理清晰,将那些原本枯燥的碑文解读得生动有趣。我发现,在那些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隐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量。关于古代的法律制度、商业活动、教育体系,甚至当时的物价水平,都能在墓志铭中找到蛛丝马迹。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墓志铭的解读感到新奇,这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这本书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它不仅拓宽了我的历史视野,更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评价五: 作为一名对古代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百态,而非仅仅局限于那些宏大的叙事。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一步步走进那些古老的墓葬,解读那些沉默的碑文。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墓志铭仅仅看作是文字,而是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分析了铭文的字体、雕刻技艺,以及碑石的材质,这些细节的补充,使得整个解读更加立体和可信。我从中了解到了古代官场的升迁制度,文人的交往方式,甚至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细节,例如他们的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这本书让我感觉,那些遥远的古人,他们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情感的共鸣。每次读完一篇,都像是与一位故人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体悟。

评分

评价二: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和碑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然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远不止是一本关于墓葬的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展现古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作者对墓志铭的选取角度非常独到,既有皇家贵族的辉煌,也有平民百姓的日常。我惊喜地发现,书中不仅有对文字内容的考据和解读,更有对当时社会等级、礼仪制度、服饰风俗的生动描绘。例如,有几篇关于女性墓志铭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变化,以及她们的才情与智慧。还有一些关于官场风云、文人雅集的记录,更是将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和文化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让我们触摸到了历史的肌理,感受到了古人的喜怒哀乐。每一篇墓志铭都像是一扇小小的窗户,透过它,我们窥见了那个远去的时代。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就像一把开启尘封历史的钥匙,虽然我当初只是随手拿起,但立刻就被其中蕴含的千年故事深深吸引。作者以一种极为细腻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那些埋藏在黄土之下的生命痕迹一点点揭示出来。读着那些或朴实无华,或文采飞扬的墓志铭,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些古人面对面交流。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家庭伦理、社会风貌的记录感到震撼。那些关于父母养育之恩、夫妻相濡以沫的描写,跨越千年,依然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还有那些记录了普通士卒、商贾、工匠生平的文字,它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远比帝王将相更鲜活、更真实的古代社会图景。我曾经以为历史书总是充斥着冰冷的数据和宏大的叙事,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温度,看到了普通人生命的重量。每一篇墓志铭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有的感人至深,有的令人唏嘘,有的则充满了生活气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段尘封的记忆又将带我走向何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