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辞海版 通用规范字典 | 作者 | 张书岩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649457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数 | 970000 | 页码 | 655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辞海版?通用规范字典》收录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8105个汉字及个别表外字,并依该表分为三个级别,标注不同符号,一目了然。全部字头按音序排列,字头后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附列对应的繁体字、异体字,注出其笔画数和所属部首,部首采用国家语委标准《汉字部首表》的201部,依据《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进行归部。释义按字义的发展顺序依次排列,出现在成语或古代名句中的本义或古义酌情收入,虚词义标注词性,每个义项后列出多个简明例证帮助理解,指导使用。字典收录语言文字规范、历史文化常识等附录十四个,配备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查检。 本字典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内容全面,功能齐备,实用性特别突出,能充分满足广大中等文化程度及以上读者使用,特别适合大中小学师生、语言文字工作者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凡例……………………………………………1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5 部首检字表……………………………………11 (一)部首目录…………………………11 (二)检字表……………………………13 正文…………………………………………1-541 附录 一 汉语拼音方案……………………542 二 新旧字形对照表……………………545 三 现代常用字部件表…………………548 四 汉字结构分类表……………………571 五 汉字笔顺规则表……………………572 六 部分疑难字(繁体)笔顺表………574 七 汉字简化方式一览表………………575 八 标点符号用法说明…………………577 九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590 十 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省会(首府)名称表……………………………………593 十一 干支表……………………………594 十二 节气表……………………………595 十三 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596 十四 常用计量单位表…………………598 笔画索引………………………………………601 |
| 编辑推荐 | |
| 收录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8105个字 严格遵循国家新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注音释义、繁简字形体、笔画部首一目了然 酌情列出成语、名句中出现的汉字本义或古义,简明实用 收录语言文字规范、历史文化常识等附录十四个 特别适合大中小学师生、语言文字工作者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那种典雅的米白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拿在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充满了知识的分量。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摸上去光滑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刺眼,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尤其是那种细微的油墨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清爽气味,每一次翻开,都像是一次对文字的虔诚致敬。我特别喜欢它在字体排版上的考量,字号适中,行间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整页文字看上去疏朗有致,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舒适度。即便是对一些比较晦涩的词条进行查阅,那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布局,也能让人迅速锁定目标,不会产生阅读疲劳。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初次接触到它时,我就被这种用心的打磨所折服,这绝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印刷品可以比拟的,它散发出一种对文字尊重和对读者体贴的匠人精神。
评分我必须得承认,最初我对“通用规范字典”这个定位抱有一丝疑虑,认为它可能在收录范围上会显得过于保守,尤其是在当代网络语言的冲击下,工具书的生命力常常受到挑战。但是,深入使用后发现,这本书的“规范”二字,体现的是一种坚守主流、平衡经典的大家风范。它没有盲目追逐每一个昙花一现的网络热词,而是专注于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核心词汇。这种克制和定力,反而使得它在面对快速变化的语言环境时,显得尤为可靠和权威。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稳固的语言基石,让我能够清晰地分辨哪些是需要记录的时代印记,哪些是转瞬即逝的流行符号。对于一个追求语言纯粹性和稳定性的读者来说,这种对核心规范的坚持,恰恰是它最宝贵的价值所在。它不是要包罗万象,而是要做到精准有力,做到了真正的“少而精,精而深”。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工具书的初衷,更多是源于一种情怀,毕竟实体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承载了太多数字化产品无法比拟的厚重感和仪式感。然而,真正使用起来,我发现它远超出了我的期待。不同于那些只罗列词条和简单释义的“速查本”,这本书在词条的释义后面,还巧妙地融入了古代文献中的经典例句或者现代文学中的典范用法,这种“活的”语言示范,简直是语言学习的宝藏。我甚至花了不少时间,不是为了查某个具体的词,而是随机翻阅,从中领略古今汉语的演变与魅力。这种学习方式,将枯燥的记忆过程转化成了一种愉快的文化探索之旅。特别是对于一些生僻的成语和典故,它的追根溯源做得非常到位,让我不仅知道了“是什么”,更明白了“为什么是这样”,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层次。这感觉就像是,你买了一把瑞士军刀,本以为它只能切面包,结果发现它还自带高精度望远镜和指南针。
评分这本书的便携性虽然不比口袋本,但其整体的结构设计非常有利于家庭和办公室环境下的快速检索。我尤其赞赏它在不同词条间建立的交叉引用系统,这使得知识的串联变得异常流畅。比如,当你查阅一个复杂的动词时,它会提示你去参考另一个相关的名词解释,形成了一个网状的学习路径,而不是线性的单向查找。这种设计极大地鼓励了用户进行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我发现自己不再仅仅是“查一个词”,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一场主题式的小型专题研究。而且,它的校对工作做得极其细致,我用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发现明显的印刷错误或是释义上的歧义,这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下,是极其难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湖北新华书店在出版质量控制上的严格标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告诉你多少个词,而在于它能教会你如何更清晰、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思维逻辑和文化沉淀。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文字工作者,我对于工具书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信息密度极高,但逻辑结构却异常清晰。我尝试检索了一些我平时工作中有时会混淆的近义词和多义词,发现它在解释核心含义的同时,还能非常精妙地梳理出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这对于提升表达的精准度至关重要。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一些新兴的、快速进入我们日常用语的词汇的收录速度和解释深度,也展现出了极强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每一次查阅,都像是在和一位博学且严谨的老师对话,他不会给你冗余的背景介绍,而是直击要害,用最简洁的语言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这种高效的学习和校对体验,是其他一些泛泛而谈的词典难以企及的。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了我案头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每当遇到拿不准的词句时,翻开它,心中便立刻踏实下来,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是任何电子词典都无法替代的深度信任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