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田雪松凹槽写字板——唐宋诗词(行书)
作者:田雪松
ISBN :9787538753134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印刷时间:2017年01月
字数:字
页数:页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重量:g
定价:48.00
作者介绍
田雪松,字中岳,1978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北京大学。幼承家训,三岁学书,主攻欧阳询楷书,兼学王羲之、赵子昂、成王、林则徐等名家诸法。二十余年,日课不辍。在祖父田荫亭、伯父田蕴章、父田英章的熏陶下。长于真书,尤擅欧楷,其技艺精湛、书学渊博。
.......
我发现这本书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不仅仅是提供范字,更是在引导读者理解行书的“意”与“形”。仅仅模仿字形是不够的,行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气韵生动。这本书在某些难点字的处理上,会提供一些细微的提示,虽然不是那种长篇大论的理论讲解,但通过范字的微妙变化,能让学习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变化。 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我认为非常高级。它避免了生硬的灌输,而是鼓励学习者去观察、去感受。比如在连笔和提按顿挫的处理上,范字的选择都极具代表性,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气流的连贯性。对于那些希望从“写字”提升到“书法”层面的学习者来说,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非常宝贵。它让我在练习过程中,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动作,而是开始思考每一个笔画背后的力量和情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确实挺有意思的,田雪松凹槽写字板——唐宋诗词(行书)。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设计理念。现在市面上很多练字帖,要么就是传统的字帖,要么就是单纯的打印上去的,没什么互动性。但这个“凹槽写字板”的设计,我感觉特别实用。它不是那种一次性的本子,而是可以反复使用的,这对于一个经常需要练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特别是对于学习行书这种需要大量练习才能掌握的字体,反复练习和纠正笔画结构至关重要。凹槽的设计能提供一种物理上的引导,让手部的肌肉记忆能更快地形成。我个人在用的时候,感觉手指的运笔轨迹非常自然地被“锁定”在正确的路径上,这比单纯看着范字模仿要高效得多。它提供了一种手脑并用的学习体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模仿,更是触觉上的感知。这种触觉反馈,对于初学者建立正确的笔法基础非常有帮助。而且,反复擦写和重写,让练习的过程变得更有仪式感,感觉自己真的是在“雕琢”每一个字。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使用体验,让我觉得它非常适合那些希望系统性学习行书的人。它不是那种速成性质的读物,而是鼓励持之以恒的练习。凹槽的设计让练习的门槛降低了,但对于提升书法水平的要求却一点没放松。我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的手部控制力确实有很大提升,尤其是对横竖撇捺的起笔收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唐宋诗词的选择也让我受益匪浅,每次写完一页,都能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将枯燥的练习变得充满了文化趣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重复的练习平台,让学习者可以毫无顾虑地去尝试和犯错,最终在不断的纠正中找到自己的风格。总体来说,这是一套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底蕴的优秀写字训练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定价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考虑到它的可重复使用性,其实长期来看比买一堆用完就扔的字帖要划算。我比较看重的是它对唐宋诗词的选择。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学习书法的同时还能浸润在这些经典的诗词意境中,是一种非常享受的过程。这不仅仅是练字,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选择行书来表现这些经典,我觉得非常贴切。行书既有楷书的工整规范,又不失草书的灵动飘逸,恰好能体现唐诗宋词那种含蓄而又奔放的艺术气质。我注意到它在范字的选择上,每一句诗词都选了非常典型的笔画结构,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从这些范例中体会到书法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整体排版设计简洁大方,不会让人感到视觉疲劳,让人更专注于笔画的细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材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专业和耐用的。纸张的厚度适中,配合凹槽设计,即使用力稍大也不会轻易损坏。我特意试着用不同的笔来写,发现它对书写工具的兼容性也很好,无论是毛笔还是比较硬的笔头,都能很好地适应凹槽的深度。 更让我欣赏的是,它似乎在排版上花了心思,每一页的留白处理得当,既保证了练习的空间,又不会显得过于拥挤。这种设计上的细致入微,体现了制作者对书法学习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练字工具,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时刻提醒着你书写的要点。这种体贴入微的设计,让整个练习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和愉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