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侠义精神,经常被拿来与西方的英雄主义相比较。所以这本《以侠之名》特集,在开篇便介绍了东西方文化中四种典型的尚武人格——侠、武士、骑士以及牛仔。
但“侠”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它更像是对具有某种精神特征的人群的概括。什么是侠?他们可以执剑三尺快意恩仇,斩尽天下不平事;可以策马踏歌,渔樵江渚,惯看秋月春风;也可以为国为民,重诺轻生,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卿。
在中国,侠被文人赋予了许多浪漫想象。有人说,侠与圣本质相同,他们进可列班朝堂,退可浪迹江湖。这种意象在历史中被不断塑造,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一种理想。当代人对侠的印象,则多来自于虚构文学与影视作品。侠精神并不仅仅存在于那些盛世潜、乱世出的英雄身上,也同样存在于每个人希望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时刻。人人皆可为侠。
《知中·以侠之名》特集,是内容品牌「知中」系列的第十本书,知中目前的另外九本在售特集包括:《知中·禅的入门》特集《知中·了不起的宋版书》特集《知中·幸会!苏东坡》特集、《知中·山水》特集、《知中·再认识李小龙》特集、《知中·孙子兵法指南书》特集和《知中·民谣啊民谣》特集、《知中·竹林七贤》特集、《知中·一本读懂!山海经》特集。
在「知中ZHICHINA」这个「有关东方中国的一切,探索中国*」的平台上,我们希望发掘和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
《知中·以侠之名》特集
江湖漫游!一册了解侠的定义
◎梳理侠的起源与发展
◎还原真实游侠形象
◎多角度解读中国侠意象
◎探究古今侠文化形态
侠,义与勇的践行者,国民理想人格的至高代表!
影视、文学、ACG!侠是被不断再创造的理想角色,谁是你的武侠梦?
书中将为你呈现:
◎侠、武士、骑士、牛仔:解读东西方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江湖与侠:二者含义为何紧密相连?
◎游侠与刺客的区别:司马迁为何给两者分别列传?
◎ 侠之精神与行事准则:用九个关键字来理解侠!
◎ 游侠日常:古代浪迹江湖的游侠怎么赚钱?窥探游侠的一天!
◎ 随书附赠别册: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跟随代表文人李白的足迹行走中国!
书中精彩专访包括:
◎北京大学导师陈平原为你解读侠的定义以及中国文人的侠情结
◎北京大学导师戴锦华如何点评中国武侠电影
◎资深电影配乐陈勋奇带你重回《东邪西毒》中迷人诡谲的江湖世界
◎香港漫画家郑健和如何构建画笔下的江湖世界
◎中国古代装束与乐舞团队如何还原古代武士服装
◎安徽大学导师郝敬以李白为例,详细解读中国文人的传统理想人生
◎从剑文化的历史记载入手,再看当代铸剑师胡小军如何锻造神兵利器
中国侠文化发展史
中国历代著名侠客人物谱
知中《以侠之名》特集·言论
东西方文化中体现尚武精神的理想人格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
人在江湖
侠之精神与行事准则:关于侠的九个关键字
侠客之祖:墨子与墨侠
制造儒侠:文化记忆之一种
《史记·游侠列传》:司马迁对侠的定义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传奇侠客的历史典故
女侠: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游侠与刺客的区别
侠之没落,盗之儒化:侠文化的反面产物
屈服及衰亡史:法律阴影下的侠
从李白看古代士人的理想人生
别册:李白足迹
古诗文中的侠文化:一箫一剑平生意
中国武侠小说的历史发展
新派武侠金古梁
中国武侠电影:不断激活,不断创造
陈勋奇:我的尚武精神支持我从谷底起步, 继续迈向目标!
“二次元”世界中的侠与武林
郑健和:我塑造每个角色,都会以“侠义”为基本
装束复原:他们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武士
游侠的日常生活
剑:侠所带兵,百器之君
中国古代侠的武功
胡小军:古法铸剑,以侠之名
参考文献
受访人
陈平原
文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导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导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多年从事中国小说史及小说类型研究,其代表作《千古文人侠客梦》是国内研究武侠小说类型与演变的里程碑著作。
戴锦华
北京大学导师,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从事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以及女性文学方向的研究,对电影有独到见解。
陈勋奇(Frankie Chan)
香港全才电影人, 资深电影及电视剧导演、制片人、演员、编剧、武术指导、作曲家, 制作出品影视剧十余部。曾拜师王福龄学习配乐作曲,并为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堕落天使》配乐。
郑健和
香港资深漫画家,人称“和仔”,从事漫画创作20 余年。曾在邝氏出版社、海洋创作有限公司从事漫画工作,2006 年成立壹本创作有限公司。代表作有《火龙》《杀道行者》《封神纪》《西行纪》等,作品长期位列香港漫画畅销榜。
郝敬
文学博士,安徽大学文学院副导师、语文教学部主任。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数项科研项目,在《文学评论》等社科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中国古代装束与乐舞复原团队
团队成立于2007 年,是国内深具开创性的研究和复原古代服饰、乐舞的自发性学术团体,目前已复原200余套先秦至清代的传统服饰,兼及古代室内陈设和古代音乐舞蹈的复原工作,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机构均有合作。
胡小军
龙泉铸剑师,龙泉剑村刀剑研究院院长。大学毕业后,苦研中国刀剑历史与工艺, 复原了失传已久的镟焊百炼钢锻打技艺。曾为导演吴宇森作品《赤壁》制作真刀剑道具。
◎在历史上,侠多数时候都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因此侠在行侠的过程中常会受到统治阶级的打压。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想要通过官方的历史文献来了解侠的真实全貌,难度很大。一般侠会呈现出双重面貌,也就是说,对朝廷驯顺的便是“义士”,不驯顺的便是“盗匪”。而平民百姓之所以对侠那么津津乐道,就是因为他们盼望侠能够作为一种政治力量来为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目的服务。侠的行为准则便在这样的禁抑和道德改造中逐渐变化着。在侠的历史发展中,一般以唐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一时期里,侠的行为主要为报仇立强;在后一时期里,侠与绿林以及捕快结合,再加上武侠小说兴起,其精神性因素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侠之精神及其行事准则的形成,并不像世人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需要从侠的具体历史存在状况、武侠文学对大众认知心理的熏陶、侠文化在历史夹层中的形成过程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看到侠的真实面貌。
◎侠作为游离于社会秩序之外的自由分子,实际上是在亲缘关系所构筑的宗法社会统治秩序之外,又别创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他们在交游的过程中,已没有什么既有的外在秩序可利用,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名声,也即接下来所要讲到的“信”。“信”很早就已被作为一项富有实践意义的道德规范为世人所倡导。孔子将朋友之“信”当作每日自我反省的重要内容;到孟子的时候,“信”更是被确立为五伦关系中专门处理朋友关系的基本原则。但是侠之“信”在内涵上跟儒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侠推崇“信”,所强调的是信守承诺。也就是说,侠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起完全的责任。因而侠之“信”的要求十分严苛,甚至到了可为之牺牲性命的地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超yue道德的范畴,有了某种信的性质。相比之下,儒家虽然也认为“信”是士人阶层所必备的品质,但是世界上还有比承担个人诺言更为重要的责任,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侠之“信”要比儒之“信”更加纯粹,他们全部的意志和道德都要求自己能够在人格上保持言行一致。
◎儒、侠二者同出一源,其区别只在于社会分工不同,而无阶层间的差异。正如冯友兰所说:“此种人大别言之,可分为二类:一为知识礼乐之专家,一为打仗之专家;或以后世之名词言之,即一为文专家或文士,一为武专家或武士。用当时之名词言之,则一为儒士,一为侠士。”知识阶层和武士阶层自古都是威胁统治者的很大力量,自韩非始,历代统治集团都对儒、侠二者抱有极高的警惕心,并严格控制其力量。韩非早已警告过统治者,儒、侠力量的膨胀会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性。汉代统治者采取外儒内法的统治方针,侠的势力不为统治阶级所接纳,遭到残酷镇压。而儒家则成为统治阶级的合作者,与统治阶级一同维护着国家
的秩序。
◎侠群体再度兴起是在唐宋年间,拥有开放姿态的唐人致力于豪侠小说创作,侠士成为文人们标榜和赞赏的对象,比如唐传奇中的著名人物虬髯客便是其中的代表,而这个人物也寄托了唐人关于豪侠的全部想象。豪侠小说的兴起同样跟知识阶层趣味性的改变有所关联,比如名相李德裕就曾说过:“夫侠者,盖非常之人也,虽以然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难兼之矣。”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侠与义的赞赏态度。唐代文人大多都有过漫游边塞的经历,“武力”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贬低与排斥的对象,很多人还以年少时拥有“从武”经历为傲。而且义被视为侠的核心标志,这与儒生所倡导追求的仁义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武侠是电影里面唯yi一个跨越前现代和现代中国的类型。在我的理解里,武侠zui开始是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个文本。zui早的时候,武侠和武林创造的是一种关于江湖的想象;中国进入现代化后,武侠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个人得以出现。电影十分特殊,它既是本土的,但起初又是一种世界艺术,所以它始终包含了两重意义——本土的娱乐工业和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指认,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看电影来了解或想象这个民族。
◎在武侠小说中,侠客们四处闯荡江湖行侠仗义,路有不平就拔刀相助,还会仗义疏财济人困厄,他们通常不需要担心经济问题。但在历史上,游侠跟士、农、工、商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可以让人赖以谋生的职业。所谓“游侠”,从一个“游”字即可窥见其不固定性。游侠通常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而不同的出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各自的经济来源。卿相、豪强之侠一般都有自己的俸禄和产业,不仅不用担心经济问题,还可以“养士”;有的大侠声名在外,富豪权贵纷纷与之交游,生活也较为稳定;布衣闾巷之侠,本为平民,如果与之相交无富者,那收入来源就只能靠自己去寻找了。
……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经典,不在于它有多少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它能引发多少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正是如此。它没有卖弄所谓的“深刻”,而是用一种非常朴实、真诚的语言,去触碰我们内心深处对理想、对正义的渴望。我喜欢它在叙述过程中,时不时穿插的那些充满哲思的片段,这些片段像是点睛之笔,将原本就已经很精彩的故事,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它让我看到了,原来“侠”不仅仅是武侠小说里的一个符号,它可以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每一个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承担责任的灵魂之中。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侠”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人的书。它让我感到,即使在当下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侠”之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
评分我前几天刚收到这本书,拆开快递的时候真的惊喜了一下。封面设计很有质感,那个“知中·以侠之名”几个字,古朴又不失力量感,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迫不及待翻开,纸张的触感很舒服,印刷也清晰得没话说。我是一个特别注重阅读体验的人,从书的装帧到内页的设计,都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初步翻阅,就能感受到这本书在内容呈现上的严谨和对细节的打磨。它传递出的那种文化气息,让人觉得像是捧着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仅仅一本简单的书。我通常会花一些时间来欣赏一本书的整体感觉,然后才会沉浸到内容中去。这本书无疑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开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特别是“知中”这个系列,本身就带着一种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加上“以侠之名”的主题,总觉得会挖掘出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我们熟悉的文化符号。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即将开启一段未知的探索旅程,而这本书就是我的起点。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它不像一些书那样,初读时惊艳,过后却乏味。而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不断发现新的惊喜,新的感悟。作者的笔触非常老练,他能将复杂的问题,用一种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又不失其深度。我尤其喜欢他对“侠”的解读,它不再是单一的武力或者道德标杆,而是融入了更多的人性考量,更贴近现实的复杂性。它让我看到了“侠”的挣扎,看到了“侠”的无奈,也看到了“侠”的伟大。这本书,让我对“侠”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观点,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让我自己去思考,去感悟。这种开放式的解读,反而让我觉得更加受益匪浅。
评分读这本书,仿佛踏入了一个久违的江湖。不是那种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的表面江湖,而是深藏在骨子里的那份侠骨柔情,以及对“侠”这个概念更为宏大和深刻的理解。它不像很多通俗武侠小说那样,上来就是打打杀杀,而是徐徐展开,用一种沉静而有力的笔触,去剖析“侠”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所承载的意义。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解读,总能从中看到“侠”的影子,那些在时代洪流中不随波逐流、坚持心中道义的身影。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侠”的定义,它不仅仅是一种武力,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一种在乱世中依然保持独立思考和道德底线的能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去回味作者的字句,去对照现实,感受那种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是如何穿越时空,依然能够启迪我们的。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说教,而是通过故事和引申,让我自己去体会、去感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解读方式,恰恰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史书般的厚重感,又不失文学作品的细腻与人文关怀。它不是那种一味追求情节跌宕起伏的读物,而是更注重于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共鸣。作者在行文间,仿佛是一位智者,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去探索“侠”这个古老概念的现代意义。我特别欣赏它对历史细节的考究,以及在宏大叙事中穿插的那些鲜活的人物故事,让整个阅读过程既有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它让我看到了“侠”的多种面向,不仅仅是绿林好汉,更是那些在各自领域默默奉献、坚守原则的普通人。这种视角非常新颖,也让我对“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和作者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去追寻那些被时光掩埋的侠义精神。它没有给我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鼓励我去思考,去发现,去构建自己心中对“侠”的理解。
评分知中系列的图书质量一直非常棒,这版也是,值得一读。
评分选题还是讨喜的,只是和风配图痕迹还是很重……
评分很不错的武侠文化书,值得收藏。
评分不错 一直收藏购买~~~~
评分知中出品,必属精品!买了好多期了,支持中信的精品MOOK!
评分这个系列确实不行了,选题100分,但是没有内容支撑,都是一些百科粘粘贴贴
评分中信是个良心出版社,知中本本经典
评分已看了两本,很不错,618又拿下两本,凑齐一套,赞一个售后客服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