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郦波再品诗词与人生
喜马拉雅电台付费音频超千万次点播,精华文字首次结集出版"
基本信息
书名: 《人生自有境界》
丛书名:郦波品诗词与人生
【作者】: 郦波
【编注】:
【校对/注释】:
【ISBN】: 9787548612919
【中图法分类号】:I.184
【开本】:32开
【页数】: 196
【字数】:99千
【版次】: 1
【印次】: 1
【印数】: 20032
【定价】: 36.00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学林出版社
【用纸】: 双胶纸
【装帧】: 法式精装
【商品重量】:
【商品尺寸】:14.80 X 21.0cm
【汉语词表主题词】:唐诗 宋词 郦波 诗词讲解
【普通关键词】:唐诗 宋词 郦波 诗词讲解 诗词启蒙
中华诗词大会 董卿
【读者对象】:都市白领、古诗词爱好者、学生、家长、老师
【特定读者群】:有则必填
【正文语种】:中文
【作者简介】:郦波,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全面阅读形象大使。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大明名臣:海瑞》《大明名臣: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千古爱情之相聚在星空下》等节目。
"【编辑推荐】
1.郦波,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全民阅读形象大使。
2.继《中国诗词大会》后,郦波再品诗词与人生。带你品味一生中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读出诗歌背后的美,读出文字背后的灵魂与人生。
3. 喜马拉雅电台付费音频超千万次点播,精华文字首次结集出版
"
"【内容简介】:
《人生自有境界》是“郦波品诗词与人生”丛书的第yi本,是根据郦波的诗词讲稿整理,并由作者郦波再次修改完善定稿。
《人生自有境界》共18篇,内容丰富,既有金戈铁马的铮铮傲骨,又有绕指柔情的细腻解读,在表现古诗词的韵味的同时,又能与当下的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行文流畅,语言自然,有亲和力。
阅读本书,郦波带你重温古诗词中的爱与美,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前言/序言】
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郦波
“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一位同学曾经这么直白地问我。
既然他这么直白,我也只好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没什么用!几乎没什么用!”
不过,庄子也说过:“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诗词大会上,给我印象zui深的是一位叫白茹云的大姐。场上我称她为大姐,董卿和康老师也跟着叫大姐,结果她还不乐意了,说其实自己很年轻,比我们都小。这时董卿说的一句话代表了我们的心声:“这声大姐喊的不是年龄,是我们的敬重!”
就是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她务农为生、家境清贫、病痛折磨、现实沉重,但她始终过着“诗意的人生”。
白茹云六年前就查出了淋巴癌,丈夫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家中经济拮据,为治病欠下很多债。弟弟自小脑中生瘤,一发作就拼命抓头,为了照看、安抚弟弟,她开始为弟弟念诗、唱诗,由此走上了热爱诗词的道路。在生活的重重重压面前,白茹云一路走来,却没有丝毫的沮丧、不甘、愤懑与埋怨,她说因为有诗词一路陪伴,她说因为她喜欢那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她在诗词大会上念出郑板桥的那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我感慨地评点说:“拥有如此淡定气魄的白大姐,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一面镜子啊! ”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十六岁的中学生姜闻页,在赛场失利后,在他人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她淡定地说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既然怀有颗喜爱诗词的初心,又何须输赢和胜负来鉴定我对诗词的热爱。”
那一刻,我忍不住评价说:“诗者志也,诗者心也,在我眼里,你才是真正的赢家!”
还有武亦姝,还有陈更,还有曹羽,还有彭敏,还有北师大校园里的“快递小哥”,还有油田钻井平台上的“诗词男神”……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平凡却优秀的人,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用诗词荡涤着灵魂,让世人看到即使在现实的重重迷惑中,仍有诗意的栖居,就在你我身旁!
其实,不只是诗词大会上的选手们,我想,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在生命的时时刻刻,一定有很多因为热爱诗词而坚守自我灵魂的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柳宗元的那首《江雪》。诗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诗了,可是说到这首诗的作用,很多人却未必明了。
联系柳宗元的人生经历我们就会知道,在这首《江雪》里,苦楚与孤独一定有,但超越与升华也同样在。其实,它zui大的奥秘就在找回自我,达成与自我的和解。
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是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母亲则出身范阳卢氏,在看重门阀与贵族出身的唐代,这样的家世使得他少有凌云之志,久怀兼济之心。加之年少扬名,二十出头又高中进士,所以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加入了永贞革新的改革。可是命运却兜头浇下一盆冷水,改革失败,柳宗元携母远谪永州。因气候恶劣,水土不服,柳母在永州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柳宗元终于被逼到了人生的绝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切生机全无,一切希望湮灭!
可是,就是在人生zui逼仄的困境里,一首诗、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却让柳宗元重新找回精神的自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山山皆白,万径绝灭,当尘世的喧嚣与浮华成为被摒弃的背景,那个“久在樊笼中”的自我,那个“我”身上早已丢失的灵魂,才终于被完整地找回。
其实,不只是柳宗元,还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豪刘禹锡,还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三闾大夫屈原,还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太白,还有“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苏东坡,还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女中豪杰李清照,还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还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放翁,还有“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的王阳明……数不胜数,叹不胜叹。
历代前贤,志士仁人,莫不从一首诗、一句词里重塑过精神世界里伟大的“自我”。正是因为有精神世界的人格追寻,才终于成就现实世界的人格魅力。
所以诗词的用处是什么?
当人生得意时,我会提醒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人生失意时,我会提醒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面临非议与诋毁时,我会在心底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在医院查出肿瘤时,我会笑着对安慰我的医生朋友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也有丹心照汗青。”
当人生踽踽独行、孤单寂寞,甚至孤独包裹、苍凉袭来时,我会在心底一遍遍地默念:“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所以,诗词从来不是决定输赢、彼此攻击,甚至提供炫耀、以资傲娇的力量。
诗词只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所以诗词是且只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
" "【目录】
序: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我们是两颗穿过黑暗 彼此凝望的星辰——李白《独坐敬亭山》
千万孤独的境界——柳宗元《江雪》
所谓英雄——王昌龄《出塞》
英雄本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我心——杜甫《佳人》
一切终将黯淡 只有你才是光芒——王阳明《泛海》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未果初恋 永世伤痕——白居易《夜雨》
zui深的爱 zui好的你——元稹《离思》其四
愿有岁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头——苏轼《江城子》
人生自有境界——晏殊《蝶恋花》
为伊 不悔——柳永《蝶恋花》
千度 百度——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李清照《如梦令》
红豆曲——王维《相思》
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
只有相思无尽处——曹雪芹《红豆曲》
"【精彩书摘】
所谓英雄
——王昌龄《出塞》
漫漫兮长路,悠悠兮诗情。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zui高的顶峰毫无疑问是唐诗宋词。唐诗当然还要排在宋词之上。唐诗中zui典型的题材毫无疑问是格律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近体诗。格律诗的zui高境界毫无疑问是律诗和绝句。绝句中,后世公认的zui高水平,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就是王昌龄的《出塞》其一。
诗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可谓是大气磅礴,气象万千。
王昌龄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诗,和他的人生经历是非常有关系的。王昌龄早年贫贱,困于农耕,直到而立之年才中了进士。开元末年,他被改授江宁县丞,这个江宁就是南京。接着又被贬谪龙标尉,当时的人便称他为“王龙标”,也有人称他为“诗家天子”、“王江宁”。当然,还有人称他是“七绝圣手”。这首《出塞》作于王昌龄早年游历天下,考中进士之前,是一首壮怀激烈又别有怀抱的人生旅途之作。可谓短短四句,气象阔大。
第yi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我记得上课讲这首诗的时候,有学生问过我,可不可以说成“汉时明月唐时关”啊?那位学生问的还是挺有道理的,他想说汉唐气象不是更大吗?推而广之,能不能说成“汉时明月晋时关”、“晋时明月隋时关”、“隋时明月唐时关”呢?
不可以。
首先,“秦时明月汉时关”,为什么说它气象阔大?因为它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入手。秦和汉说的是时间,月和关说的是空间。像陶渊明说“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月光所照之处是一种空间的无限。而雄关怎么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说的是一种空间上的拓展。时间、空间两个方向,立刻把一个丰富的坐标体系全面铺开。这首诗可以笼括古今的奥妙就在这里。
那为什么一定要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呢?这背后其实还有一层阔大且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对月亮的意象特别在意,月亮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取向。中国是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要劳于耕作,只有到晚上才能歇息下来,才有时间、有空闲,而审美活动的展开一定是和休闲有关系的。当晚上空闲下来的时候,人们对天空中的这轮明月,就寄托了无限的情绪、情怀以及审美倾诉。因此,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特别重要。而秦作为农业文明的第yi个大一统帝国,秦时明月就成了一种象征。“汉时关”又如何呢?汉帝国面对北方匈奴的袭扰,第yi次以全胜的姿态,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具有一种典型意义。因此“汉时关”的象征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则从时间、空间打开历史的坐标轴;二则从文化学意义上打开了我们这个文明体的历史画卷。在时间和空间完全展开之后,时空中的精灵、万物之灵长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就是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题是《出塞》,这是标准的边塞诗。我们知道后一联也是大气磅礴,充分体现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怀。这一句,我们看到人出现了,但一句“人未还”,就让这首诗充满了温情的人文关怀,仿佛听见历史深处那充满了人性的长长叹息,和万里征途一样长。在时空的宏阔背景下,人文的关怀以及人性的精神出现之后,紧接着就需要zui典型的那一个人物。
因此,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
这一句历来争议很大,这个“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呢?按以前一般的说法,说指的是飞将军李广。后人又有异议,说指的应该是大将军卫青。理由如下:
第yi,可称之为飞将军的,不只是李广。虽然《史记》确实说匈奴称李广为飞将军,但历史上很多名将都被称为飞将军。比如说三国时的吕布,《三国志》里说,吕布臂力过人,号为“飞将”。到隋代的单雄信,瓦岗寨军中就赞其曰“飞将”。唐五代时期的李克用,也是一位传奇的名将,史书记载他“入阵率以身先,可谓雄才,得名飞将”。可见历史上把名将称为飞将军的,其实有很多的例子。
第二个理由,卫青在历史上确实打下了龙城,但是李广至死都没有到过龙城。公元前129 年,匈奴大军南下,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迎击匈奴。这一次汉军分兵四路出击,李广也带一路兵马。但唯有卫青这一路直出汉谷,兵出雁门,zui后直捣龙城。这个龙城,就是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是匈奴的王庭。张骞第yi次出使西域的时候,便曾经被扣押在龙城。《汉书? 匈奴传》里说,“五月,大会龙城”。据学者考证,龙城的故址应该在今天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卫青英勇善战,直捣龙城,这在汉匈战争史上意义无比重大。这是汉朝首次取得辉煌战果。但是,我们知道李广和龙城反而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虽然他的祖籍后来也号称陇西龙城,但那也是较晚出的说法。
第三个理由,就是从zui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来看,写的应该也是卫青。因为李广当年驻守的地方,主要是在山西的南部和辽西,离阴山是非常远的。而阴山在汉代主要指的是朔方城这一带,对汉、匈双方来讲都是一个典型的战略基地。李广所守的城和阴山没有多大的关系,而卫青就不一样了。
公元前127 年,匈奴再次集结大军南下,汉武帝决定避实击虚,率大军进攻河套地区。这是西汉对匈奴的第yi次大规模战役。卫青率军四万,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绕到匈奴的后方,迅速占领了高阙,切断了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和单于王庭的关系。然后卫青又率骑兵飞兵南下,进到陇西,对白羊王、楼烦王进行合围,成功占领了河套地区。
此后,汉武帝下令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而朔方郡的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内蒙古河套西北部,还有就是鄂尔多斯西部和巴彦淖尔西南部这一块地方。它的郡址就在朔方城,正恰是阴山一带汉族与匈奴来往的zui重要的通道。昭君出塞,也是从这条通道入的匈奴。很多学者因此认为,“龙城飞将”指的应该不是李广,而是卫青。
不过我以为,“龙城飞将”这个典型的英雄可能不只是一个人。他可能既指卫青,也指李广,以及那个时代为中原文明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那些英雄,包括霍去病。
霍去病是天才级的军事家,我研究汉代军事史,zui喜欢的就是霍去病。霍去病更适合被称为“飞将军”。他的人生就如流星划过星空,虽然短暂但极其绚烂。一生六战六捷,十七岁的时候跟着他的舅舅卫青决战漠北,只带八百人深入大漠,歼敌两千余人,受封冠军侯。十九岁的时候,霍去病向汉武帝提出一个天才的战略构思,在南北作战方向之外,带骑兵千里奔袭,打通河西走廊,向西进兵。我们知道,后来的丝绸之路得以和西域的联通,主要是得益于霍去病西路的突破。而且因为西路的突破,及浑邪王各部的投降,使得匈奴单于zui后势单力孤,在后来的漠南漠北之战中,被汉军打败。
公元前120 年,霍去病二十一岁的时候,已经独挑大梁,参与漠南会战与漠北大战。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乘胜追击,深入大漠两千余里,歼敌七万余人,封狼居胥。后来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戚继光这些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名将,都以霍去病为楷模。尤其是他那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更成为千百年来无数英雄人物为表达抵御外敌入侵决心时,争相传诵的名言。
可惜,霍去病天纵奇才,却又天不假年,病卒时年仅二十四岁。
因此这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其实是王昌龄对整个华夏民族英雄主义的一种讴歌,这个“龙城飞将”指代的应是那个时代在历史星空中闪烁出耀眼光彩的英雄形象。
zui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
阴山山脉是中国北部一个东西走向的山脉,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阴山在蒙古语中叫作达兰喀喇,是七十多个黑山头的意思,指山脉连绵不绝。为什么说它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呢?因为山脉南北两侧的景观和农业生产差异显著。山南是农业区,山北则是牧业区,而山区则是农牧林交错的地区。很显然,阴山山脉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文明的一个交界地带。早在公元5 世纪的时候,著名的阴山岩画便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发现,并在《水经注》中做了详细的记录。这个时期的阴山岩画里,就有青铜器时代的放牧图。因此,阴山这条地理分界线,在当时的中国,尤其是在当时的战略冲突下,有着独特的意义。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立刻就使得第三句“但是龙城飞将在”那种高昂的英雄主义得到升华,上升到爱国主义情怀的高度。
这首诗大气磅礴,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既有意象上的时空交错,又有文化上的深厚渊源,更有典型英雄形象的呼之欲出,还有绵绵不绝的人文关怀,可谓在zui平实无华的主题中,凝炼了贯穿时空的永恒思索。
因此明代大诗人李攀龙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此言一出,遂为定论。明代大才子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将这首诗列为“全唐第yi”,实在是实至名归。"
"【媒体评论】
人在红尘中生长,zui容易的事是丢失自己,zui难的事就是找回自己。而诗词就能帮助我们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它不应该像玉器那样只供我们把玩,而是用来救赎、解放心灵的。
——郦波
他是一个儒雅的江南才子,被称为电视讲坛之“鬼才”,他就是郦波。
——媒体"
郦波品诗词与人生?贰《诗酒趁年华》
没有诗词怎么活?
人生快意须放歌,且将诗酒趁年华
十八首诗词名作,十八篇深度解读,十八种人生态度
郦波用“十八般诗艺”,传递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郦波品读古诗词 新文字,独家结集出版
诗词男神郦波,再品诗词与人生
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诗词男神郦波,带你走进爱与美的诗意人生
继《中国诗词大会》后,郦波再品诗词与人生
喜马拉雅电台付费音频超千万次点播,精华文字独家结集出版
封面
分类:传统文化/古代诗词
作者:郦波
书号:9787548613237
定价:36.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页数:216页
装帧:32开、软精装
◆内容简介———————————————————————————————————
《诗酒趁年华》是《郦波品诗词与人生》系列第二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倾情打造,用纸既精且美,力图呈现出 美的诗词境界。
在这本书里,诗词男神郦波带你去看飞翔的李白、鲜活的老杜、朱熹的春天、永远的诗豪刘禹锡、“只有分离才能让我们在一起”的柳永、“我们爱的是爱情里的心甘情愿”的李商隐、“人世一生霜雪 归来还是少年”的辛弃疾、“诗酒趁年华”的苏轼等。
阅读本书,就像是一段诗词之旅,跟随郦波,重温古诗词中的爱与美,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者简介———————————————————————————————————
郦波,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文化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已主讲《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救时宰相”于谦》《清官海瑞》《评说曾国藩家训》《五百年来王阳明》等系列。著有《人生自有境界》(郦波品诗词与人生?壹)、《五百年来王阳明》等。
◆编辑推荐———————————————————————————————————
《诗酒趁年华》是郦波继《人生自有境界》之后推出的“品诗词与人生”的又一 新力作。
儒家像诗,佛家像茶,道家像酒。诗词之于人生,就像干渴生命里的一杯茶,一碗酒,是 滋润心灵、滋润灵觉的。我们都生活在社会当中,我们都有很多焦虑、很多压力。当压力层层袭来的时候,当灵魂产生焦虑的时候,其实就和口干舌燥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水,就需要文化的润泽,就需要诗词的抚慰。所以说,没有诗词到底能不能活?当然也能活,但是没有诗词,我们可能活得没那么滋润,活得少了一种格调, 少了一种境界。
◆本书点———————————————————————————————————
1. 郦波,诗词男神,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微博粉丝80万
郦波,诗词男神,一位儒雅的江南才子,一位电视讲坛之“鬼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全民阅读形象大使。爱读诗,爱写诗,凭借自身的学识与魅力,微博吸粉80万。
2.喜马拉雅电台付费音频超千万次点播,精华文字首次结集出版
郦波在喜马拉雅电台有两张诗词音频专辑:《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郦波品千古 美情诗》,两张音频均为付费收听模式,售价199.00元,截止2017年8月3日的数据,播放次数已累计超一千万次。
本书是郦波火爆音频的精华文字首次结集出版。
◆本书点———————————————————————————————————
1.讲课体的语言风格。本书由郦波点评诗词的音频讲稿整理而成,出版时,特意保留了讲课时的语言风格。平白晓畅的语言风格,非常便于读者进入阅读状态,跟上郦波的思路,感受诗词的魅力。
2.诗与史的完美结合。从诗词背后的故事出发,分享诗词背后,或豪放,或婉约,或精致,或壮阔,或古或今的动人传奇,让诗词不再只是一段美丽的文字,而是成为一个个立体的灵魂与人生。
3.有立场,有观点。延续郦波一贯的讲课风格,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不中庸。
4.篇幅短小精悍。每篇均为8至10面的篇幅,将 精华的内容用 简洁的文字呈现给读者,让读者随时随地拿起本书时,都能开始一段美妙的诗词历程。
5.金句频出。书中随处可见优美诗词、郦波金句,阅读过程中,随时都能有拍案叫绝之感。
◆读者对象———————————————————————————————————
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因为诗词从来不是决定输赢、彼此攻击,甚至提供炫耀、以资傲娇的力量。
诗词只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所以诗词是且只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
1.郦波粉丝
郦波通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登上荧屏,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为观众熟知,本书的购买群体有一大部分是郦波的粉丝。
2.一、二线城市白领读者
郦波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生活节奏快、职场压力大,白领们在工作之余,往往需要放慢脚步,调节生活。阅读本书,跟随郦波品味唯美诗词,正是让心灵休憩、灵魂修养的过程。
3.初高中学生及其家长
从《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群体与反响来看,关注郦波的很大的一个群体是初中高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得到重视的背景下,重视教育的家长们必然会重视诗词方面的教育。本书深入浅出,以平易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解诗词,对于学生和家长都非常有益。
4.诗词爱好者
本书通过故事讲解诗词,让一篇篇诗词都变得立体而丰富,能够让诗词爱好者了解更多诗词背后的人生传奇。
◆ 目录——————————————————————————————————————
总序: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代序:没有诗词怎么活?
真隐士的情怀——陶渊明《饮酒(其五)》
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茶之道 茶之境——卢仝《七碗茶歌》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清明之谜——杜牧《清明》
人生竞渡话端午——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飞翔吧,李白!——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鲜活的老杜——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永远的诗豪——刘禹锡《秋词(其一)》
朱熹的春天——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至今思易安 朗朗清辉照古今——李清照《夏日绝句》
人世一身霜雪 归来还是少年——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粉身碎骨浑不怕——于谦《石灰吟》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我们爱的是爱情里的心甘情愿——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只有分离才能让我们永远在一起——柳永《雨霖铃》
无此等伤心事 无此等伤心诗——陆游《沈园二首》
不朽的诗 都是纯粹的泪——黄仲则 《绮怀》(十五)
上海人民出版 2017.8.20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