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与验证——基于Cadence Virtuoso与Mentor Calibre |
| 作者: | 等编著 |
| 市场价: | 48元 |
| ISBN号: | 9787121298073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7-04-01 | 版次:1 | 页数: |
| 印刷时间:2017-04-01 | 印次:1 | 字数: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依托Cadence Virtuoso版图设计工具与Mentor Calibre版图验证工具,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利用Cadence Virtuoso与Mentor Calibre进行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验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内容涵盖了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基础知识,Cadence Virtuoso与Mentor Calibre的基本概况、操作界面和使用方法,CMOS模拟集成电路从设计到流片的完整流程,同时又分章介绍了利用Cadence Virtuoso版图设计工具、Mentor Calibre版图验证工具及Synopsys Hspice电路仿真工具进行CMOS电路版图设计与验证、后仿真的实例,包括运算放大器、带隙基准源、低压差线性稳压源、比较器和输入/输出单元。 |
| 目录 | |
| *1章 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基础 1.1 CMOS工艺基础及制造流程 1.2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1.3 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定义 1.4 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流程 1.4.1 版图规划 1.4.2 设计实现 1.4.3 版图验证 1.4.4 版图完成 1.5 版图设计通用规则 1.6 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匹配设计 1.6.1 CMOS工艺失配机理 1.6.2 元器件版图匹配设计规则 第2章 Cadence Virtuoso版图设计工具 ......... |
| 作者简介 | |
| 尹飞飞博士,辽宁大学物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与光电子器件性能研究,主持并参与了多个科研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5篇,获授权专利1项,在半导体器件物理及电路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
我本以为会看到一堆关于版图规则、寄生效应分析、布局布线技巧的干货,结果这本书在前半部分,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工程伦理”和“项目管理”。我猜想,作者可能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工程师,他深知技术再牛,没有良好的工程习惯和团队协作,最终也难以成事。所以,书中深入剖析了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道德困境,比如数据造假、技术泄露、责任归属等,并给出了很多极具操作性的指导。更让我意外的是,它还详细介绍了敏捷开发、瀑布模型等项目管理方法在IC设计流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沟通、风险评估和进度控制。我读完这部分,虽然没有学会一个具体的版图绘制技巧,但感觉自己的“工程师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升华,明白了工程实践远不止于技术本身,更关乎人的协作和职业操守。这种“接地气”的理论,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比单纯的技术教程更有长远的价值,它是在为构建一个成熟的IC设计工程师打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与我想象中的电路图、版图示意图大相径庭。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可视化艺术”的书籍。其中,有大量篇幅是关于如何利用各种软件工具(虽然没有直接点明是Cadence和Mentor,但看得出来是相关的)来生成美观且信息量丰富的报告和演示文稿。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展示复杂的数据,如何运用色彩、字体和布局来提升视觉吸引力,甚至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制作高质量的PPT和PDF文档的技巧。我惊讶于作者将“展示”本身也视为一门学问,并且给予了如此高的重视。虽然我原本是想学习如何绘制版图,但这部分内容让我认识到,即使拥有精湛的技术,如果无法有效地将成果展示给他人,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表达”的力量,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在技术汇报和文档撰写方面的不足,或许是时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沟通”和“呈现”的能力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虽然提到了“CMOS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与验证”,但我拿到手之后,更像是在翻阅一本厚重的工业史料。开篇就洋洋洒洒地介绍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从晶体管的发明讲到摩尔定律的兴衰,再到当前芯片制造工艺的精进。我本以为这是为了铺垫技术理论,结果它竟然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述不同年代的芯片巨头们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帝国,比如Intel、AMD、TI等等。每一家公司的崛起都伴随着跌宕起伏的商业斗争和技术革新,作者仿佛是一位资深的产业分析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些商业巨头的兴衰史,甚至还穿插了一些创始人或者关键技术人物的小故事。虽然这部分内容和我预期的“版图设计”主题关系不大,但不得不承认,读起来颇有意思,让我对整个集成电路行业有了更宏观的认识。它没有直接教我如何画版图,却像是在给我讲了一个波澜壮阔的芯片江湖故事,让我对接下来的技术内容充满了好奇,也隐隐觉得,理解了行业的根基,或许才能更好地理解技术的应用。
评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几乎变成了一本“法律法规指南”,而且是围绕着知识产权和标准合规性的。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介绍国际上关于集成电路设计、专利保护、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芯片制造和出口方面的法律规定。它详细解释了什么是“EDA工具的使用许可协议”,什么是“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在进行版图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合规性问题”,比如避免侵犯他人的IP核,遵守行业标准等等。我本以为这只是一个边角料的介绍,没想到作者将其作为压轴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讲解,甚至还引用了一些实际的案例来阐述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这让我意识到,在高度竞争和全球化的IC设计领域,技术实力固然重要,但缺乏法律意识和合规性意识,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本书让我明白,成为一名合格的IC设计工程师,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规则,懂如何保护自己,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评分这本书在讲述CMOS模拟集成电路的某些方面时,竟然引入了大量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我当时就觉得很不可思议,版图设计和这些有什么关系?然而,作者却非常巧妙地将“人的注意力模型”、“认知负荷理论”、“格式塔原理”等概念,应用到解释为什么某些版图布局会让人感到清晰易懂,而另一些则混乱不堪。它分析了人类视觉系统在扫描复杂图形时的工作机制,以及如何通过遵循特定的“视觉引导”原则,来帮助设计者更快速、更准确地发现版图中的问题。我读到后面,甚至发现书中还讨论了“设计者的心流状态”和“疲劳对设计错误的影响”,并给出了如何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和调整设计节奏来保持高效专注的建议。这部分内容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让我对“设计”这一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好的版图设计,不仅仅是遵循规则,更是在与人的认知能力打交道,是一门融合了技术与人性的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