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书法》有序介绍了书法欣赏的三个层次,梳理了书法功用和美感的联系,详解了“三大行书”,指导临摹历代名作,深度阅读书法作品。翻开此书,且看书法名师为您打开欣赏书法的一扇窗。
侯吉谅,台湾嘉义人;中兴大学食品科学系毕业,师承江兆申先生,曾获“时报文学奖”等多项奖项。兼擅现代文学、书画篆刻创作,并长期致力笔墨、纸张的材料研究,以及书法教学。已在中国台湾、日本、美国举行多次个展,出版诗集《交响诗》等七本,散文集《神来之笔》等十六本,画册《画品与纸品》等七本。他为推广书法教育不遗余力,以几何学、力学解析书法观念及技巧,公开多年书写秘技,期许让更多喜爱书法的人少走冤枉路。
自序 书法的文学与关学
卷首语
第—章 进入了解书法的第—步
不懂书法的三个原因
三个渐进的欣赏层次
书法不只是视觉艺术
并不是用毛笔写字就叫书法
书法的功能从记事到抒情
书法跟文学的互相辉映
好的书法都是文学作品
《兰亭序》表达了文字之美
练《十七帖》不能不懂内容
学习书法的基本功课,是要把内容弄懂
第二章 书法字体的功能与美感
汉字字体的演化与特色
小篆的发明
隶书的出现
行草的发生
楷书完成
第三章 书法必懂的“三大行书”
书写者的本性流露
写字当下所表现的是个人本性
《兰亭序》:美的见证
书法验证了魏晋风流
《兰亭序》太多奇妙的玄机
笔锋落处,直见性命
《祭侄文稿》的国仇家恨
《寒食帖》的随意寄兴
《寒食帖》凝固了当年苏东坡的生命境界!
黄庭坚于“无佛处称尊”
第四章 临摹是一种深度的阅读
工具、材料、技术、风格
写字的方法,古今相同
练字要有基本概念,有些可练,有些不可练
苏东坡用单勾枕腕斜管写字
苏东坡好的书写条件都用在写信
苏东坡亲笔写的《赤壁赋》
看书法要去看的是书法作品本身
苏东坡怎么会将《赤壁赋》写得如此板呢?
苏东坡写《赤壁赋》的用意
因为尊重而多了谨慎
赵孟頫写的《赤壁赋》潇洒多了
极为精彩的《东坡二赋》
仔细一读,真是太有趣了
苏东坡的笔跟文字完全结合在一起
苏东坡特别让人喜欢
赵孟頫开创文学名篇的大量书写
从赵孟頫开始写别人的文学作品
重新认识赵孟頫的重要
赵孟頫是全才型的艺术家
赵孟烦超唐入晋的成就
《鹊华秋色图》用笔墨表达对故国山水的眷恋
赵孟頫的荣华富贵与隐忍寂寞
天生贵气的赵孟頫
书体与情感
清朝书法的“返祖”风潮
书法字体与情感表达是相关的
隶书书写的动作更贴近情感的波动
必须留意书写风格与内容的搭配
书法字体的“表情特色”
书法的可贵,就在于创造性的无限可能
书法字体本身,的确有相当强的表情
《裴将军诗》风格强烈
要真正了解一件作品,就是要把它写到像
兰亭笔法《春夜宴桃李园序》
书法与新诗
新诗写作自由、书写格式严谨
“新诗书法”不应只是用毛笔抄新诗
没有技术、没有艺术
技术纯熟是书法艺术的先决条件
应该要把一种字体搞懂弄通
掌握用笔的技术,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
穿越时空的抒情
如果没有书信,书法史会严重缺失
书信书法有探索不尽的消息
第五章 生命的线条
不了解书法,就和文化绝缘
学习书法的正确观念
写书法之困难,超乎常人想象
要学书法,就得先认识书法
读书法史是了解书法的正道
在初级的课程中,学习常识才是正确的
书法的太平盛世
写好书法能做什么?
书法是了解并深人中国文化好的入门
文明的高度发展,必有社会的高度需求
隶书是承继篆书发展的字形
楷书是唐朝在政治上进人理性主义的反映
无论楷书还是草书,追求的都是完备而严格的规律
草书是线条的解放
严格的规律才能成为标准
宋朝的书法家着重个性的发挥
元代书法、绘画则更向心理深处发展
明朝书画充满甜美、温润的文人风格
明末书法用笔张扬、性情强烈
清朝的复古,也有极大创意
“扬州八怪”的个人风格胜过了法度
计算机时代的书法盛世
出版后记
《如何看懂书法》这本名,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一直以来在书法学习道路上的迷茫。我深知,学习书法,临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如果只是机械地照搬照抄,很难达到精髓。关键在于“看懂”,在于理解碑帖的内在逻辑和审美价值。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是为了弥合我在这方面的知识鸿沟。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读帖”的讲解。我总觉得,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都蕴含着书写者独特的情感、意境和技法。如何从墨色的浓淡枯润、笔画的粗细刚柔、结构的疏密虚实中,体会书家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如何理解行气、章法在整幅作品中的作用?这本书能否教会我一套系统的方法,让我能够像一位鉴赏家一样,去解读和品味每一幅书法作品?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技法层面,更能引导我去理解书法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作为一个初学者,我渴望拥有一本能够真正引导我入门,让我不再“盲目”临摹的书籍,能够让我从“看热闹”变成“看门道”。
评分《如何看懂书法》这个书名,准确地击中了我的痒点。我一直以来都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感觉自己总是停留在“形似”的层面,难以达到“神似”。市面上的书法教材,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宽泛,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这本书的“入门教程”定位,让我觉得它会是我学习路上的一个良好开端。“读帖欣赏指南”这一点更是让我惊喜,因为我一直觉得,学书法,光靠临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读”帖,要理解帖中的精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告诉我,如何去“读”一个字,如何去“读”一幅帖。例如,如何分析一个字的点画,是藏锋还是露锋?如何理解字的结构,是疏朗还是紧凑?如何体会墨色的变化,是润泽还是枯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一套系统的读帖方法,让我能够从“看热闹”变成“看门道”,从而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的魅力,并为自己的临摹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面,看到好的作品只能赞叹,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书名《如何看懂书法》让我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通往书法殿堂的金钥匙。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读帖欣赏指南”的部分。我总觉得,书法作品不仅仅是墨迹的堆砌,它背后蕴含着书写者的情感、思想、学养,甚至是时代的印记。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学到,如何透过笔画的粗细、墨色的浓淡、结构的疏密,去解读书写者的创作意图,去体会作品的情感张力。我希望它能告诉我,如何去辨别不同书体的风格特点,如何去欣赏不同书家的艺术个性。我渴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能够真正地“看懂”书法,从而更好地进行临摹,甚至逐渐形成自己对书法的独特见解。
评分《如何看懂书法》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关注点。我一直对书法艺术充满向往,但每次拿起笔来临摹,总感觉不得要领,写出来的字缺乏灵魂。我深知,临摹并非易事,它需要有深厚的功底和正确的引导。而这本书的“读帖欣赏指南”和“入门教程”的定位,恰恰是我所急需的。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讲解“读帖”的。在我看来,读帖是学书法的关键一步,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字帖背后的用笔、结体、墨法、章法等诸多奥秘。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从细微之处去观察一个字,如何去体会笔画的力度和速度,如何去理解字体的结构和布局,以及如何去感受墨色在纸上的变化所带来的美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读帖方法,让我能够跳出单纯模仿的怪圈,真正地理解和欣赏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评分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的人,而书法无疑是其中的瑰宝。然而,每当我翻开一本碑帖,面对那些如龙蛇飞舞的笔画时,内心总会升起一种敬畏和迷茫。我知道它们很美,但却很难真正理解它们的美在哪里,它们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如何看懂书法》的书名,就像一句温柔的邀请,告诉我“别怕,我们来教你”。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读帖”的这部分内容。在我看来,临摹只是学习书法的手段,而“读帖”才是领悟书法精髓的关键。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学到,如何去“读”出字形背后的骨骼,如何去“读”出笔画中的筋脉,如何去“读”出墨迹深处的情感。我希望它能教会我,看到一个字,不仅仅是看到一个字形,而是能够联想到书写者的笔法、结构、章法,甚至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心境。我渴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书法艺术的内在逻辑,让我能够从一个“看客”变成一个能够真正欣赏和品味书法的“行家”。
评分这本《如何看懂书法》的书名,我第一眼看到就被吸引了。我一直以来都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门径,只能停留在“看个热闹”的层面。市面上关于书法的书籍琳琅满目,有的是名家碑帖的选集,有的是技巧讲解的秘籍,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未能真正触及书法艺术的灵魂。这本书的副标题“毛笔字帖读帖欣赏指南临摹前推荐阅读入门教程”恰好点明了我的痛点——我需要的不是直接的临摹教学,而是能够让我“看懂”书法,理解其内在的审美逻辑和文化内涵。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跨越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鸿沟。书中关于“读帖”的强调,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读帖,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是容易被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一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机械地模仿字形,却忽略了碑帖背后蕴含的时代精神、书家性情以及笔法、墨法、结构等诸多要素。如果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读帖,如何从墨迹的浓淡干湿、笔画的起承转合、字形的疏密欹正中体悟书法的妙处,那将是我莫大的福音。我希望它能教会我不仅仅是“写”,更是“看”和“品”。
评分当我看到《如何看懂书法》这本书名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一直以来对书法都有一种莫名的好感,但苦于没有系统的指导,总是徘徊在入门的门槛之外。市面上的书法类书籍很多,但很多都直接侧重于技巧的传授,我反而觉得有点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入门教程”和“读帖欣赏指南”的定位,让我觉得它非常符合我的需求。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欣赏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去“看”书法,而不是仅仅去“写”书法。比如,如何去分析一个字的结构,它是如何做到疏密得当、重心稳健的?如何去理解笔画的起承转合,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力道和韵律?如何去欣赏墨色的变化,它又是如何为作品增添层次感和生命力的?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地打开我对书法艺术的认知,让我能够从一个“门外汉”蜕变成一个能够欣赏和理解书法之美的人。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帮助我理解书法入门的书籍,当看到《如何看懂书法》这本书的简介时,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认为,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入门,如何欣赏,如何理解其中的门道,确实是一个难题。很多时候,我们拿到一本碑帖,只是对着字形模仿,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本书的“读帖欣赏指南”和“入门教程”的定位,让我觉得它非常适合我。我特别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如何“读帖”。在我看来,读帖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一步,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书写者的意图,学习其用笔、结体、墨法等精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告诉我,如何从字形、笔画、墨迹、结构等多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一幅书法作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例如,如何去辨别不同书体的特点,如何去理解不同书家的风格,如何去体会书法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真正地“看懂”书法,并为今后的临摹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读到《如何看懂书法》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很多疑问。我一直觉得书法是门高深的艺术,感觉那些笔画的起承转合、字体的结构安排,都蕴含着某种我无法理解的玄机。每次看到别人写得好的毛笔字,总会赞叹不已,但自己尝试临摹时,却常常不得要领,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呆板,要么杂乱,完全失去了原作的神韵。这本书的“入门教程”和“推荐阅读”的定位,对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尤其好奇“读帖欣赏指南”这部分内容。在我看来,“读帖”不仅仅是看着字帖去模仿,更应该是一种深入的理解和领悟。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学到如何去“读”一个字,如何去“读”一幅帖。例如,如何分析一个字的点画结构,它是如何运用提按顿挫来表现力量感的?如何理解字的行气走向,它又是如何与整体章法形成呼应的?还有,书家在创作时的心境和情感,是否也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来?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这些“看懂”书法的密码?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真正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模仿的阶段,能够真正感受到书法之美,并逐步培养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
评分《如何看懂书法》这个书名,对我来说,简直是一语中的。我一直以来都对书法情有独钟,但苦于没有系统的方法,学习过程总是磕磕绊绊。每次看到大师们的作品,总是赞叹不已,但自己动手临摹时,却总觉得“不得其神”。我特别看重这本书的“入门教程”和“读帖欣赏指南”这些定位。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看懂”书法的秘密。我渴望学习如何去“读”一个字,如何去“读”一幅碑帖。例如,如何理解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它们是如何变化以达到不同的效果的?如何分析字体的结构,它是如何做到平衡、和谐又富有动感的?如何体会墨色的枯润浓淡,它又是如何为作品增添层次和韵味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一套科学的读帖方法,让我能够从“死记硬背”式的临摹,转变为“理解领悟”式的学习,从而真正地体会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并为自己的书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