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美国国际投资协定 [美] 肯尼斯·J.范德威尔德著;蔡从燕 朱明新等译 法律出版

正版 美国国际投资协定 [美] 肯尼斯·J.范德威尔德著;蔡从燕 朱明新等译 法律出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肯尼斯·J范德威尔德著 著
图书标签:
  • 国际投资
  • 投资协定
  • 美国
  • 法律
  • 经济
  • 贸易
  • 范德威尔德
  • 翻译作品
  • 法律出版
  • 国际法
  • 投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国法律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14277
商品编码:23165226322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 美国*投资协定
书号: 9787519714277
定价: 258.00
作者/编者: [美] 肯尼斯·J.范德威尔德著;蔡从燕 朱明新等译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内容简介

作为当代知名的*投资法学者、负责处理投资者国家争端以及投资条约谈判事务的前美国国务院法律事务办公室官员,肯尼斯·J.范德威尔德在《美国*投资协定》中详细介绍了美国为什么要缔约投资条约以及为什么与特定国家缔结条约、投资条约规定了哪些条款以及为什么要规定这些条款、美国开始时是如何理解这些条款以及这些理解后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同时也介绍了*仲裁庭如何适用这些条款以及美国如何抗辩。这不是一本关于*投资法“理论”的书,这是一本关于*投资法“事实”的书。如果说杰克逊的《世界贸易与GATT法》是贸易领域的“圣经”的话,不妨可以说范德威尔德的《美国*投资协定》是投资领域的“圣经”。



作者简介

肯尼斯·J.范德威尔德,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托马斯·杰弗逊法学院(Thomas Jefferson School of Law)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法律史、宪法以及*投资法与仲裁。在从事学术研究之前,范德威尔德曾经在美国国务院法律事务办公室担任法律顾问与律师,处理涉及伊—美求偿庭的事务,以及投资条约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工作。出版、发表了大量论文,包括The First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U.S. Postwar Friendship,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Trea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History, Policy and Interpret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U.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等。

蔡从燕,厦门大学法学院*法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理论、中国*法律与政策以及*投资法。独立在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以及《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等*外法学类刊物发表一系列论文,目前正在撰写The Rise of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曾经担任纽约大学中美富布赖特学者暨Hauser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洪堡大学法学院*研究员以及神户大学法学部访问教授等。

朱明新,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法理论、*法史和*投资法等。独立在《现代法学》《法商研究》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出版专著《*投资争端赔偿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版)。




目录


致谢 

*章导论 

*节双边投资条约 

*节本书结构与内容 

*章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投资条约 

*节条约与保护美国对外投资的其他方式之间的关系 

*节BIT之前针对美国对外投资的条约保护 

第三节BITs的起源 

第四节外国投资争端的去政治化 

第五节BIT计划的演变 

一、*波谈判中的BIT政策 

二、*波谈判中的BIT政策 

三、第三波谈判中的BIT政策 

第六节BIT序言 

第三章BIT范本的演变 

*节起草范本 

*节范本内容的演变 

一、1983年范本 

二、1984年范本 

三、1987年范本 

四、1991年范本 

五、1992年范本 

六、1994年范本 

七、2004年范本 

第三节谈判政策 

第四章BIT保护的范围 

*节界定涵盖投资 

一、1983年范本 

二、1984年范本 

三、1987年范本 

四、1991年范本 

五、1992年范本 

六、1994年范本 

七、2004年范本 

八、已经签署的BTIs 

九、已经签署的FTAs 

十、仲裁实践 

*节界定缔约方的国民 

第三节界定缔约一方的公司 

一、BITs之前的美国实践 

二、1983年范本 

三、1984年范本 

四、1987年范本 

五、1991年范本 

六、1992年范本 

七、1994年范本 

八、2004年范本 

九、美国已经签署的BITs 

十、已经签署的FTAs 

十一、仲裁实践 

第四节界定缔约方的领土  

第五节界定投资协议与投资授权 

第六节其他定义 

第七节BITs对政治分支机构的适用 

第八节BITs对现有投资的适用 

第九节BITs的溯及力 

第十节一般适用范围条款 

第十一节BIT不加禁止的措施 

一、BITs之前的美国实践 

二、1983年范本 

三、1984年范本 

四、1987年范本 

五、1991年范本 

六、1992年范本 

七、1994年范本 

八、2004年范本 

九、已经签署的BITs 

十、已经签署的FTAs 

十一、条约实践总结 

十二、仲裁实践 

第十二节特别形式要求 

一、1983年范本 

二、1984年、1987年、1991年及1992年范本 

三、1994年范本 

四、2004年范本 

五、已经签署的BITs 

六、已经签署的FTAs 

第十三节金融服务规制 

第十四节不披露信息 

第五章一般待遇条款 

*节美国缔结双边投资条约之前的实践 

*节现代谈判范本中的相对待遇标准 

一、1983年范本 

二、1984年范本 

三、1987年范本 

四、1991年范本 

五、1992年范本 

六、1994年范本 

七、2004年范本 

第三节现代谈判范本中的*待遇标准 

一、1983年范本 

二、1984年范本 

三、1987年范本 

四、1991年范本 

五、1992年范本 

六、1994年范本 

七、2004年范本 

第四节已经签署的BITs 

一、美国—埃及BIT 

二、美国—巴拿马BIT 

三、美国—喀麦隆BIT 

四、美国—摩洛哥BIT 

五、美国—民主刚果BIT 

六、美国—孟加拉国BIT 

七、美国—海地BIT 

八、美国—塞内加尔BIT 

九、美国—土耳其BIT 

十、美国—格林纳达BIT 

十一、美国—刚果BIT 

十二、美国—波兰BIT 

十三、美国—突尼斯BIT 

十四、美国—斯里兰卡BIT 

十五、美国—捷克BIT 

十六、美国—斯洛伐克BIT 

十七、美国—阿根廷BIT 

十八、美国—哈萨克斯坦BIT 

十九、美国—罗马尼亚BIT 

二十、美国—俄罗斯BIT 

二十一、美国—亚美尼亚BIT 

二十二、美国—保加利亚BIT 

二十三、美国—吉尔吉斯斯坦BIT 

二十四、美国—摩尔多瓦BIT 

二十五、美国—厄瓜多尔BIT 

二十六、美国—白俄罗斯BIT 

二十七、美国—牙买加BIT 

二十八、美国—乌克兰BIT 

二十九、美国—格鲁吉亚BIT 

三十、美国—爱沙尼亚BIT 

三十一、美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BIT 

三十二、美国—蒙古BIT 

三十三、美国—乌兹别克斯坦BIT 

三十四、美国—阿尔巴尼亚BIT 

三十五、美国—拉脱维亚BIT 

三十六、美国—洪都拉斯BIT 

三十七、美国—尼加拉瓜BIT 

三十八、美国—克罗地亚BIT 

三十九、美国—约旦BIT 

四十、美国—阿塞拜疆BIT 

四十一、美国—立陶宛BIT 

四十二、美国—玻利维亚BIT 

四十三、美国—莫桑比克BIT 

四十四、美国—厄瓜多尔BIT 

四十五、美国—巴林BIT 

四十六、美国—乌拉圭BIT 

第五节已经签署的FTAs 

一、NAFTA 

二、美国—新加坡FTA 

三、美国—智利FTA 

四、美国—澳大利亚FTA 

五、美国—摩洛哥FTA 

六、美国—中美洲国家—多米尼加FTA 

七、美国—秘鲁FTA 

八、美国—安曼FTA 

九、美国—哥伦比亚FTA 

第六节仲裁实践 

一、国民待遇与*惠国待遇 

二、公平与公正待遇 

三、充分的保护与安全 

四、符合习惯*法的待遇 

五、专断与歧视性待遇 

六、遵守义务 

第六章特定待遇条款 

*节入境与居留条款 

*节雇佣条款 

一、美国BITs之前的实践 

二、1983年范本 

三、1984年范本 

四、1987年范本 

五、1991年范本 

六、1992年范本 

七、1994年范本 

八、2004年范本 

九、已经签署的BITs 

(一)以1983年范本为基础签署的BITs 

(二)以1984年、1987年、1991年或者1992年范本为

基础签署的BITs 

(三)以1994年范本为基础签署的BITs 

(四)以2004年范本为基础签署的BITs 

十、已经签署的FTAs 

十一、仲裁实践 

第三节竞争平等条款 

第四节履行要求条款 

一、1983年范本 

二、1984年范本 

三、1987年范本 

四、1991年范本 

五、1992年范本 

六、1994年范本 

七、2004年范本 

八、已经签署的BITs 

(一)以1983年范本为基础签署的BITs 

(二)以1984年、1987年、1991年或者1992年范本为

基础签署的BITs 

(三)以1994年范本为基础签署的BITs 

(四)以2004年范本为基础签署的BITs 

九、已经签署的FTAs 

(一)NAFTA 

(二)美国—新加坡FTA 

(三)美国—智利FTA 

(四)美国—澳大利亚FTA 

(五)美国—摩洛哥FTA 

(六)美国—中美洲国家—多米尼加FTA 

(七)美国—秘鲁FTA 

(八)美国—阿曼FTA 

(九)美国—哥伦比亚FTA 

十、仲裁实践 

第五节诉诸司法条款 

一、BITs之前的美国实践 

二、BIT范本 

三、已经签署的BITs 

四、仲裁实践 

第六节公开条款 

第七节信息交换条款 

第八节透明度条款 

第九节金融服务透明度条款 

第十节战争与内乱条款 

一、BIT以前的美国实践 

二、BIT范本 

三、已经签署的BITs 

四、已经签署的FTAs 

五、仲裁实践 

第十一节税收条款 

一、BITs之前的美国实践 

二、BIT范本 

三、已经签署的BITs 

四、已经签署的FTAs 

五、仲裁实践 

第十二节国家企业条款 

一、界定国家企业 

二、国家企业适用条款 

三、国家企业非歧视条款 

四、国家企业设立条款 

第七章征收条款 

*节BITs之前的美国实践 

*节BIT范本 

一、1983年范本 

二、1984年范本 

三、1987年范本 

四、1991年范本 

五、1992年范本 

六、1994年范本 

七、2004年范本 

第三节已经签署的BITs 

一、美国—埃及BIT 

二、美国—巴拿马BIT 

三、美国—喀麦隆BIT 

四、美国—摩洛哥BIT 

五、美国—民主刚果BIT 

六、美国—孟加拉国BIT 

七、美国—海地BIT 

八、美国—塞内加尔BIT 

九、美国—土耳其BIT 

十、美国—格林纳达BIT 

十一、美国—刚果BIT 

十二、美国—波兰BIT 

十三、美国—突尼斯BIT 

十四、美国—斯里兰卡BIT 

十五、美国—捷克BIT 

十六、美国—斯洛伐克BIT 

十七、美国—阿根廷BIT 

十八、美国—哈萨克斯坦BIT 

十九、美国—罗马尼亚BIT 

二十、美国—俄罗斯BIT 

二十一、美国—亚美尼亚BIT 

二十二、美国—保加利亚BIT 

二十三、美国—吉尔吉斯斯坦BIT 

二十四、美国—摩尔多瓦BIT 

二十五、美国—厄瓜多尔BIT 

二十六、美国—白俄罗斯BIT 

二十七、美国—牙买加BIT 

二十八、美国—乌克兰BIT 

二十九、美国—格鲁吉亚BIT 

三十、美国—爱沙尼亚BIT 

三十一、美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BIT 

三十二、美国—蒙古BIT 

三十三、美国—乌兹别克斯坦BIT 

三十四、美国—阿尔巴尼亚BIT 

三十五、美国—拉脱维亚BIT 

三十六、美国—洪都拉斯BIT 

三十七、美国—尼加拉瓜BIT 

三十八、美国—克罗地亚BIT 

三十九、美国—约旦BIT 

四十、美国—阿塞拜疆BIT 

四十一、美国—立陶宛BIT 

四十二、美国—玻利维亚BIT 

四十三、美国—莫桑比克BIT 

四十四、美国—萨尔瓦多BIT 

四十五、美国—巴林BIT 

四十六、美国—乌拉圭BIT 

第四节已经签署的FTAs 

一、NAFTA 

二、美国—新加坡FTA 

三、美国—智利FTA 

四、美国—澳大利亚FTA 

五、美国—摩洛哥FTA 

六、美国—中美洲国家—多米尼加FTA 

七、美国—秘鲁FTA 

八、美国—阿曼FTA 

九、美国—哥伦比亚FTA 

第五节仲裁实践 

第八章汇兑条款 

*节BITs之前的美国实践 

*节BIT范本 

一、1983年范本 

二、1984年范本 

三、1987年范本 

四、1991年范本 

五、1992年范本 

六、1994年范本 

七、2004年范本 

第三节已经签署的BITs 

一、美国—埃及BIT 

二、美国—巴拿马BIT 

三、美国—喀麦隆BIT 

四、美国—摩洛哥BIT 

五、美国—民主刚果BIT 

六、美国—孟加拉国BIT 

七、美国—海地BIT 

八、美国—塞内加尔BIT 

九、美国—土耳其BIT 

十、美国—格林纳达BIT 

十一、美国—刚果BIT 

十二、美国—波兰BIT 

十三、美国—突尼斯BIT 

十四、美国—斯里兰卡BIT 

十五、美国—捷克BIT 

十六、美国—斯洛伐克BIT 

十七、美国—阿根廷BIT 

十八、美国—哈萨克斯坦BIT 

十九、美国—罗马尼亚BIT 

二十、美国—俄罗斯BIT 

二十一、美国—亚美尼亚BIT 

二十二、美国—保加利亚BIT 

二十三、美国—吉尔吉斯斯坦BIT 

二十四、美国—摩尔多瓦BIT 

二十五、美国—厄瓜多尔BIT 

二十六、美国—白俄罗斯BIT 

二十七、美国—牙买加BIT 

二十八、美国—乌克兰BIT 

二十九、美国—格鲁吉亚BIT 

三十、美国—爱沙尼亚BIT 

三十一、美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BIT 

三十二、美国—蒙古BIT 

三十三、美国—乌兹别克斯坦BIT 

三十四、美国—阿尔巴尼亚BIT 

三十五、美国—拉脱维亚BIT 

三十六、美国—洪都拉斯BIT 

三十七、美国—尼加拉瓜BIT 

三十八、美国—克罗地亚BIT 

三十九、美国—约旦BIT 

四十、美国—阿塞拜疆BIT 

四十一、美国—立陶宛BIT 

四十二、美国—玻利维亚BIT 

四十三、美国—莫桑比克BIT 

四十四、美国—萨尔瓦多BIT 

四十五、美国—巴林BIT 

四十六、美国—乌拉圭BIT 

第四节已经签署的FTAs 

一、NAFTA 

二、美国—新加坡FTA 

三、美国—智利FTA 

四、美国—澳大利亚FTA 

五、美国—摩洛哥FTA 

六、美国—中美洲国家—多米尼加FTA 

七、美国—秘鲁FTA 

八、美国—阿曼FTA 

九、美国—哥伦比亚FTA 

第五节仲裁实践 

第九章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条款 

*节美国签署BITs的实践 

*节谈判范本 

一、1983年范本 

二、1984年范本 

三、1987年范本 

四、1991年范本 

五、1992年范本 

六、1994年范本 

七、2004年范本 

第三节已经签署的BIT 

一、美国—埃及BIT 

二、美国—巴拿马BIT 

三、美国—喀麦隆BIT 

四、美国—摩洛哥BIT 

五、美国—民主刚果BIT 

六、美国—孟加拉国BIT 

七、美国—海地BIT 

八、美国—塞内加尔BIT 

九、美国—土耳其BIT 

十、美国—格林纳达BIT 

十一、美国—刚果BIT 

十二、美国—波兰BIT 

十三、美国—突尼斯BIT 

十四、美国—斯里兰卡BIT 

十五、美国—捷克BIT 

十六、美国—斯洛伐克BIT 

十七、美国—阿根廷BIT 

十八、美国—哈萨克斯坦BIT 

十九、美国—罗马尼亚BIT 

二十、美国—俄罗斯BIT 

二十一、美国—亚美尼亚BIT 

二十二、美国—保加利亚BIT 

二十三、美国—吉尔吉斯斯坦BIT 

二十四、美国—摩尔

国际贸易与投资法前沿: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挑战与应对 导言: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法律基石 当前,全球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国际经济往来日益紧密。在这一宏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的安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跨国企业乃至全球治理体系关注的核心议题。本卷丛书汇集了国际法学界、经济学界和实务界的顶尖智慧,聚焦于国际投资法(尤其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国际贸易规则的演变、全球供应链的法律风险管理,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等新型投资主体的监管框架。它不仅是对既有法律框架的深度梳理,更是对未来全球经济法律秩序构建的深刻洞察与前瞻性思考。本书旨在为法律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企业高管及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实操指导意义的分析平台。 第一部分:国际投资条约体系的结构性演变与挑战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投资协定(IIA)网络发生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双边投资协定(BITs)在促进资本流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在环境、劳工标准、国家监管权限保留等方面显现出的局限性,正推动着各国探索新的协定范本。 一、当代投资协定的范式转移:从保护到平衡 我们详细考察了欧盟、美国、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近年来修订或新签的投资协定文本。这些新一代协定不再仅仅侧重于对外国投资者的单方面保护,而是更加强调“平衡”——即在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明确赋予东道国在公共福利目标(如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方面的管制空间(Right to Regulate)。重点分析了“间接征收”概念的界限重塑,特别是如何界定合法的、基于公共政策的规制行为与构成征收的限制措施之间的临界点。这要求对既有的“全部剥夺”或“实质性剥夺”的司法解释进行审视与更新。 二、投资争端解决机制(ISDS)的改革浪潮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ISDS)是国际投资法体系中最受关注也最具争议的环节。本部分详尽梳理了针对ISDS的改革呼声及其具体实践。重点探讨了“多边投资法院体系”(Multilateral Investment Court System, MICs)的构建路径,分析了其在提升争端解决的透明度、一致性、法官独立性以及确保公共利益考量方面的潜力与面临的法律障碍。同时,我们也审视了区域性贸易协定(如CPTPP、USMCA)中对ISDS程序的精细化改进,包括引入上诉机制、提前筛选明显不成立的案件等机制,以期提升整个体系的合法性与效率。对于“择地管辖权”的争议,本书也提供了详尽的案例分析,论证了法院对管辖权范围的收紧趋势。 第二部分:全球贸易规则在投资领域的渗透与互动 现代国际经济法已不再是贸易法与投资法之间的清晰划分,两者之间的交织与相互影响日益显著。本部分关注贸易规则,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规则,如何反作用于或融入到国际投资法的实践中。 一、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在投资法中的适用难题 国民待遇(NT)和最惠国待遇(MFN)原则在投资协定中的适用复杂性远超单纯的货物贸易领域。本书深入分析了投资协定中关于“待遇标准”条款的解释,特别是如何处理“一揽子待遇”与“具体承诺”之间的关系。对于MFN条款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引发的“合同权利转移”(Treaty Shopping)的争议,我们详细阐述了各裁决庭为遏制滥用行为而采用的“合理预期”测试和“实质性联系”原则的演变路径。 二、服务贸易协定与外国直接投资(FDI)的融合 在服务贸易领域,外国直接投资往往是实现服务跨境提供的核心方式。本部分探讨了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表机制与IIAs在服务业准入方面的协同作用与潜在冲突。特别关注金融服务、数字服务等新兴领域的投资监管挑战,分析了数据本地化要求(Data Localization Requirements)如何从贸易壁垒演变为投资限制,并寻求相关国际法律框架下的解释空间。 第三部分:新兴经济主体与前沿监管领域的法律应对 全球经济参与者的多元化和技术进步,给传统的投资法律框架带来了新的适用难题。本部分聚焦于主权财富基金(SWFs)的监管、反垄断与投资审查的交汇,以及绿色投资的法律规范。 一、主权财富基金与国家经济安全审查 主权财富基金代表着国家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部署,其投资行为常常被置于东道国国家安全审查的聚光灯下。本书详细分析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及欧盟FDI筛选机制对SWF投资的审查标准和程序。重点讨论了如何区分纯粹的财务投资与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投资,以及如何平衡投资自由化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 二、投资审查与竞争法(反垄断)的交集 大型跨境并购往往需要通过多重监管关卡,其中投资安全审查与竞争法审查是两大关键。本部分分析了投资审查中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考量,以及反垄断机构在评估投资交易的结构性影响时,如何采纳国家安全因素。这要求企业和律师团队必须构建跨越不同法律体系的合规策略。 三、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投资的法律框架构建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正日益融入国际投资法。本书探讨了在投资协定中纳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的实践,包括如何设计具有约束力的可持续发展承诺条款。同时,分析了“漂绿”(Greenwashing)在投资活动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如何利用国际投资机制激励对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投资。 结论:迈向更具韧性的全球经济治理 总而言之,本书揭示了国际投资法与贸易法正处于一个深刻的转型期。挑战在于如何在维护全球资本有效流动的基石上,有效容纳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竞争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合法关切。通过对最新判例、新签协定文本和政策动向的系统性梳理,本书为读者提供了驾驭这一复杂法律环境的必要工具和战略视角,旨在促进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可持续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形成。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其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挖掘。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条文,而是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分析,生动地展现了国际投资协定在实际操作中的各种情况。这些案例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展现了协定在面对具体商业纠纷时的应用和挑战。我尤其对书中对一些标志性投资仲裁案件的解析感到兴趣盎然,它帮助我理解了法律条文是如何被解释和应用的,以及不同法院或仲裁庭的判决是如何影响国际投资实践的。这种通过案例来理解法律的方式,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高效的学习途径。它让抽象的法律原则变得具体可感,也让我看到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国际投资领域的光辉与挑战。

评分

初读这本书,我便被其内容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所折服。尽管我并非专业的法律人士,但作者的叙述方式,加上译者的精心润色,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变得相对清晰易懂。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的阐述,以及它们在美国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具体体现和适用。这些原则是国际投资法律的基础,理解它们对于掌握整个体系至关重要。书中对历史沿革的梳理也很有价值,让我能追溯到这些协定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演变的,理解其背后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我还对书中对美国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ISDS)中的立场进行了分析,这部分内容对我理解当下国际投资领域的热点问题非常有启发。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结构清晰、内容详实的框架,帮助读者系统性地理解美国在国际投资协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法律实践。

评分

一本厚重的法律著作,光是封面上的“正版”二字就让人感受到出版方的严谨与对版权的尊重。拿到手后,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触感,以及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其出版的高水准。这本书的题目“美国国际投资协定”便点明了其核心内容,预示着将深入探讨国际投资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方面——美国在这其中的角色、立场以及相关的法律框架。对于任何对国际贸易、跨国投资、或是国际法有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和研究的入口。译者团队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这本身就传达了一种专业性和可靠性,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一本好的法律翻译,不仅要忠实原文,更要能准确传达法律概念的精髓,并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衡量一部优秀译著的重要标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美国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复杂运作,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策略,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

评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逐渐深化。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美国国际投资协定的法律书籍,更是一本关于国际经济秩序构建和演变的深刻洞察。作者的分析,结合了法律、经济、政治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国际投资协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我从书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更是关于如何分析和理解国际法律体系的思维方式。译者团队的努力也值得赞扬,他们用流畅的中文将复杂的法律概念传递给读者,使得这本书能够被更广泛的受众所理解和受益。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国际投资规则,洞察美国在其中作用,或是对全球经济治理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宝藏。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你能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中,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评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法律层面的深入分析,更在于它对于理解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洞察。国际投资协定并非孤立的法律文件,它们往往是国家战略和经济利益的体现。作者对美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所签署投资协定的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美国在其中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这些协定如何服务于其更宏观的国家利益。这让我能够跳出纯粹的法律视角,去审视这些协定在更广阔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下的意义。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国际投资协定是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基石,也是国家间博弈的舞台。理解美国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全球经济的脉搏,以及中国在其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