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
定价:49.8元
作者:韩刚 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300216942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kg
《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是一本“翻译考试实战技法大全”,主要讲解翻译的各种技法,并且随书附赠“历年真题”一册,塑封包装。《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包括七章和一个附录。每章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汉英翻译对比评析、汉英翻译模拟训练、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英汉翻译对比评析、英汉翻译模拟训练六个部分,通过这六部分的学习,可以让考生完成从理解到熟练的过程;附录为汉译英必背词组表达集锦,这些词组对于提高翻译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非常有用。“附赠真题”包括两个部分,*部分是英汉翻译八大注意事项,第二部分为历年翻译资格考试三级笔译真题。
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06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二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07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三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08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09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五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10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六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11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七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12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附录 汉译英必背词组表达集锦
韩刚,教育类有影响力作家,200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曾以优异成绩考入外交部翻译室接受培训,后调任新闻司担任新闻发言人同传。作为B2A口译系统教学法和CECE/ECEC学习法创始人,自2003年起潜心钻研口译和笔译培训,注重系统传授,教学踏实认真,方法科学得当,现已在翻译培训界独树一帜,是深得广大学员尊重和爱戴的CATTI口笔译讲师。曾出版《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二级笔译》和《韩刚B2A"译点通":笔译入门与口译速成宝典》。
九十天的周期设定本身就带有一种挑战和承诺的意味。我这个人执行力一般,很容易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产生拖延和懈怠。这本教材的“90天攻克”口号,通过其清晰的每日模块划分,有效地帮助我构建了心理上的时间压力和成就感循环。每天的学习量被精确地量化了,完成一个模块,就在清单上打个勾,这种即时反馈对于维持学习动力至关重要。而且,它的难度设置似乎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前期的稳步积累,到中期的重点突破,再到后期的查漏补缺和模拟冲刺,整个节奏张弛有度,不会让人在初期就被高难度的内容吓退,也不会在后期因为内容重复而感到乏味。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翻译技巧的汇编,更像是一套结构完善、执行力极强的“翻译能力加速器”。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高效、有计划的备考方法论,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系统性指导的考生来说,其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书本本身的价格。
评分我在考CATTI三级笔译的道路上已经“跌倒”过一次,那次失败的阴影至今仍在。我当时最大的问题在于,虽然词汇量和语法基础尚可,但在处理专业性较强的文本时,总会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或对特定领域术语把握不准而导致译文失真。翻开这本《现货 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我立刻注意到它在“知识拓展”和“文化导入”方面的投入。它似乎非常明白,单纯的语言转换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三级水平,必须具备跨文化的解读能力。书中的某些章节专门辟出篇幅来解析中西方的思维差异如何体现在语言组织上,这对我启发极大。例如,它讨论了在翻译政策性文件时,如何在中西方修辞习惯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保持原文的力度,又不能让译文读起来像“硬译”。这种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技巧相结合的方式,让我感到自己正在从一个“翻译工人”向一个真正的“跨文化传译者”转型。这种学习的充实感,是其他只关注死记硬背的资料所无法提供的。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学习工具的“实用性”要求极高的人,如果一个工具看起来花哨但用起来别扭,我宁愿不用。这本《现货 韩刚B2A译点通》在装帧和排版上做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纸张的质感很好,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这对于需要高强度用眼的备考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可操作性。很多翻译教材的例句和练习题虽然晦涩难懂,但与实际考试的关联度并不高,读完后依然不知如何下笔。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明显是反向工程思维——它从历年真题中提炼出高频考点和难点句式,然后构建起相应的讲解体系。我尝试做了几组配套练习,发现它提供的“批注式”讲解,即不只是告诉你答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析了“为什么是这个译法”,以及“其他译法错在哪里”。这种深度解析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不是在“喂”你答案,而是在“教”你思考翻译决策的过程,这才是通往高分的真正捷径。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陪练”在身边指点迷津。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光是看封面上的“韩刚B2A译点通”和“90天攻克”字样,就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旅程充满了期待与一丝丝的敬畏。我最近确实在准备CATTI三级笔译的考试,市面上各种资料看得我眼花缭乱,但终于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本“重磅”级的教材上。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结构设计。我通常比较喜欢那种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学习路径,这套书似乎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不是那种把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堆砌起来的“大杂烩”,而是像一个精密的路线图,把宏大的“攻克CATTI”目标分解成了每日可执行的小任务。我花了点时间仔细研究了它的前几章,发现它对基础理论的讲解非常扎实,特别是对于翻译的“信、达、雅”在当代考试语境下的具体体现,作者似乎有着自己独到且深入的见解,远超我之前接触的那些泛泛而谈的教材。它似乎更注重实操层面的训练,很多案例的选取都非常贴近真题的风格,让人感觉不是在做模拟,而是在进行一场预演。我尤其欣赏它在篇章衔接和语篇分析上的细致入微,这往往是很多考生失分的关键点,而这本书似乎专门为克服这一难点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评分我对备考资料的“时效性”非常看重,因为考试大纲和官方导向是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微妙调整的。这本教材给我的一个深刻印象是它的“与时俱进”。它收录的许多参考译例和分析案例,明显包含了近两年来国内外的热点话题和新的表达习惯。这比那些用料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旧版教材要高明太多。我特别关注了它对新近出现的网络热词和新媒体表达的翻译处理,韩刚老师的处理方式非常老道和审慎,既没有盲目跟风使用生硬的直译,也没有过度“学术化”而失去了原本的活力。这说明编者团队对当前的语言环境有着高度的敏感度和准确的把握。对于一个志在通过考试的考生而言,能够掌握这些“活”的语言知识,无疑是增强临场发挥稳定性的重要砝码。这本书仿佛是一个活的语言数据库,而不是一个僵死的知识库,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知识新鲜度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