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第4版)

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保罗·施瓦茨(PaulScherz)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元器件
  • 电路基础
  • 模拟电路
  • 电子技术
  • 实用教程
  • 第四版
  • 入门
  • DIY
  • 电路设计
  • 电子爱好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9227
商品编码:24403699057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作  者:(美)保罗·施瓦茨(Paul Scherz),(美)西蒙·莫克(Simon Monk) 著;夏建生 等 译 定  价:128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1日 页  数:753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1329227 第1章电子学简介
第2章基本理论
2.1电子学概论
2.2电流
2.3电压
2.4导体的微观结构
2.5电阻、电阻率和电导率
2.6绝缘体、导体和半导体
2.7热和功
2.8热传导和热阻
2.9导线规格
2.10接地
2.11电路
2.12欧姆定律和电阻器
2.13电压源和电流源
2.14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
2.15电池的串并联
2.16开路和短路
2.17基尔霍夫定律
2.18叠加原理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好强的电子元器件和实用电子电路的参考工具书。它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根据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增加了相关的内容,并对原有的内容做了修改和调整,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切合和贴近原书的实用特性。本书从电路基本原理的介绍开始,对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类介绍。介绍了各种电路的设计及实用电路;在数字电路中,介绍了寄存器、计数器等各种中规模集成数字器件,以及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大规模集成电路,详细介绍了微控制器及模块化电子设备,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际应用程序实例;介绍了各种电机及控制电路;同时,还结合图解的方法,介绍了制作实用电子电路的过程、方法、调试步骤、安全组装和注意事项等。 (美)保罗·施瓦茨(Paul Scherz),(美)西蒙·莫克(Simon Monk) 著;夏建生 等 译 保罗·施瓦茨(Paul Scherz),是一位系统运行管理者。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得物理学的理学士学位。Paul也是一名发明家和业余电子爱好者,这是缘于他在大学的核工程与工程物理系和等离子物理系的工作经历中所培养起来的兴趣。
夏建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路、电机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图书我部,完成纵向与横向项目多个。

《光影织梦:数字影像的艺术与技术》 内容梗概: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数字影像创作全流程的百科全书式著作,旨在为摄影师、摄像师、后期制作师、视觉艺术家以及对数字影像技术充满好奇的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学习路径。全书以“从光影捕捉到数字呈现”为主线,循序渐进地揭示数字影像背后的科学原理、艺术法则和行业实践。 第一篇:数字影像的基石——光影的感知与捕捉 本篇将从最根本的光学原理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光线在数字成像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将详细介绍人眼如何感知光线,以及相机传感器(CCD、CMOS)如何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息。 第一章:光的本质与视觉感知 光的物理特性: 波长、频率、光谱,以及不同光源(自然光、人造光)的特性。 人眼的工作原理: 瞳孔、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的作用,以及视觉的敏感度和动态范围。 色彩的科学: 色光三原色(RGB)与色料三原色(CMY),色温、白平衡的概念及其在影像中的应用。 光线的几何光学: 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在镜头设计中的体现。 主观感知与客观测量: 介绍人眼对亮度、对比度、色彩的感知差异,以及行业内常用的色彩空间(sRGB、Adobe RGB、ProPhoto RGB)及其意义。 第二章:相机核心部件详解 镜头系统: 焦距与视角: 广角、标准、长焦镜头的特性及其适用场景。 光圈: 光圈值(f-stop)的含义,景深控制,虚化效果的原理与实现。 镜头结构与像差: 球差、色差、畸变等光学问题及其缓解方法,高质量镜头的构成要素。 特殊镜头: 微距镜头、移轴镜头、鱼眼镜头的功能与应用。 图像传感器: CCD与CMOS技术: 工作原理、优缺点对比,像素尺寸、像素密度对画质的影响。 感光度(ISO): 感光度设置对画质、噪点及曝光的影响。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传感器捕捉最亮与最暗细节的能力,高动态范围(HDR)技术的基础。 色彩滤镜阵列(Bayer Filter): 解释其工作原理,以及为何需要色彩插值(Demosaicing)。 快门系统: 快门速度: 曝光时间对运动模糊、凝固瞬间的影响。 快门类型: 机械快门、电子快门、焦平面快门、镜间快门的工作方式。 闪光同步速度: 了解其限制与应用。 第三章:曝光控制的艺术与科学 曝光三角: 光圈、快门速度、ISO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根据拍摄意图进行组合。 测光模式: 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评价测光(矩阵测光)的原理与适用场景。 曝光补偿: 如何应对复杂光线环境,让相机更准确地捕捉理想亮度。 直方图分析: 学习阅读直方图,判断曝光是否准确,以及分析画面动态范围。 高光警告与阴影提示: 利用相机辅助功能避免细节丢失。 第二篇:数字影像的构建——编码、格式与色彩管理 本篇将深入数字影像的内部结构,探讨图像的编码方式、文件格式的差异,以及在跨平台、跨软件工作流程中保证色彩一致性的关键技术。 第四章:图像的数字语言——像素与编码 像素(Pixel): 数字图像的基本单元,分辨率的含义(像素尺寸、像素密度PPI)。 色彩深度(Bit Depth): 8-bit、10-bit、12-bit、14-bit、16-bit的差异,对色彩渐变和后期处理的影响。 色彩模型: RGB、CMYK、HSL/HSB等模型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作用。 图像压缩: 无损压缩(Lossless Compression): TIFF, PNG等格式,保存原始数据。 有损压缩(Lossy Compression): JPEG格式,通过去除冗余信息减小文件体积,损失的细节。 压缩比与画质权衡。 第五章:主流图像文件格式解析 JPEG (.jpg/.jpeg): 广泛应用,体积小,但有损。 TIFF (.tif/.tiff): 支持多层、无损压缩,常用于印刷和专业后期。 PNG (.png): 支持透明背景,无损压缩,常用于网页和图形设计。 RAW格式: 概念与优势: 相机传感器直接输出的原始数据,保留最多的信息,极大的后期调整空间。 主流RAW格式: CR2 (Canon), NEF (Nikon), ARW (Sony), DNG (Adobe通用格式) 等。 RAW文件的后期处理流程: 解码、白平衡调整、曝光修正、色彩空间转换。 其他格式: GIF (动画)、BMP (未压缩) 等。 第六章:色彩管理的基石 色彩空间(Color Space): sRGB, Adobe RGB, ProPhoto RGB, Rec.709, Rec.2020等,覆盖范围的差异。 ICC Profile(国际色彩联盟标准): 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的色彩特性描述文件。 色彩管理工作流程: 设备校准: 使用校色仪(如Spyder, X-Rite)校准显示器,确保色彩准确。 统一色彩空间: 在拍摄、编辑、输出的各个环节使用一致的色彩空间。 跨平台/跨软件色彩一致性: 如何确保在不同设备和不同软件中看到的颜色是相同的。 软打样(Soft Proofing): 在显示器上模拟打印效果。 第三篇:数字影像的塑造——后期处理与合成技巧 本篇将聚焦于数字影像的后期处理,从基础的曝光、色彩调整,到复杂的图层操作、蒙版运用,以及各种创意合成技术,帮助读者释放影像的无限潜力。 第七章:影像的“洗礼”——基础调整 曝光与对比度: 调整亮度、阴影、高光、白色、黑色。 白平衡与色彩: 精确调整白平衡,色彩平衡、饱和度、自然饱和度。 锐化与降噪: 适度锐化以增强细节,有效控制噪点,保持画面纯净。 裁剪与旋转: 构图的优化,水平校正。 镜头校正: 针对镜头产生的畸变、暗角、色差进行修正。 第八章:图层与蒙版的魔法 图层概念: 叠加、混合模式(Multiply, Screen, Overlay等)的应用,理解非破坏性编辑。 蒙版(Mask): 图层蒙版: 局部显示或隐藏图层内容,实现精细控制。 矢量蒙版: 基于路径的蒙版,可缩放且边缘清晰。 剪贴蒙版(Clipping Mask): 将下方图层的效果限制在上方图层内。 选区工具: 魔棒、套索、快速选择、钢笔工具,精确创建蒙版。 第九章:色彩的进阶掌控 曲线(Curves): 强大的曝光和色彩调整工具,精细控制画面明暗关系和色彩倾向。 色阶(Levels): 快速调整图像的整体亮度和对比度。 色彩平衡(Color Balance): 在高光、中间调、阴影中分别调整色彩倾向。 可选颜色(Selective Color): 对特定颜色通道进行精确的色彩调整。 HSL/HSB调整: 分别调整特定颜色的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Brightness)。 通道混合器(Channel Mixer): 跨通道的色彩转换和调整。 LUT(Look-Up Table): 预设的色彩查找表,快速应用某种风格的色彩效果。 第十章:创意合成与特殊效果 抠图与背景替换: 复杂物体(如毛发、透明物体)的抠图技巧。 素材融合: 不同图像的自然融合,光影匹配。 修复与仿制: 污点去除、物体移除、瑕疵修复。 液化工具: 形态的扭曲与塑形。 滤镜库(Filter Gallery): 探索各种艺术化、风格化的滤镜效果。 自定义滤镜与动作(Actions): 自动化重复性操作,提高效率。 高动态范围(HDR)合成: 结合多张不同曝光的图像,拓展画面动态范围。 全景图拼接: 自动或手动拼接多张照片形成宽广视角。 第四篇:数字影像的呈现——输出、存储与未来趋势 本篇将关注数字影像的最终呈现,包括不同媒介的输出要求,影像的长期存储策略,以及数字影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十一章:为不同媒介优化输出 屏幕显示: RGB色彩空间(sRGB, Adobe RGB)的应用。 分辨率与尺寸的匹配。 WebP等高效格式的介绍。 印刷出版: CMYK色彩模式的理解。 分辨率(DPI)与网点(Halftone Dots)的概念。 出血(Bleed)与安全区域(Safe Area)。 ICC Profile在印刷中的作用。 视频与动画: 帧率(Frame Rate)与分辨率(1080p, 4K, 8K)。 视频编码格式(H.264, H.265, ProRes)与比特率。 Rec.709, Rec.2020色彩空间。 第十二章:影像的“生命周期”——存储与归档 存储介质选择: 硬盘(HDD vs SSD)、NAS、云存储的优缺点。 备份策略: 3-2-1备份原则(三份副本,两种介质,一个异地)。 文件命名与管理: 建立高效的文件组织体系。 长期数字资产管理(DAM): 随着技术发展,如何确保数字影像的长久可用性。 元数据(Metadata): EXIF, IPTC等信息的重要性,便于检索和管理。 第十三章:数字影像的未来视野 人工智能(AI)在影像处理中的应用: 智能降噪、智能修复、风格迁移、AI绘画生成。 计算摄影(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如何通过算法模拟更强大的光学性能,如计算HDR、计算景深。 8K及更高分辨率的普及。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中的影像呈现。 光场相机(Light Field Camera)的潜力。 影像的版权保护与区块链技术。 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图例、流程图、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使读者能够系统地掌握数字影像的原理、技术和艺术,并能够独立地进行从拍摄到最终呈现的完整创作。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从业者,本书都将是您在数字影像领域探索与进阶的宝贵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学习新事物充满好奇,而电子技术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充满魅力的未知领域。《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第4版)》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个领域的大门。我喜欢它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元器件,也能通过书中的图示和讲解,大概了解它们的作用。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些实验案例,让我有机会亲手搭建电路,验证书中的理论,这种“动手出真知”的学习方式,让我对电子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电子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对DIY各种小 gadgets 充满热情,但总是在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的搭建上遇到瓶颈。这次终于下定决心,翻开了《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第4版)》。刚拿到手,我就被它厚实的篇幅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书本的纸张质量不错,印刷也很清晰,即使是那些细小的元件符号,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我最喜欢的是它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它们的原理、特性和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不像有些书上来就讲复杂的集成电路,这本书接地气多了,让我这种初学者也能一步步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

作为一个在电子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总是对能够简化设计、提高效率的新技术和新元器件保持高度关注。《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第4版)》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虽然我本身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这本书在一些细节的阐述上,还是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例如,书中对一些新型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接口电路的介绍,让我看到了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些前沿方向。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电路设计技巧和故障排除方法,这对于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

从前,对于各种电子元件,我只是看到它们在产品中存在,却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第4版)》这本书,为我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从最基本的电阻、电容,到更复杂的晶体管、集成电路,都做了清晰的介绍。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不仅仅讲理论,还会给出很多实际的电路图和应用实例,让我能够理解这些元件是如何被组合起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比如,它关于稳压电源电路的讲解,就让我这个菜鸟也能明白,为什么家里的电器需要稳定的电压。

评分

我是一个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教材虽然理论严谨,但在实践应用方面显得有些滞后,或者只侧重于某个特定领域。直到我接触到《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第4版)》,我才真正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元器件的规格参数,更重要的是讲解了这些元器件在实际工作时是如何相互配合,构成一个个功能电路的。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不同类型三极管(BJT和MOSFET)的详细分析,以及它们在放大和开关电路中的应用案例,这对我理解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核心原理非常有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