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人民文学出版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李自成(1-10)全十册 精装 姚

正版 人民文学出版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李自成(1-10)全十册 精装 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小说
  • 茅盾文学奖
  • 李自成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精装
  • 长篇小说
  • 正版图书
  • 文学名著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与子偕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青年
ISBN:7500640587
商品编码:24674231952
丛书名: 李自成(1-10)
出版时间:2000-11-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名:李自成(1—10)

作者:姚雪垠 著

ISBN :978702010669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印刷时间:2005-01-01

字数:3412000

页数:4428页

开本:32开

包装:平装

重量:6kg

定价:368元

目录

**卷 潼关南原大战

第二卷 商洛壮哥

第三卷 紫禁城内外

第四卷 李信与红娘子

第五卷 三雄聚会

第六卷 燕辽纪事

第七卷 洪水滔滔

第八卷 崇祯皇帝之死

第九卷 兵败山海关

第十卷 **陨落

内容简介

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小说共分十卷,第二卷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作者简介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邓州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理事、创作部副部长,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副教育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李自成》《长夜》,中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戎马恋》《春暖花开的时候》等。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派”,在逆境中开始创作《李自成》,前后历经四十年时间全部完成。


《李自成》:一部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画卷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农民起义的浪潮如同一道道惊涛骇浪,深刻地影响着王朝的兴衰更迭。在这些激荡人心的历史篇章中,明末农民起义以其规模之巨、影响之深远,尤为引人注目。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中,李自成无疑是最为核心、也最为传奇的人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的、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史诗巨著——《李自成》(全十册),正是以波澜壮阔的笔触,为我们铺陈开一幅气势恢宏的明末农民战争的壮丽画卷,深入刻画了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的艰苦斗争、英勇牺牲,以及他们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所书写的悲壮史诗。 一、时代洪流中的悲歌:明末的凋敝与觉醒 《李自成》的故事,始于一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时代。明朝末年,历经百年统治的帝国,早已积重难返。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官僚机构臃肿低效,贪污横行,民不聊生。沉重的赋税如同无形的枷锁,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天灾频发,旱灾、水灾、蝗灾接踵而至,更让本就艰难的生计雪上加霜。广大农民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昔日安居乐业的土地,如今变成了绝望的牢笼。 与此同时,边疆的危机也日益严峻。后金(后来的清朝)势力在东北崛起,虎视眈眈,屡屡进犯。朝廷为应对边患,加重了对内地的征敛,进一步加剧了民间的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矛盾如同一张绷得过紧的弓,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 《李自成》正是从这样深重的社会背景切入,细致地描绘了明末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状态。它没有回避那个时代特有的残酷与黑暗,而是以极其写实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极端困苦中的绝望与反抗。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底层百姓,到在权势夹缝中求生的读书人,再到腐朽不堪的官僚士大夫,这部作品勾勒出了一幅立体而生动的人物群像,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压抑与躁动。 二、群星璀璨的英雄谱:李自成的崛起与农民起义的壮丽征程 在这样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总有那么一群不甘沉沦的勇士,他们挺身而出,点燃反抗的烽火。《李自成》的核心,自然是那个响彻古今的名字——李自成。作品并没有将李自成简单地塑造成一个脸谱化的英雄,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作为一个人,一个出身贫寒、经历坎坷的农家子弟,是如何在时代的裹挟下,一步步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的。 作品细致地描绘了李自成从一个饱受压迫的驿卒,到投身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再到后来脱颖而出,成为起义军的灵魂人物的全过程。他的聪明才智、坚韧不拔、以及那份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都成为他能够凝聚人心、领导起义军克服重重困难的重要原因。作品通过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事件铺陈,展现了李自成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以及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朴素的正义感和民族责任感。 然而,《李自成》并非仅仅是一个人的史诗。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刘宗敏、郝摇旗、袁宗第……这些名字,如同夜空中闪耀的群星,共同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作品为他们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展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经历和命运。他们有的是勇猛无畏的战士,有的是足智多谋的将领,有的是心怀百姓的义士。他们或是因为被压迫而反抗,或是因为追求公正而呐喊,或是因为对黑暗现实的厌恶而奋起。 《李自成》在刻画这些人物时,并没有回避他们的缺点和局限性。一些人物身上也可能存在着农民阶级的局限,例如对于长期战争的疲惫,或是对于新生政权的认识不足。但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这些人物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历史的肌理。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生死抉择,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英雄赞歌。 三、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映照 《李自成》最令人震撼之处,在于其宏大而逼真的战争场面。作品将读者带回那个刀光剑影、旌旗蔽日的战场。从零星的骚动到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作者以惊人的魄力,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官军的围剿、起义军的突围、战略的制定、战术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身临其境。 读者将跟随李自成及其部下,经历山海关的壮烈攻防,感受攻克北京城的辉煌时刻,也目睹了巨鹿之战的惨烈,以及在清军铁骑面前的无奈。作品不仅描绘了宏大的战争场面,也聚焦于个体士兵的命运,展现了他们在乱世中的挣扎、坚守与牺牲。那曾经的嘶吼、呐喊、战马的嘶鸣、刀剑的碰撞,仿佛穿越了时空,依旧在耳边回响。 更重要的是,《李自成》通过对战争的细致描绘,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人民在战争中的痛苦。即使是胜利,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代价。作品并没有对农民起义进行简单的浪漫化处理,而是展现了其复杂性、曲折性,以及最终未能摆脱的悲剧性结局。这种对历史的冷静反思,使得作品更具思想深度。 四、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性的拷问 《李自成》的价值,远不止于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和对人物的刻画。它更是对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系列深刻问题的反思,以及对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深刻拷问。 作品通过对明朝统治集团的腐败、昏聩的揭露,深刻批判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以及这种罪恶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它展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规律,以及任何腐朽的政权都将面临被人民推翻的命运。 同时,作品也深入探讨了农民起义的复杂性。在反抗压迫的过程中,农民起义军也面临着自身的问题,例如组织上的局限、思想上的认识不足,以及在胜利面前可能出现的骄傲自满和权力斗争。《李自成》并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以一种更加客观、辩证的视角去审视这段历史。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对人性的描绘极其深刻。在乱世之中,人性的善与恶、光辉与阴暗,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有忠诚勇敢的将士,有背叛投敌的奸佞;有舍生取义的英雄,也有贪生怕死的鼠辈。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被放大,引发读者对生命、对选择、对理想的深刻思考。 五、史诗般的格局与文学性的巅峰 《李自成》(全十册)之所以能够荣获茅盾文学奖,在于其宏大的叙事格局、精湛的艺术手法,以及深厚的思想内涵。作者以史诗般的笔触,将一段历史写成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文学巨著。 全书气势恢宏,卷帙浩繁,却又条理清晰,人物众多,却又栩栩如生。作者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使得历史人物和事件仿佛重现眼前。语言驾驭能力极强,时而雄浑激昂,时而细腻婉转,无论是描写战场上的厮杀,还是刻画人物内心的挣扎,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李自成》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它更是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起、追求解放的精神写照。它所展现的,是人民的力量,是反抗精神,是那份永不磨灭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部作品,如同明末那场悲壮的革命一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值得每一位热爱历史、热爱文学的读者细细品读。它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的沧桑;它是一首悲歌,唱响着人民的呼唤;它是一部史诗,书写着民族的脊梁。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卷,对着窗外发呆许久。原因无他,是书中所描绘的那些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太过尖锐,太过真实。书中人物的理想主义光芒固然耀眼,但更让我动容的是,当这些理想遭遇坚硬的现实壁垒时,所产生的无可挽回的悲剧性张力。作者没有刻意美化或丑化历史人物,他像一位冷静的记录者,将他们的挣扎、迷茫、甚至偶尔的懦弱,都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这种克制的笔触,反而比歇斯底里的控诉更有力量。它迫使读者去思考,在历史的巨轮下,个体究竟能承载多少重量?那些光辉的胜利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牺牲和妥协。这部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让我们以一种近乎冷静的姿态,去重新审视那些我们过去可能过于简单化理解的“英雄”与“反派”。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如此篇幅的作品有些望而却步,总担心会陷入冗长和拖沓。然而,一旦沉浸其中,那种感觉就像被一个技艺高超的说书人牢牢抓住了心神。叙事节奏的掌控堪称一绝,该快则如疾风骤雨,瞬间将你卷入激烈的冲突;该慢则如春日细雨,让人得以细细品味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和复杂纠葛。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它超越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展示了英雄的局限性,小人的无奈,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即便是最崇高理想也可能遭遇的现实腐蚀。我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特有的尘土和血腥味,感受到那些决策者肩上的千钧重担。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仿佛每次都能从那迷雾重重的历史烟云中,捕捉到一丝更为清晰的真相的碎片。这绝对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体验,它需要耐心,更需要一颗愿意深入历史肌理的心。

评分

从装帧来看,这套书的品质无疑是上乘的。硬挺的封面、细腻的纸张,以及清晰锐利的印刷字体,都体现了出版方对这部重要作品的尊重。这种物理上的精良,无疑提升了阅读体验,让人更愿意长时间地沉浸其中,而不用担心眼睛的疲劳或是书页的磨损。更深层次上,我认为选择这样的精装版本来收藏和阅读,本身就是对“史诗感”的一种认同。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民族集体记忆的厚重典籍。每一次翻阅,指尖触碰到坚实的封面,都能感受到历史沉淀下来的分量。它值得被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不仅是为了纪念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为了珍藏这份深入骨髓的阅读体验——那种被宏大叙事温柔而又坚定地裹挟着,不断探索历史真相与人性幽微之处的旅程。

评分

这部鸿篇巨制,初捧在手,便觉沉甸甸的,这不仅是重量上的体现,更是历史厚度的积淀。作者对细节的打磨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仿佛亲历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读来,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乃至市井间的烟火气,都描摹得丝丝入扣。我尤其欣赏其叙事上的那种从容不迫,它没有急于抛出结论,而是让历史的河流缓缓流淌,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人物命运的起伏与时代的洪流。那些将帅的雄才大略,谋士的深谋远虑,小人物的挣扎与坚韧,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一张泛黄的古老地图,上面标注着无数次抉择与牺牲。那种史诗般的气魄,让人在掩卷长思时,不禁对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产生更深层次的叩问。精装的质感也为这份阅读体验增色不少,它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

这部作品的结构之精巧,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它不是一条单一的主线平铺直叙,而是多条线索交织缠绕,如同一个复杂的织锦,每一条线都是不可或缺的色彩。你可能前半部在跟随一位将领的征战历程,心潮澎湃,紧接着下一章节,视角又会切换到庙堂之高,去观察那些暗流涌动的政治博弈。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自由穿梭,非但没有造成阅读上的混乱,反而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维度和深度。它让你从多个角度审视同一事件,去理解那些看似矛盾的动机是如何在特定环境下达成的统一。尤其欣赏其对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风貌的考据之扎实,那些器物、礼仪、甚至是民间谚语的运用,都显得无比自然和可信,让人感觉仿佛真的穿越回了那个时代,而不是在看一个被现代思维解读过的历史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