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名:李自成(1—10)
作者:姚雪垠 著
ISBN :9787020106691
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05-01-01
印刷時間:2005-01-01
字數:3412000
頁數:4428頁
開本:32開
包裝:平裝
重量:6kg
定價:368元
目錄
**捲 潼關南原大戰
第二捲 商洛壯哥
第三捲 紫禁城內外
第四捲 李信與紅娘子
第五捲 三雄聚會
第六捲 燕遼紀事
第七捲 洪水滔滔
第八捲 崇禎皇帝之死
第九捲 兵敗山海關
第十捲 **隕落
內容簡介
作者以“深入曆史與跳齣曆史”的原則,描寫瞭距今300多年的錯綜復雜的曆史進程和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小說以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由弱小變強大,轉敗為勝推翻明王朝統治、抗擊清軍南下為主要綫索,多角度、多側麵、多層次地再現瞭明末清初風雲變幻的曆史風貌和農民起義軍從勝而敗的悲劇結局,揭示瞭農民戰爭和曆史運動發展的規律。小說共分十捲,第二捲獲第一屆茅盾文學奬。
作者簡介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鄧州人。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戰協會理事、創作部副部長,上海大夏大學教授、副教育長,湖北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傢協會名譽副主席。1929年開始發錶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李自成》《長夜》,中短篇小說《差半車麥秸》《牛全德與紅蘿蔔》《戎馬戀》《春暖花開的時候》等。1957年被錯劃為“極右派”,在逆境中開始創作《李自成》,前後曆經四十年時間全部完成。
這部鴻篇巨製,初捧在手,便覺沉甸甸的,這不僅是重量上的體現,更是曆史厚度的積澱。作者對細節的打磨達到瞭令人發指的程度,仿佛親曆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讀來,那些宏大的戰爭場麵、錯綜復雜的人物關係,乃至市井間的煙火氣,都描摹得絲絲入扣。我尤其欣賞其敘事上的那種從容不迫,它沒有急於拋齣結論,而是讓曆史的河流緩緩流淌,讓讀者自己去感受人物命運的起伏與時代的洪流。那些將帥的雄纔大略,謀士的深謀遠慮,小人物的掙紮與堅韌,都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力。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揭開一張泛黃的古老地圖,上麵標注著無數次抉擇與犧牲。那種史詩般的氣魄,讓人在掩捲長思時,不禁對曆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産生更深層次的叩問。精裝的質感也為這份閱讀體驗增色不少,它使得這部作品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如此篇幅的作品有些望而卻步,總擔心會陷入冗長和拖遝。然而,一旦沉浸其中,那種感覺就像被一個技藝高超的說書人牢牢抓住瞭心神。敘事節奏的掌控堪稱一絕,該快則如疾風驟雨,瞬間將你捲入激烈的衝突;該慢則如春日細雨,讓人得以細細品味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變化和復雜糾葛。最讓我震撼的是作者對人性深度的挖掘,它超越瞭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展示瞭英雄的局限性,小人的無奈,以及在特定曆史背景下,即便是最崇高理想也可能遭遇的現實腐蝕。我仿佛能聞到那個時代特有的塵土和血腥味,感受到那些決策者肩上的韆鈞重擔。每一次閱讀,都有新的感悟,仿佛每次都能從那迷霧重重的曆史煙雲中,捕捉到一絲更為清晰的真相的碎片。這絕對不是那種快餐式的閱讀體驗,它需要耐心,更需要一顆願意深入曆史肌理的心。
評分從裝幀來看,這套書的品質無疑是上乘的。硬挺的封麵、細膩的紙張,以及清晰銳利的印刷字體,都體現瞭齣版方對這部重要作品的尊重。這種物理上的精良,無疑提升瞭閱讀體驗,讓人更願意長時間地沉浸其中,而不用擔心眼睛的疲勞或是書頁的磨損。更深層次上,我認為選擇這樣的精裝版本來收藏和閱讀,本身就是對“史詩感”的一種認同。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它更像是一部關於民族集體記憶的厚重典籍。每一次翻閱,指尖觸碰到堅實的封麵,都能感受到曆史沉澱下來的分量。它值得被放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不僅是為瞭紀念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更是為瞭珍藏這份深入骨髓的閱讀體驗——那種被宏大敘事溫柔而又堅定地裹挾著,不斷探索曆史真相與人性幽微之處的旅程。
評分這部作品的結構之精巧,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它不是一條單一的主綫平鋪直敘,而是多條綫索交織纏繞,如同一個復雜的織錦,每一條綫都是不可或缺的色彩。你可能前半部在跟隨一位將領的徵戰曆程,心潮澎湃,緊接著下一章節,視角又會切換到廟堂之高,去觀察那些暗流湧動的政治博弈。這種空間和時間上的自由穿梭,非但沒有造成閱讀上的混亂,反而極大地豐富瞭故事的維度和深度。它讓你從多個角度審視同一事件,去理解那些看似矛盾的動機是如何在特定環境下達成的統一。尤其欣賞其對古代社會製度和文化風貌的考據之紮實,那些器物、禮儀、甚至是民間諺語的運用,都顯得無比自然和可信,讓人感覺仿佛真的穿越迴瞭那個時代,而不是在看一個被現代思維解讀過的曆史故事。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閤上書捲,對著窗外發呆許久。原因無他,是書中所描繪的那些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太過尖銳,太過真實。書中人物的理想主義光芒固然耀眼,但更讓我動容的是,當這些理想遭遇堅硬的現實壁壘時,所産生的無可挽迴的悲劇性張力。作者沒有刻意美化或醜化曆史人物,他像一位冷靜的記錄者,將他們的掙紮、迷茫、甚至偶爾的懦弱,都完整地呈現瞭齣來。這種剋製的筆觸,反而比歇斯底裏的控訴更有力量。它迫使讀者去思考,在曆史的巨輪下,個體究竟能承載多少重量?那些光輝的勝利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犧牲和妥協。這部書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平颱,讓我們以一種近乎冷靜的姿態,去重新審視那些我們過去可能過於簡單化理解的“英雄”與“反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