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作者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以讲故事取胜。它的学术根源是迪克西特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事务学院开设的“策略博弈”课程。简而言之,这是关于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你战而胜之的艺术。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策 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作者阿维纳什·K·迪克西 特、巴里·J·奈尔伯夫),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 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试看一例: 奈尔伯夫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剑桥大学的正式舞会上参加轮盘赌游戏 并且以700:300的大比数**。眼看大奖在望,鬼使神差他却无视已经具 有的后动优势,在*后一轮大意先行,结果功败垂成。事后他回忆那天酒 喝多了,忘记了博弈论的教导:**的时候要采取让对手先行的保守策略 。这位博弈论的高才生,就这样输在原来处于第二位并且曾经求和建议分 享奖励的女士手下(参见《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 **章)。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 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 这类决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 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
本书将帮助你学会策略地思考,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胜面。
本书以讲故事取胜。它的学术根源是迪克西特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公 共与**事务学院开设的“策略博弈”课程。简而言之,这是关于了解对 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你战而胜之的艺术。怎样打赢一场网球,少数如 何战胜多数,为什么要“喜爱”你*讨厌的对手等等,都在讨论之列。
这是一门新兴的策略科学,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不同背景和 行业的读者掌握了这些原理,运筹帷幄取得胜利的本领就会上升—个层次 。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以约翰·J·F·谢拉德命名的经济学“大学教授”。他教授有关博弈论的课程,同时研究**贸易政策的策略行为,曾在(英国)瓦威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牛津大学任教。
序言什么是策略行为?
**部分
**章 10个策略故事
1.妙手传说
2.**还是不**
3.直奔牢房
4.我将坚持到底
5.给猫拴个铃铛
6.楔子的**
7.三思而后行
8.多管齐下
9.别跟笨蛋对等打赌
10.博弈论可能危害你的健康
11.未来的模样
12.案例分析之一:红色算我赢,黑色算你输
第2章 准备接招
1.轮到你了,查理·布朗
2.两种策略互动
3.策略的**法则
4.决策树与博弈树
5.*加复杂的树
6.讨价还价
7.战争与和平
8.英国人玩的博弈
9.案例分析之二:汤姆·奥斯本与1984年橙碗球场决赛的故事
第3章 看穿对手的策略
1.优势策略
2.封面之战
3.劣势策略
4.均衡策略
5.盛宴还是饥荒
6.案例分析之三:莽汉软招
**部分结语
第2部分
第4章 走出囚徒困境
1.如何达成合作
2.觉察作弊
3.对作弊者的惩罚
4.惩罚的保证
5.惩罚方式的选择
6.以牙还牙
7.以牙还牙策略的一个替代选择
8.案例分析之四:国会对联邦储备委员会
第5章 策略行动
1.无条件行动
2.威胁与许诺
3.警告与保证
4.核阻吓
5.时报的策略
6.*多的策略行动
7.杀鸡焉用牛刀?
8.案例分析之五:波音、波音,完蛋了?
第6章 可信的承诺
1.建立可信度的八正道
2.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你的祖国
3.你难以拒*的提议
4.案例分析之六:你会不会宁可向IBM租一台电脑?
第7章 不可预测性
1.怎样使输赢机会相等?
2.有人要打网球吗?
3.为什么你应该选择正确的混合策略?
4.为什么不能依赖对手的随机化?
5.你的技巧变化了,你的*佳混合策略怎样变化?
6.怎样随机行动?
7.***的情况
8.谎言的安全措施
9.出人意料
10.得势不饶人
11.案例分析之七:霸王行动
第2部分结语
1.历史注记
2.深入阅读
3.我们的遗满责任
4.从这里开始
第3部分
第8章 边缘政策
1.为什么选择不确定性?
2.风险机制
3.风险控制
4.逃离边缘
5.跌落边缘
6.核边缘政策
7.案例分析之八:大西洋上的边缘政策
第9章 合作与协调
1.钟为谁而鸣?
2.那条人迹罕至的路线
3.第22条军规?
4.比超速驾驶传票还快
5.他们为什么离开?
6.可能高处不胜寒
7.政治家与苹果酒
8.股市与选美
9.复习
10.案例分析之九:牙医分布的解决方案
**0章 投票的策略
1.打破平局
2.中点的选民
3.天真的投票
4.法庭的秩序
5.老于世故者
6.历久不衰的名人
7.爱一个可恶的敢人
8.案例分析之十:全取或全失
**1章 讨价还价
1.谈判中的锄强扶弱体系
2.“这对你的伤害大于对我的伤害”
3.边缘政策与罢工
4.同时就许多事情讨价还价
5.案例分析之十一:施比受好?
6.附录:耐性自有回报
**2章 激励
1.怎样奖赏工作表现?
2.怎样组织一个合作项目?
3.招标、拍卖的策略
4.案例分析之十二:取胜的风险
**3章 案例分析
1.别人的信封总是*诱人
2.末位应该变成首位
3.三方对决
4.弄巧成拙的防鲨网
5.糊涂取胜
6.大好时节与时机选择
7.坚持就是胜利?
8.贵人行为理应高尚
9.独霸天下
10.海湾大桥
11.公用地悲剧
12.1美元的价格
13.李尔王的难题
14.美国诉艾科亚
15.错错得对
16.赢得*后一步
17.边缘政策与陪审团
18.管闲事的自由
19.给市长发一枚“大奖章 ”
20.大洋两岸的武装
21.慈善捐助的局限性
22.再分配的局限性
23.有时骗倒所有人:拉斯韦加斯的老虎机
注释
索引
附录约翰·纳什:现代博弈论奠基人
译后记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一些微妙但重要的变化。我不再仅仅关注事情的表面,而是开始尝试去挖掘其背后的逻辑和驱动因素。在面对一些选择时,我不再是凭感觉或直觉,而是会主动去思考不同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对方可能的反应。这种“预判”和“推演”的能力,让我在处理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或工作任务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赢”,更是如何“理解”为什么会赢,以及如何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实现共赢。它让我明白,策略并非是要去算计或欺骗,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智慧,是对人性、对博弈、对环境的深刻理解。我现在看问题,总会不自觉地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去设想不同的可能性,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书本本身,它已经悄然地融入了我的思考方式,成为了我应对生活挑战的有力武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文字非常流畅、精准,同时又不失幽默感。他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避免了枯燥的术语堆砌,使得整个阅读过程轻松愉快,没有丝毫的压力。即使是一些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理论,在作者的笔下也变得生动有趣,仿佛就在眼前上演一般。他善于运用类比和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其中的逻辑。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自信和洞察力,他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非常精准,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深厚的功底,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次智慧的洗礼。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停下来思考,并且回味作者的观点,感觉自己仿佛在和一位博学多才的朋友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交流,受益匪浅。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开篇的引言所深深吸引。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图景,将个体在社会大棋盘中的位置和所面临的挑战娓娓道来。他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决策,或者一些历史事件的片段,来引出“策略”这个概念的重要性。我感觉作者仿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坐在我身边,用最朴实却又最深刻的语言,循循善诱地告诉我,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都无法回避策略的运用。他提到了“囚徒困境”的经典场景,虽然我之前有所耳闻,但作者的解读角度让我耳目一新,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合作与背叛之间的微妙平衡。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让原本听起来高深莫测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许多行为模式,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有意识地在运用策略,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从中学习如何更主动、更有效地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非常精美,封面设计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立刻感受到这是一本有分量的读物。书页纸张的质感也很棒,印刷清晰,排版舒适,阅读体验极佳。我尤其喜欢它那种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封面上“策略思维”几个字,加上“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的副标题,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我对书中即将展开的精彩内容充满了期待。它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畅销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手工艺品,从外在就传递出一种严谨和深度的信息。拆开塑封的那一刻,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这是许多纸质书爱好者都会迷恋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学习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拨开迷雾,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它的装帧设计无疑是这本书吸引我的第一道“门”,也是我愿意花时间去深入阅读的强大动力之一。
评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抽象的策略理论巧妙地融入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并没有将策略局限于商战或政治斗争的范畴,而是拓展到了家庭关系、职场晋升,甚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的每一个细节。他分析了在面对不同性格的人时,如何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探讨了在团队合作中,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目标;甚至还涉及到了如何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做出最优的信息选择。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每一个都充满了现实意义,读来让人拍案叫绝,不禁感叹“原来是这样”。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情景时,也能挖掘出背后深刻的策略逻辑,这让我意识到,策略思维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里。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导师,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一种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新视角,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处处留心,事事思考,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去构建和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