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翟春著的这本《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第2版)》对有关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和准确的阐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国与国外经验相结合是该书的重要特点。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金融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央行的货币政策*终目标、中间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都在发生重要变化。本书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的难得的参考书。
盛松成、翟春著的这本《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第2版)》以货币供给过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货 币供给的联系为主线,以当代西方主要的货币供给理 论及美国和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为基本内容,对货币 供给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实践予以阐述和剖析。
翟春,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盛松成,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研究领域包括金融改革、金融统计、货币理论与政策等。近年来,提出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的理论,并在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研究、编制和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
**章 货币的定义与度量
**节 货币定义
第二节 主要**货币供应量体系
第二章 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乘数分析
**节 ***斯的货币乘数理论
第二节 米德的货币供给模型
第三节 弗里德曼一施瓦兹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
第四节 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
第三章 基础货币
**节 基础货币的本质和特征
第二节 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
第三节 美国的基础货币
第四节 我国的基础货币
第五节 准备金调整额和调整后的基础货币
第四章 货币乘数
**节 美国的货币乘数
第二节 通货比率
第三节 准备金比率
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乘数
第五章 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
**节 与货币供给直接相关的金融创新
第二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量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第四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指标M1的影响
第五节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影响
第六章 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
**节 《拉德克利夫报告》
第二节 格利和肖与金融中介机构理论
第三节 托宾与“新观点”
第四节 布伦纳等人与反“新观点”
第七章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供给
**节 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览
第二节 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供给
第三节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有效性分析
第八章 再贴现政策与货币供给
**节 再贴现政策概览
第二节 美联储再贴现政策实践与货币供给
第三节 我国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实践
第九章 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供给
**节 公开市场操作概览
第二节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实践及其有效性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实践及其有效性
第十章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节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
第二节 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西方主要**货币政策实践
第三节 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四节 未来的货币政策模式——数量型调控与价格型调控相结合
第十一章 **金融危机后**规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
**节 **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日欧等国**规货币政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第十二章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给
**节 社会融资规模产生的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与构成
第三节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第四节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第五节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共同构成了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
第十三章 央行数字货币与货币供给
**节 为什么是央行的数字货币?
第二节 如何推广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
第三节 央行数字货币与货币供给
附录 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了解到这本《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第2版)》的,当时正在寻找一些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入门读物,希望能够系统地了解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这本书的标题直接切入了核心,并且“第2版”的字样让我觉得内容应该比初版更加完善和更新。我个人对于金融市场和投资有一定的兴趣,但总是觉得缺乏理论基础,很多时候是在盲目跟风,这让我感到非常焦虑。这本书如果能清晰地阐述中央银行如何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货币供给的变动如何影响利率、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那对我来说将是如获至宝。我尤其想了解书中是如何解释“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的概念的,以及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它们各自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效果。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图表和数据来辅助说明,这样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经济模型。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宏观经济学大门的新视角,让我能够更理性地分析经济现象,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评分拿到《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第2版)》这本书,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厚实的篇幅,这让我感觉到内容一定相当充实。我是一个对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好奇心的人,尤其是货币作为经济的“血液”,它的供应量变化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我一直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货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以及中央银行在其中扮演的核心角色。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通货膨胀,有时候又会出现通货紧缩,这和货币供给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这本书如果能清晰地阐述货币数量论、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等不同学派的观点,并分析它们的优劣,那对我就非常有启发意义。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图表和数据,展示不同时期货币供给的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变化对利率、物价水平和就业率的影响。我也希望能够了解到一些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会遇到的挑战和局限性,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评分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对经济史特别着迷。在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时,我发现货币的发行和控制总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第2版)》这本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中央银行》让我联想到历史上各国中央银行的诞生和演变,《货币供给》则直接指向了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历史的视角,审视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不同时期货币供给的特点和演变。比如,我想了解金本位时期和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供给的本质有何不同?中央银行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动荡的?书中如果能穿插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比如大萧条时期各国央行的应对措施,或者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那将对我理解当前的经济格局大有裨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给我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视野,让我理解现代货币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评分作为一名非经济学专业的金融从业者,我一直深感在理解货币政策和央行运作方面存在知识盲区。市面上的相关书籍很多,但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过于浅尝辄止。《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第2版)》这个书名,在我看来,准确地抓住了核心问题。我最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清晰地解释中央银行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量的,以及这种影响是如何最终传递到实体经济的。我曾经阅读过一些关于货币理论的文章,但对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等概念常常感到困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系统、更具逻辑性的讲解,帮助我理清这些复杂的概念。另外,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对于不同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实践是否有对比分析,因为我经常需要接触国际金融市场,了解不同国家央行在面对相似经济挑战时采取的不同策略,这对于我的工作非常有价值。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案例研究,分析特定时期央行的决策过程和效果,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深蓝色的背景搭配金色的书名,显得非常专业。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厚实且带有微微的纹理,翻阅起来手感舒适。我最开始是被“中央银行”这几个字吸引的,一直对货币政策背后的逻辑很感兴趣,想知道这些宏观调控到底是如何运作的。虽然我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但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学习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以及这本书将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领域。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于历次重大经济事件中货币政策的角色分析,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近期全球通胀的成因,这些都是我平时新闻里经常接触到的,但总觉得隔靴搔痒,不够深入。这本书的第二版,也暗示着内容会比较新,紧跟时代步伐,这对于学习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货币政策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结合实际案例,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窥探到央行决策的奥秘,理解货币是如何在经济体系中流通,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