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古代漢語詞典(全新版)
定價:30.00元
作者:漢語大字典編纂處
齣版社:四川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57901523
字數:1335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6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適閤中學生使用;例證通俗,多來自中學課本;單字釋義標注詞性;對容易混淆的地方做齣辨析。
內容提要
本詞典從學生學習文言文和一般讀者閱讀古籍的需要齣發,收錄古漢語常見字7000多個(包括繁體字、異體字);此外還收錄瞭古漢語常用復音詞10000多條。本詞典所選條目有的來自目前中學語文教材文言文,有的來自其他常見古代典籍,例句精短,難懂的例句附有注解或串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詞典釋義簡明,在單字義項前標注瞭詞性,並結閤教學實際,指齣詞類活用的情況;部分單字下還設有【注】和【辨】,對學習古漢語容易齣錯的地方進行提示辨析。
目錄
作者介紹
漢語大字典編纂處的成員由全國從事語言文字研究的專傢、學者組成,他們具有豐富的字典編纂經驗,編纂齣版瞭一批的工具書,所編《漢語大字典》先後榮獲國傢圖書奬、中國圖書奬等奬項。
文摘
序言
我發現在這次的修訂版中,編纂處對一些文化專屬詞匯的處理,顯示瞭極強的當代意識和國際視野。以往的古代漢語詞典,在解釋一些涉及到禮製、官職、服飾、度量衡的詞匯時,往往局限於傳統的訓詁學範疇,注解往往比較簡略,需要讀者再去查閱專門的考古學或製度史的著作來補充背景。而新版《古代漢語詞典》則明顯地做瞭整閤和深化。例如,對於“冕服”的解釋,它不僅給齣瞭《周禮》的原始齣處和字麵含義,還附帶瞭對不同朝代冕旒數量變化的簡要說明,甚至引用瞭近年齣土文物的佐證。這種跨學科的融閤處理,極大地拓寬瞭使用者獲取信息的廣度和效率。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文化背景支撐;對於專業人士而言,它也提供瞭一個方便的、經過初步篩選和梳理的交叉參考點。它不再是孤立地停留在語言學的象牙塔內,而是積極地與曆史學、考古學進行瞭對話,使得“古代漢語”的學習真正與“瞭解古代文化”緊密地結閤在瞭一起。
評分這部《古代漢語詞典(全新版)》的齣版,對於我們這些常年與古籍打交道的“老饕”來說,簡直是一場及時的雨。我必須得說,編纂處的用心程度,從這本厚重的書脊就能窺見一斑。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對中古音的考證和標注,那種嚴謹到近乎偏執的態度,真的讓人肅然起敬。很多時候,我們在閱讀像《詩經》或者漢賦時,常常會因為無法確定某個字的古音,而對詩句的韻律和內在的意境産生隔閡。而這本新版,似乎下瞭狠功夫去彌補瞭老舊版本在這方麵的不足。我記得有一次,我為一個詞條的注音睏惑瞭整整一個下午,但翻開新版後,那清晰的韻部歸屬和對不同曆史時期讀音變化的梳理,猶如撥開雲霧見青天,立刻茅塞頓開。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啓瞭通往那個遙遠時代語音世界的密道。尤其是一些生僻字、異體字的處理上,它沒有采取一概而論的敷衍態度,而是細緻地列舉瞭不同的使用語境和源頭,這種細緻入微的學術態度,是真正體現瞭一部“大典”的重量所在。讀著它,仿佛能聽到韆年以前古人在朗讀時的抑揚頓挫,那種沉浸感,是其他任何電子檢索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說實在的,剛拿到這本“磚頭”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排版……會不會太樸素瞭點?”但轉念一想,既然是研究性質的工具書,它所追求的必然是信息的純粹和高效,而不是那些花裏鬍哨的現代設計感。這種“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做派,反而更符閤一部嚴肅詞典的身份。我特彆關注瞭它在詞義的演變路徑上的處理。古代漢語的詞義,很多都是在曆史的長河中悄無聲息地發生側移或分化的,比如某個動詞,在先秦時期可能錶示一種具體動作,到瞭魏晉時期卻引申齣瞭抽象的哲學含義。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不是簡單地堆砌不同的義項,而是通過清晰的時間節點和引證文獻,勾勒齣這個詞義“遷徙”的軌跡。這對於進行文學史或思想史研究的人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它教會我的不是“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而是“這個詞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這種對動態過程的把握,使得我們在引用古代文獻時,能夠更加精準地捕捉到作者在特定曆史語境下遣詞造句的微妙用意,極大地提升瞭文本解讀的深度和準確性。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也值得我單獨提上一筆。畢竟,我們這些使用者,動輒就要在案頭攤開它,做筆記、畫綫、查閱,對書籍的耐用度要求是相當高的。四川辭書齣版社這次的錶現,可以說是超齣預期的穩健。紙張的厚度適中,既能保證墨色的清晰度和反光度適中(這對長時間閱讀至關重要,避免眼睛疲勞),又不會過於沉重到讓人望而卻步。更重要的是,它的鎖綫裝訂技術做得非常到位。我試著將一頁幾乎與書脊平行的內容完全翻開,它居然沒有發齣那種令人心悸的“哢嚓”聲,並且閤上後,也沒有齣現明顯的書頁鬆動或脫落的跡象。對於一本會伴隨我們未來數十年學術生涯的“常備軍”來說,這種物理上的可靠性,簡直就是一種無聲的承諾。相比起那些動輒“精裝”卻經不起幾次翻閱的“華而不實”的版本,我寜願選擇這種紮實耐用的“老乾部”風格,它真正做到瞭以內容為王,輔以恰如其分的物質載體。
評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或許是它在“例證”的選擇和引用上的精妙布局。我們都知道,一部詞典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引用的語料的代錶性和權威性。這本新版詞典,顯然是經過瞭一次大規模的語料庫的“淨化”和“升級”。它沒有一味地追求收錄篇幅最宏大、最耳熟能詳的經典,反而巧妙地穿插瞭一些極具時代特徵或地域特色的“小眾”文獻中的例句。我發現,有些極其微妙的詞義差彆,正是通過那些看似不經意的小段引文纔得以凸顯齣來的。比如,某個錶示“憂愁”的詞,在主流辭書中可能隻給齣一個籠統的解釋,但在新版中,它引用瞭某一地方誌中的記載,清晰地錶明瞭這種“憂愁”特指因災荒而起的那種絕望感。這種對語境的精準捕捉和細微差異的呈現,體現瞭編纂者對古代漢語實際運用生態的深刻洞察。它教會我們的,不僅是字麵上的意義,更是如何在復雜的情境中,準確地使用和理解先人所留下的寶貴文字財富。這讓查閱過程從一個簡單的“問答”變成瞭深入的“學習對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