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环保编织带手编篮筐 | ||
| 定价 | 49.00 | |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1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日]古木明美 著;陈亚敏 译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72 | |
| 字数 | 110000 | |
| ISBN编码 | 9787534989704 | |
| 重量 | 280 | |
简约风提篮 作品展示:第4页/编织方法:第33页
六角眼提篮 作品展示:第6页/编织方法:第44页
北欧风收纳筐 作品展示:第8页/编织方法:第36页
马尔凯提篮 作品展示:第9页/编织方法:*29页
复古风带盖提篮 作品展示:*10页/编织方法:第53页
竖款扁平提篮 作品展示:*12页/编织方法:*24页
大号收纳筐 作品展示:*13页/编织方法:第70页
圆形底收纳筐 作品展示:*14页/编织方法:第41页
北欧风提筐 作品展示:*15页/编织方法:第48页
菱形花纹底收纳盘 作品展示:*16页/编织方法:第39页
刺绣装饰提篮 作品展示:*17页/编织方法:第58页
细长形提篮 作品展示:*18页/编织方法:第50页
少女风提篮 作品展示:*19页/编织方法:第63页
北欧风带盖套篓 作品展示:*20页/编织方法:第66页
环保编织带及各种工具 *22页
环保编织带编织基础 *22页
编制方法 *22页
我本来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激发我灵感,让我学会如何将环保材料变成艺术品的教程。毕竟,书名里写着“环保编织带”和“色调花纹设计”,我以为会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如何巧妙运用色彩搭配来制作出独一无二作品的技巧。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完全偏离了我的预期。书里充斥着大量最最基础的编织方法,比如最简单的“一上一下”或者“十字编”,这些技巧在我几年前刚接触手工的时候就已经烂熟于心了。所谓的“设计”部分,也仅仅是把几种颜色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完全没有提到如何通过色彩的比例、冷暖对比来营造氛围,或者如何通过线条的交错来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我尝试着想从书里学到一些关于如何让编织物更具美感的指导,比如如何让篮筐的形状更流畅,如何让提手的设计更有特色,但这些内容在这本书里完全找不到。更让我感到失望的是,很多步骤的图片都太小了,或者角度不好,导致我根本看不清楚具体的编织走向,只能凭着模糊的印象去摸索,结果可想而知,作品非常粗糙,完全没有书里图片那种精致感。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单调”。我本以为“环保编织带”会是一种新的、有弹性的、易于塑形的材料,能够让我尝试制作一些更现代、更具设计感的收纳物品。结果,所谓的“环保编织带”就是最普通的纸藤,编织手法也全是些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技巧,什么圆形底、方形底、网格编,这些我几年前刚入门手工的时候就学过了。书里展示的那些“色调花纹设计”,在我看来就是简单的颜色拼接,比如蓝白条纹、红绿相间,完全没有丝毫的设计感可言,更别提什么“惊艳”了。我尝试着想从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如何让作品更有质感,或者如何利用色彩来提升美感的指导,但这些内容在这本书里完全找不到。教程步骤的图片也过于模糊,很多关键的细节处理,比如如何让编织更紧实,如何收口才好看,书本的说明都非常简略,导致我做出来的东西总是显得松松垮垮,一点都不精致。我期待的是一本能让我学到新技巧,创造出独特作品的书,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让我觉得枯燥乏味,毫无新意。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入门级”的纸藤编织普及读物,但即便如此,也存在不少问题。我本以为“用环保编织带手编篮筐”和“色调花纹设计”这些字眼,能够带来一些关于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创造独特风格的指导。然而,内容却主要集中在一些最基础的编织技巧上,例如如何起底、如何加高、如何收边等等。这些技巧确实是编织的根本,但对于已经有一些手工基础的读者来说,可能缺乏足够的新鲜感。更重要的是,书中所提到的“色调花纹设计”部分,在我看来相当浅显,并没有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比例的运用,或者不同材质的组合来营造出更具艺术感的花纹。我尝试着想从中学习一些关于如何让作品更具个性的方法,但似乎书本并没有提供太多这方面的启发。教程的图片演示虽然有,但有些步骤的细节并没有完全展现清楚,导致我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反复琢磨,才能勉强理解。整体而言,这本书更适合完全没有接触过纸藤编织的新手,但对于想进一步提升编织技巧和设计能力的读者来说,可能略显不足。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老实说,我完全没有读进去。我一直以为“环保编织带”会是一种很有趣、很有弹性的新材料,想着能做出一些富有现代感的、线条流畅的收纳用品。结果拿到书一看,全是用那种最传统的纸藤,编织方式也都是最基础的,像是最常见的圆形底盘、方形底盘,然后向上编织,再加个提手。我尝试跟着教程做一个简单的收纳篮,光是把纸藤处理到软硬适中就花了我半个小时,编织的时候又因为用力不均,导致篮子一边高一边低,形状非常奇怪。而且书里所谓的“色调花纹设计”,在我看来就是简单的颜色搭配,比如蓝白相间,或者红黄拼接,根本谈不上什么设计感,更别说做出让人惊艳的花纹了。教程的步骤也写得过于简单,很多细节处理的地方,比如接头怎么藏,边沿怎么收口,都没有详细说明,导致我做出来的东西看起来非常粗糙,完全不像书里那种整洁利落的效果。我本以为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新意,结果感觉像是回到了几年前,用最原始的方式做最基础的编织,实在有些失望。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发挥材料特性的创新,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手工技巧。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反面教材”。我本抱着学习制作精美、实用的收纳工具的心态来阅读,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提升我的手工能力,做出一些能摆上台面的作品。然而,翻开书页,我看到的却是极度程式化的教程,几乎是照搬了市面上所有纸藤编织的基础款。书里展示的那些“提篮收纳筐套篓”,不论是造型还是配色,都显得那么陈旧和缺乏创意,与我期望的“色调花纹设计”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最让我困惑的是,书里的图片演示过于模糊,很多关键的编织手法和细节处理,比如如何保持编织的紧密度,如何将纸藤末端巧妙地隐藏,书本给出的说明寥寥几笔,根本无法让人理解。我尝试跟着步骤动手,结果屡屡失败,编出来的筐体松松垮垮,提手也摇摇欲坠,完全没有达到书里那种“稳固实用”的效果。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只得到一堆不成形的“废品”。这本书并没有教会我如何“设计”,更谈不上“环保”带来的美感,反而让我对纸藤编织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