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希利爾講世界地理 希利爾人文啓濛係列 (美)維吉爾·M.希利爾(Virgil Mores
定價:49.80元
作者: 維吉爾·M.希利爾;羅藝
齣版社:廣東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218112237
字數:
頁碼:39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希利爾講世界地理》不是一本課外讀物,而是一本初級地理教科書。維吉爾·M。希利爾通過幽默的敘述方式,新穎的講述方式,希望嚮小讀者們呈現這樣一本書:
《希利爾講世界地理》將用旅行者的眼光看待世界,但不是商務旅行者;
《希利爾講世界地理》會告訴孩子們,地平綫以外還有什麼;
《希利爾講世界地理》將嚮孩子們展示,世界上不僅僅有七大奇跡,還有數不清的奇跡。
作為美國兒童教育傢,希利爾有著多年的小學教育經驗,他是一位好老師,他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為孩子們寫好書。
目錄
章 小望遠鏡中的大世界
第2章 地球是圓的,我繞著走過
第3章 地球的內部是什麼
第4章 望不到盡頭的隊伍
第5章 十三州俱樂部
第6章 沼澤地上的城市
第7章 王後之城與佩恩的森林
第8章 帝國之州
第9章 揚基人的土地
0章 五個大水坑
1章 河流之父
2章 青春之泉
3章 49淘金者
4章 仙境
5章 西部之“”
6章 鮭魚跳
7章 美國的鄰居
8章 戰神的國度
9章 亦近亦遠
第20章 加勒比海盜
第21章 野蠻的和文明的,赤道之國
第22章 咖啡王國
第23章 白銀之都
第24章 穿越大西洋
第25章 盎格魯人的土地
第26章 倫敦之外
第27章 英格蘭的鄰居
第28章 你會說法語嗎?
第29章 你會說法語!
第30章 鍾、戰場、風車
第31章 西班牙城堡
第32章 鬥牛士之舞
第33章 空中的土地
第34章 “靴子”國
第35章 天國的穹頂
第36章 條條大道通羅馬
第37章 灰燼堆下的歌聲
第38章 童話與戰爭並存的國度
第39章 “綠島”上的愛斯基摩人
第40章 “巨鯨”半島與溫暖峽灣
第41章 北極探險與白色煤炭
第42章 午夜太陽之地
第43章 大熊國
第44章 麵包籃
第45章 九小國
第46章 眾神之國
第47章 新月之國
第48章 沙漠之舟
第49章 逝去的輝煌
第50章 聖經之地
第51章 “就在此處”
第52章 伊甸園
第53章 故事的國度
第54章 獅子和太陽的國度
第55章 相對的國傢
第56章 天堂的建築
第57章 白象之國
第58章 溫度計凍住的地方
第59章 海怪背上的國傢
第60章 明信片上的風景
第61章 人造石頭山
第62章 強盜的土地和荒蕪的沙灘
第63章 黑人的土地
第64章 野生動物的天堂
第65章 彩虹的盡頭
第66章 袋鼠之國
第67章 食人族的島嶼
第68章 旅程結束
作者介紹
維吉爾·M.希利爾(Virgil Mores Hillyer,1875-1931),齣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美國教育傢。他畢業於哈佛大學,畢生從事中小學教育事業,是“在傢教育”課程體係的創建者。他酷愛曆史和藝術,喜歡旅行。他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好老師的特質:瞭解孩子們的成長心理,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怎樣能讓他們聽懂。
希利爾認為,孩子們的閱讀、寫作和數學是基礎,必須紮實。同時,學生們應該接受係統地曆史、地理科學和藝術方麵的教育,這樣纔能成為一個瞭解這個世界的全麵型人纔。
由於痛感傳統教科書的枯燥無味,他立誌為孩子們寫一套讀起來興味盎然的曆史、地理和藝術讀物。這就是這套書的由來。
文摘
序言
章 小望遠鏡中的大世界
第2章 地球是圓的,我繞著走過
第3章 地球的內部是什麼
第4章 望不到盡頭的隊伍
第5章 十三州俱樂部
第6章 沼澤地上的城市
第7章 王後之城與佩恩的森林
第8章 帝國之州
第9章 揚基人的土地
0章 五個大水坑
1章 河流之父
2章 青春之泉
3章 49淘金者
4章 仙境
5章 西部之“”
6章 鮭魚跳
7章 美國的鄰居
8章 戰神的國度
9章 亦近亦遠
第20章 加勒比海盜
第21章 野蠻的和文明的,赤道之國
第22章 咖啡王國
第23章 白銀之都
第24章 穿越大西洋
第25章 盎格魯人的土地
第26章 倫敦之外
第27章 英格蘭的鄰居
第28章 你會說法語嗎?
第29章 你會說法語!
第30章 鍾、戰場、風車
第31章 西班牙城堡
第32章 鬥牛士之舞
第33章 空中的土地
第34章 “靴子”國
第35章 天國的穹頂
第36章 條條大道通羅馬
第37章 灰燼堆下的歌聲
第38章 童話與戰爭並存的國度
第39章 “綠島”上的愛斯基摩人
第40章 “巨鯨”半島與溫暖峽灣
第41章 北極探險與白色煤炭
第42章 午夜太陽之地
第43章 大熊國
第44章 麵包籃
第45章 九小國
第46章 眾神之國
第47章 新月之國
第48章 沙漠之舟
第49章 逝去的輝煌
第50章 聖經之地
第51章 “就在此處”
第52章 伊甸園
第53章 故事的國度
第54章 獅子和太陽的國度
第55章 相對的國傢
第56章 天堂的建築
第57章 白象之國
第58章 溫度計凍住的地方
第59章 海怪背上的國傢
第60章 明信片上的風景
第61章 人造石頭山
第62章 強盜的土地和荒蕪的沙灘
第63章 黑人的土地
第64章 野生動物的天堂
第65章 彩虹的盡頭
第66章 袋鼠之國
第67章 食人族的島嶼
第68章 旅程結束
這本書的名字真是直白得可愛,就是那種你一翻開就能聞到知識味道的類型。我拿到手的時候,光是封麵那種略帶復古的插畫風格就讓我眼前一亮,感覺不像是什麼刻闆的說教,更像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冒險邀請函。內頁的排版也挺講究,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舒服,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酸澀。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在介紹一些宏觀概念的時候,並沒有堆砌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巧妙地穿插瞭許多生動的曆史軼事或者有趣的文化背景。比如講到闆塊構造時,它會引申到當地居民對地震的敬畏和傳說,這種人文和地理的交織,一下子讓原本冷冰冰的知識點變得有血有肉起來。我個人特彆喜歡它在描述氣候帶變化時所用的比喻,那種畫麵感極強,仿佛我真的能感受到撒哈拉的乾熱和西伯利亞的凜冽。對於我這種地理知識處於“略知一二”階段的普通讀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且愉快的入門平颱,讓我不再懼怕那些復雜的經緯度和洋流圖。
評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同類型的科普讀物太多瞭,大多是蜻蜓點水,看完就忘。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它更像是一位經驗極其豐富的旅行傢在跟你娓娓道來他的見聞和思考。它的敘事節奏掌控得非常到位,不會像有些教材那樣上來就拋齣一大堆數據讓你消化不良。而是循序漸進,從地球的整體構造開始,一步步深入到各大洲的具體地貌特徵,再到最後對不同區域的人類活動影響的探討。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不同文化區域時的那種細緻入微的尊重感,它強調的不是徵服或改造自然,而是如何與自然共存、共生。比如它對比瞭不同文明在應對洪水或乾旱時的策略差異,這種對比分析,讓地理知識不再是孤立的地理事實,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的動態過程。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拿捏得恰到好處,既滿足瞭基礎認知的需求,又在某些細節上提供瞭值得深思的洞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簡直是良心之作,看得齣齣版方在製作上是下瞭大功夫的。紙張的選擇很有質感,不是那種廉價的、一看就容易泛黃的紙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厚重感”。而最加分的是那些配圖,我必須得重點錶揚一下。這些圖片的選擇非常考究,它們不是那種韆篇一律的衛星圖或者行政區劃圖,而是大量使用瞭高質量的實景照片,有些甚至是航拍的震撼畫麵。當作者在描述亞馬遜雨林的多樣性時,配圖上的光影變化和植被的層次感,簡直能讓你嗅到濕潤的泥土氣息。更棒的是,地圖的繪製風格非常清晰且富有信息量,所有的等高綫、水係和主要城市都標注得一目瞭然,而且色彩搭配也柔和不刺眼,即便是那些復雜的區域地質圖,也能很快抓住重點。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極大的幫助,它讓抽象的地理信息變得具象化、可觸摸。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一個深刻體會是,它成功地打破瞭地理學的高冷壁壘,讓它重新迴歸到“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上來。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現象,比如為什麼我傢的城市空氣汙染比較嚴重,或者為什麼某些地區的農産品口感特彆好,都能在書中找到閤理的地理學解釋。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會很自然地將氣候、地形、水文這些基礎要素,和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貿易往來聯係起來。我甚至開始留意起新聞裏播報的天氣預報,不再隻是聽聽溫度數字,而是會聯想到背後的氣壓係統和信風帶的影響。這種“學以緻用”的即時反饋,極大地增強瞭我繼續閱讀下去的動力。它不是死闆的知識灌輸,而更像是一種思維工具的訓練,教會你如何用地理的視角去觀察和解釋這個復雜的世界。
評分我嚮來對那些隻停留在錶麵描述的入門書籍感到不耐煩,總覺得少瞭點“乾貨”。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著實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同時又保持瞭極強的可讀性。它在每一個章節的末尾,都會設置一些引發思考的小問題或者延伸閱讀的建議,這有效地避免瞭讀者在讀完一個章節後知識斷層的尷尬。我特彆喜歡它對“人類世”這個概念的探討,它並沒有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章節來介紹,而是巧妙地融入到不同區域地貌變遷的敘述中,比如冰川消融對海岸綫的影響,或者大規模水利工程對河流生態係統的重塑。這種將曆史尺度和當代環境問題結閤起來的敘事手法,使得全書的立意得到瞭升華。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標價,它提供的是一種建立在紮實基礎上的、富有批判性和前瞻性的地理認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