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约“雨巷诗人”戴望舒、风景画大师列维坦,感受一首首诗篇、一幅幅美图沁入心脾,尝试一次没有预约的情绪美容。
2.内页版式新颖、别致,插画柔和、意境唯美,内文字号、字体、行距以及配饰,均经过编辑的精细打磨,读来赏心悦目。
3.封面采用200g高阶映画特种纸,内页为80g质感细腻的米白双胶纸,质感上乘,时尚精美。
《纵然你有柔情,我有眼泪》——戴望舒经典诗集,该作品共8辑,收录了戴望舒诗篇80余首,其内容或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是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是表现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或是描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他不刻意雕琢。
全书意境朦胧,语言节奏感强,诗体富于散文美,风格哀婉、清新,充分展现了戴望舒诗文的独特艺术价值。
目录
第一辑:寒风中闻雀声
003 夕阳下
004 寒风中闻雀声
005 自家伤感
006 生 涯
008 断 章
009 凝泪出门
010 可 知
012 静 夜
013 山 行
014 残花的泪
016 十四行
018 我的记忆
021 路上的小语
第二辑: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025 雨 巷
028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030 回了心儿吧
031 忧 郁
032 残叶之歌
034 闻曼陀铃
035 到我这里来
037 印 象
038 秋 天
040 夜 坐
041 小 诗
042 小 病
043 微 辞
第三辑:对于天的怀乡病
047 百合子
049 八重子
051 梦都子
053 对于天的怀乡病
055 我的素描
057 单恋者
059 老之将至
061 秋天的梦
062 三顶礼
063 我的恋人
065 野 宴
066 款步(一)
068 款步(二)
第四辑:我用残损的手掌
071 深闭的园子
072 寻梦者
074 乐园鸟
076 古神祠前
079 微 笑
080 夜 蛾
082 寂 寞
083 我思想
084 白蝴蝶
085 狱中题壁
087 我用残损的手掌
089 过旧居
095 示长女
第五辑:流浪人的夜歌
101 流浪人的夜歌
102 夜 是
104 前 夜
106 断 指
109 妾薄命
110 少年行
111 古意答客问
112 见毋忘我花
114 灯
117 小 曲
118 赠克木
121 旅 思
122 御街行
第六辑:在天晴了的时候
125 有 赠
126 游子谣
128 夜行者
129 不 寐
131 独自的时候
133 眼
137 流 水
140 烦 忧
141 二 月
142 偶 成
143 无 题
144 在天晴了的时候
147 致萤火
第七辑:萧红墓碑口占
151 祭 日
153 村 姑
157 秋夜思
159 心 愿
161 我们的小母亲
164 等待(一)
165 等待(二)
168 秋 蝇
171 元日祝福
172 萧红墓碑口占
第八辑:林下小语
175 霜 花
176 林下小语
178 过 时
180 昨 晚
184 赠 内
186 你这样的女人
190 断 篇
191 狼和羔羊(寓言诗)
195 口 号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座陈旧的、挂满了褪色油画的画廊,每一页诗歌都是一幅风格独特的作品,但它们之间却共享着一种独特的色调——那种略带灰暗却又光影分明的质感。我尝试用一种更偏向于文学评论的角度去审视这些文字,发现其在形式探索上确实达到了那个时期现代派的某种高度。它不像学院派那样刻板地遵循某种既定规则,却又在自由的表达中透露出高超的技巧和对韵律的敏感掌控。语言的运用上,常常能看到一些不落俗套的组合,比如将具象的景物与抽象的情感进行巧妙嫁接,瞬间就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读到那些情绪爆发点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那股无处宣泄的激流,尽管表面上依旧保持着那份标志性的克制与疏离。这并非一本让人读完就能轻松合上的书,它会像一根细小的刺,留在心房里,时不时地提醒你曾经存在过这样一种深沉的美。
评分我必须承认,初次接触这类诗歌时会感到有些门槛,文字的组合逻辑和情感的铺陈方式与我平时阅读的通俗文学大相径庭。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那种近乎偏执的个人化表达所吸引。这不再是简单的叙事,而更像是作者在跟自己的影子进行一场漫长而私密的对话。每一段落,甚至每一个断句,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最终定稿的。特别是那些关于“记忆”和“逝去”的主题,处理得极其高明,没有老生常谈的感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疏离,仿佛在记录一场自己无法参与的、早已尘封的往事。这种“局外人”的视角,反而让情感的冲击力更强,因为它剥离了直白的情绪宣泄,留下了纯粹的意境。对于喜欢探索语言边界和人性幽微之处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值得细细挖掘的宝藏。
评分从文学史的定位来看,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精神状态的一个侧影。但抛开历史光环,它依旧拥有强大的独立感染力。最让我震撼的是诗人对于“瞬间”的捕捉能力,他总能从最微小的场景中提炼出永恒的哲思。比如描写某个物件、某一种光线变化,读者立刻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的情感重量。这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内力深厚的写作手法,是真正高手的标志。读完合上书本,我的思绪并没有立刻回到现实,而是停留在那一片诗意的雨幕之中,久久不散。这本书不是用来“读完”的,而是用来“沉浸”和“回味”的,它提供了一种与当代快餐式阅读截然不同的、慢节奏的精神滋养。
评分翻开这本厚重的诗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种挥之不去的、带着时代印记的忧郁气质。它不像某些现代诗那样追求晦涩的象征和跳跃的意象,而是像一条蜿蜒的小巷,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步步深入读者的心底。诗人的笔触细腻得惊人,仿佛能捕捉到空气中每一丝湿润和每一缕叹息。读着那些关于青春的迷惘、爱情的失落,总感觉自己也站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面对着某种无力回天的宿命感。特别是那些描绘女性形象的篇章,她们的美丽带着一种易碎的、易逝的脆弱,让人心生怜惜。整本书的节奏舒缓而沉郁,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浸入式的体验,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些看似简单的词语背后蕴含的巨大情感张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和抒情之间的微妙平衡,既有故事的轮廓,又将情绪的暗流处理得淋漓尽致,这使得作品拥有了一种超越时间的美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版式设计也为整体的阅读体验增色不少。那种朴素中透着精致的排版,仿佛是对诗歌内容本身的一种致敬,没有花哨的装饰来分散注意力,让焦点完全集中在文字本身。我个人很欣赏作者对于“美”的定义,那是一种与世俗的欢快格格不入的、带着淡淡哀愁的精致。它不是那种直击人心的呐喊,而是低语,是耳边久久不散的回音。阅读时,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某几个词语的搭配,感受那种被精心构建的氛围如何一步步将我拉入那个特定的情绪场域。它让我想起很多久远的、快要模糊的个人经历,并非因为诗中写了具体事件,而是因为它捕捉到了那种感觉——那种面对生活无常时的宿命感和无可奈何的美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