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通会》一书,系明代万民英所著。万民英,宇育吾,历任河南道御史,出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除著有《三命通会》外,还著有《星学大成》等书。
自唐代李虚中所著《李虚中命书》问世以来,命理书可谓汗牛充栋,但能被选人《四库全书》之中的却廖若辰星。《三命通会》只所以被选中,自然有其被选中的道理,因为此书选材精当、体系严密,例证丰富、论述周详,深得徐子平之法,此书系命理典籍中的总汇之作,并被后世命理学家例为命理著作中的典型教材而广为流传,正如《四库全书提要》中所说:“自明以来二百余年,谈星命者皆以此本为总录,几于家有其书”。
- -_- --|-_-|-
我先前也接触过一些命理相关的书籍,但总觉得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读完一本后感觉知识点还是比较碎片化,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然而,这套《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十二卷的篇幅,展现出的是一种宏大且严谨的结构。它从基础的干支阴阳五行讲起,层层递进,直到深入探讨复杂的格局与推断技巧,逻辑线索清晰得令人赞叹。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在阐述理论的同时,并没有回避历史上的争议和不同流派的观点,而是以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呈现出来,这使得读者在学习时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命理学的发展脉络。阅读过程中,我体会到作者(或校注者)对古籍的敬畏与执着,他们似乎在努力还原当年经典的原貌,同时又用现代的排版技术服务于当下的读者,这种古今交融的阅读体验,实在是妙不可言。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最初接触“三命通会”这类深奥的经典是抱着敬畏又略带忐忑的心情的。我担心晦涩难懂的古文和繁复的术语会成为我理解的巨大障碍。然而,这套“文渊阁藏版”的简体横排设计,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虽然原著的理论体系依然复杂,但清晰的字体和规范的标点符号,让阅读过程变得顺畅许多,不再需要反复对照字典或查阅注释来理解每一个字词的含义。这种“增广校正”的努力,无疑是让古典智慧得以更广泛流传的重要举措。它不像是高高在上的学术论文,更像是耐心引导你进入一个神秘而严谨的知识领域的向导,让人感觉探索命理的旅程变得不再那么孤单和迷茫。
评分这本《增广校正三命通会》简直是命理爱好者心中的一座宝库!光是“文渊阁藏版”这几个字,就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权威性。拿到实体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它扎实的装帧,内页的纸张质地也相当不错,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简体横排的版式设计,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便利性,尤其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现代阅读习惯的人来说,查阅和对比不同章节的内容时,效率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深入阅读后会发现,这套书的校注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许多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模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术语,在这里都有了清晰的注释和解读,这对于初学者入门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对于资深研究者而言,也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经典的角度。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命理书籍,更像是一部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术著作,值得案头常备,时常翻阅,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悟。
评分购买这套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对“原著精神”的追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一本真正尊重原著、并做了细致整理的版本非常难得。这十二卷的书册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有种“得之我幸”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占卜的书籍,更像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思维方式和宇宙观的百科全书。阅读它,能感受到古人观察天地、解析人生的独特视角。虽然里面的许多理论在现代科学看来可能带有宿命论的色彩,但其背后的逻辑推理和对事物关联性的把握,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我而言,它是一扇通往古代知识体系的坚固大门,它忠实地展示了那个时代对“命”与“运”的全部思考。
评分我必须说,市面上很多号称“权威”的命理书籍,内容往往是东拼西凑,甚至在关键的口诀和口诀的解释上都存在谬误,读起来让人心生疑窦。但《增广校正三命通会》不同,它体现出一种对学术严谨性的执着追求。尤其是在对一些关键的命例分析和特殊的“章”节的处理上,校注者似乎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辨析和考证,使得文本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建立起扎实理论基础的爱好者来说,选择一本校对精良的版本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后续学习的方向是否会跑偏。这套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收录了多少内容,更在于它呈现内容的方式——精准、可信赖,让读者可以将精力集中在理解义理本身,而不是纠结于文字的真伪和排版的优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