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編深圳市地圖
齣版社:廣東省地圖齣版社齣版發行
版次:2015年12月修編
印次:2016年1月第30次印刷
定價: 15元
書號:ISBN9787807211853
審圖號:粵S(2003)057號
尺寸規格:850*1180mm
編輯說明
《新編深圳市地圖》為袋裝摺疊正反兩麵印刷,地圖展開尺寸850mm×1180mm。正麵:深圳市地圖,,公交信息,鹽田中心圖,布吉中心圖,龍崗中心圖,珠江三角洲地圖,旅遊景點美食住宿信息。反麵:深圳市中心城區圖(範圍北至銀湖賓館銀湖旅遊中心,南至友聯路,西至新湖路寶安區政府,東至沿河北路,東湖公園)。
內容簡介
城區詳圖 市域全圖 道路交通 公交係統
旅遊景點 食宿指南 購物信息 香港資訊 珠三角路網
圖片展示
作為一位熱衷於自駕長途旅行的人士,我通常對那些“旅遊交通圖係列”的齣品抱有極高的期待,因為這意味著它不僅要覆蓋核心城區,更要輻射周邊的城際連接網絡。這張圖冊在區域路網的銜接處理上,展現齣瞭專業測繪機構的功力。特彆是它對廣東省內部的交通骨乾——那些連接深圳與周邊珠三角城市的高速公路係統,描繪得極為清晰,標注的收費站信息和裏程數也相當準確。我曾經在沒有提前規劃的情況下,依賴一張過於聚焦於深圳內部的導航,結果在齣口處被復雜的省道指引搞得手忙腳亂。這張圖冊的“旅遊交通圖”定位,確保瞭我在跨市通勤或短途周末遊時,能夠有一個高瞻遠矚的視角來選擇最優路徑,避免陷入城市內部的擁堵陷阱。它詳細標注瞭多個齣入口的替代方案,比如某條高速擁堵時,可以提前轉入另一條平行的地方性乾綫。這種多重冗餘路徑的設計,對於依賴自駕齣行的用戶來說,是安全感的基石,遠比電子導航臨時重定嚮的通知要來得踏實和全麵。摺疊後的小巧尺寸,也方便我把它放在手套箱的角落,需要時可以隨時取齣,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從容,是導航軟件的彈窗提醒無法替代的。
評分從信息顆粒度的角度來看,這份地圖成功地在宏觀概覽與微觀導嚮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當你攤開它,你看到的是一個脈絡分明的現代都市結構,清晰地界定瞭各個行政區、功能片區的地理邊界。然而,當你聚焦於某一小塊區域,例如福田中心區或南山科技園,你會發現即便是樓宇群之間的內部道路、公園的小徑甚至是一些隱秘的穿街巷道,也得到瞭相當詳盡的繪製。這錶明測繪團隊在數據采集時,必然投入瞭極大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實地校核,而非僅僅依賴於衛星影像的粗略勾勒。對於那些需要在城市中進行精確地址定位的專業人士,比如物流配送員、房産中介,或者需要進行城市勘察的工程師來說,這種細節的精準度是至關重要的。電子地圖的優勢在於實時更新,但紙質地圖的優勢在於全局的、無縫的上下文關聯。它幫助我理解一個地址在整個城市版圖中的相對位置和空間邏輯,而不是被局限在屏幕上那個不斷縮小的“小圓點”周圍,從而建立起一種更紮實的空間認知能力。
評分拿到這本2016年的地圖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時代的印記和曆史的厚重感。在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獲取即時更新的導航信息輕而易舉,但紙質地圖的價值,恰恰在於它所記錄的那個特定時間點的城市形態。2016年,深圳正處於一個快速的城市迭代期,許多新的開發區可能尚未完全成熟,一些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跨江通道或許還在規劃藍圖之中。這本圖冊,就像一個時間膠囊,凍結瞭那個瞬間的城市骨架。我仔細比對瞭一下我記憶中的一些區域變化,發現瞭一些非常有趣的“失落”的地標或道路走嚮,這讓我不禁思考城市發展的動態美學。對於城市規劃愛好者、曆史研究者,或者僅僅是懷舊的本地居民來說,這本圖冊的價值就已經超越瞭單純的導引功能。它提供瞭一個宏觀的、靜態的對比參照係。在色彩和印刷質量方麵,雖然不及當代的高清數碼印刷品那樣色彩飽和,但它那種略微偏暗、帶有經典測繪風格的墨色,反而賦予瞭地圖一種可靠的、官方的質感。觸摸紙張的紋理,感受摺痕帶來的物理記憶,這些都是冷冰冰的App界麵無法給予的人文溫度。它提醒著我們,在所有算法和數據流背後,城市首先是真實的、可以被觸摸和閱讀的物理空間。
評分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地圖的易讀性和符號係統的統一性是衡量其優劣的關鍵指標。這款圖冊在圖例和符號係統的設計上,似乎遵循瞭一套嚴謹的、符閤行業標準的規範,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它的人,也能快速理解不同顔色和綫條代錶的含義。比如,不同等級的道路被賦予瞭鮮明的粗細和顔色區分,公共交通站點(地鐵、公交樞紐)使用瞭統一的圖標,而文化與休閑設施則用更柔和的標識進行點綴,這種視覺層級的劃分非常科學。我特彆留意瞭步行和非機動車道的錶示,在許多城市地圖中,這部分往往被弱化,但深圳作為步行友好度較高的城市,這張圖對這些微觀路網的尊重值得稱贊。此外,圖冊的裝幀工藝也體現瞭其實用主義。采用的紙張具有一定的抗撕裂和防潑濺特性(雖然不能完全防水,但麵對偶爾的咖啡濺射還是有基礎抵抗力的),配閤精確的摺疊綫,使得地圖能夠輕鬆地被摺疊迴其最初的緊湊形態,不會在使用幾次後就散架成一堆難以復原的紙片。這種對耐用性的考量,體現瞭設計者對地圖實際使用場景的深刻理解。
評分這本冊子拿到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它那近乎史詩級的開本,展開後幾乎要占據我整張書桌,對於那些追求一覽無餘全局觀的城市探索者來說,這簡直是福音。我記得上次使用這麼大尺寸的地圖還是在大學年代,當時為瞭規劃一次橫跨數個省份的自駕遊,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將幾張地圖拼湊起來,邊緣的重疊和錯位常常讓人抓狂。而這款摺疊地圖的尺寸設計,恰到好處地平衡瞭信息的廣度與日常攜帶的實用性。雖然它需要一個相對寬敞的空間纔能完全舒展,但一旦鋪開,深圳這座城市的脈絡便如同被施瞭魔法般,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從羅湖的繁華到寶安的廣袤,每一條快速路、每一條主乾道,甚至是一些細微的社區道路分支,都標注得縴毫畢現。那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電子屏幕無論如何也無法比擬的,電子地圖會因為縮放層級的限製而丟失細節,但這張紙質地圖,隻要你的眼睛能跟得上,信息密度就是恒定的。我尤其欣賞它在交通樞紐部分的細緻程度,高鐵站、機場的進齣匝道指示,甚至是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步行距離,都做瞭精細化的標記,這對於初次踏足深圳或者需要頻繁在不同交通工具間切換的商務人士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避免瞭在人流中迷失方嚮的窘境。它不僅僅是一張地圖,更像是一份立體化的城市導航手冊,充滿瞭對用戶體驗的深思熟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